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龍麗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語文教學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傳統的語文教學采用“灌輸式”教學,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要大量收集語文素材,并且不斷地加工處理。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應積極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用所有的感官部位去感受語文信息,并且運用自身具備的語文涵養(yǎng),收集同類信息,產生新的認知結構。
關鍵詞:語文教學;引導學生;傾吐
1 引言
每個學科都需要師生之間的交流,語文教學更是考驗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并且通過深入理解所學到的知識,做到舉一反三,學會對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所謂“傾吐”,就是讓學生能夠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傾吐”,學生能夠明確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內容,不斷提升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并且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本文將具體分析教師幫助學生學會“傾吐”的方法。
2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傾吐”的“催化劑”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痹谡Z文教學過程中,想象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為知識雖然很多,但總是有限的,人在不斷的學習中收獲的東西也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力涵蓋了世界的一切事物,能夠潛移默化地推動世界的進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是新時代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讓學生在情境中對教材內容進行聯想,并讓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達到“傾吐”的教學目的。尤其是在講解古詩文的過程中,教師更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聯想能力。雖然古詩的字數很少,但是詩人卻能夠在當時使用幾個詩句,創(chuàng)造對應的意境,表達豐富的感情。對于習慣于白話文進行表達的學生而言,理解古詩文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如果能夠根據詩詞大意進行情景聯想,學生就可以很快理解詩人抒發(fā)的感情。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能夠進行聯想的條件。例如,可以用PPT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選擇一些與詩詞內容相符的圖片,再讓學生將自己帶入到場景之中,想象自己在做詩中寫到的動作,結束后,可以讓學生們互相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想,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文內容,并且讓學生學會“傾吐”。
3 鼓勵學生進行團隊合作,合作是傾吐的“舞臺”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教學時常用的有效教學方法之一,它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同時也能夠對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揮作用。一般而言,在小組學習中,每個小組的人數應控制在四到八人,由于每個小組的人數較少,所以為一些不敢發(fā)言的學生提供了表達自己的機會,幫助他們克服恐懼心理。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教師應該讓小組內的每一個學生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同時讓組內成員對該學生的觀點進行補充。這樣一來,小組成員可以集思廣益,針對一個問題進行多維度的思考和解答,讓答案更加完整,也為每一個學生提供了“傾吐”的機會,充分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并且學生的語文水平也逐漸得到了提升。
4 讓學生學習大量知識,知識是“傾吐”的“基礎”
“讀”和“背”是學生必備的基本語文學習能力。自古以來,語文的教學就強調學習應該多讀多背。因為在“讀”和“背的過程中可以達到”“溫故知新”、“厚積薄發(fā)”的目的,所以“讀”和“背”在語文學習中尤為重要。學生的記憶力正處于黃金時期,通過不斷地“讀”和“背”,能夠反復地感受語文信息,并且對信息進行篩選,將一些有價值的信息記下來,再通過思考,對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進行創(chuàng)新,得到新的信息。語言表象和文字表現也是以此為基礎產生的。由于教材的內容是通過專業(yè)人士編寫而成的,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會看到許多具有豐富含義的句子和段落,雖然教師具備大量的知識儲備,但是教師對這些段落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如果強行讓學生接受教師的思維方式,就違背了語文課的初衷,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會受到限制。因此,每個學生都應該理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意義,以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思維去仔細品讀教材中的好句好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語句優(yōu)美,且適合朗讀和背誦的文章,鼓勵并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在朗讀和背誦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學會了“傾吐”,而且可以不斷地感悟文章內容,從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
5 鼓勵學生參與評價,積極的評價是“傾吐”的“動力”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一般過于理性,這使得學生沒有學習語文的動力。因此,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學習和交流過程中提出自己的建議與意見,并且在此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評價能力。班級內還可以開展“書評”、“影評”等相關活動,讓學生評價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這樣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寫周記,讓學生評價自己在一周內做的事,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有助于學生發(fā)現自身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通過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各項能力。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會“傾吐”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都具備“傾吐”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唐朝.論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言藝術的運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38(12):76-78.
[2] 張全.日積月累? 久久為功——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背誦[J].名師在線,2019(35):85-86.
[3] 賴麗花.淺談如何引導低年級學生學會“傾吐”[J].當代教研論叢,2018(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