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別號圖與題詩板* 明宋旭《雪居圖》的雙重空間秩序

2020-05-26 02:32:22
新美術(shù) 2020年12期
關(guān)鍵詞:題詩

韓 進

《雪居圖》緊扣孫克弘的別號“雪居”而作庭院雪景。圖上有包括畫家宋旭在內(nèi)的二十一首題詩。若按清代文學(xué)家袁枚的說法“別號稱非古,題圖詩不存”1[清]郭麐撰,《靈芬館詩話》卷七,收入張寅彭等選輯、吳忱、楊焄點校,《清詩話三編》,第5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3353 頁。,這幅滿布題詩的別號圖似亦乏善可陳?!堆┚訄D》的題詩不同于常見立軸般位于詩塘、裱邊,或畫面上方等留白處,而是分散書寫于湖石、樹干、房屋和地面。2陳正宏先生把《雪居圖》歸為晚明好“奇”風(fēng)尚下詩畫合璧作品的代表,見其撰文〈詩畫合璧與明代士紳的社交方式〉,載《文化遺產(chǎn)研究集刊》,2003年第3期,第156頁。畫中景物既是這幅模式化庭院山水圖的組成部分,同時又作為承載題詩的載體——“題詩板”而存在。畫面空間和題跋空間相交疊,景物兼充“題詩板”,《雪居圖》中由此產(chǎn)生一個重合錯落的兩重空間秩序。

一 創(chuàng)作時間

《雪居圖》畫的是孫氏雪居園中景致。以畫中景物做“題詩板”的新奇構(gòu)想,在作畫之初應(yīng)該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3孫克弘可能不止一次組織此類詩畫活動,清人吳修記載宋旭的另一幅《雪居圖》,其中有四十人題詩,但不知其詩、畫位置如何。見[清]吳修撰,《青霞館論畫絕句一百首》,收入黃賓虹、鄧實編,《美術(shù)叢書》,第2集第6輯,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19頁。畫面中心的屋舍里,當庭對門兀坐的主客三人,特意往兩邊分散,右二左一,中間留空白,這樣才能不遮擋、分割后面的素屏風(fēng),保留一塊完整的空間以供書寫題詩。4比較構(gòu)圖類似的《仿夏圭仙山圖卷》《林下清課圖》《雪景小幅》,堂上交談的人物中均有居中正對房門者。宋旭的二十五字題款落在畫面右邊突向中心的太湖石一角上,因為太近于中線,非但無助于增加構(gòu)圖的穩(wěn)定感,反而會導(dǎo)致失衡。在為孫克弘而作的別號圖上,畫家題款在這樣靠近中心且對畫中人物群體形成“壓覆”之勢的位置上,亦有喧賓奪主之嫌。這樣就非有松上、屋上、地面上的累累題跋文字來分散它的勢能不可。從這兩個角度來看,作畫與諸人題詩即使不在同一時間,也不會相隔太久。

孫氏東郭草堂位于松江東郊北俞塘,由孫克弘的父親孫承恩建造。5[明]馮夢龍輯,《智囊補》明智部知微卷五載:“(陳眉公曰)孫之簡公承恩宅在東門外太清庵右,顧文僖公清宅在西門外超果寺前……與四公同榜同朝者,其居在城市中,皆已轉(zhuǎn)售他姓矣,惟四公久存至今?!泵鞣e秀堂刻本,第29頁。隆慶五年(1572)五月孫克弘罷官還鄉(xiāng)后,對故居重加精繕,是為雪居園,一作東皋雪堂。6孫克弘以父蔭歷官漢陽太守,因卷入高拱、徐階黨爭而罷歸。此事在[清]談遷《國榷》《明實錄》《皇明大政紀》等多種文獻中都有記載。[清]蔡顯撰,《閑漁閑閑錄》卷二云:“北俞塘東皋雪堂,孫克弘別業(yè)也??滴踔锌敌站哟耍迨銇y,老樹輪囷,赤霞閣、聽雨軒疏野入畫,今丘墟矣?!薄都螛I(yè)堂叢書》本,第2頁?!堆┚訄D》中的多首題詩提到孫克弘由官到隱的這段經(jīng)歷。孫克弘回鄉(xiāng)次年,宋旭來拜會他,兩人暌違已久。宋旭本居嘉興府崇德縣7[清]盛楓,《嘉禾徵獻録》卷四十九云:“宋旭,字初陽,晩號石門山人,先世本會稽,寓禾,遂為崇徳人?!鼻邂n本,第3頁。崇德屬嘉興府,因此宋旭署款或作檇李,有因此誤解宋旭籍貫者。,大概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前后因避倭亂而來松江。8見孫克弘《長林石幾圖》題款,舊金山亞洲美術(shù)館藏。圖版見黃曉、劉珊珊撰,〈明代《長林石幾圖》與呂炯友芳園研究〉,載《建筑史》,2012年第2期,第72頁。另見[明]陳繼儒等撰,《(崇禎)松江府志》卷四十四,明崇禎刻本,第33―34頁。宋旭此時剛開始在吳中嶄露頭角,得到孫承恩的賞識。9[明]孫承恩撰,〈石刻十四駿馬圖序〉:“比有惠予宋石門氏所畫十四駿圖,宋方以畫名吳中,今亦未敢即擬之趙(按,指趙孟頫),而筆力之勁健,氣象之軒騰,雖有馴猛之殊,而皆仿佛所謂神駿者?!陛d《孫文簡公瀼溪草堂稿》卷三十,收入沈乃文主編,《明別集叢刊》,第2輯第23冊,第28頁。孫承恩時以禮部尚書致仕里居,當?shù)氐牧硪晃还賳T湖廣按察僉事周思兼亦丁憂在家。周思兼智勇雙全,勤政清廉,深得民心,《明史》有傳。他亦能畫畫,便和孫克弘一起以贈予田產(chǎn)的方式贊助宋旭留在松江。10[清]孫鳳鳴修、[清]王昶纂,《青浦縣志》卷三十九,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第23―24頁。嘉靖四十年(1561),孫承恩去世,孫克弘于隆慶初出為應(yīng)天府治中。宋旭則于此前返回崇德,寓館于呂炯家中。在接下來的十年里,宋旭主要居住在崇德。

宋旭這次來松江,邀請孫克弘為呂氏友芳園寫照,即《長林石幾圖》。這是兩人合作經(jīng)營園景圖的一次成功嘗試,為后來共圖雪居園做準備。圖上孫克弘的署款時間是“隆慶六年十二月”。孫克弘既應(yīng)邀作畫,禮尚往來,他會不會反過來又請宋旭圖寫“雪居”呢?其時孫克弘賦歸未久,雪居園可能還尚在營繕階段。題畫者中的陳繼儒年未弱冠,還在備試科考,聲名未就。他得中諸生,是在萬歷六年(1578),棄巾走山人路線,則更在八年之后。松樹上陳繼儒的題詩,以“眉公”署名,牽絲較多,與較后期書風(fēng)相吻合。

