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來 李蘇芳
一、聯(lián)想引路——文學乃人學
師:今天我們上作文課,這是一個字(指屏幕)——
生:水。
師:初一我們學過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看到天上的明星,作者想到了——
生:街燈。
師:看到街燈想到了——
生:明星。
師:這叫什么?
生:聯(lián)想。
師:聯(lián)想是讓人聰明的思維。今天我們一起來想一想“水”。當你看見水的時候,你會想到什么?把你想到的寫在黑板上好嗎?
(師鼓勵,生紛紛到黑板書寫)
女人、屈原、農(nóng)夫山泉、冰、茶水、順境與逆境、生命、瀑布……
師:這位同學你來解釋一下,為什么由“水”想到“女人”呢?
生:因為我覺得女人是水做的,所以我從水聯(lián)想到了女人。我們長大以后要結(jié)婚,所以想到了婚姻。然后又想到了我們要成家立業(yè),因為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成家立業(yè)。
師:你的邏輯是,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娶得女人,才能夠成家立業(yè)。這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觀點,說出了自己最真實的想法。但是如果我們寫文章,寫篇文章叫“水”:水,我想到了女人,想到女人柔情似水,于是我想好好讀書,討一個好老婆,然后成家立業(yè)。你覺得老師會給你多少分?
生:不及格。
師:對,如果站在一個人的角度,這種寫法是十分有道理的,但是站在文學、作文的角度,這種寫法相對來說格調(diào)就低了那么一點點,因為寫文章是要有格調(diào)的,對不對?但是你很真實。由水想到人,這是聯(lián)想的基本途徑。高爾基說過一句話,“文學乃人學”。這是我們聯(lián)想的一個規(guī)則。
(屏顯)
文學乃人學
二、聯(lián)想有法——注意角度
師:再來看,“農(nóng)夫山泉”,按照我們剛才的思維邏輯,還可以想到——
生:怡寶。
師:嗯,怡寶。我還能想到咱們藍山水。你們是多么熱愛家鄉(xiāng)的孩子?。∷{山水、農(nóng)夫山泉與水建立聯(lián)想,好不好?
生:不好。
師:因為他們同質(zhì),而且我們強調(diào)文學乃——
生:人學。
師:非常好。我們再看,“水……冰……”,這是怎么想到美食的呢?“水……冰……河……?!~……美食……”
生:我認為,水里有魚,由魚可以做成很多美食,炸的、炒的都有。
師:嗯,還有嗎?有一個地方,我覺得你聯(lián)想得特別好。由水想到了冰,我們還可以想到什么?
生:霜。
師:同學們你們看,水是液體,冰與霜是什? ? ?么體?
生:固體。
師:我們還可以想到什么?
生:水蒸氣。
師:由水想到冰,再想到水蒸氣。我們來思考一下人生,水可以變成冰,水還可以變成水蒸氣。這是從水的什么角度聯(lián)想的?
生:物態(tài)變化。
師:對,物態(tài)變化就是水的狀態(tài)。我們聯(lián)想的時候,可以從水的狀態(tài)變化入手,由此我們能想到人生的什么道理???
生:生老病死。
師:生老病死?好好想一想,水為什么能變成冰?水又為什么能變成水蒸氣?
生:不同環(huán)境。
師:是環(huán)境導致的,那么由此你想到什么?人在……
生: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同樣起點的人也會成長為不同的人。
師:也就是說,環(huán)境能夠——
生:改變?nèi)松?/p>
師:那么我們該怎么辦?
生:適應(yīng)環(huán)境。
師:還可以怎么做?
生:改變環(huán)境。
師:好偉大!人定勝天,是吧?也就是說我們要適應(yīng)環(huán)境,還可以改變環(huán)境,這就是一種聯(lián)想。還有同學由水想到了茶,繼而想到了奶茶,來說一說為什么?
生:因為我喜歡喝。
師:因為你喜歡喝,所以你想到了。我們剛剛講到,文學乃……
生:人學。
師:水為什么能變成茶水?因為茶葉,對吧?由此你想到什么?
生:人要經(jīng)歷各種不同的事情,然后經(jīng)歷挫折、磨難,才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成功之后,你的生活將變得特別美好。就像茶水一樣,當你將不同的茶葉放進去之后,用熱水沖泡出來,它的味道也是特別鮮美的。
師:于是你得出一個人生道理,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表達。
生:茶如生命,先苦后甜。人只有經(jīng)歷挫折之后,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師:還有沒有更好的表達?(指另一名女生)
生:人生如茶,越品越香。
師:好,她說人生如茶,越品越香。這是從水的什么角度來聯(lián)想的?
