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實驗組治療2周后、治療4周后血漿內毒素值低于參照組,實驗組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質量優(yōu)良率(94."/>
王翔瑜
【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預防及治療效果。方法:選擇68例傳染病院所收治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作為本研究的時間范圍,采用奇偶法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各為34例。其中參照組治療措施是常規(guī)治療,實驗治療方法為早期防治與控制,對比2組患者治療前血漿內毒素值、生活質量及轉陰情況。結果: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療前、治療1周后血漿內毒素值具有一致性,P>0.05,實驗組治療2周后、治療4周后血漿內毒素值低于參照組,實驗組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質量優(yōu)良率(94.12%)及轉陰比例(97.06%)均高于參照組(76.47%、79.41%),組間具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通過早期防治與控制效果確切,能夠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及轉陰率,降低其內毒素值。
【關鍵詞】急性病毒性肝炎;治療;預防
【中圖分類號】R51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2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指因病毒所致的肝臟病變,臨床發(fā)生比例較高,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主要表現為無力、惡心、食欲下降、肝區(qū)腫痛等癥狀,如未能得到有效以及,極易轉成慢性肝炎,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研究主要針對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療及預防情況進行分析。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傳染病院所收治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68例,分組方式為奇偶法,組間分布為實驗組(n=34)與參照組(n=34)。其中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男女37/31。年齡22-81(60.28±10.57)周歲。有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案1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案39例、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案1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年齡、性別、病案構成結果不具備明顯差異(P>0.05),可比性校準結果合格。
1.2 方法
參照組治療措施是常規(guī)治療,根據患者病情遵醫(yī)囑給予患者藥物,以支持療法為主,指導患者加強營養(yǎng)與休息[2]。實驗治療方法為早期防治與控制,早期給予患者抗病毒與護肝治療,并應用培菲康、杜密克等藥物治療。另外,告知患者加強個人衛(wèi)生,做好家屬預防工作,患者餐具、水具等應定期應用蒸煮方式消毒,告知給予患者家屬接種相應的疫苗[3]。
1.3 觀察指標
在患者治療前、治療1周、2周、4周后血漿內毒素水平予以監(jiān)測。通過生活質量量表判斷患者生活質量情況,滿分100分,80-100分為優(yōu)、60-79分為良、1-59分為差,患者治療4周后對其病毒轉陰情況加以記錄[4]。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6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相關數據錄入SPSS 19.0軟件之中,實驗組與參照組急性病毒性肝炎治療前、治療1周、2周、4周后血漿內毒素值數據實施t檢驗形式校準,對比表述方式為(均數±標準差)。2組患者生活質量及轉陰情況通過X2檢驗形式校準,檢驗表述方式為(n%)表示。P<0.05是統(tǒng)計學意義校準基線。
2 結果
2.1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療前、治療1周、2周、4周后血漿內毒素值比較
對比實驗組與參照組治療前血漿內毒素值數據(見表1),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療前、治療1周后血漿內毒素值具有一致性,P>0.05,實驗組治療2周后、治療4周后血漿內毒素值低于參照組,組間具有明顯差異,P<0.05。
2.2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質量及轉陰情況比較
對比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質量及轉陰情況情況(見表2),實驗組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質量優(yōu)良率(94.12%)及轉陰比例(97.06%)均高于參照組(76.47%、79.41%),組間具有明顯差異,P<0.05。
3 討論
我國病毒性肝炎發(fā)生比例相對較高,尤其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其臨床發(fā)病率較高,患者肝功能受到影響,加之本病具有較高的傳染性,因此嚴重危害其身心健康[5]。本研究對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療與預防措施進行分析,給予患者早期防治與控制,結果顯示,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療前、治療1周后血漿內毒素值具有一致性,實驗組治療2周后、治療4周后血漿內毒素值低于參照組,實驗組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質量優(yōu)良率及轉陰比例均高于參照組。早期給予急性病毒性患者防治與控制效果確切,能夠提高患者治療效果,降低其血漿內毒素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轉移比例。
綜合以上結果,本研究對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實施早期控制與干預效果確切,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因此,早期控制與干預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治療中具備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張威.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預防及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3):31-32.
楊成云,萬映蘭,李夢君, 等.熊去氧膽酸與門冬氨酸鉀鎂聯用對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早期臨床療效評價[J].抗感染藥學,2016,13(5):1106-1108.
李萍.熊膽舒肝利膽膠囊與護肝寧片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療效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28-29.
胡林.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44例[J].醫(yī)藥前沿,2016,6(29):110-111.
欒穎,段淑紅.中藥多途徑給藥并特色護理治療老年性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18(11):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