題詩者中的三位杭州人這段時期也都在外地任職。一位是王世科,在遙遠的廣西地區(qū)任參將。王世科背景特別,嘉靖甲辰科武舉會試第一,歷任金山衛(wèi)備倭指揮、狼山把總、廣西柳慶參將。11[明]韓浚修、[明]張應(yīng)武纂,《(萬歷)嘉定縣志》卷十五,明萬歷刻本,第12頁。[明]林云程、[明]沈明臣纂修,《(萬歷)通州志》卷二,明萬歷刻本,第49頁。另外兩位是嘉靖辛酉科同榜舉人,其中沈世卿此年始任福建寧化知縣,鄭復(fù)亨則在江蘇海州知州任期內(nèi)。

鄭復(fù)亨于萬歷二年(1574)任松江府同知,王世科亦從廣西調(diào)回,任南京前都督府僉事。兩人轉(zhuǎn)官別處,都在萬歷五年(1577)。在此期間為鄉(xiāng)賢孫克弘題跋圖畫似乎頗為便利。但當時王世科身居正二品高位,請他來為一幅從畫意到詩情都在歌頌隱逸、諷刺世道的作品書寫題跋,似有不妥。王世科八月收到鎮(zhèn)守廣西的任命,為廣西總兵。而次年八月與福建總兵互調(diào)的廣西總兵已經(jīng)是呼良朋了。12參見《明神宗實錄》卷七十八,萬歷六年八月己丑,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印本。兩地總兵互調(diào)是迫于桂林、柳州等地的大規(guī)模戰(zhàn)亂,王世科的后續(xù)任命情況則未見交待,不知有何隱情?!叮螒c)臨桂縣志》有萬歷間都督王世科修關(guān)帝廟的記載13[清]蔡呈韶修、[清]胡虔纂,《(嘉慶)臨桂縣志》卷十五:“(關(guān)帝廟)元至正間建,明萬歷間都督王世科復(fù)修。”清嘉慶七年修光緒六年補刊本,第11頁。,則他似確曾赴廣西就職。他在《雪居圖》的題詩后鈐“文卿”印,與《(隆慶)云南通志》《(天啓)滇志》記載相符合14[明]李中溪纂修,《(隆慶)云南通志》卷九載“王世科,文卿,杭州前衛(wèi)籍”,民國二十三年龍氏重印本,第469頁。[明]馮夢禎撰,《快雪堂集》卷五十載萬歷十五年二月在西湖“遇黃桂峰,名應(yīng)科,中武狀元者”(收入《四庫存目叢書》,第164冊,第711頁),黃應(yīng)科后出任廣西都司指揮僉事,王世科亦曾任此職,但查明代“武狀元”中未有名黃應(yīng)科者(參李晴撰,〈明代武狀元地理分布研究〉,載《皖西學(xué)院學(xué)報》,2017年第4期),未審何故。,確為同一人,可以推知他后來是回鄉(xiāng)居住的。畫中“縣令無煩掃門”的詩句,似乎也沒有顧忌現(xiàn)任父母官鄭復(fù)亨的顏面,可以推測詩成于其卸任之后。題詩者中的陸萬言才氣英發(fā),卻屢試不第,于萬歷四年(1576)赴京得中順天舉人,其時當正積極備考春試。

事實上,畫家宋旭在此數(shù)年間都未再踏足松江,直到萬歷七年(1579)。15見宋旭《茅屋話舊圖》題款,故宮博物院藏。當時東郭草堂已然落成,宋旭來松江時就寓居其中,稱之為“雪居園”。宋旭此后往來各地,以文獻著錄和留存作品來看,宋旭這段時間在松江作畫的記錄有16萬歷十二至十五年間,宋旭往返松江、嘉興,又遍歷名山,見[明]馮大受撰,〈宋初陽山人六十初度兼有名山之游作歌以贈〉〈過語溪喜得宋初陽問〉,載《竹素園集》,收入《明代詩文集珍本叢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9年,第618―620、650―651頁。宋旭晚年在湖州活動也比較多,萬歷三十年在法華寺畫十大名山粉壁,耗時五個月,見[清]羅愫修、[清]杭世駿纂,《(乾?。醭炭h志》卷九,清乾隆十一年刻本,第20頁。萬歷三十三年在吳興畫《桃源圖卷》,此圖署款見[清]陸心源撰,《穰梨館過眼續(xù)錄》卷十,清光緒十七年刻本,第1頁。:

17 該扇面署款未紀地點:“丁亥秋日,為雪居先生寫?!毕雭硎窃谘┚訄@。

作于萬歷七年、二十五年(1597)和三十四年(1606)的三幅畫顯示宋旭和孫克弘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guān)系。二十五年稍早的時候,宋旭寓居?xùn)|皋雪堂旁邊的太清庵,可知此時仍受到孫克弘的贊助。18參見《(乾隆)青浦縣志》卷三十九,第23―24頁。[明]宋懋澄撰,〈顧思之傳〉有載,顧承學(xué)就館于孫克弘,“榻之宅內(nèi),間留于宅傍招提曰泰清庵中”,與宋旭相關(guān)記述符合,載《九籥別集》卷四,清初刻本,第16頁。超果寺則位于松江西門。其《柳蔭垂釣圖》(現(xiàn)藏武漢博物館)亦寫于超果精舍,還有一幅《三竺禪隱圖》(現(xiàn)藏南京博物院)是為超果寺僧人畫的,都無紀年。陸萬言的水竹居亦離超果寺不遠。19陸萬言居松江西市,[明]屠隆撰〈首夏游超果寺因過陸君策水竹居〉有“偶踏云門寺,因?qū)に窬印本?,載《白榆集》卷四,明萬歷刻本,第8頁。紫霞池館則位于松江東邊的天馬山,陳繼儒在附近筑草堂而居。兩人于二十九年(1601)三月一起去祭奠三高士墓。20[明]陳繼儒撰,〈祭三高士文〉,載《陳眉公集》卷二,收入[明]陳天定輯,《古今小品》,清道光九年刻本,第17頁。此墓遺跡今天尚存。宋旭當時為陳繼儒收藏的《漁莊秋霽圖》書寫題跋,出現(xiàn)在同幅畫作題跋中的還有孫克弘。21[清]李佐賢撰,《書畫鑒影》卷二十,清同治十年利津李氏刻本,第8頁??瓷先?,《雪居圖》的題詩者們逐漸聚集起來。享譽地方的隱士朱朝貞結(jié)束燕游謁選,于萬歷二十六年(1598)出任衢州府西安縣丞,未及一年即掛歸。22[明]林應(yīng)翔、[明]葉秉敬纂修,《(天啟)衢州府志》卷三“西安縣丞,朱朝貞(二十六年任,直隸華亭監(jiān)生)”,明天啟二年刻本,第33頁。汪道會和程漢萬歷二十八年(1600)在南京參加文酒會。23[明]龍膺撰、梁頌成等點校,〈勝果園記〉,《淪澄文集》卷八,岳麓書社,2011年,第183頁。葉之經(jīng)在萬歷三十年(1602)隨陸應(yīng)陽到孫克弘家中賞畫。24《穰梨館過眼錄》卷二十六,清光緒十七年刻本,第2頁。

