摘要:初中地理教學中恰當?shù)厥褂媒叹?,能有效降低學習的難度,幫助學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自制黃道平面模型,能幫助學生理解太陽直射點與晝夜長短變化;利用掛圖和自制字條,有助于學生理解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運用信息技術教具,學生能有效突破等高線地形圖與鐵路干線分布等難點;運用實驗器材教具,能將抽象知識轉化為形象知識。
關鍵詞:教具初中地理教學難點
初中地理教學中恰當?shù)厥褂媒叹?,能有效降低學習的難度,幫助學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本文介紹幾類教具的使用。
一、自制教具的使用
(一)自制黃道平面模型,理解太陽直射點與晝夜長短變化
初一學生的空間思維還比較薄弱,而且尚未接觸立體幾何知識,學習“地球的公轉”這一知識點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很難理解太陽直射點為什么會發(fā)生變化,以及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因此,筆者指導學生借助自制的黃道平面模型(見圖1)和地球儀,演示地球公轉在二分二至日時,太陽直射點的變化。
模型制作步驟及使用方法如下:先用硬紙板做一個圓形,在圓形板上畫十字架,標上箭頭代表太陽光線;再將地球儀的南北回歸線和赤道分別粘上白紙條,以便學生觀察得更清楚。教學時,筆者首先將代表太陽光線的圓形板放在講臺中間,有箭頭的一面朝上,然后依次將地球儀放置在四個箭頭旁。學生觀察箭頭指向地球儀的位置,理解其代表太陽直射的緯線;結合課本中的“地球公轉示意圖”,進一步理解二分二至日對應的太陽直射點位置變化規(guī)律。最后,師生借助自制的太陽直射點與晝夜長短變化模型,演示晝夜長短隨季節(jié)變化的情況。該模型制作簡單,教學過程直觀簡潔,學生易于形成空間概念。
(二)利用掛圖和自制字條,理解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
地圖是地理教學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相比于電子地圖,紙質地圖更有利于不同接受能力的學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點。
在教學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三節(jié)《民族》時,學生對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的分布地區(qū)、我國各民族分布特點很難把握。筆者借助掛圖和粘貼字條等自制教具,設計了“民族貼貼樂”的探究活動。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輪,筆者出示“中國政區(qū)圖”,然后給每個學生發(fā)一張打印好的少數(shù)民族字條(白色紙打?。?學生查找其主要分布的省級行政區(qū),分組上講臺在“中國政區(qū)圖”上粘貼字條,并說出其民族名稱和分布的省級行政區(qū)。所有少數(shù)民族字條粘貼完之后,筆者引入“四面八方”指示法,以中國大地原點為中心,標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請學生歸納少數(shù)民族集中分布的區(qū)域。在此基礎上,再強化認識我國5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區(qū)的名稱和位置等。
第二輪,班級非少數(shù)民族的學生每人持一張“漢族”字條(紅色紙打?。謩e說出自己的祖籍所在省份,并將字條粘貼在“中國政區(qū)圖”上。所有“漢族”字條粘貼完成后,請學生運用“四面八方”指示法,歸納漢族分布集中的區(qū)域。在歸納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地區(qū)和漢族主要分布地區(qū)的基礎上,師生結合資料,歸納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并嘗試分析形成這種分布特點的原因。
此方法雖然較傳統(tǒng),但操作簡便,直觀形象,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瓶頸”。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此教具時,教師需要用準確的語言或文字給予指導解說,“搭臺階”、分步驟引導學生觀察,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二、信息技術教具的使用
信息技術為地理教學提供了技術的支持。學生可以依靠信息技術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資源,從而在實踐活動中突破學習難點。
(一)使用手機App軟件,突破等高線地形圖的教學難點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四節(jié)《地形圖的判讀》一課的教學要求是:“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的陡緩,估算海拔和相對高度?!币话愕哪P碗y以展示等高線的動態(tài)形成過程。“妙懂初中地理”App是教學這一知識的好幫手。該軟件利用高科技手段,可以從不同角度呈現(xiàn)立體的、虛擬現(xiàn)實的山體。學生可以先從虛擬現(xiàn)實的山體上認識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陡坡、緩坡等山體部位,然后模擬等高線的形成過程,在對應的等高線地形圖上認識山體不同部位的等高線特征。利用軟件教學,形式新穎,讓地理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直觀形象。另外,該軟件對“地球的運動”“中國地形圖”“中國行政區(qū)的劃分”等內容進行的3D演示也有助于突破相應的教學難點。
