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國際貧民幼兒教育的成功經(jīng)驗及其借鑒意義

2020-05-26 01:56吳明海王曉宇
教育文化論壇 2020年3期
關鍵詞:意大利幼兒教育

吳明海 王曉宇

摘 要:意大利教育家瑪莉亞·蒙臺梭利(Maria Montessori)所創(chuàng)辦的“兒童之家”教育實驗,以貧民幼兒為對象,以尊重兒童、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fā)展為教育理念,建立嚴格科學的時空管理制度以及基于自由和工作的自覺紀律;建設具有母性之美的教育環(huán)境,開展身心健康教育、生活技能訓練、感覺訓練、智力教育等教育活動,邁出了家庭教育社會化的第一步,使學齡前兒童在競爭激烈的工業(yè)社會中有了良好的成長,在世界范圍內(nèi)有著深遠的影響;對我國當前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信息化、精準扶貧背景下的幼兒教育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意大利;蒙臺梭利;“兒童之家”;貧民教育;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G5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615(2020)03-0001-11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0.03.001

Abstract:The “Childrens House” educational experiment founded by the Italian educator Maria Montessori, taking the poor children as the object, with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respecting children,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ind and body, establishes strict system of scientific time and space management and conscious discipline based on freedom and work. By building an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with maternal beauty, it has carried out educational activities such a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life skills training, sensory training, intellectual education, etc., so as to take the first step of socializing family education enabling preschool children to grow well in a highly competitive industrial society, which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worldwide. In addition, it will be of reference to preschoo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current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Key words:Italy; Montessori; “Childrens House”; education for the poor; preschool education

研究緣起:教育扶貧與蒙臺梭利的“兒童之家”

瑪莉亞·蒙臺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9—1952)是意大利著名的女教育家,她所創(chuàng)辦的“兒童之家”是歐洲新教育運動時期著名的教育實驗。該實驗以貧民幼兒為對象,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在世界范圍內(nèi)有著深遠的影響。

蒙臺梭利于1907年在羅馬圣洛倫佐區(qū)創(chuàng)辦“兒童之家”,主要是為解決當?shù)刎毭駜和摹拔幕瘎儕Z”問題。蒙臺梭利指出,家是社會結構的建設基礎,是民眾教育的實體。社會的穩(wěn)定、教育的發(fā)展和兒童的成長都需要“家”,然而,對生活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意大利貧民子弟來說,他們是沒有“家”的。

蒙臺梭利說:“給窮人帶來災難的不是自然災害,而是貧窮。”[1]41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結束了長期分裂和外國統(tǒng)治的局面,重獲獨立和統(tǒng)一,但與此同時,意大利的經(jīng)濟和文化教育事業(yè)相當落后,文盲占人口大多教,且失業(yè)率居高不下。由于當時羅馬政府推行貧富隔離政策,大量貧民被迫轉移到市郊貧民窟中。圣洛倫佐區(qū)就是這樣的貧民窟。在那里,建筑大多年久失修,破落不堪,而且居住擁擠。低收入者、失業(yè)的工人以及刑滿釋放的犯人混雜在一起,男女雜居,關系混亂,罪錯叢生,嚴重影響著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報紙時常披露:一大家人群居一起,包括正在成熟中的男孩和女孩,而房間的角落還居住著一個分租戶,她是每天都要接客的妓女。種種罪行和不良行為直接暴露在兒童眼前,潛移默化中,導致他們殺人、淫亂和犯罪。意大利人習慣把“家”(casa,住所)提高到英語中“家庭”(home)的地位,那是一個具有神圣意義的、充滿情感,而且只有親人才能進入的殿堂 [2]47 。而現(xiàn)實狀況與此相距甚遠。許多人沒有“家”,只有殘破不堪的墻壁,最隱私的行為也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在這種地方?jīng)]有隱私,沒有謙恭,沒有禮儀,甚至沒有陽光、空氣和水。對許多孩子來說,“家”只不過是扔在簡陋陰暗的房間里的一塊破草墊而已。

1904年,慈善機構“羅馬住宅改善協(xié)會”創(chuàng)立。該協(xié)會旨在改造貧民房屋,為他們提供起碼的生存環(huán)境。首先,協(xié)會對圣洛倫佐區(qū)的大部分住宅進行了收購改造,并遵循慈善計劃,按照現(xiàn)代化標準,充分注意衛(wèi)生和道德要求,改造房屋結構。住宅改建的道德意義是巨大的:它消除了擁擠和男女混居所產(chǎn)生的道德問題,居民在溫暖的家里第一次享受到天倫之樂,精神面貌大為改觀。居民開始以創(chuàng)建有文明、有質量的生活為榮,知道怎樣生活和怎樣愛惜自己的生活。但由于父母上班,孩子無人照管,他們肆意污損墻壁和樓梯,這促發(fā)了協(xié)會為住戶學齡前兒童建立學校的想法。

1906年底,羅馬住宅改善協(xié)會邀請蒙臺梭利組織創(chuàng)建模范公寓的兒童學校,把公寓中所有住戶家中3~7歲的兒童聚集到一間大房子里進行教育。蒙臺梭利愉快地接受了邀請,并且接受朋友的建議,將學校取名為“兒童之家”(Casa dei Bambini)。 1907年1月6日,蒙臺梭利在羅馬貧民窟圣洛倫佐區(qū)瑪希大街58號公寓創(chuàng)辦第一所“兒童之家”,招收了五十多名3~6歲的貧民兒童。此后,羅馬、米蘭等地在貧困窟或工人住宅區(qū)相繼建立起多所“兒童之家”??傊?,“兒童之家”的建立,不僅具有“保護生活環(huán)境”的意義,也使父母安心外出工作,其關鍵的意義在于教育邁出了家庭教育社會化的第一步——使學齡前兒童在競爭激烈的工業(yè)社會中有了良好的成長——家庭化教育場所,不僅安全,而且對孩子還很有益 [2]57 。

當前我國精準扶貧正進入克難攻堅階段,如何防止脫貧之后又返貧,尤其是如何有效阻斷貧困代際相傳,這是需要我們高度重視、深入研究的。很多有識之士將教育扶貧或稱教育振興看成是解決后者深層次問題的希望,這是很有見地的。我們認為,教育,也只有成功的教育才能達此目的。為此,研究、總結蒙臺梭利“兒童之家”的成功經(jīng)驗,對我們或有他山之石的借鑒作用。下面我們將從教育理念、環(huán)境、制度、紀律、活動等方面來研究、總結“兒童之家”的成功經(jīng)驗。

經(jīng)驗一:“兒童之家”以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兒童、促進兒童身心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是“兒童之家”所遵循的基本信念。