杭州幾位曾任官職的題詩者,在此十數(shù)年間陸續(xù)回歸林泉。張振先于萬歷十一年(1583)辭官。鄭復(fù)亨在萬歷十年(1582)至十四年(1586)間歷官淮安府清軍貼堂同知、青州衡王府左長史。十四年衡王朱載封薨逝后,鄭復(fù)亨遭參劾。25參見《明神宗實錄》卷一八一,萬歷十四年十二月壬申:“詔械系衡府長史鄭復(fù)亨、承奉張成來京究問,以撫臣李戴奏其不法也?!钡绞拍辏?591)時,有他在杭州參加文化活動的記載。26《(光緒)余杭縣志稿》卷二著錄“知縣林大輪高則巽長生祠記碑”由鄭復(fù)亨書丹、沈世卿篆額,清光緒三十二年刻本,第9頁。同時出現(xiàn)的還有沈世卿。

杭州題詩者中年資最輕的施友龍直到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仍在活動—為宗朗畫了一幅《梨花白燕圖》扇面。27劉九庵著,《宋元明清書畫家傳世作品年表》,上海書畫出版社,1997年,第422頁。畫作今藏故宮博物院。施友龍,工翰籍,十三歲即入博士弟子員,后為諸生。他的題詩處在頗為逼仄的邊緣位置,其年資可大致推知。以他十八九歲即得以畫家并青俊后輩的身份躋身題跋者行列,順治十五年則算他八十高齡,逆推可得其題詩時間當不早于萬歷二十五年。28近年披露一幅署于宋旭名下的雪景圖,紀年在1598年。畫中茅庵、庵后露出的雪竹,屋內(nèi)朱衣唐巾和幅巾的人物形象,均與《雪居圖》如出一轍,似亦為《雪居圖》創(chuàng)作時間之一證。但畫上題款文字與《(乾?。┣嗥挚h志》所錄頗多異文,存疑俟考。宋旭約于萬歷三十五年(1607)辭世,則《雪居圖》的創(chuàng)作時間約在此十年前后。29趙智強撰,〈明代畫家宋旭卒年考〉,載《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4期,第47―54頁。另見[美]高居翰著、王嘉驥譯,《山外 山:晚明繪畫》,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第48頁。

《雪居圖》中的松樹,與宋旭筆下習(xí)見的“高陰散林麓”的形象不同。30[清]查慎行撰,《敬業(yè)堂詩集》卷八,《四部叢刊》本,第6頁。此類松樹形象見于《仿夏珪仙山圖》(1543年,故宮博物院藏)、《為周思兼作山水》(大英博物館藏)、1582年作《山水軸》(上海博物館藏)、《松壑云泉圖》(1588年,山東省博物館),以及1589年的《秋窗讀書圖》(故宮博物院藏)和《雪景山水圖》(加州柏克萊景元齋藏)等。干長而挺圓,不做俯仰穿插姿態(tài)。枝短葉少,幾乎毫無遮掩修飾功能,更顯出直挺挺的樹干。樹頭和枝干末梢都處理得尖利斬截,直插淡墨烘染的天空。樹干與枝、葉大小對比強烈。如此突出樹干的表現(xiàn)方式還出現(xiàn)在《尋梅覓句圖》(作于1600年,現(xiàn)藏河北省博物館)、《瀟湘八景圖》和《峨眉雪霽圖》(作于1605年,現(xiàn)藏南京博物院)中,均為后期作品。畫家在創(chuàng)造了一個得意的形象之后,往往會在一定時期內(nèi)多次使用,這亦為《雪居圖》的創(chuàng)作時間提供佐證。

二 “粉本”問題

關(guān)于《雪居圖》(圖1),楊仁愷先生直言“甚怪”。31楊仁愷著,《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筆記》,遼寧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853頁。畫面的怪異感,一是因為題詩都布于景物表面;二是景物本身的位置經(jīng)營。它的畫面構(gòu)成不復(fù)雜:屋舍一處,前后松樹三棵,屋后雪竹數(shù)枝,屋右立一太湖石。孫克弘名下有一件相似構(gòu)圖的畫作——《賞雪》(圖2),但此圖畫風(fēng)淹潤,儼然是和諧雅致的園林場景?!顿p雪》出自冊頁《林下清課圖》?!读窒虑逭n圖》共二十頁,《賞雪》是最末一頁。冊頁亦不書紀年,但作于孫克弘晚年無疑。其《觀史》頁題:“理學(xué)名書,老眼不入。稗談雜志,聊以永日?!敝杏幸弧袄稀弊帧!陡哒怼讽擃}:“樊籠解脫,每遇暑晝時,飽食緩行,繼以偃息?!薄胺\解脫”當指離開官場,“每遇暑晝”則鄉(xiāng)居已不止一兩年。

《雪居圖》看上去是截取了《賞雪》的右半邊作為底稿。院中掃雪童子腳邊半埋雪中的簸箕這一細節(jié)也原樣復(fù)制了。屋內(nèi)二童子則從右邊移到左邊,人物動作、情態(tài)大致不變。據(jù)載孫克弘有童仆四五十人。32多種文獻記載孫克弘訓(xùn)練家中童子進行音樂活動,參見馮大受撰,〈孫漢陽宅觀伎二首〉有“歌舞朱門始教成”“羅綺妖童年最少,管弦座客意俱傾。”《寒夜集》,收入《臺灣珍藏善本叢刊古抄本明代詩文集》,第5冊,新文豐出版社,2013年,第139頁。屋外湖石則由左邊挪到右邊。就其形狀而論,《新筍》頁亭子左邊的湖石要更接近《雪居圖》(圖3)。

圖1 [明]宋旭,《雪居圖》,紙本設(shè)色橫76.4厘米,縱135厘米,遼寧省博物館

圖2 [明]孫克弘,《林下清課圖》之《賞雪》,臺北故宮博物院

圖3 [明]孫克弘《林下清課圖》之《新筍》 臺北故宮博物館(局部)

