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啟新 王家烯 鄒華麗 梅國城 吳佳璇
齦下牙結石及菌斑等附著于牙根表面,牙槽骨的高度降低是牙周炎表現(xiàn)特征之一[1]。齦下刮治術及根面平整術即利用專業(yè)器具去除牙根表面的菌斑牙石及病變牙骨質,從而形成光滑堅硬的表面,有效控制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和堆積,是臨床上治療牙周炎的重要方法[2-3]。齦下刮治術及根面平整術常用的器械為Gracey刮治器[4]。光滑銳利的Gracey刮治器切割刃可以更容易的除去牙石,使牙面更為光滑,增強刮治操作的控制性,減少刮治次數和醫(yī)生疲勞感,以及增加患者舒適度[5]。刮治器在反復使用后會出去刃口磨損鈍化,利用磨石磨銳刮治器是臨床上采用的常用手段。
本研究選取目前臨床上常用的5 種磨石,分別運用這5 種磨石對預先鈍化處理的Gracey刮治器進行磨銳,記錄磨銳所需次數,通過SEM(VEGA3 LMU型,TESCAN公司,捷克)觀察磨石表面性狀及磨銳后刮治器的刃緣形態(tài),為臨床提供參考。
本研究選用5 種臨床常用的磨石(Hu-Friedy):天然的阿肯色石(SS4),天然的印第安石(SS6),以及人工合成的瓷石1(SSDGRITA)、瓷石2(SSDGRITB)和瓷石3(SS3C)(豪孚迪制造公司,美國)。運用掃描電鏡觀察磨石表面情況。
選取25 支#5/6 Gracey刮治器(豪孚迪制造公司,美國),模擬臨床上的使用,將25 支刮治器的50 個刮治器工作端分為5 組(n=10),用上述5種磨石分別在離體牙根部拉刮250 次,使得刮治器刃口鈍化[6]。刮治器的鈍化由同一醫(yī)生完成。
將鈍化后的50 個工作端編號并采用隨機數字表分為5 組:阿肯色石組,印第安石組,瓷石1組,瓷石2組和瓷石3組。建立Gracey刮治器工作面與磨石表面100°~110°的磨銳工作角度,分3 段磨銳刮治器工作刃,并重新塑形趾狀端和背部。所有工作端的磨銳均由同一名醫(yī)生完成。運用視覺評估法判斷工作端是否鋒利,將工作端置于牙椅燈光下,緩慢移動工作端,檢查刃口形態(tài)及反光與否,磨銳至不反光[7]。記錄每一工作端磨銳所需要的次數。按照制造商的建議,阿肯色石用礦物油潤滑,印第安石和瓷石用水潤滑。截斷刮治器工作端在掃描電鏡下觀察刃口的形態(tài)和平整情況。
將嶄新的5 種磨牙各截取一塊,并裁成約6 mm×8 mm的小塊,清晰除油污2 次,無水乙醇超聲蕩洗30 s,60 ℃恒溫箱中干燥24 h,噴金,抽真空,電鏡下觀察磨石表面紋理。將50 個Gracey刮治器的工作端清潔除油污2 次,無水乙醇中超聲蕩洗30 s,室溫干燥后電鏡觀察。
掃描電鏡照片由3 名牙周醫(yī)生進行評估打分(Kapaa大于0.8)。掃描電鏡下刮治器工作端刃口的形態(tài)評分參照標準如下[8]:1 分:切割刃緣平整,呈清晰直線;2 分:切割刃緣呈直線,有輕微不規(guī)則;3 分:切割刃緣呈直線,有明顯不規(guī)則;4 分:切割刃緣呈非線性。刮治器分組、刮治器鈍化、刮治器磨銳和評估均由不同的醫(yī)生完成。
所有數據均由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多組間均數比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阿肯色石100 倍下表面光滑,散在分布著小凹陷,500 倍下顆粒細小密集無間隙,大小一致,形狀規(guī)則;印第安石100 倍下表面光滑度稍差,淺表散在分布少量凹陷,500 倍下表面較為粗糙、高低不平,呈鱗片狀,顆??傮w最小,但不規(guī)則且大小不一;瓷石1在100 倍下表面均勻規(guī)整,光滑度較好,均勻分布小凹陷,500 倍下表面顆粒較大且不規(guī)則有較多間隙;瓷石2在100 倍下表面均勻規(guī)整,顆粒較瓷石1大且不規(guī)則,500 倍下顆粒最大,顆粒間存在不規(guī)則間隙。瓷石3在100 倍下表面略不平整,顆粒較瓷石1稍小,500 倍下顆粒在瓷石中最小,存在不規(guī)則的間隙也小于瓷石1(圖1)。
