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紅艷 姜智豪 唐巍 來永巍 鐘秀宏 王艷春
摘 ?要 合理用藥科普工作是一項艱巨任務,需要科普團隊不斷努力推動。藥理學教師應利用本專業(yè)的優(yōu)勢,將相關知識點與科普工作有機結合,動員更多的大學生加入團隊,充分利用國家級合理用藥科普平臺,使更多的學生能踐行合理用藥科普志愿服務的公益精神,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關注大眾用藥,積極向社會大眾普及安全用藥知識,促使大眾形成良好的藥品使用習慣和觀念,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關鍵詞 合理用藥;科普教育;健康教育;藥理學;志愿服務;公益精神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0)19-0101-03
1 前言
俗語“是藥三分毒”明確地指出藥物的兩重性,即藥物可以帶來好的方面——治病,也可以帶來壞的方面——致病,尤其是不合理用藥會使藥物的壞的方面更明顯。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全球有50%的藥物在被不合理應用,因此,安全合理用藥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而面向全社會公眾開展健康科學普及活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臨床合理用藥原則包括安全、有效、經濟、規(guī)范,即患者承受最小的治療風險,且保證藥物具有預防疾病發(fā)生、緩解臨床癥狀、延緩疾病進程等有效性,并且以盡可能低的醫(yī)療費用,降低患者的經濟支出。對普通群眾的合理用藥知識的普及,可降低藥品不良反應和藥源性疾病的發(fā)生率,是對公眾身體健康的有力保障,也可防止醫(yī)療費用增長過快,有效減輕國家和民眾經濟負擔。
中國藥理學會于2019年在吉林醫(yī)藥學院成立全國首家科普示范基地,政府、高校、醫(yī)院、社區(qū)將圍繞這一平臺建立服務于大眾的科學用藥知識普及與管理體系,目的就是傳播科學用藥知識,提高社會公眾安全用藥的意識及科學用藥能力。吉林醫(yī)藥學院師生積極響應并啟動合理用藥科普基地建設公益性項目,2019年開始組建的合理用藥科普團隊利用周末及暑假去社區(qū)、農村及在網上給群眾發(fā)布調查問卷3000余份,對獲得的大眾用藥信息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大眾用藥存在不合理使用情況:盲目的選藥購藥行為;不遵醫(yī)囑服藥,如抗高血壓藥,在有癥狀時用藥,無癥狀時停藥;病毒性感染時隨意應用抗生素;糖尿病患者不注意控制飲食,未重視聯(lián)合用藥會引起低血糖等。
科技創(chuàng)新需要依靠人才實現(xiàn),而學校是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方法、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陣地。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要求“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推進全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促進全社會廣泛參與,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等。合理用藥科普教育是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藥理學是醫(yī)學生的基礎必修課,藥理學教師應根據大眾用藥存在的不合理使用情況,對藥理學課程授課內容進行調整,補充滲透合理用藥知識;并且鼓勵更多的醫(yī)學生加入合理用藥科普團隊,再利用多種形式社會實踐活動進入社區(qū)、農村,讓更多人獲得知識。以下為在藥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適合開展合理用藥知識普及的契合點。
2 靜脈給藥是急救時應用,能口服不注射
2019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年度報告指出:2019年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涉及給藥途徑情況為注射給藥占62.8%,高于口服給藥(32.5%)、其他給藥途徑(4.7%);注射給藥中,靜脈注射給藥占92.5%,略低于2018年(93.5%)。據中國醫(yī)藥協(xié)會統(tǒng)計,各國醫(yī)院輸液比例約為45%,而中國是發(fā)達國家的1.3~2.2倍[1]??梢婌o脈注射給藥占絕對高的比例,需有效控制靜脈給藥適應證來減少不良反應。