《新筍》頁配詩云:“春芽可羮,亦能佐茗。良友劇談,勝事可人?!蓖ぶ腥藞?zhí)杯品茗,亦與《雪居圖》人物活動相符,而不同于《賞雪》頁的飲酒——“呼童命觴”?!堆┚訄D》中主客三人的形象也系從《新筍》頁脫出。最左一人著紅衣。紅衣人的形象在《林下清課圖》中多次出現(xiàn),有時是主人(《燈一龕》《薄醉》《月上》等),有時是客人?!对崎g據(jù)目抄》記載當時以著色衣為時尚。33[明]范濂撰,《云間據(jù)目抄》卷二,民國褚氏鉛印本,第2頁?!缎鹿S》朱衣者只見頂髻,其他兩位均著唐巾?!堆┚訄D》中三人則分別為唐巾、莊子巾和幅巾。34[明]王圻纂,[明]王思義續(xù)纂,《三才圖會》卷一,“衣服”,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第20、22―23頁?!读窒虑逭n圖》的其余頁面,如《烹冥》《展畫》《焚香》《月上》《閱耕》等頁也都有相似的人物、屋舍、湖石和松樹。35雪居園的“寫生”形象,可追溯到萬歷六年的《玩蒲圖》。時值宋旭不在松江的空檔期,由徽州畫家丁云鵬完成。長松屋舍間,有二三童仆侍弄盆景,主人孫克弘坦胸倚坐院中,頗合時人關(guān)于他“狀貌疏野”的描述?!堆┚訄D》好似從《林下清課圖》各頁分別攫取若干元素,拼盤而成。

圖4 [明]宋旭,《仿夏禹玉仙山圖》故宮博物院(局部)

圖5 [明]宋旭,《城南高隱圖》故宮博物院(局部)

圖6 [明]孫克弘,《林下清課圖》之《焚香》臺北故宮博物館

事實并非如此,這些畫面的創(chuàng)作權(quán)實當歸于宋旭。宋旭筆下,既多“層巒迭嶂,邃壑幽林”的大幅山林,畫風(fēng)略硬,有時難免習(xí)氣,也不乏煙林清曠、人物幽閑的山居小景。36宋旭從宋人得法,[明]唐志契所撰《繪事微言》卷下引宋旭論李成、關(guān)仝、范寬三人畫法,“夫氣象蕭疎”云云,實《圖畫見聞志》中語。唐志契愛其說理精妙,誤歸宋旭。[清]姜紹書《無聲詩史》沿誤。宋旭后被目為北宗,受到貶抑,見[清]張庚撰《國朝畫徵錄》,董其昌亦有相關(guān)言論。和《長林石幾圖》一樣,《林下清課圖》中同樣出現(xiàn)了頗多宋旭風(fēng)格。37宋旭的《輞川圖》和孫克弘的《長林石幾圖》都是為呂氏園林而作,高居翰認為其山水技法上師承自前者。見其《山外山:晚明繪畫》,第54頁。而《雪居圖》和《林下清課圖》里的主客童仆和庭院早在嘉靖二十二年(1543)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宋旭的筆下——《仿夏禹玉仙山圖》卷(圖4)。圖中湖岸邊有一舟垂釣,湖中漁船三艘,山路間有騎驢和步行者,當非雪景。屋內(nèi)二人交談的姿態(tài),窗邊眺望和院中灑掃的童子,都與《賞雪》《新筍》《雪居圖》相似。此外如《林塘野興圖》(作于1586年,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之與《閱耕》頁,《城南高隱圖》(作于1588年,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圖5)之與《焚香》頁(圖6),也都有明顯的承襲關(guān)系。

東皋草堂“樓如霞而閣如虹”,《林下清課圖》和《雪居圖》與其說是實景,倒不如說是宋旭數(shù)十年庭院點景的總結(jié)更為貼切。38[明]馮時可撰,〈漢陽太守孫雪居先生像贊〉,載《馮元成選集》卷三十二,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補編》,第62冊,北京出版社,2005 年,第338頁?!读窒虑逭n圖》的屋舍造型更多地取法自丁云鵬《玩蒲圖》(廣東省博物館藏)中對于雪居園的摹繪。此畫作于萬歷六年,圖中孫克弘坦胸倚坐,頗合時人對其“狀貌疏野”的描寫。圖寫雪居園無疑出于宋、孫兩人共同的命意經(jīng)營。繁而出之,就是孫克弘的《林下清課圖》;簡而出之,則是宋旭的《雪居圖》。宋旭要再從《林下清課圖》里翻出《雪居圖》,下了好一番功夫。就如宋旭曾配合孫克弘的心意仿畫朱竹一樣,他在《雪居圖》里亦樂于取法畫主人的園林表現(xiàn)。39《明孫克弘及各家朱竹》,載《石渠寶笈》貯乾清宮卷五,收入《故宮珍本叢刊》,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205―211頁。今故宮藏本缺宋旭部分,或為后人截去。他保留了太湖石的形象。從宋旭的山林,到孫克弘的精舍,其間氣質(zhì)的轉(zhuǎn)換,湖石起到了關(guān)鍵性的作用。宋旭早年為孫家畫過湖石疊景40[明]孫承恩撰,〈題小景畫冊十首〉,載《孫文簡公瀼溪草堂稿》卷十九,第66頁。,后來他自己不大畫了,孫克弘則擅作清玩盆景41見[明]孫克弘所繪《蕓窗清供圖》(作于1593年,首都博物館藏)、《七石圖》(故宮博物院藏)。參見毛辰瑜撰,〈孫克弘研究〉,上海師范大學(xué)碩士論文,2015年。宋旭之所以邀請孫克弘圖寫呂氏園林,可能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宋、孫二人在畫畫題材上的各有優(yōu)長,《明畫錄》載時有曹文炳從孫克弘學(xué)花鳥,又拜師宋旭學(xué)水法、竹石。?!读窒虑逭n圖》中碩大的湖石反復(fù)出現(xiàn),顯見是孫克弘這座園林精神寄托之所在。

為了照顧雪居的園林景致,宋旭拋開自己疊嶺架山的慣用手法,原本高山長水的趣味別出心裁地寄托于巨松之上。宋旭素擅畫松,他的那一種層疊高聳的山林,坡坨、山腳處常見二三長松,樹干修長,枝橫翠微。他在萬歷十五年(1587)已用三松的形象來表現(xiàn)雪居景致。42[明]宋旭繪,《為雪居先生畫山水》,瑞士雷特博爾格博物館[Museum Rietberg Zürich]藏品,圖版見[日]鈴木敬主編,《中國繪畫總合圖錄》第2卷,東京大學(xué)出版會,1982年,第141頁。松高聳而樓居低矮,唯長枝修干,后再襯以群山,比例尚不覺突兀?!堆┚訄D》的“題詩板”要求物體表面達到一定的面積來容納文字。湖石和房屋好處理,松樹樹干要寫得下豎排的三行文字,其體干也必高大。《雪居圖》里的松樹做“頂天立地”式布局,緊促屋舍四周,最大的一株更似從屋頂上生出。它們枝葉凋盡,唯余老干短枝,高矯異常,山阿的精神附著其上。