在談及成人與兒童關系時,蒙臺梭利明確指出,就兒童的活動領城而言,兒童是主人,是國王;就成人活動領城而言,成人是主人,是國王。兒童和成人都是國王,只不過他們是不同王國的統(tǒng)治者而已 [3]242 。“兒童之家”是兒童活動的天地,兒童是主人,是國王,是處于中心地位的。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無法正常發(fā)育的重要原因是受到成人的壓制:忽略了兒童的真正本性,習慣于用成人的標準來判斷和衡量兒童的種種行為,習慣于以自我為樣本塑造兒童。當兒童的任何行為偏離自我的預期時,成人會毫不猶豫地加以糾正。對于成人恃強凌弱、專橫跋扈的自我中心主義和霸道作風所造成的兒童權利的受損,蒙臺梭利義正辭嚴地指出,成人應受到控告。

蒙臺梭利指出,要消解成人與兒童之間的沖突,成人必須更新兒童觀,深刻意識到所有的成人都是從兒童期發(fā)展起來的,因此,“兒童是成人之父”[3]240。蒙臺梭利深受盧梭和福祿培爾自然主義思想的影響,根據(jù)瑞典作家愛倫·凱的預言“未來的世紀是兒童的世紀”,提出“我們這個時代是‘兒童的時代”的論斷。兒童自有兒童的價值。兒童蘊藏著人性的秘密,掌握著人類未來的命運。大自然賦予其使命就是改造自我,建設人性。蒙臺梭利認為,人類發(fā)展的重要動力源于兒童作為一種精神的存在。正是兒童精神的存在,加速了人類社會走向更高文明[3]1 。

蒙臺梭利指出,近年來,人們已經(jīng)較多地關注人權特別是工人的權利。如果說人類的生存依賴于工人勞動所生產(chǎn)的消費品,承認工人的權利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那么,兒童創(chuàng)造了人類本身,兒童的權利就更加應該得到承認。她大聲疾呼:“今天這個社會必須關心兒童,注意到兒童的重要性……必須為兒童建設世界,并承認兒童的社會權利?!盵4]蒙臺梭利又指出,兒童的發(fā)展既依靠心理因素,也依靠身體的因素,所以,現(xiàn)代兒童的教育理念必須堅持兒童身心兩方面協(xié)同發(fā)展 [2]139 。要想促進兒童自然成長,就必須明晰兒童早期內(nèi)隱的各種需求。那么,兒童身心發(fā)展有本質可尋嗎?蒙臺梭利認為:“存在一種神秘的力量,使兒童軀體保持活力,并學會說話交流,促進他們不斷向善完善?!盵2]139此外,她還提到,兒童不斷成長的身體和發(fā)育的心理,共同構成一個神圣整體,“它們有一個永恒的源泉——生命本身”[2]91。這種“神秘的力量”就是“生命力”。所謂生命力就是與生俱來的“人類潛能”,這是一種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內(nèi)在潛力”。蒙臺梭利認為,正是由于“內(nèi)在潛力”的存在和發(fā)展,兒童的生命力不斷得以凸顯,并且按照生物學遺傳規(guī)律漸進發(fā)展。因此,生命力的自然運動被蒙臺梭利視為兒童身心發(fā)展的本質規(guī)律。

蒙臺梭利進一步指出,在生理胚胎孕育的時候,兒童的生命力就已經(jīng)存在。如果說生理胚胎是人與動物所共有,那么心理胚胎則是人類所特有。在心理胚胎方面,生命力表現(xiàn)為兒童無意識地對“環(huán)境進行吸收”,蒙臺梭利稱之為“有吸收力的心靈”。由于心靈具有吸收力,兒童兼具兩種學習知識的能力:一種是學習成人的能力(例如語言、智慧等);另一種是按照周遭成長環(huán)境,利用觀察和吸引能力,進行自我形塑。兒童的早期心理就是在此階段無意識中完成的 [5]75-76 。

生命力是人的本能,是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原動力。當新生兒降生時,生命力就以兩種本能具體呈現(xiàn)出來:一種是主導本能,這種本能對處于生命初創(chuàng)時期的嬰兒提供指導和保護,指導他如何活動,形成什么樣的特性以及怎樣適應環(huán)境;另一種是工作本能,或稱“運動本能”“活動本能”。兒童的工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能量的外在體現(xiàn)。兒童通過不斷地積極工作而自我完善、自我創(chuàng)造。兒童總是樂于獨立完成工作,并且能夠一絲不茍地及時完成。他們勤奮地學習如何說話,不知疲倦地學習如何站立和奔跑。

在成長的過程中,兒童就像個認真的學生一樣遵循自己的發(fā)展計劃 [3]242 。兒童是在外界環(huán)境中進行真正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兒童在外界環(huán)境中,搜集感官印象,發(fā)展和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智力和情感領悟力??傊?,兒童是通過個人的努力,在從事各種工作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正是不斷的工作,兒童自己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并形成自己的人格。

蒙臺梭利還指出,兒童生命力的展開具有自己特殊的敏感期,其含義是:兒童在特定的發(fā)展時期會格外敏感展現(xiàn)出對某種事物、活動的興趣,并且能夠輕而易舉地掌握此項學習,例如秩序的敏感期、細節(jié)的敏感期、行走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語言的敏感期等,但這種特殊敏感現(xiàn)象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就消失了。敏感期是教育的最好時機,稍縱即逝,這就要求教師時刻保持對兒童行為表現(xiàn)的細心觀察,抓住時機,發(fā)現(xiàn)不同的敏感期,及時予以引導、幫助和鼓勵。錯過敏感期而施教,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還會因此而埋沒兒童的某些特殊才能,或者造成兒童發(fā)展的某些難以彌補的缺陷。

兒童的發(fā)展是兒童生命力自然展開的過程。蒙臺梭利指出,我們必須尊重兒童早期展現(xiàn)的智慧和呈現(xiàn)的自我個性。任何教育行為實效的發(fā)揮,必須是以促進兒童生命力發(fā)展為基礎和目的的。因此,教師必須信任兒童的內(nèi)在生命力,不以成人自我為中心,抑制或強加給兒童活動及行為?!敖處煹氖滓蝿帐谴龠M兒童生命力的激發(fā)”,因此,蒙臺梭利強調(diào),成年人須在尊重兒童自我生命成長的基礎上輔助他們成長,而這種輔助性的工作是極其細致的,需要善于把握時機并恰到好處[2]93 。因此,應該這樣來理解教育,即教育有利于兒童的生命發(fā)展,并為之提供必要的幫助 [2]91 。

