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民
摘 要:語文是一門文學性和基礎(chǔ)性的學科,古詩詞的學習幾乎伴隨著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作為初中語文教師,不僅需要洞察新時代教育變革的方向,更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積極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以提升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技巧,實現(xiàn)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對新課改形勢下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基本問題進行淺談,并提出相關(guān)的教學策略,以此來實現(xiàn)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課堂效率的全面化提升。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問題;解決方法
對初中階段的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來講,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對文言性的名句、名篇進行背誦,還需要在不斷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技能,發(fā)揮學生自身的個性化價值,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古詩詞的樂趣。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如何才能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升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呢?以下筆者將進行詳細分析。
一、目前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基本問題分析
(一)教學目標具有片面性,學生難以掌握重、難點
受到應(yīng)試思維的影響,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基本的古詩詞教學中,對古詩詞教學的目標定位基本上都是局限在背誦、翻譯、理解上,這樣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感悟,很容易導致學生形成機械化的學習模式。而且,在基本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對古詩詞的翻譯太過于重視,或者僅僅只是讓學生背誦重點的語句,導致學生完全感受不到古詩詞的美感,不利于學生情感體驗的提升和學習技巧的培養(yǎng)。
(二)學習方式機械化,缺乏充滿情感的誦讀,不利于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
在初中階段的古詩詞教學上,考什么教師就重點教什么,造成古詩詞教學陷入一種“強灌式”的模式,學生的學習也陷入一種機械化的背誦記憶,對古詩詞的寫作背景、寫作方式、情感表達等方面了解甚少,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逐漸喪失有感情的誦讀能力。這樣的教學模式使本應(yīng)充滿美感的古詩詞學習課堂變得十分沉悶,而且,學生學習的效率也會十分低下。
二、新時期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基本策略分析
(一)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感悟
對古詩詞的學習,情感體驗是其教學的核心,而情感的感悟必須要借助某種特定的情境來實現(xiàn),因此,在實際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情境教學的運用,結(jié)合古詩詞本身,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情感,還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對古詩詞的記憶都具有明顯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木蘭詩》時,首先,教師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木蘭從軍的電影視頻,讓學生全面認識木蘭從軍的全過程;其次,教師以木蘭從軍為背景引出《木蘭詩》,讓學生對詩詞進行自主性朗讀,感受詩詞的形式和情感表達;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電影視頻情景與古詩描述進行對應(yīng),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為從軍做準備,“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的戰(zhàn)場殺敵情景,通過這樣的情景對照學習,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感悟,還可以加強學生對相關(guān)詩句的重點記憶。
(二)鼓勵學生誦讀,提升學生對詩詞意境的品味能力
古詩詞的學習、鑒賞與品味是其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其他文章的學習不同,古詩詞學習主要是從平仄韻律中感受詩文的美感,如果機械性地背誦,就無法品味到古詩文中描述的意境美。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情感誦讀的鼓勵與引導,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情感進行誦讀,了解詩文美的同時,還可以體驗詩人的內(nèi)心情感,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獨有的魅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
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詩,學生的誦讀必須要充滿激情,表達出作者“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戰(zhàn)場殺敵氣勢。如學生在誦讀《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過程中不僅要表達出作者上陣殺敵的理想,還要誦讀出作者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悲憤。學生通過反復地誦讀,類似詩文的情感、意境就會逐漸深入學生內(nèi)心,有利于學生古詩文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
綜上所述,古詩詞的學習不僅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感知,更是對文化藝術(shù)的欣賞,它對學生審美能力和情感的培養(yǎng)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從古詩文的特點出發(fā),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為核心,轉(zhuǎn)變教學思路,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中學習古詩文,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參考文獻:
[1]王焱.談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8):119-120.
[2]高娥.“誦讀”,讓古詩詞教學不斷走向深入:以部編語文七年級教材詩詞教學為例[J].語文教學之友,2020,39(5):34-35.
[3]王曉燕.探討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改進的途徑[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32):27.
[4]丁巖.基于初中古詩文教學為例分析傳統(tǒng)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yīng)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1):89.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