(二)運用Pad,突破我國鐵路干線分布的教學難點
運用地圖熟悉我國的鐵路干線分布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jié)《交通運輸》第2課時的重難點,常規(guī)教學以地圖為基礎,對鐵路干線及其經(jīng)過的城市名稱,逐條圈、畫、描、說。學生不“樂學”,教師也很難了解學生掌握的程度。筆者充分利用Pad,開展數(shù)字化教學。在課堂開始環(huán)節(jié)在Pad上完成前測,了解學生的學情,明確學生的起點;教學過程中利用Pad設計問題,隨時了解每位學生到達了哪里,以便適時調整教學進度和策略;最后用Pad快速檢測本節(jié)課把學生帶到了哪里。整個過程中,哪些內容學生掌握了而無須再教,哪些內容應單獨指導,哪些內容需全班合作學習……這些情況教師都能適時準確掌握。比如,在學習了我國主要的南北鐵路干線和東西鐵路干線之后,筆者設計的問題是:
起止點為株洲和貴陽的鐵路干線的名稱是()
A.滬杭線B.浙贛線
C.湘黔線D.京滬線
學生運用Pad迅速作答并提交。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作答結果,既能反饋學生前一環(huán)節(jié)“鐵路干線分布”的學習情況,也可以自然地過渡到下一知識點“鐵路干線命名規(guī)律”的學習。
三、實驗器材教具的使用
教學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二節(jié)《氣溫的變化與分布》時,對幾個重要現(xiàn)象,教材表述并不明確。如對氣溫的日變化規(guī)律中的“沙漠地區(qū)氣溫日較差大”,氣溫的年變化規(guī)律中的“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月均溫海洋在8月,比陸地上的7月晚一個月,最低月均溫在2月,也比陸地上的1月晚一個月”,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中的“同緯度地區(qū)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冬季陸地氣溫低于海洋”等知識點,都是一筆帶過甚至沒有文字說明。事實上,這三個現(xiàn)象是相互關聯(lián)的。教學時,筆者借助酒精燈、燒杯、溫度計、石棉網(wǎng)、三腳架等器材教具,設計模擬小實驗,將這些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形象直觀、易理解的知識。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步,在兩個小燒杯中分別放入40 mL的自來水和細沙(經(jīng)筆者多次實驗得出,40 mL的量課堂觀察效果最佳),將石棉網(wǎng)放在三腳架上,小燒杯分別放在兩張石棉網(wǎng)上,用溫度計測量水和細沙的起始溫度并記錄相應數(shù)據(jù)。
第二步,點燃兩盞酒精燈,同時放在三腳架中的石棉網(wǎng)下,給兩個燒杯加熱,并將溫度計放入水和細沙中,注意溫度計不要觸碰杯壁。另外,水在加熱過程中會流動而細沙不能,因此,細沙中的溫度計要不斷地、輕輕地、慢慢地攪拌。
第三步,加熱2分鐘后,同時熄滅兩盞酒精燈,繼續(xù)觀察兩個溫度計的度數(shù),記錄最高溫度。
第四步,持續(xù)觀察停止加熱10分鐘后的溫度,并分別計算水和細沙的升溫與降溫幅度,將所有數(shù)據(jù)填寫在表格(見表1)中。
分析實驗觀察過程及數(shù)據(jù),學生不難得出:在相同加熱條件下,細沙比水的升溫幅度大;相同條件下,細沙的降溫幅度也更大。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容易理解沙漠里的晝夜溫差大的原因,進而明確了“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以及“海洋的氣溫變化總是比陸地要慢一個月”等地理現(xiàn)象的原因。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學生明白了在選擇避暑勝地時,同緯度的陸地和海洋,要選擇海洋,從而真正從地理意義上理解了海洋冬暖夏涼的原因。
模擬實驗時,首先,要考慮實驗是否可行,由于大部分學校沒有地理專用實驗室,需要借助生物、物理、化學的實驗室和器材,因此設計實驗的裝置要簡單,成本要低,易于實現(xiàn);其次,實驗操作要簡單方便,確保安全,如果條件允許,要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最后,正式上課前,教師要自己多做幾次實驗,設計出科學的實驗用量、實驗時間等,確保實驗達到最好的效果。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具的使用也應隨教學內容和具體學情而變化,而這有待在教學中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 胡平香.“民族”教學設計[J].地理教學,2018(6).
[2] 趙俊杰,朱志剛.落實地理實踐力的課堂教學案例分析——以“地圖的閱讀”為例[J].地理教育,2018(2).
[3] 汪建華,邵美英,張小翠.利用鄉(xiāng)土地理知識 突破地理教學難點[J].地理教學,2018(2).
[4] 翟軍.普高學生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與對策分析——以安徽省宣城市普通高中學校為例[J].地理教育,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