經(jīng)驗二:“兒童之家”有科學的時空管理及基于自由與工作的自覺紀律

蒙臺梭利創(chuàng)辦的“兒童之家”有多所,都有嚴格的管理制度,這里僅以羅馬圣洛倫佐區(qū)“兒童之家”為例予以說明。

1.科學的時空管理制度

“兒童之家”有完備的管理制度,對設立目的、教育對象、工作人員、經(jīng)費來源、家長義務等進行了詳實的說明,詳見表1。

在時間管理及活動安排上,“兒童之家”有明確的作息時間表(見表2),各項工作程序及作息時間都由教師負責安排。

2.基于自由與工作的自覺紀律

遵守制度是必須的,遵守紀律必須遵守制度,但遵守制度是他律,如何將他律轉化為自律,這是“兒童之家”必須解決的紀律問題。“兒童之家”由40個甚至50個孩子組成。與一般學校不同的是,“兒童之家”的紀律是建立在自由和工作二者的基礎之上的。

蒙臺梭利認為,真正的紀律是自律而非他律,不是通過命令、說教、強迫、壓制等任何普遍認可的紀律措施來實現(xiàn)的。沒有人“通過其他人說教”就能學會自律,所以,他律在短期內(nèi)對于規(guī)訓兒童會具有一定作用,但長遠來看終會成為“泡影”。

蒙臺梭利認為,紀律和自由猶如一枚銅幣的正反兩面,總是相反相成的。真正的紀律是基于自由基礎上的,唯有自由才能產(chǎn)生自主、自覺的紀律。對此,蒙臺梭利主張,判定兒童守紀律的標準在于他們能否成為自己的主人,管控自我行為。這種對于紀律的要求與以往所強調(diào)的絕對的“不許動原則”是有天壤之別的[2]76。為了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教師要能夠尊重孩子的自由。對此,蒙臺梭利語重心長地對教師說:“真正具備教學之道的老師,更加懂得對兒童進行細致的留意觀察,更加明白成年人的壓制是無法有效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的。” [6]83

從尊重自由出發(fā),蒙臺梭利強調(diào)“個性化的紀律”,認為個性化紀律是獨立自主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但自由不等于放縱,這種紀律是以集體利益為限度,也不得侵害他人的自由和尊嚴,學生不得有破壞集體財產(chǎn)的行為,打攪或激怒他人的行為,粗魯或不禮貌的行為等。

蒙臺梭利認為,紀律的實施是以自覺工作為主要途徑的,而不是直接指出錯誤[6]314 。自覺紀律的實現(xiàn)手段是自覺工作。蒙臺梭利指出,兒童任何的練習或工作(系扣子、洗盤子、系鞋帶練習等)都內(nèi)含了紀律性。對于工作的專注和投入,是兒童邁向紀律之路的第一步[2]309 。所謂“自覺工作”,就是說,兒童工作的性質必須是兒童憑自己興趣自由選擇的,必須是人類本能渴望做的,必須是人類潛在的自然傾向指向的工作,必須是使個人一步步前進的工作。蒙臺梭利反對兒童玩耍象征性游戲,她認為,象征性游戲只能使兒童沉湎于幻想。兒童只有通過自己喜愛的“工作”,才能培養(yǎng)自己內(nèi)在的、嚴肅的、現(xiàn)實的責任感和紀律性。

蒙臺梭利反對外在的獎勵和懲罰,認為外在的獎勵和懲罰都會對兒童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造成傷害,唯有尊重兒童的自由和工作,才是使兒童產(chǎn)生自我激勵和自我約束機制的正確道路。她說:“一個人在努力工作的過程中,能夠獲得自己需要的一切,增強自身的能力,獲得自我滿足感,并成為一個完美的人?!盵2]87-88

能夠自律的人是向往和享有自由的,因此,他們會對那些真正能夠鼓勵他們的獎賞保持高度積極性 。

培養(yǎng)孩子自覺的紀律的主要路徑是通過工作保持兒童注意力的穩(wěn)定。蒙臺梭利認為,嬰幼兒尚未發(fā)育完全,需要成人按照自然原則發(fā)展他們的適應能力。當兒童對物體具備自由選擇和注意力高度保持能力時,他們會對此項事物或練習感到愉悅[6]109 。

為了有效發(fā)展孩子自覺的紀律,學校必須通過工作對學生進行意志力的訓練。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在活動中付諸行動時,一方面通過自我教育發(fā)展了智力,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意志。這是一門能幫助孩子們在不依賴別人意見的情況下形成自己決定的學問。掌握這門學問后,他們就能把握自己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切事情;對于那些有欲求的東西,他們會自己決定拿還是不拿;為了放松身心,他們會情不自禁地伴隨旋律翩翩起舞;當他們想安靜時,就會抑制所有要去運動的動機。這種堅持不懈地培養(yǎng)個性的工作,都是通過決定付諸行動的[6]136。

教育史學家康納爾說:“通過不斷勝利完成自己正在做的遞升的作業(yè),兒童變得更守紀律,也就變得更好。當他在能力上有所長進后,他就增加了達到所希望的目的的自由。兒童的自由與紀律是彼此依賴、同步提高的。蒙臺梭利對于紀律的主張和盧梭的‘調(diào)節(jié)得很好的自由不無共同之處。”[7]自由、紀律、工作,在“兒童之家”是三位一體、互為基礎、互相促進的,在這個意義上,蒙臺梭利對其的論斷可謂是教育史上首創(chuàng)的。

經(jīng)驗三:“兒童之家”有“母性之美”的生活環(huán)境

兒童是自己完善自己的,就像一個為達到目標而不斷奔跑的人,但兒童的生命力無論是沿生理軌道還是沿心理軌道展開都需要環(huán)境予以激發(fā),因此,蒙臺梭利指出,正因為成人是通過改造和使用兒童的工作環(huán)境來影響兒童的,所以,首當其沖的任務在于“為兒童創(chuàng)建一個適合的世界和一個恰切的環(huán)境”[4]92。成人應該為兒童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外界環(huán)境,以期“使每個兒童的潛能在一個有準備的環(huán)境中都能得到自我發(fā)展的自由”[8]。為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促進兒童的身心和諧、自由發(fā)展,蒙臺梭利十分重視“兒童之家”的環(huán)境建設。

在環(huán)境設計理念上,蒙臺梭利反對傳統(tǒng)學校奴隸制般的束縛型環(huán)境。她指出,傳統(tǒng)的學校生活往往會設置多種不利于兒童生命力發(fā)展的錯誤情境。在傳統(tǒng)課堂中,兒童被迫牢牢禁錮于桌椅上,身體和智力活動受到雙重壓制。正因如此,對于這種強制性的學習,兒童內(nèi)心充滿了厭惡,他們變得懶散、沮喪、沉默,沉湎于惡習,對自己失去信心,毫無童年時期快樂可愛的景象。