松的表現(xiàn),未必不是受到園主人孫克弘心意的啟發(fā)。時人所撰孫克弘小傳,講到他“晚年又為老圃茅齋,四壁皆圖蒼松古柏、澎浪奔泉,使人見之,有物外之想”。43[明]何三畏撰,〈孫漢陽雪居公傳〉,載《云間志略》卷二十一,明天啟三年刻本,第3頁。文人畫茅屋陋室,簡筆草草,不好表現(xiàn)室內(nèi)景致,就把這壁上松柏噴薄而外出,化為實體的植株。44像這樣把松樹畫于屋頂之上,與室內(nèi)面目散淡的士人形成對比的處理方式在晚明并不罕見。參見拙作,〈云淡風(fēng)輕的文人畫也讓人驚心動魄〉,載《文匯報》,2019年10月25日。屋舍、人物這一組形象的姿態(tài)是向下的,是內(nèi)斂、無為的隱居宣言。太湖石是園林精舍的象征,代表的是江南望族名士生活的風(fēng)尚。松樹則是張揚的、向上的,是畫主人精神的具象化。畫主人和畫家之間的贊助關(guān)系,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繪畫合作方式?jīng)Q定了《雪居圖》的畫面構(gòu)成。

三 雙重空間的構(gòu)成

《雪居圖》隱喻與寫實并重,畫家應(yīng)物象形,樹石、房舍各有其位置,亦各承擔(dān)其功能,再以醒目的方式把題跋詩文布諸其上。題詩為畫主人服務(wù),記述其經(jīng)歷,歌頌其德行。作為其載體的畫中景物,形體高低、大小各不相同,位置也有中心、邊緣之別,題詩者的位次問題變得突出。《雪居圖》的雙重空間秩序,第一重是就畫面構(gòu)成而言,這是以人物、屋舍為中心的山水庭院圖,樹石是裝飾性置景。依照文人畫的審美準則,主體無需處理得高大,反而要“內(nèi)藏”。人物的精神全由周遭景致代為表出?!堆┚訄D》中主客、屋舍的形體之小,及其在構(gòu)圖上的“后退”,對比湖石、喬松之高大醒目,正是出于這樣的構(gòu)圖原則。第二重是作為“題詩板”的房屋、湖石、松樹和地面,其尊卑位次如何。兩重秩序有所重合,但更多差異。

(一)“主客圖”

“題詩板”計有六塊。(圖7)以遠近關(guān)系來看,房屋左前方的1號湖石、右前方的2號松在畫面前景位置,1號又有作畫者居其上,具特殊性。以高下而論,3號、4號兩松高矯挺拔,形如豐碑;以中心而論,5號屋舍和6號地面處于視覺中心位置,亦不容忽視。整個位次圖更類似于詩評里的主客圖,除2號松最上方題詩未見署名外,其余每個子空間都各有其主者45《青霞館論畫絕句一百首》有著錄其家藏宋旭《雪居圖》,上有“陳眉公、董思翁以下二十人題”(第219頁),遼博本此詩與董其昌書風(fēng)似不符。據(jù)其所錄黃庭堅詩詩意,結(jié)合其所題位置,推測書寫者可能是孫克弘過繼的孫輩孫世鼐,但限于目前所能見到的孫世鼐書跡數(shù)量極為有限,未能確證。:1號宋旭,他年齡最長,畫山水巨幅大幛,名重海內(nèi);3號陳繼儒,以山人身份而為一時文藝領(lǐng)袖;4號陸萬言;5號汪道會;6號張振先。后面三人在今天聲名稍遜,需作一番解釋。46羅振玉先生著錄的順序是先將畫家居首,然后從陳繼儒所在的3號松開始,依畫中位置向前再回到1號石,再向右、向后、向前再向左,即宋旭→3號松→1號湖石程漢(“漢”字,原書誤作“濂”)等→6號地面→5號房屋左檻墻、屏風(fēng)→4號松→2號松→5號房屋右檻墻。畫家一人之后,從后世名聲最大的陳繼儒開始排列,顯示羅振玉亦認為題詩是因人而列位次的。見其撰述,《雪堂類稿·戊·長物簿錄》,第2冊,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18―820頁。

圖7 《雪居圖》題跋諸人籍貫、科名、官職示意圖

陸萬言出自望仙橋陸應(yīng)寅家族,工詩翰,能作設(shè)色山水,與何三畏、董其昌同入“十八子社”。47吳仁安著,《明清時期上海地區(qū)的著姓望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75頁。他在鐘賈山造畸墅、抱珠樓,為一時酒社詩壇的盟主:

所謂雕龍之才本傳,靈蛇之譽自高者,君策有焉。自是監(jiān)司守令相與折行推轂,一詞翰一繪事出,人皆目屬而心儀之。即語言吞吐,亦翩翩騷雅之談,而挹其坐席猶香,襲其衾裳猶馥也。嘗于鐘賈山筑畸墅,累山鑿池其中,一石一水,位置亦復(fù)自佳,雅有平泉輞川之致。不十年間,為洪波所侵,臺榭園林,無不凋謝之色。而友人張君一、呂公原、朱叔熙、姜神超,與余數(shù)輩,詠《問水詩》百篇,君策一一次韻而和之,含毫既工,構(gòu)思亦捷。夫既家傳而戶誦矣。48[明]何三畏撰,〈陸孝廉君策傳〉,載《云間志略》卷二十一,第38頁。

陸萬言下方是其弟陸萬里的題詩。49〈陸孝廉君策傳〉云:“陸萬言,字君策,號咸齋,華亭人,司理鶴江公之仲孫,祠部寶峰公之長君?!陛d《云間志略》卷二十一,第37頁。[明]陳繼儒撰,〈祭陸君羽〉云:“當君羽病時,則賴長公飲哺將護,執(zhí)手殷勤;當其歿時,則賴長公紀綱后事?!陛d《眉公集》卷十七,明萬歷四十三年刻本,第11頁。《云間據(jù)目抄》提到陸氏兄弟,亦君策在前,君羽在后。《六藝之一錄》引《松江志》時,顛倒了他們的長幼關(guān)系。陸萬里善書,在莫世龍和董其昌之間號稱獨步。他們所在的4號松形最高大,最上方開始題詩的位置幾乎與右邊3號松樹齊平。再往上,則有一段規(guī)整的空白地帶,可能是為誰預(yù)留了位置,也可能是不愿意比右邊的眉公題詩高。這可能是出于陸氏昆仲的謙遜,而非宋旭布局的初衷,以至于陸萬里的詩句只能利用兩枝樹杈和樹干所組成的三角形地堪堪寫就。三角形略顯局促,詩沒法題寫在樹干中間,鈐印的一角也侵占了樹杈的線條。

汪道會是新安三汪的代表。畫中他所處的雪齋,屋頂是全畫中唯一的“留白處”。整處房舍題詩的位置一是左右兩邊窗下的檻墻、右邊前檐墻,一是屋內(nèi)的素屏風(fēng)。右邊墻共容納四人,依次是葉之經(jīng)、許世奇、王從厚、鄭復(fù)亨。左邊檻墻被松樹遮掩,又近畫幅邊緣,是全畫最不起眼的地方,是前文述及的年資最輕的施友龍。汪道會所題屏風(fēng)位于室內(nèi),有一定的私密性,與屋主人的關(guān)系也最親近。汪道會是汪道昆從弟。汪道昆與孫家淵源匪淺,孫承恩為其座師。同年中還有王世貞、張居正。汪道昆官至福建巡撫,在文士中影響巨大。汪道會亦有詩名,交游廣泛,與袁宏道、馮夢禎交往,活躍于白榆社和南屏社。新安汪氏伯仲被認為與蘇州王氏二美齊名。50[明]焦竑撰,〈明高士汪君仲嘉墓志銘〉云:“汪左司馬伯玉公兄弟為著慶歷間,司馬公文譽擅海內(nèi),而弟仲淹、仲嘉雁行起,以故海內(nèi)推司馬公者,輒稱二仲?!敝偌?,即汪道會。轉(zhuǎn)引自汪琴撰,《明代新安汪氏“二仲”的文學(xué)結(jié)社活動及文學(xué)創(chuàng)作》,安徽大學(xué)博士論文,2019年,第1頁。