生:味道。
師:除了味道,是不是還有作用呢?
生:是。
師:我們聯(lián)想的時候,是有角度的。有水的味道,有水的作用,這就是聯(lián)想的角度。那我們來看一下,水流到河里,然后流到哪里去啊?
生:海里。
師:由此你想到什么?
生:河和海都是一點一滴的水匯集而成的,就如人們的知識一樣,越匯集越多,人就越聰明。
師:于是你悟出了一個什么人生道理?
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從點滴做起,多讀書,積少成多。
師:還可以繼續(xù)想。你看,從水到小江,到大海,再到太平洋,這么一個過程。你想的是什么?它一直在流,小地方到更大的地方,想到什么?
生:人生只有堅持不懈,才能越走越遠。
師:對,從小河到大海,再到大洋,這滴水是有堅定的方向的,那么這是從水的什么角度來? ? ?寫的?
生:水的方向。
師:聰明!我們繼續(xù)看?!吧保l想到的?(學生舉手示意)你來說一說。
生:因為水是萬物之源,所以想到生命。
師:由此能不能悟出一個人生的道理?
生:珍惜水和珍惜生命。
師:珍惜,這是一種想法。還有沒有別的? ? ? 想法?
生:水是有限的,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我們應(yīng)該和水一樣,在有限的生命中,體現(xiàn)自己無限的價值。
師:好有哲理。水可以哺育我們,說明水有什么樣的精神?
生:無私奉獻的精神
師:我們再往下走。你怎么想到“屈原”?這是誰想到的?
生:屈原自投汨羅江,水可以當作一些詩人的歸宿,因為屈原沒有別的選擇。
師:請坐下。你是一個非常有創(chuàng)造力的女生。給文人指明一條方向——為了文學,我們今天一起去投江吧。你好幽默,你這聯(lián)想好嗎?(生笑)屈原投江,我們還要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想。
生:愛國。
師:愛國,水跟愛國怎么聯(lián)系起來?
生:古代城市都有護城河。
師:護城河用來保衛(wèi)國家,這種聯(lián)系也算牽強。我們的聯(lián)想也不局限于字詞,還有句子、成語、名言、成語等。我想起了一句話,水能載舟——
生:亦能覆舟。
師: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
生:則無徒。
師:水滴——
生:石穿。
三、聯(lián)想提質(zhì)——思辨聯(lián)想
師:順境與逆境?這是哪位同學想到的?
生:水可以往上,往下。往下順流,可以比喻順境。人如果在順境中,他就會過得比較安樂一點,但是沒有憂患的意識。如果他是往上逆流,就是逆境。就好像魚洄游的時候,它就要再逆流而上,才可以最終繁殖。所以人只有通過逆境,最終才能成功。
師:好,這是她的觀點。姑且不論她觀點的正確與否,剛才說到順境與逆境,這是從水的什么角度來思考的?
生:處境。
師:聰明。從水的處境來想,有逆境和順境。剛才她說,順境容易被打敗,逆境卻可以磨煉我們的心智。人如果在順境之時碰見了逆境,我們該怎么辦?
生:勇于面對。
師:那么這樣表達比前面只有逆境才能讓我們成功,哪個更好?顯然是后者,這就是思維的辯證。說話要有邏輯,不能那么絕對,明白嗎?還有同學寫“瀑布”,從位置上來說,站得高形成什么?
生:瀑布。
師:這說明什么?
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師:水往低處流說明什么?人生處于哪兒?
生:低谷。
師:可以想到人生會有低谷。還可以聯(lián)想到什么?我不那么高昂,我要什么?
生:低調(diào)。
師:人生會有低谷,人生需要低調(diào)。那么瀑布的美,是因為它在哪里才形成那種壯美?落差大,因為它站在哪里?
生:站在最高處。
師:所以人生要干什么?
生:好高騖遠。
師:要好高騖遠,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
生:貶義詞。
師:對,貶義詞,我們聯(lián)想可以從好的方向想,也可以從不好的方向想。這也是辯證聯(lián)想。我們再思考一下,瀑布形成壯美,是因為它站得高。那么人也像瀑布一樣,如果要成就一番事業(yè),必須要站位——
生:高。
師:從貶義的角度上講,看看高處的水掉下來,會摔得七零八落,所以想到什么?
生:站得高,摔得遠。
師:我們站得高不一定摔得遠,但肯定就摔得重。位置高,不一定全都是好事情。水往低處流,人會經(jīng)歷低谷;人也需要學會低調(diào)。我們剛才說水的狀態(tài)、味道、作用、方向、精神、位置,我們再看水,它有沒有顏色?