在批判傳統(tǒng)學校環(huán)境設計理念的基礎上,蒙臺梭利指出,兒童生活的環(huán)境應該是美的,這樣才有利于兒童生活,有利于其個性的發(fā)展。因此,“兒童之家” 必須是美的,尤其是“兒童之家” 的環(huán)境理念應具有母性之美。她說,“兒童之家”不只是由墻壁組成,它是有生命的,“它是道德和幸福的給予者,它關心、教育、哺育著這些孩子。” [2]59

蒙臺梭利選擇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拉斐爾的“圣母像”作為“兒童之家”的象征。她在解釋其中含義時說,拉斐爾向我們展示了圣母是一位懷抱著比她自己還要偉大的嬰兒的神圣母親,象征著“兒童之家”與母性觀念的提高、婦女的進步以及保護子孫后代事業(yè)是密切相連的,說明人性是人們對母性的敬意,母性是人性的勝利,這代表了社會和人類本身的雙重進步 [2]72。在“兒童之家”,拉斐爾的“圣母像” 被高高懸掛著,這象征著“兒童之家”的母性之美。

蒙臺梭利從人類學、衛(wèi)生學和心理學角度對“兒童之家”的環(huán)境建設提出以下六點要求:(1)需是有規(guī)律和秩序的生活環(huán)境;(2)需存有對兒童具備吸引力的用具及生活設備;(3)需能豐富兒童想象;(4)需提供感官訓練的教輔材料;(5)需讓兒童能獨立活動,并意識到自身力量;(6)需能引導兒童形成行為規(guī)范[9]。

據(jù)此,“兒童之家”中設有專門的活動教室及休息室,并且活動室能夠與花園相連,方便兒童自由出入活動?;顒邮覂?nèi)的桌椅根據(jù)兒童的身體、體力設計,小型、輕巧而且不固定,兒童可以隨意移動,還可以移到教室外的花園里。此外,活動室中配有供兒童自由選用教具的矮柜及便于兒童寫字、畫畫的懸掛式黑板,黑板上面還貼著經(jīng)過精選的兒童喜愛的各種圖片,上面有能夠自然引起孩子興趣的簡單景色?;顒邮乙唤卿佊械靥?,兒童可以在上面自由活動?!皟和摇迸溆性∈遥箖和梢韵礋崴杌蛘邲鏊??!皟和摇边€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塊空地,讓他們學種一些日常的蔬菜。這樣的環(huán)境,便于兒童開展手工、動植物照料、感官訓練等多種活動。在描述“兒童之家”時,蒙臺梭利認為:“我講這些,就是想讓你們了解到這間簡樸的房子的偉大意義及其里面真正美好的東西,她看起來就像母親從房子里分出的給孩子玩樂的小空間?!盵10]44

蒙臺梭利十分重視家庭和社區(qū)環(huán)境建設,認為家庭、社區(qū)和學校在教育目標上要協(xié)調(diào)一致。她認為,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基本環(huán)境,需要用科學教育學改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以此促進新一代的成長[10]69 。 她還說:“我們只有在居民區(qū)宣傳新的真理,才能解決新一代兒童直接的教育環(huán)境問題?!盵2]57為此,“兒童之家”的教師不僅與學生家庭住在同一公寓里,而且還利用課余時間對家長及鄰居進行走訪,以深入了解兒童日常生活表現(xiàn),協(xié)助他們美化家庭環(huán)境、規(guī)劃家庭生活,并解答他們所提出的各類問題。同時,“兒童之家”也呼吁家長、貧民區(qū)公眾能夠定期到學校與教師一同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促進雙方彼此配合、相互合作,共同教育兒童。教師把完成神圣的教學任務的整個生活都展現(xiàn)在家長面前,家長可以隨時去觀察、思考、評價那里的生活。母親們尤其喜愛“兒童之家”,常在教師窗臺上放些糖果或鮮花,表達對老師的尊敬 [2]55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家長摒棄不良嗜好,越發(fā)注重個人和家庭衛(wèi)生,并自發(fā)改善鄰里關系,以望為子女成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這樣,整個社區(qū)、貧民住宅區(qū)出現(xiàn)了嶄新的面貌,形成了良好的育人風尚 [10]7-8 。

“兒童之家”是兒童尤其是貧寒子弟的真正的“家”,在母親般的懷抱里,曾經(jīng)有各種性格缺陷的兒童得以健康地成長。蒙臺梭利在總結“兒童之家”環(huán)境育人的效果時不無自豪地說,“兒童之家”為兒童提供了一個解放心靈、自由成長、表現(xiàn)自我的環(huán)境 [6]2,讓“他們的性格直率、開放和單純”,并能夠主導自己的行為[2]366 。

經(jīng)驗四:“兒童之家”開展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的教育活動

1.生理與心理健康教育

進入“兒童之家”的孩子大多是貧民的孩子,因此,他們的父母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一般沒有固定工作,甚至存在不良習慣和嗜好,導致這些兒童在入學前普遍存在一些身心問題,如發(fā)育不良、心態(tài)異常、智力低下、行為乖戾,甚至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習性,因此,“兒童之家”首要的工作是對兒童進行身心健康教育。

“兒童之家”的教師們十分重視兒童的身體發(fā)育。他們從人類學角度研究每個孩子,切實關心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每月測量兒童的坐姿身高、立姿身高和體重,為此設計了專門的登記表。通過這些測量,兒童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日、身高、體重狀況,并且能養(yǎng)成自我觀察的良好習慣。

“兒童之家”還聘請具有人類學知識的內(nèi)科醫(yī)生對兒童進行定期體檢。醫(yī)生設計了專門的體檢表,除了用普通器械(如測徑器和金屬尺碼)進行測量外,還要對兒童的膚色、發(fā)色、肌肉、淋巴腺及血液情況進行觀察。醫(yī)生注意觀察任何畸形情況,并向家長詳細描述任何病理癥狀(佝僂病、小兒麻痹癥、視覺缺陷的任何跡象)。對兒童進行這種有目的性的研究,將指導醫(yī)生在適當?shù)臅r候同孩子的父母討論一下孩子的病情。如果醫(yī)生發(fā)現(xiàn)有這個必要,他會給孩子的家庭做一個全面的清潔檢查,建議采取必要的治療方法,從而使他們避免濕疹、耳炎、發(fā)燒、腸功能紊亂等疾病的干擾。