萬歷甲戌科進士張振先是題詩者中唯一的文進士,歷官刑部員外郎、保定府知府。他為官耿介有令名,萬歷十一年任湖廣按察副史時,正值籍沒張居正:“中貴貪橫,預(yù)額籍金數(shù)十萬,恣意株連。振先曰:‘今日旨籍江陵相公,非籍江陵百姓也?!蜮铏?quán)珰,趨歸,徜徉梅花嶼,以壽終。”51[清]陸文煥修、[清]張顧恒增修,《(康熙)臨安縣志》卷五,清康熙二十二年增修本,第136頁。張振先在畫中獲得了地面這一寬松的空間,題寫了一首長詩。這首詩細致記述了孫克弘的經(jīng)歷,由文進士執(zhí)筆再合適不過。

(二)“之”字形地域分布

與主客圖的不同之處在于,同一題詩板上諸人并非按照某種統(tǒng)一的風(fēng)格類型列入。除了3號松樹之外,其余5塊題詩板上都分散著不同籍貫的題詩者,大致呈“之”字形排布。結(jié)合畫主人孫克弘和各位題詩者所活動的地域,以及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可以對《雪居圖》的題跋過程作如下推測:該圖創(chuàng)作于松江,當?shù)刈钣忻碾[士們成為第一批受邀的題詩者,包括陳繼儒、朱朝貞、陸萬言、陸萬里。這與萬歷后期當?shù)氐穆曂判蛞恢拢懭f言和朱朝貞均入《云間志略》。

第二批題詩者是杭州人,主要是由官而隱、賦閑居鄉(xiāng)的士大夫家族,如王世科、張振先、沈世卿、鄭復(fù)亨、宋守一等。宋守一為宋應(yīng)昌之子。宋應(yīng)昌以兵部侍郎經(jīng)略備倭軍務(wù),是平壤大捷時的指揮官。徽州人汪道會和程漢頻繁來往江南各地,共赴南京文會,王元貞與程漢又同屬南京桂園社中人,其題寫地點可能在南京。52萬歷二十五年、二十六前后,汪道會與馮夢禎在南京交往頻繁,至萬歷三十三年兩人在徽州會面,馮夢禎說已“相別八年矣”([明]馮夢禎撰,《快雪堂集》卷六十二,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65冊,第89頁)。考慮到馮夢禎罷官后主要居住在杭州,汪道會活躍于南京、徽州,則汪道會此間可能很少到杭。考慮到各自空間的后續(xù)題詩人,全圖當以3號松和4號松地位較尊。4號松二陸之下的“武狀元”王世科,是官位最高者。王世貞講武舉而躋身高位,舉的例子里就有他。53[明]王世貞撰、[明]董復(fù)表輯,《弇州史料》后集卷四十六,明萬歷四十二年刻本,第22頁。王世科曾在松江金山衛(wèi)任職。另一位在松江做過官的鄭復(fù)亨置于5號檻墻的“群像”之間,其同科舉人沈世卿則列入2號松第二的位置。其余松江人如張齊顏、馮大成、何三畏,或出身望族,或詩文名家,則因時地之便,隨時增入。四地文人的“之”字形排座,既層次明晰、高下有序,又穿插得宜、不失生機。

要安排這樣的主客圖,引導(dǎo)坐次位置,高下得宜,屋頂留白,想來并不是靠默契可以做到的,非得有具體的指示不可。松江和徽州人士的聲望、交游、文才是位次排序的主要依據(jù),杭州鄉(xiāng)紳則更多地被考慮科名、官職等因素。不管如何,這些主要的題詩者們現(xiàn)在都是賦閑歸林的身份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雪居圖》的第二重空間是江南林泉隱者的主客圖。

(三)門祚與隱逸

《雪居圖》題詩者的準入門檻里想來有門祚一條?!堕喪谰帯匪性崎g望族,首推陸氏,馮氏、張氏亦在列。54[清]葉夢珠撰、來新夏點校,《閱世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陸萬言、陸萬里、朱朝貞,以及1號石上的張齊顏都曾因家學(xué)淵源而附入《云間據(jù)目抄》。張齊顏的祖父張之象詩宗魏晉,著作等身,與文徵明、何良俊、王寵交稱莫逆。馮大成出自著名的馮恩家族。55[美]富路特等主編,《明代名人傳》,第2冊,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06年,第618―622頁。馮氏忠孝起家,子輩馮時可文倡復(fù)古,為“中興五子”之一。孫輩中以馮大受聲名最著,與宋旭交往密切。宋旭名作《五岳圖》可能即是出自他的創(chuàng)意。56[明]馮大受撰詩〈與宋初陽乞?qū)憽段逶缊D》〉(《載竹素園集》,第593―594頁)較今傳宋旭《五岳圖》(故宮博物院藏)的創(chuàng)作早四年。宋旭《云巒秋瀑圖》上有馮大受題跋,見張珩著,《木雁齋書畫鑒賞筆記》繪畫四,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775頁。孫馮兩家有世交,馮時可、大受都到訪過孫氏雪居。馮大成好詩書文藝,與馮時可討論董其昌書畫應(yīng)酬的情況,也樂于充作求文者的中介。57[明]馮時可撰,〈與集甫侄〉〈與成侄〉等,載《馮元成選集》卷三十七,第495、500―502頁。馮恩有九子,孫十四人,馮大成為“大”字輩,另有大咸、大京、大盛、大夏、大謨等。世家子弟宋守一在雷峰山筑園,“窮極壯麗”,富收藏,與陳繼儒游。58[明]馮夢禎撰,《快雪堂集》卷五十七,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65冊,第6頁。南京校刻人王元貞亦名家子,有義聲,與姚汝循、詹景鳳交,刊刻《王氏書畫苑》等書。59[清]陳作霖纂,《(光緒)金陵通傳》卷十八,萬歷三十八年刻本,第7頁?!锻跏蠒嬙贰窞橥跏镭懢帲簿傍P補益。王世貞則曾應(yīng)詹景鳳之請為王元貞詩集作序,評其詩云:“其地在仕隱之間,其文亦以時法參奪之,不能遽脫其習(xí),以追角乎弘嘉之盛。”60[明]王世貞撰,〈王孟起詩序〉中笑言王元貞“與余同姓,其命名也,蓋合得余名與字之一,非偶然者”,載《弇州山人四部續(xù)稿》卷五十四,明世經(jīng)堂刻本,第3―4頁。王元貞刻書事,另見[明]詹景鳳撰,〈答馮開之太史〉,載《詹東圖集》,收入《明別集叢刊》,第3輯57冊,第521頁。