嶄新刮治器(圖2A)工作刃斜面(a)紋理清晰方向一致,切割刃緣平整,呈規(guī)則直線;磨鈍后的刮治器(圖2B)工作刃斜面與工作面(b)之間出現(xiàn)均勻一致的短斜面;運用阿肯色石磨銳后(圖2C) 切割刃緣光滑平整,呈清晰直線,斜面紋理線條細密整齊;印第安石磨銳后(圖2D)切割刃緣呈輕微不規(guī)則直線,斜面紋理整齊清晰,紋理線條較阿肯色石稀疏;瓷石1磨銳(圖2E)切割刃緣呈明顯不規(guī)則直線,斜面紋理線條較印第安石稀疏、雜亂;瓷石2(圖2F)切割刃緣呈明顯不規(guī)則或非線性刃緣,斜面紋理線條最稀疏、粗糙且雜亂,整齊度差;瓷石3(圖2G)切割刃緣呈輕微不規(guī)則直線,斜面紋理線條較瓷石1細密整齊。
5 種磨石磨銳Gracey刮治器效果掃描電鏡觀察評分:評分結果表明,阿肯色石組評分最低,磨銳效果最好,印第安石組、瓷石3組、1組評分依次遞增,瓷石2組評分最高,磨銳效果最差。不同磨石組間評分兩兩比較,除印第安石組與瓷石1、3組,1組與3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外,其余組間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1)。
用印第安石磨銳所需次數明顯少于阿肯色石、瓷石1、瓷石2及瓷石3。瓷石3磨銳所需的次數最多,結果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瓷石2磨銳所需次數明顯少于阿肯色石,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阿肯色石組與瓷石1組,瓷石1組與2組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2)。
Gracey刮治器是齦下刮治術及根面平整術的重要工具,刮治器在使用過程中工作端的金屬易被磨耗,導致工作刃變鈍,影響刮治效果及工作效率,需要重新磨銳。臨床上用于打磨刮治器的磨石眾多,如何選擇適合的磨石進行刮治器磨銳,直接影響到齦下刮治及根面平整的效果。本文主要對臨床上常用的5 種磨石進行研究,為臨床磨銳選擇適合的磨石提供依據。
表1 5 種磨石磨銳Gracey刮治器掃描電鏡評分及比較(P值)Tab 1 The sharpenning score of Gracey curette by five grindstones observed under SEM
表2 5 種磨石磨銳Gracey刮治器所需次數及比較(P值)Tab 2 The required sharpening times of the five grindstones
從磨銳效果看,阿肯色石磨銳的刮治器側緣最光滑平整,刃口呈筆直清晰直線,甚至比嶄新器械更光潔清晰,評分最低,磨銳效果最好。掃描電鏡下觀察阿肯色石表面光滑平整,有散在凹坑,但顆粒細小均勻,顆粒間未見縫隙溝裂。建議盡可能用阿肯色石磨銳。瓷石2磨銳的刮治器刃口明顯不規(guī)則或非線性刃緣,評分較高,磨銳效果差。印第安石、瓷石1、瓷石3評分相近,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這3 種磨石磨銳后側緣線條清晰,刃口呈直線但有輕微波紋毛刺不夠清晰。
從磨石的表面情況來看,阿肯色石表面光滑,顆粒細小密集,磨銳評分最低;印第安石和瓷石3的表面顆粒大小相似,磨銳評分也較為相似;而瓷石2表面顆粒最大,磨銳評分最高。由此可見,磨石表面顆粒越小,Gracey刮治器的磨銳效果可能越好。印第安石和瓷石3的表面顆粒大小相似,但磨銳需要的次數相差較大,考慮可能與磨石顆粒的硬度有關,此點值得進一步研究。
器械磨銳同時也有材質損耗,本課題組在研究Gracey刮治器磨銳中發(fā)現(xiàn),經反復磨銳后,大部分Gracey刮治器產生形變,因此在磨銳的過程中還需更好的選擇合適的磨石和學習正確的打磨技術[9]。
本研究通過評價磨銳后刃口線型是否平整清晰來判斷磨銳效果。而刃口線型是否平整清晰與工作刃斜面是否平整有關。工作刃斜面的平整度受磨石顆粒大小影響較大,也受磨石的表面光滑平整度影響。這是磨石改進的方向。
本文主要對臨床上常用的5 種磨石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每種磨石均具有其特點,總體來說天然磨石的磨銳效果要優(yōu)于人工合成的磨石,臨床上使用時可以根據磨石的特點,合理選擇適當的磨石進行刮治器的磨銳。從本研究的結果上看,阿肯色石磨銳效果最好,考慮到磨銳效果及磨銳次數,印第安石及瓷石1也有較好的臨床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