為了促進兒童的身體發(fā)育,蒙臺梭利很重視兒童的營養(yǎng)問題?!皟和摇弊赞k兒童食堂,以確保兒童飲食烹調(diào)科學、營養(yǎng)合理。在營養(yǎng)膳食結構上,蒙臺梭利清醒地認識到,充足的糖分和脂肪是兒童膳食的必需品。其中,糖分能夠促進幼兒機體組織形成,脂肪則為其儲存營養(yǎng)物質。在食品調(diào)制方面,蒙臺梭利認為,由于兒童的牙齒咀嚼和腸胃消化能力尚未發(fā)育完全,因此,食品需被加工成細塊,并且日常菜肴要以菜泥、肉丸、湯食等為主。在膳食分配方面,需堅持定時定量為兒童提供飲食,非進餐時間時,兒童需節(jié)制飲食,不許吃零食。“兒童之家”供應兩餐,主餐在中午,主要有湯食、葷菜和面包、水果、乳蛋糕和抹面包的黃油;下午4點有一次小點心,主要有面包(或黃油面包)、巧克力、蜂蜜、乳蛋糕等。

“兒童之家”重視體格訓練。蒙臺梭利認為,3~6歲幼兒必須采取體育鍛煉來保護,體操、肌肉訓練能促進兒童走路、呼吸等生理運動的發(fā)展 [2]124 ?!皟和摇焙苤匾晝和炔坑柧?。幼兒發(fā)育早期,軀干比下肢長得快,腿部較短而無力,因此,學校要為兒童自己的踢和爬提供機會,而且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能夠練習走步,但注意不能將全身重量放在腿部,使腿部肌肉過于緊張。為了鍛煉下肢、上肢以及其他部位,蒙臺梭利專門設計了一些器械和設施,如平行木柵、搖椅、球擺、螺旋梯、繩梯、跳板、攀登架等。以繩梯為例,繩梯是用麻繩做的帶有橫木棍的梯子,兒童上下攀登,可以完成跪下、站起、前彎后仰等動作,其不僅可以鍛煉上下肢,而且可以鍛煉手的抓握能力以及身體的平衡感等。為鍛煉身體,蒙臺梭利還建議采用自由體操和呼吸體操。關于自由體操,她提倡齊步走以及自由游戲。齊步走不僅可以鍛煉節(jié)奏感,而且可以鍛煉平衡感,如果在前進時伴隨腳步節(jié)奏哼些短曲,可以鍛煉肺部功能。自由游戲,有的可以伴有音樂,有的可以提供皮球、鐵環(huán)、風箏以及充滿豆子的小包等玩具;在有樹木的地方,孩子們可以玩小貓搶墻角等捉迷藏游戲。呼吸體操目的在于教兒童呼吸的方法以調(diào)節(jié)呼吸運動。教師應該選擇或者自己設計一些簡單的呼吸體操,伴隨一些手臂的運動等,例如:

雙手叉腰,嘴巴張開,舌頭平直;

深深呼吸,迅速提肩,隔膜放低;

慢慢呼氣,緩緩放肩,復原姿勢。[2]131

“兒童之家”還重視兒童心理健康問題,預防、診治心理偏離是其主要任務。心理偏離就是心理非正常化,偏離正常軌道,有以下幾種表現(xiàn)[2]191-217:一是心靈神游,即耽于幻想,目標漫游,注意力分散,做事有頭無尾;二是心理障礙,即兒童無意識地筑起心理壁壘,拒絕接受和理解來自外面的觀念;三是過分依賴,即過分依附成人,很容易放棄自己的活動,服從他人的意志;四是占有欲過強,即過分依附某種物質,極其渴望占有自己想要的東西;五是支配欲,即通過各種方式不斷支配成人滿足自己無止境的不合理要求;六是自卑感,即認為自己一無是處,膽怯、遲疑不決、畏縮不前、冷漠沮喪;七是恐懼感,即對任何事情或現(xiàn)象感到害怕;八是說謊,即編造謊言或用幻想來掩飾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是自我保護的一種被動形式 [5]217 。

上述心理偏離往往是相互聯(lián)系的。幼兒心理偏離還會導致生理病變。導致心理偏離的原因主要是由成人與兒童之間的沖突以及不利環(huán)境造成的。成人和兒童之間沖突的原因主要是成人自我中心主義作祟,成人沒有真正理解兒童,不了解兒童的自然特性,只注意兒童的身體需要而忽視其心理需要,對兒童傲慢暴虐 [11] 。蒙臺梭利認為,成人總是假以愛與幫助之名,無意識中剝奪了兒童的個性,他們慣常自我為中心地糾改兒童的錯誤,彌補兒童心理上的缺陷 [3]192,“孩子的一切根源都在于成人自身” [6]91 。她認為,為了使兒童心理正?;處煈撟⒁庥^察、 研究兒童,尊重、理解兒童,以平等和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兒童,創(chuàng)設寬松、和平的環(huán)境,引導兒童自己去“工作”,并且為此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蒙臺梭利強調(diào)“環(huán)境”和“工作”對于治療兒童心理偏離的作用。她認為,兒童與成人間距離的縮短能促進他們的成長,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能使兒童找到發(fā)展他自己獨特功能的工具;與之相反,如若兒童缺少一個能讓他獨立的環(huán)境,這便不宜于他們的自由成長。她還說,人是通過工作塑造自己的,工作應該是人們獲得幸福的源泉,當一個人處于有利的環(huán)境中,工作就會成為內(nèi)動力,并且自然地表現(xiàn)出工作的激情,工作讓他著迷,讓他超越自我,他就會擁有非凡的力量,并且能夠使他再次體驗到表現(xiàn)自我個性的天賦本能。對于兒童來說,工作愿景是生命本能的體現(xiàn),只有通過工作,他們才能形成獨特的個性。工作是兒童保持健康和恢復正常的一個原則,“兒童能通過工作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3]230。

2.生活技能訓練

生活技能訓練有以下幾點好處:第一,有利于孩子的生長發(fā)育。蒙臺梭利認為,對于發(fā)育遲緩的兒童,應該為他們提供適宜的生活技能運動 [2]124 ;第二,有利于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三,有利于培養(yǎng)美好的品德,如禮貌、謙虛和活躍等;第四,有利于孩子適應社會生活。

生活技能訓練有以下四項內(nèi)容:

第一是社會生活實踐練習,主要內(nèi)容有清潔、坐姿和會話。每天孩子一到學校,先進行個人衛(wèi)生檢查。教師依次檢查孩子的手、指甲、脖子、耳朵、牙齒、頭發(fā)是否干凈,衣服、鞋子、紐扣是否整潔。如果不整潔,就教孩子怎樣清洗。個人衛(wèi)生檢查完畢,然后開始檢查、整理教室衛(wèi)生。教師教導孩子如何檢查教室設施是否整潔,如何使用掃帚、抹布、刷子等來打掃教室。衛(wèi)生檢查完畢,孩子們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教師講解正確的坐姿:保持安靜,兩腳擱在地板上,手放在桌子上,頭保持端正。再練習舉止優(yōu)雅,如見面和分手的禮儀,拿東西如何輕拿輕放,接受東西時如何保持禮貌等。最后是會話練習。避免孩子談論家庭私事,只讓孩子報告自己的行為、游戲和對父母的態(tài)度等合適的、愉快的話題,這對促進孩子語言發(fā)展有很大的教育意義。

第二是個人生活自理活動,如穿衣服、脫衣服等練習。這類教具是一些木制框架,每個框架上繃上兩塊布或皮革,上面有一排排扣眼和紐扣、掛鉤和鉤眼、帶子、帶眼或者拉鏈等。“兒童之家”有10種這樣的框架,每一種框架代表一種不同的穿脫衣方法。通過使用這些教具,孩子們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穿脫衣服。

第三是手工勞動。手工勞動不僅具有教育學意義,即鍛煉雙手,增強體質,完善個人,而且具有社會學意義,即生產(chǎn)出對社會有用的產(chǎn)品,增加世界的物質財富。“兒童之家”的手工勞動項目主要為泥塑,其中包括制作陶器和用小磚砌墻,這兩項手工具有人類學意義:兒童在幼年時期基本了解了人類實現(xiàn)定居生活所進行的主要勞動,即耕作、建屋、制陶、食用熟食和水果[2]149 。

第四是自然生活教育。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既屬于自然也屬于社會,反之亦然,因此,兒童是在自然生活和文明生活之間成長的。蒙臺梭利強調(diào):“社會生活是人類的專屬工作,但它也必須與人的自然活動的表現(xiàn)相符合。但是,在培養(yǎng)人去適應社會生活的時候,我們總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他們在生命早期是植物生物這一優(yōu)勢因素?!?[2]137“雖然社會生活使人們獲取了快樂,特別是集體生活產(chǎn)生了強烈的人類之愛。但是人類終是屬于自然的,尤其是在童年時期。我們與自然界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它對我們身體發(fā)育有顯著的影響。例如,曾有科學家利用實驗設備將小豚鼠與地磁隔絕,但這些小豚鼠長大后全部都患上了佝僂病。”[2]137因此,“有必要對兒童進行返璞歸真的自然教育,正如德國哲學家康德所言:‘完美的藝術重返自然?!盵2]337

自然教育有兩種:其一是沐浴大自然。讓孩子健康成長的最好方法就是讓他們沐浴在大自然中,如讓孩子在戶外或公園里成長,或者讓孩子半裸著在海邊曬上幾個小時的太陽。舒適的短童裝、涼鞋、裸露的下肢就是擺脫文明枷鎖的方式。其二是從事園藝活動或養(yǎng)殖活動。這有五點好處[2]137-143:(1)指導兒童觀察留意生命現(xiàn)象;(2)引導兒童通過自主教育實現(xiàn)預見能力的發(fā)展;(3)培養(yǎng)兒童養(yǎng)成有耐心的品格和有信心的美德;(4)培養(yǎng)兒童對大自然的感情;(5)指導兒童沿著人類發(fā)展的自然道路前進,使個體發(fā)育和整個人類的發(fā)展協(xié)調(diào)起來。

3.感覺訓練

“兒童之家”感覺訓練的教育目標包括兩方面:從生物學方面來看,實現(xiàn)兒童個體自然的成長;從社會學方面來看,幫助兒童順利適應周遭生長生活環(huán)境[2]193。

“兒童之家”重點強調(diào)感覺訓練。蒙臺梭利認為:第一,3~7歲兒童正處于感覺形成時期,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多種感覺敏感期在此交織,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兒童開始關注周圍世界。因此,不失時機地進行感覺訓練,可以有效地促進感官充分發(fā)展;第二,感覺訓練可以及早發(fā)現(xiàn)和改正事先未知的感覺缺陷,比如失聰與近視等;第三,感覺的充分訓練可以有效地發(fā)展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和辨別力,可以為智力進一步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她說,這一時期的兒童,感覺發(fā)展總是優(yōu)先于智力發(fā)展?!傲Φ呐囵B(yǎng)”首先在于訓練感覺,通過感覺尋找事實,識別顏色、物體形狀及其不同特質,并依靠辨別、分類、排序、比較等各類練習,培養(yǎng)他的感官,并且通過各種教具的合理使用,能使器官的感覺、神經(jīng)的反應和聯(lián)系更加完美 [2]195 ;第四,感覺訓練還可以使個體適應環(huán)境。

“兒童之家”的感覺訓練主要包含視覺、觸覺、嗅覺、聽覺、味覺等,不同類型的感覺訓練各司其職?!皟和摇笔种匾曈|覺訓練,因為蒙臺梭利認為,幼兒常常以觸覺代替聽覺或者視覺。觸覺訓練按其性質不同可以分為若干種,如實體覺訓練主要使孩子能分辨物體的形狀、厚薄、長短、高矮,滑度觸覺訓練在于幫助幼兒辨別物體是光滑還是粗糙,質量覺訓練主要幫助孩子分辨物體輕重,溫覺訓練在于辨別溫度的冷熱。聽覺訓練在于使兒童有效分辨、識別和比較聲音的差異,其中包括微弱聲音的辨別。孩子們在聽聲訓練中,初步的鑒賞能力得以培養(yǎng),而且對噪音表現(xiàn)為反感。視覺訓練主要是為幫助孩子辨別度量視知覺,分辨大小、顏色、高低、形狀等各不相同的幾何體。味覺和嗅覺訓練強調(diào)兒童的嗅覺和味覺靈敏度的提高,識別各種氣味或者味道??傊?,通過多種感覺訓練可以發(fā)展幼兒敏銳的觀察力。

為了有目的、有系統(tǒng)地訓練感覺能力,“兒童之家”根據(jù)各種感官的功能和材料刺激性質設計并制作了一系列訓練教具。例如,訓練觸覺的教具有粗滑板(在長方形木板上各貼一半光滑和粗糙的紙或者交錯粘貼光滑和粗糙的紙)、輕重板(用3種比重不同的木料制作成光滑小板,漆上不同的顏色)。訓練視覺的教具有圓柱嵌入物、各種幾何圖形嵌板、64種顏色和色調(diào)深淺不同的絲線卷板等。訓練聽覺的教具有6個分別裝著不同東西和搖動時發(fā)出不同聲響的有蓋木盒,以及外形相同但敲打時會發(fā)出不同音色的小鈴鐺串等。