《云間據(jù)目抄》立傳的準則是闡幽發(fā)微,為隱逸精神張本。《雪居圖》亦高擎山人文化的大旗,彰顯了對隱逸文化的推崇。監(jiān)生朱朝貞號為朱熹后人,文采斐然:“偶及著作,曰文必東西京,可無辱子墨客卿;詩必開元、大歷,可無卑宮商:乃其才故足辦耳。為人悃愊坦衷,然落落寡合,不喜遨游大人先生,市蜉蝣之譽?!?1[明]范濂撰,《云間據(jù)目抄》卷一,第15頁。他應(yīng)試八九次,卒無所獲,靠謁選為縣丞。陳繼儒的臨行贈言與其說是為他壯行,倒不如說是鼓勵其早歸山林:“且以雞肋視功名,海鷗鳥視人世,州縣簿書直與青山白云等耳?!?2[明]陳繼儒撰,《陳眉公集》卷七,明萬歷四十三年刻本,第28頁。朱朝貞果然很快辭官,何三畏稱贊唯其如此,方不辱清名。

何三畏排于2號松第三位,他早年成名,陳繼儒曾從其授學(xué),“為文奉先輩律令甚謹,毘陵以后,尚有典刑,十五年來,海內(nèi)習(xí)舉子業(yè)者,皆知有何氏學(xué)”。63[明]董其昌撰,〈漱六齋草題詞〉,載《容臺集》文集卷三,明崇禎三年董庭刻本,第57頁。他是萬歷壬午科舉人,但蹉跎至二十三年后始授紹興推官,又因得罪權(quán)貴,匆匆離開官場,此后埋首蛾術(shù),《云間志略》即出其手。64[清]龔壽圖等修、[清]張文虎等纂,《(光緒)重修奉賢縣志》卷十,清光緒四年刻本,第14頁。

四 雪景的張力

雪居之“雪”,是紀念孫克弘的祖父孫衍(號雪岑)。孫衍進士出身,官至延平知府,官聲清正?!堆┚訄D》之雪,覆蓋萬物,物體表面的皴線得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題詩板”才成為可能。65[明]孫克弘《文窗清供圖》(作于1593年,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首頁《山玄膚》需于水墨硯山上特別留白,以錄56字銘文,吳彬《山陰道上》(作于1608年,上海博物館藏)亦見相似手法。宋旭用映雪讀書的典故,寫主人詩書茗茶主題的園居生活:“積素滿庭除,浮光足映書。更看供瀹茗,幽興復(fù)何如?!蓖踉憽安还纳疥庤L賡兔苑詩”兩句,引入山陰王子猷雪夜訪戴和梁園賦雪的典故,贊美孫氏園居之精美,以及主客文會的雅興。張齊顏和王從厚亦描述大雪中主客相得的情致。

大概是囿于空間,陳繼儒用的是四言詩:“夜啟山牖,淡而無風(fēng)。月直松際,雞鳴雪中。”這首詩并不是專為這幅《雪居圖》創(chuàng)作的,而是一首描寫實景的舊作。66[明]陳繼儒撰,《巖棲幽事》卷一:“雪景莫若山,山雪莫若月下,余嘗目擊而賦四言詩云‘夜啟巖牖,淡而無風(fēng),月直松際,雞鳴雪中’,蓋實景也?!薄秾氼佁妹伢拧酚坝”?,第11頁。“巖”,畫中作“山”。月下山雪,與畫面不符,因為夜里想來不大會安排童子掃雪。

忠實描述畫面者,當數(shù)許世奇。許世奇終身布衣,和李維楨、俞羨長集鐘山社,與名士胡應(yīng)麟、許次紓、宋守一交往,晚居清涼寺:“骯臟秋容客,孤蹤寄紺園。黃金游俠盡,青眼故交存。蓬心漂泊苦,劍氣嘯歌吞?!?7[明]郭浚撰,〈清涼寺訪許才甫先輩〉,載《虹暎堂詩集》卷十二,清順治間刻本,第293頁。胡應(yīng)麟有詩〈夜同徐茂吳宋化卿集許才父聽歌作〉記其交往(載于《少室山房類稿》卷五十五,民國《續(xù)金華叢書》本,第10頁)。其人風(fēng)采,可以想見。其題詩云:

茅屋深藏一壑,蒼虬帶雪縱橫。有容攜尊問字,呼童掃徑相迎。

松樹宛如巨龍,在雪中猶自縱橫??腿藬y酒問學(xué),主人清掃積雪,殷勤款待。此詩描寫細致,畫中景物、情節(jié)一一表出,畫家把屋舍處理得較小而后隱的深意也被點明。深藏的茅屋和恣肆的蒼松形成對比。屋舍隱于松樹之間,往左往后退移。主人又進一步退于屋舍之內(nèi),望松如高山仰止,讓人頓起青松小草之想:“青松出澗壑,千里聞風(fēng)聲。小草有遠志,相依在平生。”此詩摘自黃庭堅《古詩二首上蘇子瞻》,“十里”的“十”字,寫成了“千”,不知是筆誤,還是有意為之。黃庭堅在詩句中,以蘇軾比青松,自己比小草,剖白心跡。同時又勸勉蘇軾隱忍以待將來。孫克弘因被疑依附徐階而為高拱所忌,罷官后拒絕了起復(fù)的邀請。世事幽微,孫克弘只能蟄伏當下。這松是孫克弘自己的化身,也是畫主人精神的具象化。

雪象征著主人的品行:“主人冰玉質(zhì),幽抱正相同。(鄭復(fù)亨)”王世科頌:“太守人如玉,超然愛雪居。緣知清白操,不愧五車書?!笔钦f孫克弘的操守清正根源于他詩書文化的修為。孫氏向以詩書傳家,孫承恩有詩《示子效玉川子》,諄諄教誨家中子弟讀書向?qū)W:“讀書添智慧,讀書破愚癡。讀書為賢良,讀書佩朝裾?!?8[明]孫承恩撰,〈示子效玉川子〉,載《孫文簡公瀼溪草堂稿》卷十三,第4頁。雪居象征著隱居的生涯,與官途相對。宋守一詩云:“昨題郁林石,今見空桑坐。為問畫者誰?蘆中堪鼓柁?!薄坝袅质?,是為官清正者的豐碑,“空桑”是隱居者超脫的象征,昨天和今天對照,概括了孫克弘的人生際遇。宋守一的父親因東征功過爭論而罷歸奪職,自二十二年(1594)起一直鄉(xiāng)居,他到萬歷三十五年仍在為父功未白和改蔭等事奔走。69參見《明神宗實錄》卷四百三十二,萬歷三十五年四月己亥。

