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欽
摘 要:如何在美術教學實踐中落實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應是廣大一線教師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筆者認為,“文化理解”是新課程背景下所有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情感升華和終極目標。文章以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寫意蔬果》為例論述了新課程背景下的“文化理解”教學實踐。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美術核心素養(yǎng);“文化理解”;高效課堂
一、前期準備
人教版美術教材五年級下冊《寫意蔬果》把清代畫家虛谷的《蔬果冊》和現代著名畫家來楚生的《枇杷麻雀圖》列為本課的教學示范圖,一古一今,在時間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它們共同反映了中國畫中寫意畫的主要特點和基本的創(chuàng)作方法。
本課是寫意畫單元中的第一課,而學生還沒有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地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生活閱歷來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以名家名作為載體,補充寫意畫的相關背景知識,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寫意畫的主要特點、創(chuàng)作方法和繪畫技巧。當然,教師精妙的引導和點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筆者根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設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①欣賞寫意畫代表作,提高學生的觀察和鑒賞能力,讓學生感受筆墨在寫意畫中的地位,了解“隨類賦彩”和“一波三折”等繪畫技巧與方法。②讓學生運用筆、水、墨、色等工具,初步完成一幅寫意畫,在美術實踐中感受畫蔬果的樂趣。③通過寫意畫的學習,增強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學實施
(一)圖片欣賞,初步感受
欣賞清代著名畫家虛谷的《蔬果冊》和現代著名畫家來楚生的《枇杷麻雀圖》時,教師運用PPT并結合課本提出問題:“這一古一今的兩類作品有何共同之處?整個畫面給你什么樣的感受?”教師通過對比,讓學生在分組合作與探究中初步體會寫意畫的基本特點,并能從筆墨與色彩的濃淡變化以及蔬果的形狀與神韻等方面進行討論和概括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佳作欣賞,讓學生初步感受寫意畫的基本特點,明白畫家運用色彩的濃淡變化表達了物象(蔬果)什么樣的情境變化和韻味。這恰恰是中國古代寫意畫所追求的簡筆取形傳神,即“以形寫神”。在對蔬果和麻雀進行賞析的時候,務必引導學生通過經典美術作品和常見的美術現象、觀念,去思考和理解美術作品與文化的關系,特別是中國畫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關系。畫家所選擇的物象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整個畫面極富有生活氣息,體現了畫家對美的深入觀察和熱愛。通過對名家名作的欣賞,學生逐漸培養(yǎng)了發(fā)現美和表達美的優(yōu)良品質。
另外,也需要著重提醒學生注意畫作中物象的呈現方式,如用筆、用墨和用色等,從而為接下來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的講解做好鋪墊。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逐漸培養(yǎng)了“審美判斷”和“文化理解”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分析探究,蔬果創(chuàng)作
(1)演示蔬果(蘿卜)作畫過程。教師可以利用教室的白板播放“趁濕破墨”和“一波三折”的動畫?!俺脻衿颇笔菫榱吮憩F水和墨在結合的過程中所體現的豐富變化,從而大大地拓展了人們對畫作中物象的想象空間?!耙徊ㄈ邸迸c平直的線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平直的線條呆板、凝滯,而“一波三折”反映了物象變化多端,充滿了活力。這恰恰是先人們對自然界長期觀察的結果,萬事萬物都處于千變萬化之中,變化中凸顯神韻和意境,而本來的物象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中國畫之所以獨特,就在于創(chuàng)作的工具(筆、墨、紙和水)和創(chuàng)作的理念。在創(chuàng)作工具的選擇上,畫家注重水墨運用與色彩的和諧搭配。筆、墨、水、色的精妙運用,使得蔬果和動物等物象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
(2)演示時,教師要注意提醒學生觀察墨色的變化。行筆的快慢頓挫及轉折,通過中鋒和側鋒、順筆和逆筆來體現用力的大小,“力透紙背”在不經意間印在學生的腦海之中,這是中國寫意畫的魅力。中國畫講究“隨類賦彩”,這就要求畫家對生活有細致入微的觀察。
設計意圖1:教師通過直觀生動的動畫演示或親自示范,讓學生熟悉寫意畫中蔬果創(chuàng)作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引導學生理解線條粗細和墨色濃淡變化中所浸潤的中國文化,不是追求形式,而是追求神韻。
設計意圖2:通過制作表格,按照“用筆”“用墨”“用色”對虛谷和來楚生的作品物象進行分類歸納,從而讓學生逐漸掌握用筆、用墨和用色的方法,最終為下面的分組創(chuàng)作準備條件。由于繪畫方法比較抽象,利用課件展示更多的果蔬創(chuàng)作過程和呈現經典的繪畫作品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觀察比較