這些教具具有如下特點:如按照物體的屬性排列成等級序列,每種教具訓練一種具體感官,兒童能夠直接接觸教具并自主使用教具,能夠激發(fā)兒童重復練習的興趣,具有控制、糾正錯誤的功能,蘊涵智力教育的因素等。關于教具的性質與功能,蒙臺梭利認為,自主教育之所以能夠順利實施,關鍵在于教具的設計和使用。教具是實現(xiàn)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現(xiàn)實載體,教師通過教具系統(tǒng),對兒童進行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的感官訓練 [2]151 。

兒童使用教具進行感覺訓練遵循以下五個原則:第一是因材施教、及時施教和循序漸進相結合的原則?!皟和摇币蟾鶕?jù)每個兒童某種感覺的敏感期,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組織教具材料。第二是教師指導、獨立作業(yè)和自由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教師的指導是宏觀的,在具體操作上盡量少干涉孩子,讓孩子自由選用教具,讓兒童依靠教具本身的規(guī)則進行聯(lián)系并自動糾正錯誤,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第三是感覺隔離原則。感覺訓練要一項項地進行,不要互相干擾。例如,訓練聽覺時,應在安靜而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這樣效果更好。對一般感覺訓練,如觸覺、溫覺、壓覺和立體感覺的訓練,都應該把孩子的眼睛蒙起來。對瞎摸游戲,兒童倍感興趣,對此,蒙臺梭利興奮地寫道:“對于不用眼睛就能‘看,孩子們倍感驕傲。他們會伸出手來喊,‘這是我的眼睛!‘我可以用我的手來看!” [2]165兒童在官能訓練中所表現(xiàn)出的無法預料的進步,讓蒙臺梭利和教師們總是倍感吃驚。第四是刺激的層次性原則。兒童應該先接受對比鮮明的刺激,然后接受對比不鮮明、不容易感覺到的不同刺激。例如,先呈現(xiàn)紅和藍,最短的和最長的竹竿,最薄的和最厚的,如此遞推等。然后再呈現(xiàn)有細微差別的色彩和在長度、尺寸上差別非常小的東西。第五是把感覺訓練和語言教育結合起來。這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向孩子出示物品并說出物品名稱,將感覺與名稱相互聯(lián)系起來。比如,向孩子展示紅、藍兩種色彩。展示紅色時,就簡單地說:“這是紅色的。”展示藍色時就說:“這是藍色的。”之后,將這些有色線條一一呈現(xiàn)在兒童面前,方便他們看見;第二階段是讓兒童能認識相應物品的名稱。教師對孩子說:“給我紅色的。”之后說:“給我藍色的。”第三階段是讓兒童記憶相應物品名稱。給孩子出示一個物品,詢問道:“這是什么顏色?”他應該回答說“這是紅色”或 “這是藍色” [2]160 。

4.智力教育

蒙臺梭利是十分重視兒童智力問題及智力教育的,她認為,兒童智力的發(fā)育是揭示他們成長秘密的關鍵,是發(fā)掘他們內(nèi)心世界的途徑。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智力發(fā)育的內(nèi)容有四方面:第一是觀察能力;第二是充滿個性的分辨能力和邏輯思維。這種能力能有效分辨和抽象物體的獨特表征,而這也恰恰是智力發(fā)展并建立自我內(nèi)在結構的重要基礎;第三是選擇能力。健全的大腦總是能去蕪存菁,將個性的、明了的、重要的東西保存下來,特別是留存能夠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的東西;第四是想象力,想象力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兒童的智力呢?蒙臺梭利指出:第一,前面所述的環(huán)境建設、生活教育、感覺訓練都具有智育功能;第二要讓兒童參與實驗和觀察;第三要培養(yǎng)兒童豐富的想象力、穩(wěn)定的注意力和頑強的意志力,這是良好智力的重要保證。蒙臺梭利著重論述了想象力的培養(yǎng)。她認為,對兒童實施科學的教養(yǎng)方式是十分必要的,每個兒童都應親自參與自然觀察、科學實驗,從而將自己與現(xiàn)實緊密相聯(lián)。只有這樣,“他們想象力的翅膀就可以從更高的基點起飛,他們的智力也能被更自然地引向創(chuàng)造之路?!盵6]179蒙臺梭利強調(diào),能讓兒童在成為事物主人的環(huán)境中生活是培養(yǎng)想象力的第一步。只有用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經(jīng)驗、知識來豐富他們的頭腦,他們才有可能展示其想象力 [6]187 。

智力的發(fā)展依賴于讀、寫、算等思維工具,而這些工具的學習和使用需要教師一定的講解。教師的講解有三點原則:簡約、明了和客觀。教學要遵循循序漸進、活動性、主觀性和照顧個性差異的原則。其中,書寫教學在閱讀之前。書寫教學由描摹幾何圖形過渡到描畫字母再過渡到書寫字母。在字、詞、句的教學時,蒙臺梭利制作了簡單的字母教具,讓兒童將視覺、觸覺、聽覺和發(fā)音結合起來,先識記字母形狀,再進行辨別語音和拼音練習,然后進行組詞練習、閱讀句子和短文練習。在語言教學時,口頭語言是基礎,書面語言是對口頭語言的完善,而將兩者相互聯(lián)系進行練習,將會相得益彰。她認為:“如果沒有專門去完善口頭語言,那么一種美學概念上的教育就是不可想象的?!盵2]275在進行算術教學時,先讓幼兒利用日常熟悉的物體(如鈕扣、木棒)和活動(如找零錢)幫助練習記數(shù),再過渡到用符號呈現(xiàn)數(shù)字來進行記數(shù)練習,最后通過卡片等進行1到20的加減乘除教學。

通過上述教學活動,蒙臺梭利自豪地說道,在“兒童之家”,這些孩子發(fā)音清晰,寫字流利,動作優(yōu)雅。他們在美感中長大,有最真摯的人性,他們還是周圍環(huán)境當中最富有智慧和最有耐心的觀察者,能夠自由地進行理性的思考 [2]243 。

借鑒與啟發(fā)