雪的潔,與世俗的黑沖突。雪的白,反襯宦途高升者的“赤”。張振先詩云:“舉世涅且緇,獨君知守白。一麾漢陽郡,賢哉二千石。歸來治精廬,肯構(gòu)藐姑射。昔有白玉堂,因之雪為宅。墨池恣揮毫,瑤宮灑玄液。詩畫互騁華,獲之如拱璧。游宦傲冰霜,投閑茹梅蘗。但與雪相宜,羞見眼前赤?!笔拙洹澳揖l”,是《論語·陽貨》“涅而不緇”的反用。二千石為古制郡守俸祿之數(shù),因以代稱。孫克弘官至漢陽太守,“蒞事廉明,吏民亦皆懾服”,可當一“賢”字。70同注43,第1頁。后面以仙界的建筑、物品比喻孫克弘歸林后建筑精舍、寄情筆墨的生活,贊揚他詩文繪畫的成就?;掠蝿t具冰雪品格,閑居亦不乏山家清供,區(qū)區(qū)官場榮華豈能左右主人的人生選擇呢?施友龍則以孫克弘比作蘇軾:“黃州有雪堂,漢陽有雪居。賢哉二刺史,曠世咸受虛?!碧K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遂造黃州雪堂,與孫克弘被斥后營建雪居園更加貼合。

雪的冷,對比向火乞兒的投炎附熱。雪開始被處理成一種現(xiàn)世的沖突。二陸題詩云:

世情競豐屋,素節(jié)貪幽居。絳雪馥蘭林,佳氣猶充閣。(陸萬言)

叢薄靄霏霏,清泉流決決。爭馳陌上金,何似東皋雪。(陸萬里)

“陌上金”出自陸游《對酒作》“陌上金羈馬,墳前石琢麟”。兩句,代指官運亨通。雪的典故中以袁安臥雪最為人所熟知。程漢詩云:“東皋棲隱處,雪色滿江村。不是袁安臥,人傳太守門。山蒼連竹榻,湖白映蘿軒。莫訝書常讀,家貧舊姓孫。”說孫克弘雪居園與周遭自然環(huán)境融為一體。程漢籍貫徽州而常寓南京,布衣終身,與葛一龍、譚元春交。《列朝詩集小傳》載他“生性簡傲,目斜視,須髯奮張,見人輒自誦其詩”。71[清]錢謙益撰,《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上,上海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7年,第464頁。詩的末兩句兼用孫康臥雪的舊典。所謂“家貧”,孫承恩曾言:“我家世清白,囊橐無馀貲。幸存薄田畝,猶可供粥糜?!?2同注68,第5頁。孫克弘亦言“先世至今,薄田不上千畝,而逋負甚重,全丈此支持”。73《明代書札選萃》十,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1年,第3―4頁。田產(chǎn)是孫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何三畏詩中兩句“自托袁安臥,人高曾子耕”大概也是指此。雪居外面田陌相連,孫克弘曾畫自己杖履其間,察看耕作情況(《閱耕》頁)。

臥雪的故事中,袁安與縣令分別代表隱、官兩種身份,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汪道會對于官府抱有積極的態(tài)度:“城中十萬家,此地雪最大。縣令不掃門。誰識袁安臥?不羨梓澤園,惟羨汝南宅。寂寞廉吏心,門前雪幾尺?!毙膽烟煜碌氖孔樱涣w慕石崇金谷園——梓澤園的奢華宴會,只愿一識賢縣令。朱朝貞題詩中以另一位貧士東郭來做反面人物:“映案世東皋,曳履豈東郭?太守高袁臥,傲節(jié)聊自托?!睎|皋代表隱逸之地,這里是說主人和他出世的園林。頷聯(lián)說到訪的朋友,他們同樣具有隱逸的高節(jié),絕不學(xué)那位久久待詔公車、以無底之履踏行雪中而淪為笑料的東郭。所謂“曳履豈東郭”,是對于官府的征召已不抱希望。葉之經(jīng)的題詩意思差不多:“朔氣初凝暮序,玄云未散朝暾。先生偃臥快讀,縣令無煩掃門?!比~之經(jīng)是松江歲貢,后于萬歷四十年(1612)前后任潁州學(xué)正、遂安教諭。74[清]劉從龍修、[清]方象璜等纂,《(康熙)遂安縣志》卷四,清康熙刻本,第20頁。[清]王天民纂修,《(順治)潁州志》卷十九,清順治刻本,第31頁。這里修正了陳繼儒的晚雪,改為早上。末兩句表明以隱為樂,縣令不必登門了。

書畫題跋文本中,眾人接力,正反論辯,是典型的接受文學(xué)。75關(guān)于袁安臥雪的此類題跋文本還見于趙孟頫《高士圖》,載[明]朱存理集錄、朱春峰等校證,《鐵網(wǎng)珊瑚校證》,廣陵書社,2010年,第756―760頁。松、杭、金陵、徽州四地的文士們高蹈隱逸,以漢陽太守“冠服閑著”的今事和“袁安臥雪”的舊典,在《雪居圖》里召集了一場林泉隱者的紙上雅集。畫里畫外散淡內(nèi)斂與高矯勃發(fā)之“我”的對比,林泉與官府的沖突,藏與用的糾結(jié),一一上演?!堆┚訄D》本身就是個矛盾,清冷雪居,哪容如此人聲喧嚷?而孫氏所謂的的老圃茅齋,在馮時可看來實在是高軒精舍、綺疏秘閣之所在,閽者把關(guān)嚴格,非騷人宿宦、世家望族不得排闥而入。76[明]馮時可撰,〈與孫漢陽〉,載《馮元成選集》卷三十四,第394―395頁。在孫克弘為自己精心組織譜寫的這支頌歌里,畫與詩雙重空間秩序的對照,彰顯了《雪居圖》這幅庭院山水的隱喻意義,亦是江南地方士人社會組織秩序的縮影。

猜你喜歡
題詩
郭沫若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二十五周年題詩
宅家
黃楊《高風(fēng)亮節(jié)》盆景題詩
畫竹題詩
李一氓工作情景與《石頭記》題詩
楊長存先生國畫選(題詩:陸寶華先生)
Looking back at the Millennium- Temple of the Reclining Buddha (below)
《君子蕭蕭》畫題詩
額日德木特古斯以《春》為題詩的審美觀
書 畫
东宁县| 手机| 福建省| 上栗县| 河曲县| 德江县| 浏阳市| 九江县| 且末县| 夏邑县| 吐鲁番市| 鹤岗市| 钟祥市| 吴忠市| 高要市| 仪陇县| 遵义县| 独山县| 英吉沙县| 土默特左旗| 凤冈县| 钟山县| 湖北省| 栾川县| 义乌市| 宜君县| 潼南县| 丰都县| 建瓯市| 贡山| 滕州市| 镇安县| 睢宁县| 肇庆市| 西贡区| 张家口市| 东明县| 九龙坡区| 伊川县| 杭锦后旗| 永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