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游戲是幼兒接觸社會和認識世界的有效途徑,對幼兒自身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而民間游戲作為游戲的特殊表態(tài)形式,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其獨有的教學意義。因此,在幼兒園體育課程教學中,幼兒教師要采用合適的方式和手段,導入豐富的民間游戲,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體育互動活動;民間游戲;教學導入策略
一、 引言
民間游戲在幼兒園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幼兒教師要采取合適的體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出民間游戲的教育價值和教學意義,促使幼兒在戶外體育互動活動體驗中感受到民間游戲的趣味性和魅力性,并深入挖掘民間游戲中的體育教學資源和體育教學素材,調動幼兒參與戶外體育互動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增強幼兒自身的身體素質,促進其身心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二、 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中的應用現狀
民間游戲包含了諸多內容,如跳房子、跳皮筋、丟手絹、找朋友等等,豐富多樣的趣味性游戲,為幼兒營造了美好的童年回憶。但是,隨著社會的建設發(fā)展,民間游戲在幼兒的童年組成中不斷被電子游戲、移動設備、培訓班、補習班、興趣班所替代,并且,幼兒園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更多的是讓幼兒自己進行游戲玩耍,逐漸在戶外體育教學活動中忽視了民間游戲的應用。
目前,幼兒在家庭生活中受到父母的“精心照顧”,即使是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幼兒教師都會很小心的照顧著每個孩子,這就導致幼兒之間的游戲互動機會減少,并且,幼兒為了成為家長和教師心目中聽話的好孩子,在實際的戶外體育活動中,幼兒教師利用現代化的游戲互動活動取代了民間游戲,導致幼兒在游戲互動玩耍中無法發(fā)揮出自身的天性,限制了其健康成長。
三、 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中的應用意義
民間游戲是民眾在平時娛樂生活中逐漸演變發(fā)展而來,其內容廣泛豐富,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而且,民間游戲簡單易學,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對幼兒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一)促進幼兒動作的發(fā)展
民間游戲在幼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過程中的應用,能夠促進幼兒自覺進行基本運動,有利于相關肌肉動作的發(fā)展,如走路、跑步、跳躍、攀登、爬行等等。例如,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小孩子進行“一步一回頭”的互動游戲,要求其中一位小朋友背對著其他小朋友站在遠處的終點,其他的小朋友則面對著前方站在起點位置,起點位置的小朋友提問“老狼老狼幾點了?”終點位置的小朋友回答“幾點了”,如7點了,起點位置的小朋友可以走七步之后保持靜止,終點位置的小朋友則隨機大喊“狼來了”,便立刻回頭,動的小朋友則被淘汰,反復幾次,到終點又回到起點的小朋友獲勝。
(二)促進幼兒意志的形成
在幼兒園體育課程教學中,針對戶外體育活動而言,幼兒教師利用民間游戲開展互動活動,需要幫助幼兒對約定好的游戲規(guī)則進行理解,便于其在互動中嚴格遵守游戲規(guī)則,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遵守意識,提高幼兒辨別是非的基本能力,逐漸在游戲互動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念和價值觀念。同時,幼兒在實際的游戲互動中,需要不斷的克服自身存在的弱點,嚴格遵守游戲互動規(guī)則,正視游戲互動中遇到的挫折,有效的鍛煉幼兒接受失敗和克服困難的基本能力,促使幼兒始終在游戲互動中和知識學習中,能夠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和情緒,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
(三)促進幼兒能力的發(fā)展
民間游戲都是配有相應的童謠,不僅具有語言的韻律美,還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使得童謠在吟唱中能夠朗朗上口,增加游戲互動活動的趣味性,保證游戲互動的效果。而且,民間游戲配有的兒歌具有烘托氛圍的作用,在整個游戲互動過程中,幼兒能夠根據兒歌節(jié)奏,做出相應的游戲互動動作,通過反復和堅持地進行游戲互動,提高幼兒的參與興趣和參與熱情,逐漸在游戲互動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表現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同時,幼兒在游戲互動過程中經常會進行溝通交流,有效的發(fā)展幼兒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再加上相兒歌能夠豐富幼兒的詞匯儲備,促進其語言的發(fā)展。
四、 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中的應用形式
(一)通過對民間游戲進行創(chuàng)新來增加其趣味性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傳統的民間游戲中部分內容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的教學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對民間游戲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游戲互動的實用性,促使其在實踐應用中能夠發(fā)揮出相應的教學價值。再加上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對自身的發(fā)展有不同的需求,幼兒教師需要適當地在體育活動中引入創(chuàng)新的民間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表現能力。
例如,傳統的跳房子游戲,教師可以將游戲過程配上具有趣味性的互動口令,調動幼兒參與游戲互動的積極性。如教師可以在格子中畫相應的水果簡畫,當教師提問到“水果有營養(yǎng),你想吃什么?”幼兒需要根據水果簡畫的個數進行回答,并做相應的跳格子動作,這種形式不僅會增強游戲的趣味性,還能夠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動腦習慣。
(二)根據幼兒自身的個性特點來選擇民間游戲
不同年齡層的幼兒對民間游戲的實際適應能力不同,其中,幼兒園小班學生的適應能力較弱,幼兒教師在戶外體育活動中,可以選擇簡單且便于操作的民間游戲,如“木頭人”等,通過簡單的互動游戲來鍛煉幼兒的肢體協調性,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而幼兒園中班學生的動作靈活,肢體協調性和平衡性較強,并且,在記憶力和想象力方面都強于幼兒園小班學生,這時候幼兒教師可以在戶外體育活動中組織幼兒進行“跳花繩游戲”。
五、 結語
綜上所述,民間游戲是重要的文化現象,是特殊的游戲形式。在素質教育教學倡導的大環(huán)境中,幼兒教師要注重民間游戲中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的深入挖掘,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引入到室外體育活動中,逐漸在游戲互動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促使其能夠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前提下,有效的鍛煉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運動能力等,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偉娟.“和美”理念下大班幼兒民間游戲活動的開發(fā)[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7):27.
[2]楊丹婷.淺析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運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4):52-53.
[3]薛玉鳳,李娜娜.民間游戲在幼兒家庭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24):250-251.
作者簡介:
張璐瑤,福建省福州市,閩侯上街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