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宇
古人言“工書者不精小楷,不能稱書家?!倍畷ǖ亩贾?,寫小楷是最見功夫的。
小楷為什么被喜歡?魏晉以來,大凡官方文書、科舉試卷、詩文著錄、典籍抄本、佛道經(jīng)卷等,多用小楷寫成,小楷在古代文事活動中,看似基礎,而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能寫一手精美的小楷,成為士人們具備高度文化素養(yǎng)的一個典型標志。
所以,小楷個頭雖濃縮了,但是美起來,動人心魄的力量不亞于榜書、摩崖。歷史上的小楷,總共可分為兩類,用老百姓的話說,一種是胖的,一種是瘦的?!芭帧钡拇硎晴婔?,其傳人有祝枝山、王寵、傅山、劉墉;“瘦”的代表是王獻之、趙孟頫、文徵明、溥儒……總的來說,“胖”的 古樸,散淡,“瘦”得精致,優(yōu)雅。小楷可以有多漂亮,可以這么說,好的小楷美得攝人心魄。
譬如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因僅存十三行,所以這個碑帖在書法界又被稱為《十三行》,字數(shù)雖不多,但字字珠璣,整體虛和簡靜,靈秀流美,神韻猶存。被稱為是小楷極則,是小楷書法中的經(jīng)典。
又如,鐘紹京的《靈飛經(jīng)》。唐朝佛教道教都比較昌盛,印刷術需要大量的佛經(jīng),于是抄經(jīng)體書法應運而生,然而抄經(jīng)體書法里良莠不齊,但鐘紹京的《靈飛經(jīng)》是抄經(jīng)體書法的杰出代表作,清朝書法理論家包世臣形容《靈飛經(jīng)》之美“如新鶯歌白囀之聲”。
而此幅《心經(jīng)》,取法于南北朝時期寫經(jīng),骨肉均勻,主筆突出,點畫呼應,輕重有變,章法布局合理,巧拙互參,欹正相搏,風格統(tǒng)一。在此類小楷用功底頗深,出帖努力做到游刃有余,不拘小節(jié),屬于精細清秀派,既脫凡俗又瀟灑大氣,歡迎書法愛好者交流學習,多多批評指正。
在網(wǎng)絡時代的今天,動筆寫字的人越來越少了,看似火熱的書法界,真正能夠沉下心去鉆研,書寫楷書的人越來越少,作為知識分子代表的大學生更是百分之九十沒摸過毛筆。我們不禁要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誰來傳承?
五千年的文明,三千年的書法,書法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科技日新月異,人的情感變化卻微乎其微,時代不斷變遷,人的審美體驗卻能跨越千年。美的作品能給人審美愉悅,書法的實用功能雖已降低,但其藝術價值絲毫不受影響!在快節(jié)奏的網(wǎng)絡時代,能有這樣一群勤奮好學的書法愛好者互相交流,齊頭并進,對傳承書法意義重大,我們堅信,植根傳統(tǒng)經(jīng)典,緊隨時代步伐,抒寫個人情感,不斷奮進,創(chuàng)作出楷書精品,這些探索是有時代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