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力健
摘 要:在新課程的教學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有效性成為教師主要的教學任務,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掌握閱讀方法,還要引領學生學習文章的中心思想,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文學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因而,教師需在教學過程中以新型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分析與鑒賞能力,進而不斷推動學生的閱讀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6.007
在初中語文課堂內,閱讀教學是比較重要的模塊,教師要借助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在目前的閱讀課堂內,因為應試教育的思想導致學生沒有能動性,無法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理解文章內涵,不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為此,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保障閱讀課堂的教學效果,以此逐步提升課堂有效性,加強教學質量。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情境教學模式可在課堂內實現(xiàn)文章中的場景,讓學生走進逼真的文章世界中深入理解其中的內涵與思想,進而提升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對閱讀課堂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積極運用情境教學模式帶領學生學習文章內容,根據(jù)學生對語文科目的掌握與認識,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將情境內的教學內容予以多層次展示,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不斷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思想。并且,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正確掌握文章內容,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時,教師就要幫助學生通過桃花源的情境理解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深化學生對文章情感的印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借助文章的描寫順序帶領學生逐一體驗世外桃源的景象。首先,教師要引領學生走進作者與捕魚人之間交流的畫面,并將班級的景色布置成具有桃花的場景,而后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思考應該怎樣與捕魚人交流。其次,教師就要帶領學生走進狹窄的水路,根據(jù)黑暗—明亮的順序使學生感受到作者筆下井然有序的農(nóng)家樂園,促進學生的閱讀興趣。最后,教師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到當?shù)厝嗣竦拇緲銡庀?,加強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斷指引學生根據(jù)情境內容理解文章思想,繼而推動學生對陶淵明寫作風格的理解,實現(xiàn)高效的教學課堂。
二、借助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開展閱讀課堂
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內,部分教師在實現(xiàn)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時未能注重學生的思路問題與探討情況,使得學生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多樣化的內容,不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質量。因而,教師要在原有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聯(lián)系學生的學習心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遞進式的問題引導學生彼此間交流溝通,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思考能力。同時,教師要讓學生根據(jù)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以此保證閱讀課堂的有效性,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例如在學習《偉大的悲劇》時,教師就要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加強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掌握,引導學生彼此間交流斯科特的性格特點。在教學過程,教師首先要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心理活動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帶動全班學生共同學習文章內容。而后,教師就要拋出以下問題引領學生進行思考:
1.根據(jù)重要信息,復述故事情節(jié)。
2.文章中提到的“這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中的“悲劇”具體指的是什么?
3.在斯科特與他的隊員身上感受到了什么精神?
以此增強學生的閱讀效果。并且,教師要在學生閱讀過程中進行巡回探查,糾正學生的思路問題,讓學生根據(jù)生活的悲劇、贊美崇敬的情感、威爾遜博士的執(zhí)著理解作者筆下的文章內容。其次,在學生交流過后,教師可讓學生進行回答,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性,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
三、帶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
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作用僅在于提升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無法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引導學生掌握多樣化的閱讀內容。因此,教師需要明確課外閱讀活動的重要性,積極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強化學生對不同類型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學生對文章寫作結構與語法的分析能力。并且,教師還需立足于教材內容進行拓展,根據(jù)文章的背景與作者情況進行闡述,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逐步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加強學生的閱讀質量,逐步促進課堂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出師表》時,教師就要在課堂內交代文章背景,使學生明確諸葛亮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這篇文章,并以三國為教學背景,拓展課外知識內容,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明確古今異義詞與一詞多用的內容,強化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感受到諸葛亮對蜀國的忠貞情感。而后,教師需將《孫子略注》《典論》《時要論》等內容引入課堂,帶領學生逐步進行翻譯,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繼而使學生了解三國時期的著名文章,促進學生對諸葛亮匡扶蜀國的情感的理解,豐富學生的知識領域,保證教學進度的正常進行。
四、借助多媒體技術突破閱讀重難點知識,強化學生的學習效率
由于初中語文閱讀與小學閱讀課堂相比具有豐富的內容,使得學生無法快速掌握文章的大致內容,再加上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較少,對陌生詞匯的理解能力無法提高,進而使得學生對文章重難點知識的運用無法熟練。因而,教師要在課堂內借助多媒體技術,以多媒體的聲音、動畫、視頻等形式深化學生對文章語句的印象,讓學生明確語句的寫作結構,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教師還要根據(jù)文章的內容,在多媒體技術上展示中心思想,以文章段落為依托幫助學生理解情感表達,加強學生的閱讀效率。
例如在學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時,教師就要利用多媒體技術逐一介紹知識點,繼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文章為中心拓展《孟子》書籍,增強學生對文章思想的理解。而后將文章標題進行說明,重點描述“多難興邦、玩物喪志”等詞匯內容,加深學生的印象。并在課件中對古今異義詞匯的內容進行總體概括,提升學生對詞匯的掌握。然后,教師要在課件中將文章的中心論點進行描述“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強調全文的寫作方法,強化學生對“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與“苦其心志”之間承上啟下作用的理解能力,逐步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五、改變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活動逐漸發(fā)展,對自身的認識也在逐漸提高,但是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并不注重,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處于低級的狀態(tài),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此,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態(tài)度與教學理念,明確自己在課堂上的地位,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改變依賴教師的學習習慣,鍛煉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與鑒別能力,繼而打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步提高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
六、創(chuàng)建朗讀平臺,展現(xiàn)語文特色
朗讀活動的開展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加強學生對語句情感的表達,促進學生對語境的感悟能力,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但是在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內,教師并未采取朗讀活動引領學生進行閱讀,對教學時間的分配并不合理,使得學生無法完整地思考文章內容,鍛煉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因此,教師需根據(jù)文章的形式,帶領學生進行朗讀活動,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語文科目的特點與內涵,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以此實現(xiàn)課堂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有效性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至關重要。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在班級內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方式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引領學生獨立思考。借助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內容,加深學生印象。并不斷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拓展學生的視野,強化學生對不同文章類型的閱讀理解能力,增強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倩《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科技資訊》2017年第24期。
[2] 劉福城《簡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考試周刊》2017年第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