靜脈給藥可使藥物迅速進入血液循環(huán),不存在吸收過程,起效快,但帶來不良反應也快,故臨床上急救時選用靜脈給藥,其目的為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及增加循環(huán)血量、維持血壓??诜亲畛S玫?、最安全的給藥途徑,臨床上需根據病情采用適當的藥物劑型、給藥途徑,以盡量提高療效和減少不良反應。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倡的用藥原則即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靜脈注射。合理使用靜脈輸液不僅靠醫(y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更取決于社會大眾對于安全注射知識接受度的提高,切不可小病大治。
3 小劑量阿司匹林抗血栓,注意不良反應
每日小劑量阿司匹林(50~100 mg)能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環(huán)氧化酶,減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TXA2)的生成,進而影響血小板的聚集,達到抗血栓形成,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缺血性心臟病、腦缺血病、房顫、人工心臟瓣膜或其他術后血栓形成。但要警惕阿司匹林的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是最常見的,應用腸溶制劑,餐后服用、同服止酸藥或合用米索前列醇可減少潰瘍的發(fā)生率。一定要提醒患者,由于阿司匹林口服直接刺激胃黏膜,故選擇的腸溶制劑不可嚼碎服用。另外,阿司匹林可加重出血傾向,由于阿司匹林減少血小板中TXA2的生成,使血液中的TXA2/PGI2比例下降,使出血時間延長。阿司匹林大劑量可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引起凝血障礙,可用維生素K預防,對于嚴重肝硬化等肝病、血友病患者、孕婦及產婦禁用。如果需要手術,患者需要停用阿司匹林一周后再手術,否則會導致術中出血。
4 普及目前常用的五類抗高血壓藥,盡量不用中樞降壓藥
高血壓是全世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其發(fā)病率高,但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普遍偏低。2015年,我國對50 171個受試者的調查結果顯示,高血壓發(fā)病率為29.6%,且男性高于女性;但高血壓的知曉率為42.6%,治療率為34.1%,控制率為9.3%[2]。2020年,國際高血壓學會(ISH)發(fā)表2020版國際高血壓實踐指南,指出目前全球高血壓帶來的經濟負擔較重,在中低收入地區(qū)高血壓人數(10.4億)遠超過高收入地區(qū)(3.49億人),而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卻顯著低于高收入地區(qū)。因此,至關重要的是,應采取基于人群的措施,提供簡單易行的方法,以改善全球(尤其是中低收入地區(qū))高血壓控制率,降低全球范圍內高血壓增加的負擔。由此可見,對全民普及高血壓的相關知識非常迫切。首先,讓大眾認識到高血壓的危害,提高用藥依從性;其次,遵醫(yī)囑使用目前常用的五類抗高血壓藥,盡量不用中樞降壓藥,從而提高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
目前臨床常用降壓藥有五種:利尿藥——氫氯噻嗪;鈣通道阻滯藥——硝苯地平、氨氯地平;β受體阻斷藥——普萘洛爾、美托洛爾;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藥——卡托普利;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藥——氯沙坦。尤其后兩種具有靶器官保護作用,高血壓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應優(yōu)先選用。對于中樞降壓藥利血平,雖然通過抑制NA能神經末梢囊泡膜上的胺泵活性,抑制囊泡攝取、貯存遞質,可緩慢、溫和、持久降壓,但由于其消化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不良反應多,多制成復方制劑(北京降壓0號、復方雙嗪利血平片、復方降壓片等)。當一種藥物不能控制患者血壓,可以選擇兩種藥(氨氯地平/貝那普利)小劑量聯(lián)合治療,接下來是把兩種藥增加到全劑量,最后才是再加用利尿藥氫氯噻嗪或螺內酯。