展示完虛谷的《蔬果冊》和法國畫家莫奈的《干草堆》、荷蘭畫家凡·高的《向日葵》后,教師再對印象派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繪畫技巧進行基本的介紹,從而為學生的觀察比較做好鋪墊。在講解印象派畫作的創(chuàng)作背景時,要提醒學生注意這幾點:①繪畫作者的求學經歷和生活經歷。如莫奈等人對光學和色彩知識有著深入的了解,特別是為了更加準確地抓住光影變化的特點和規(guī)律,印象派的畫家們都是親自到戶外進行寫生創(chuàng)作。②當時社會大眾的審美情趣。印象派所處的時代恰逢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科技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成就,人們對真實反映自然和科學創(chuàng)作的作品表現出了極大的熱忱。所以,美術作品是一個民族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的文化心理和審美情趣的反映。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并比較兩者的不同:中國寫意畫注重神韻、意境,忽略形似;而西方的印象派更加注重自然界光影的變化,突出的是物象客觀變化的過程。一個寫意,一個寫實。
設計意圖:比較分析法是廣大教師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比較,學生可以發(fā)現所觀察對象的特點和差異,既拓寬了眼界,又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思維,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不同國家、地區(qū)和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樣性,從而為我們民族獨樹一幟的藝術感到驕傲和自豪。藝術文化的多樣性,要求學生對各種美術作品持一種寬容和欣賞的態(tài)度。藝術作品只有在相互借鑒和相互吸收的基礎之上,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從而不斷豐富本民族精神文化內涵。
(四)藝術實踐
明確任務:四人一組,觀察教師所展示的或課本上所給的蔬果寫意畫,運用墨、水、筆和紙,小組合作完成一幅蔬果寫意作品。尤其要強調學生注意突出寫意畫的主要特征。
創(chuàng)作展示:完成蔬果寫意畫之后,各組派一名代表對本組的作品進行展示和說明,內容包括:①本組成員對寫意畫的認識,如創(chuàng)作技巧(“一波三折”等)和繪制前的工具材料準備情況。②寫意畫中的物象和繪制技巧中包含的文化意義。③中外作品對比,從網上搜集并下載相同類型的西方繪畫作品。通過比較,指出東西方繪畫的差異,如創(chuàng)作素材、繪制方法和文化含義等。④談談此次創(chuàng)作心得和體會。最后,全班學生進行投票,從所有作品中選出一幅最能體現寫意畫精髓的作品,并在班級學習園地中進行展示、交流和學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寫意畫的神韻和意境,感受中國寫意畫的魅力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展示總結
選取1~2幅學生的佳作,并將其放在實物投影儀下,引導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則主要從畫面呈現的神韻和意境進行評價,客觀、公正地指出作品的可貴之處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最后,教師總結:中國畫中的寫意畫,通過富于變化的筆墨,采用“隨類賦彩”和“一波三折”等創(chuàng)作方法,講究神韻和意境,深淺濃淡之間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水墨變化所帶來的情趣,更體驗到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
以寫意畫為代表的中國畫,通過選擇獨特的創(chuàng)作素材、創(chuàng)作方法和創(chuàng)作理念,在世界繪畫史上擁有特殊的地位。它悠久的歷史以及輝煌的成就,極大地提升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自尊心。
三、教學反思
本課是“基于生活 基于名作”的教學延伸?!盎谏睢笔且驗楣P者所選擇的名家作品的主題都是日常生活中學生喜聞樂見的蔬果等物象,這與他們的生活情境非常接近,從而利于點燃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基于名作”是因為古今名家所創(chuàng)作的寫意畫代表了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學生在欣賞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延續(xù)和傳承了民族文化基因。
本課通過設置“欣賞感受—分析探究—觀察比較—藝術實踐—展示總結”五個環(huán)節(jié),力圖把“文化理解”的培養(yǎng)落實到課堂中。但是,受限于課堂時間、五個核心素養(yǎng)的體系性,以及學科之間的交叉,整體教學設計與過程難免有些許缺陷。
另外,雖然已經提出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但是能下探到什么程度,怎樣與小學美術教學進行有效的銜接,也是一個需要不斷深入摸索和學習的過程。基于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①繼續(xù)全面而深入地學習和理解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特別是“文化理解”的主要內涵、評價方法和教學實踐等。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緊跟課改的新步伐,才能促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美術學科必備能力與品格。②文化理解所涉及的學科知識不僅僅是美術學科本身的內容,還涉及歷史學、文化學等學科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擁有更加廣博的學科知識,從而在教學中真正做到深入淺出。③雖然新一輪課改已逐步展開,但是如何充分利用上一輪課改中的經驗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叭S目標”雖然淡化了美術學科本身的內容,但是突出了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合作探究精神。
所以,筆者仍將不停地學習和運用新課改的相關理論,不斷地優(yōu)化美術課堂教學,真正將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郭曉明.從核心素養(yǎng)到課程的模式探討——基于整體支配與部分滲透模式的比較[J].中國教育學刊,2016(1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