生:它經(jīng)過折射,就是七色光;經(jīng)過配料,也會變得五顏六色。
師:水本來是無色的,居然會變得五顏六色?想到什么?
生:改變。
生: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改變自己。
師:也就是說人的成長需要什么?
生:借助外界的因素,外界的力量。
師:水雖然可以變得五顏六色,但是水還是水,本質(zhì)怎么樣?雖然我要借助外力,但是什么? ? ? 不變?
生:本色。
師:本色不變,我的本性——
生:不變。
師:非常好,水雖然易變,但初心不改。那么我們以后看見事物,可以從什么角度去聯(lián)想啊?
生:從狀態(tài)、味道、作用、方向、精神、位置、形狀、顏色??梢詮恼嫦?,還可以從反面想。
師:總結(jié)得非常好。聯(lián)想是讓人變得聰明的思維,我們課后小練習,請寫一篇文章,題目叫“水的聯(lián)想”。同學們,下課。
(吳春來? ?湖南省永州市教師發(fā)展中心;425000)
課例品評
在永州市藍山縣2019年“五多課堂”研討暨吳春來老師語文課堂教學觀摩活動中,一次對水的創(chuàng)作和欣賞,蘊含著、表現(xiàn)著人生的審視,觀課者凝望著水,也凝望著自身稟性的深度。
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格的錘煉
作文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格錘煉課,讓學生用文學的方式走向真善美。“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當學生在黑板上寫滿了有關(guān)水的聯(lián)想,此時,外在的客體之水正與學生內(nèi)在的情感滲透著、交融著和積淀著。這正是吳老師的“五多課堂”的期許:多到學生中去,多讓學生提問,多讓學生討論,多讓學生思考,多讓學生展示。本課最大的亮點是: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教師及時點撥學生的聯(lián)想。無論是學生對“水是有限的,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我們應(yīng)該和水一樣,在有限的生命中,體現(xiàn)自己無限的價值”的領(lǐng)悟與選擇,還是對“水無私養(yǎng)育萬物”的奉獻的贊美,都是一次精神的豐盈和人格的深刻。水讓人辨得失,明是非,識憂患,知進退,既有安時順化、樂天知命的柔和,又有中流砥柱、逆流狂瀾的剛毅。課堂的要旨,需要回歸到人格的本質(zhì)上。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吳老師激起的水的漣漪里,剛毅與柔和,空靈與超脫,都是高昂而激越的格調(diào),都是風骨的彰顯,都是人格的鑄造。
二、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人生的領(lǐng)悟
“風行水上,自然成紋”,自然的妙處如此,文章的妙處亦如此。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學校和教育進行的是一種精神生活,是教師的生命和學生的生命在發(fā)展和完成中構(gòu)建的一個生命場,并在這個場中詩意地棲居。”教師不僅雕塑自我,還呵護著學生眼里全部的世界。吳老師導引著學生觀古今,撫四海,把大地之水轉(zhuǎn)化為神話。想象的豐富多彩、浪漫不羈,語言的個性鮮明、搖曳多姿,情感的熾烈頑強、高昂執(zhí)著,讓一群孩子在人生的領(lǐng)悟中勃發(fā)成長。
妙悟流轉(zhuǎn),金句頻出,一股浩然至大之氣充沛于課堂。此時,水是宇宙的啟示、精神的風標、人生的境界、“生成”的本體。
三、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維的構(gòu)建
吳春來老師創(chuàng)建的“五多”課堂是等待學生思考的課堂,是尊重學情的課堂,是有書香底蘊的課堂,更是有思維拓展的課堂,是以實現(xiàn)學生學習權(quán)利為目的的課堂。
水的狀態(tài)、水的味道、水的作用、水的方向、水的精神、跟水有關(guān)的成語、水的位置……學生充分地自由聯(lián)想。吳老師也強調(diào)辯證的聯(lián)想,當學生說“人只有通過逆境,最終才能成功”,思維流于片面時,吳老師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例,理清逆境與順境的辯證關(guān)系,又援引飛湍瀑流的壯麗雄奇是通過墜落來表現(xiàn)的例子,闡釋人生高位與低谷、處境通達高昂與低調(diào)謙遜的選擇。
“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觀吳春來老師的課,迎面而來的是浩瀚的正氣,廣博的才氣,豐沛的血氣,剛直的骨氣,高昂的大氣。咀嚼、回味,音律協(xié)之,情韻伏之,義理潛之。
(李蘇芳? ?湖南省寧遠縣第一中學;425600)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課題“基于‘五多課堂導向的鄉(xiāng)村學校課堂改革研究”(立項編號:XJK18CJC077)應(yīng)用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