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燕 黃樹清
摘 ? 要:有效的提問可以調動學生主動性學習,控制學生思路的思考方向,因此課堂中問題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如何正確而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問題引導,本文結合初中物理教學進行探討,總結出有效提問的四個原則,并用具體的初中物理教學案例進行闡述。
關鍵詞:問題;認知發(fā)展區(qū);知識建構
1 ?問題的作用
從學生的角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巧妙地利用認知沖突設置問題,或利用自然界和生活中神奇的現象,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思考中主動構建知識框架,培養(yǎng)科學思維、科學探究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課堂的角度,一節(jié)完整的物理課堂包含著多個知識點,問題可以使教師的授課節(jié)奏具有連貫性,將學生的思路帶上教學節(jié)奏從而有效學習。因此如何設計出有效的問題就成為教師研究的一個重要的課題方向。
2 ?設定問題的原則
2.1 ?以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區(qū)為基礎
認知發(fā)展區(qū)是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與教學目標之間的認知區(qū)域,問題的內容和難度只有在認知發(fā)展區(qū)內才能對學生的認知結構具有促進作用[ 1 ]。因此,在設定有效的問題前,教師應首先了解學生課前的認知情況,同時明確教學目標,結合兩者進行分析比較,把握知識的重難點。在學生認知發(fā)展區(qū)內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
以光的色散的教學片段為例,通過演示實驗學生已經了解到光經過不同透明介質時會發(fā)生偏折的現象。學生了解光的色散是由于不同顏色的光透過三棱鏡的偏折程度不同而出現的現象,但光的“偏折程度”的說法對初中生而言較為抽象,因此教師在為教學目標設定問題前,應該在學生的認知結構中補充“偏折程度”的概念,才能使問題具有有效性。
教師展示如圖1所示,提問:光線如果沒有經過三棱鏡應該沿著虛像的方向傳播,那么經過三棱鏡越是遠離虛線的單色光,偏折程度是越強還是越弱呢?讓學生通過思考了解“偏折程度”的說法。再進一步提問:從圖像中單色光的分布,我們可以總結出哪種顏色的光的偏折程度最強?哪種顏色的光的偏折程度最弱?再讓學生進一步總結出光的色散的原理。以上問題的設立在“偏折程度”的基礎上,只有先在學生的認知區(qū)域內建構“偏折程度”的知識點,才能使學生進行思考。
問題的設計需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為基礎,否則會超出學生識別問題的能力范圍,教學就失去了有效性,因此在教學設計前,全面把握學生的課前認知情況是一項不可或缺的任務。
2.2 ? 緊扣物理生活
楊振寧說過“演算是物理學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物理學最重要的部分是與現象有關”[ 2 ]。問題的構建需要以學科知識為基點,在生活中尋找到相關的物理現象,兩個要素需要相互交叉、彼此支撐,缺乏生活物理的問題顯得片面且脫離了物理學科本身的意義,缺乏學科知識的問題在課堂上毫無教學效果。
以光的色散中三基色的教學為例,大多數教師是通過直接講授的方法,但這一點其實也是可以通過對觀察生活、提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探討并發(fā)現總結,見表1。
在教學中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結合問題加以引導,使學生在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問題時主動地構建內在知識結構,對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徹[ 3 ]。科學源自于對大自然的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滲透了物理學科的美的教育,培養(yǎng)了學生識別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3 ? 引導性提問
在教學中提問的目的不是簡單地使學生感到困惑,而是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或在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使學生能夠對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而做出猜想,從中充分引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以光的折射的片段實驗教學為例,教師先進行演示實驗讓學生看到如圖3所示:光的傳播路徑圖,提問學生觀察到的現象。學生發(fā)現一條反射光線,另一條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線。這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光的反射所遵循的規(guī)律,進一步提問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嗎?它會遵循哪些規(guī)律?請同學們大膽地猜想,學生的思路便會如圖4所示進行轉化思考,提出問題。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結構對實驗現象進行思考提問、猜想。這個過程教師起到對學生有效思考的監(jiān)督作用,使學生更高效地進行主動實驗探索,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對以往知識的遷移能力。
3 ?結束語
物理是研究自然界的一門基礎的分支學科,它源自于人類對大自然的探索。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地為學生還原到科學家發(fā)現真理的探索過程,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中自主地構建知識結構。因此,有效的提問在教學設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需要教師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設計。
參考文獻:
[1]陳姝頤.解釋學思想闡釋維果斯基“最近發(fā)展區(qū)”[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10(5):27-30.
[2]楊振寧.楊振寧文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508.
[3]邢紅軍,張抗抗,胡揚洋,等.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的教學要求:反思與重構[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2):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