我國現(xiàn)在正處于扶貧攻堅階段,阻斷貧困代際相傳的惡性循環(huán),教育扶貧必須跟上,尤其幼兒教育扶貧要能夠跟上。鄉(xiāng)村振興計劃必須包括鄉(xiāng)村教育振興計劃、城鎮(zhèn)規(guī)劃、小區(qū)改造及建設規(guī)劃等。發(fā)展規(guī)劃必須優(yōu)先考慮學校規(guī)劃,必須優(yōu)先妥善解決貧困兒童的教育問題,這樣整個社會才會真正覺得有希望、有奔頭。

而蒙臺梭利創(chuàng)辦的“兒童之家”教育實驗,以貧民幼兒為對象,以尊重兒童、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fā)展為教育理念,建立嚴格科學的時空管理制度以及基于自由和工作的自覺紀律;建設具有母性之美的生活環(huán)境,開展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的教育活動,邁出了家庭教育社會化的第一步,使學齡前兒童在競爭激烈的工業(yè)社會中有了良好的成長,也為我國深化教育扶貧提供了借鑒意義:

第一,具有專業(yè)信念、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能力的專家型幼兒教師是實現(xiàn)貧民幼兒教育的“壓艙石”。蒙臺梭利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有理學、工學、醫(yī)學、哲學、教育學、實驗心理學和人類學等多學科、跨學科知識背景,善于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相得益彰。她所創(chuàng)辦的“兒童之家”獲得圓滿成功,前來學校訪問的專家學者絡繹不絕。1909年,蒙臺梭利在羅馬舉辦了一期國際教師講習班,介紹“兒童之家”的經(jīng)驗,據(jù)此寫成了《運用于“兒童之家”的幼兒教育的科學教育方法》(翻譯成英文時書名簡化為《蒙臺梭利方法》)。蒙臺梭利曾經(jīng)多年在印度、尼泊爾等國從事貧民幼兒教育工作,在長期的實驗和研究過程中,蒙臺梭利陸續(xù)撰寫了大量的幼兒教育著作,不斷豐富自己的幼兒教育理論。她的著作被翻譯成37種語言文字,在世界各國流行。她的“兒童之家”經(jīng)驗和幼兒教育理論成為世界教育寶庫中的一顆珍珠,至今光澤閃亮。由此可見,我們幼兒教師的培養(yǎng)也要從蒙臺梭利成長之路得到啟發(fā),培養(yǎng)具有專業(yè)信念、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能力的專家型幼兒教師。

除此之外,要注重選用像蒙臺梭利這樣的好校長、好老師,只有這樣,才能把我們的學校辦成“兒童之家”。當然,像蒙臺梭利這樣的好校長、好老師是要培育培養(yǎng)的,要信任栽培的,這就需要我們社會要有一個尊師重教的好風氣、好制度。這樣,學?!彝ァ鐣?、學生—家長—教師、城鎮(zhèn)化—鄉(xiāng)村振興、脫貧攻堅—教育振興、當前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多種關系才能步入良性循環(huán)。

第二,家庭的支持和參與是實現(xiàn)幼兒貧民教育的“突破口”。蒙臺梭利十分強調(diào)家庭是兒童實現(xiàn)社會化的第一步,因此,她十分重視兒童的家庭教育。這主要在于“兒童之家”的孩子們大多來自貧民家庭,他們的父母大多是文盲,沒有穩(wěn)定的工作和收入來源,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和教育兒童。同時,在教養(yǎng)方式上,總是習慣以成人自我中心主義訓斥和管控兒童,一旦孩子出現(xiàn)不符合他們期望的言行,就立刻打斷或糾正,蒙臺梭利認為這是在扼殺兒童天性和生命力?;诖?,在“兒童之家”的介入下,通過教師的密切溝通和學校管理制度的限制,家長有序參與到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例如,父母若在將孩子送進“兒童之家”時,不曾梳洗,衣著不整潔,“兒童之家”就會對孩子除名。

第三,社區(qū)力量的有效介入是實現(xiàn)貧民幼兒教育的“助推器”。 從前文可知,羅馬圣洛倫佐區(qū)本是“臟亂差”的貧民窟,無論是建筑環(huán)境還是居民的道德風尚、精神面貌都十分落后。1906年,羅馬住宅改善協(xié)會將小區(qū)所有硬件改造好后,邀請蒙臺梭利來創(chuàng)辦幼兒學校,以此為切入點打造文化與教育的軟環(huán)境。蒙臺梭利將貧民住宅區(qū)視為影響兒童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格外注重與社區(qū)、鄰居之間的聯(lián)系,并開展定期走訪,以便及時了解兒童的生活行為和方式,在此過程中,蒙氏的教育理念也在社區(qū)居民的心中扎根?!皟和摇比〉贸晒螅毭窨呒议L從孩子的身上看到希望,自尊、自信、自強之心自覺恢復。整個社區(qū)居民的精神面貌與社會風氣煥然一新,并且能夠自發(fā)地為兒童成長提供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關注自身的行為舉止,改掉不良習慣和嗜好,越發(fā)注重個人、家庭和社區(qū)衛(wèi)生。這是振興教育阻斷貧困代際相傳的極好案例。

第四,教育扶貧政策是實現(xiàn)貧民幼兒教育的“催化劑”。當時羅馬政府推行貧富隔離政策,大量貧民被迫轉移到市郊貧民窟中,從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貧民幼兒接受教育的難度,這為我們提供了反面教材。而在蒙臺梭利的“兒童之家”中,自由、理想、生命力是被視為實現(xiàn)教育的基礎,這與“教育扶志”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在現(xiàn)階段教育扶貧工作中,要創(chuàng)新舉措,接地氣,更加注重“志智雙扶”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蒙臺梭利.蒙臺梭利的方法[M].江雪,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蒙臺梭利.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M].祝東平,譯.北京: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03.

[3]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M].金晶,孔偉,譯.北京: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03.

[4]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杭州大學教育系.現(xiàn)代資產(chǎn)階級教育思想流派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87.

[5]蒙臺梭利.有吸收力的心靈[M].高潮,薛杰,譯.北京: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03.

[6]蒙臺梭利.發(fā)現(xiàn)孩子[M].胡純玉,譯.北京: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03.

[7]W.F.康納爾.二十世紀世界教育史[M].張法琨,方能達,李樂天,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91.

[8]楊漢麟,周采.外國幼兒教育史[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3:249.

[9]唐淑,何曉夏.學前教育史[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517-518.

[10]蒙臺梭利.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M].任代文,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1]單中惠,楊漢麟.西方教育學名著提要[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444.

(責任編輯:鐘昭會)

猜你喜歡
意大利幼兒教育
意大利 Disse 幽默與荒誕的漫畫
中俄古巴馳援意大利“打臉”西方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農(nóng)村幼兒禮儀啟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nèi)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意大利
前人栽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