5 2型糖尿病患者應該嚴格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兩種降糖藥同時應用時預防低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約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群體的90%,常見于成年人群體,機體對胰島素產生了耐受性。2019年,國際糖尿病聯(lián)合會(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發(fā)布第9版《全球糖尿病地圖》,指出全球估計有4.63億成年人(20~79歲)患有糖尿病,占該年齡段世界總人口的9.3%。我國現(xiàn)有1.164億(未計入港澳臺數據)糖尿病患者,居世界首位;成年糖尿病發(fā)病率接近10%,亦遠超其他國家與地區(qū)??梢娢覈悄虿】刂乒ぷ鬏^嚴峻,需要努力降低患病率、死亡率以及費用。
應早期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并在萌發(fā)階段進行預防。對大眾要加大力度進行糖尿病科普教育,除了讓大眾認識到糖尿病及并發(fā)癥的危害,還要讓糖尿病患者加強自我管理,進行生活方式的改變,嚴格控制飲食、加強運動。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口服降糖藥期間要預防低血糖的發(fā)生,尤其是合用兩種及兩種以上藥物時。
6 用抗菌藥不能喝酒,防止雙硫侖樣反應
應用抗菌藥期間或者停藥5~7天之內如果喝酒或者喝含有酒精的飲料,可能會發(fā)生雙硫侖樣反應,又稱戒酒硫樣反應。這是由于乙醇的代謝產物——乙醛的降解酶受到抑制,使乙醛蓄積在體內而產生的,主要表現(xiàn)為胃腸道癥狀、心血管癥狀,重者呼吸衰竭、心肌梗死,導致死亡,常在用藥與飲酒后15~30分鐘發(fā)生。這些抗菌藥包括頭孢氨芐、頭孢羥氨芐、頭孢哌酮、頭孢曲松、頭孢克肟等,還有甲硝唑(滅滴靈)、替硝唑、奧硝唑等,及呋喃唑酮(痢特靈)、氯霉素、灰黃霉素、酮康唑等。尤其要提醒老人、兒童、心腦血管病患者及對酒精敏感者使用上述藥物要禁酒,因為有人服用含乙醇的中藥制劑、食品,甚至用酒精處理皮膚,也會發(fā)生反應。
7 病毒性感染不能用抗菌藥,降低耐藥性
我國大醫(yī)院用藥比例為30%~50%,其中用抗生素的費用所占比例近一半。在我國醫(yī)院輸液藥品中,抗生素占43%??咕幍目咕V不包括病毒,故對病毒性感染無作用??涩F(xiàn)實生活中較多的流行性感冒、一般感冒及病毒感染,患者自行服用抗生素及某些醫(yī)生開抗生素的現(xiàn)象較普遍,故致耐藥性出現(xiàn)。而農業(yè)、漁業(yè)大量使用抗生素也會造成超級耐藥菌發(fā)展。在我國,細菌整體耐藥率要遠高于歐美國家。2012年,原衛(wèi)生部出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3],建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制度,將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實施三級管理,限制抗生素使用,降低耐藥性的風險。
8 結語
總之,合理用藥科普工作是一項持續(xù)性的艱巨任務,需要科普團隊不斷努力推動。作為藥理學教師,要利用本專業(yè)的優(yōu)勢,將以上知識點與科普工作有機結合,動員更多的大學生加入團隊,充分利用國家級合理用藥科普平臺,使更多的學生能踐行合理用藥科普志愿服務的公益精神,激勵大家更加努力地學習專業(yè)知識,關注大眾用藥,更廣泛地向社會大眾普及安全用藥知識,促使大眾形成良好的藥品使用習慣和觀念,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薛玲.靜脈輸液應用現(xiàn)狀探討[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1(26):118.
[2]Wang J, Zhang L, Wang F, et al.中國高血壓發(fā)病率、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的全國性調查結果[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5(3):298.
[3]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2(4):193-196.
項目來源:2019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基于國家級合理用藥科普基地的建設研究”(基金編號:ZD19066)。
作者:范紅艷,吉林醫(yī)藥學院,研究方向為藥理學;姜智豪、唐巍,吉林醫(yī)藥學院,研究方向為預防醫(yī)學;來永巍,吉林醫(yī)藥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藥理學;鐘秀宏,吉林醫(yī)藥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病理學;王艷春,通訊作者,吉林醫(yī)藥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藥理學(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