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
摘要:隨著中國和世界各國“一帶一路”的合作不斷深化,高職院校亟須培養(yǎng)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多技能復合型人才,軌道交通類高職院校開設西方文化選修課既能提高學生英語文化知識儲備進而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又能促進學生培養(yǎng)人文素質和正確的世界觀。
關鍵詞:高職院校;西方文化;選修課;跨文化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20)14-0356-02
一、引言
隨著中國和世界多國“一帶一路”的合作不斷深化,中國在共建全球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跨文化交際已經深入到很多中國人尤其是交通旅游、貿易、服務和機械制造等行業(yè)的一線工作者的日常工作當中。而近年來高職教育質量的提升讓更多高職畢業(yè)生得以從事這些重要行業(yè)的一線崗位,以遼寧軌道交通職業(yè)為例:57.54%的畢業(yè)生從事軌道交通運輸行業(yè)的運營、票務、安檢、指揮、駕駛等崗位,15.36%的畢業(yè)生從事機械制造業(yè),27.1%的畢業(yè)生從事服務等其他行業(yè),軌道交通類高職院校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勢在必行。
二、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跨文化交際是一個綜合、復雜的抽象概念,跨文化交際能力可以理解為人在面對存在文化差異的交際過程中能跨越文化差異以最小的損失和最少的曲解進行有效交流進而實現(xiàn)合作的能力(楊洋,2009)。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要求具備扎實的文化知識、扎實的語言知識功底和良好的溝通能力。要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首先得使其熟悉外國文化,能辯證理解外國文化和本國文化的差異和共性,再去培養(yǎng)其跨文化交流意識,最后培養(yǎng)其利用所學語言技巧進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缥幕浑H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有在語言課程之外開設專門的文化課程和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索構建等兩種基本路徑,前者被稱為顯性路徑,后者為隱性路徑(劉學惠,2003)。從當代認知心理學構建主義角度出發(fā),學習過程可以被理解為個體主動進行知識構建的過程,學生需要對外部的知識進行加工和選擇,再進行新知識和舊知識的篩選,從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楊洋,2009)。學習者的學習過程顯然不是一個簡單的主動過程,學習者還應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創(chuàng)建一個適合學習的環(huán)境對于學習個體來說很重要。
三、高職院校英語課程特點
當前高職院校對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不重視,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的認知程度整體較低,交際能力較弱,敏感度較低,教師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自覺度較低(孫嫘,2015)。在很多高職院校,西方國家文化并沒有被作為一門課來講授,而是稍微滲透在傳統(tǒng)英語課程中,但傳統(tǒng)英語課程普遍以過級考證為導向,鮮少涵蓋英語文化的導入。根據《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下簡稱《基本要求》),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教學目的和要求主要是經過180—220學時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以及涉外交際能力,并且在經過不斷積累后能達到A級標準。很多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把學生通過英語A/B級考試作為英語教學目標之一,以遼寧軌道交通職業(yè)學院為例,一個學期26學時的教學有8學時在輔導英語AB級試題真題和模擬題,所選用的教材為《21世紀實用英語綜合教程》和《21世紀實用英語視聽說教程》,該套教材的聽力練習和寫作練習均模擬英語A/B級考試,閱讀材料的英語詞匯也在英語A/B級考試詞匯范圍;當然除了輔導英語考級之外,按照《基本要求》,該校英語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能力,《視聽說課程》也介紹了很多英語文化要素,但也只是簡要介紹而缺乏系統(tǒng)的文化知識導入。
四、開設西方文化選修課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且參差不齊,有部分學生英語基礎比較好且渴望進一步提升英語能力,也有很多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僅僅能接受初級的英語教學,要想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艱難的。對于軌道交通類的學生來說,具備良好的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化軌道交通類就業(yè)市場獲得一份工作,并且在將來繼續(xù)深造以提升自己的工作和生存能力。要想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對該語言文化知識的掌握,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某種特定語言總是反映該語言的民族的文化,包括信仰、風俗、習慣、道德等(向陽,2016)。然而,如前面所述,當前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注重語言知識和過級考試,鮮少有系統(tǒng)的文化知識導入,這樣的英語課程很難有效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流知識儲備,更不用談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有不少高校教師提出開設西方文化選修課作為一個解決方案,西方文化選修課主要介紹英語國家文化,包括地理、政治、經濟、社會、人文、歷史、文學等方面,通過結合課堂和課外的任務型教學法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英語國家文化,以達到提升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儲備和培養(yǎng)英語思維的目的。
西方文化選修課的開設不僅巧妙解決了當前高職院校英語課程難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問題,更提供了多層次的英語語言和英語文化學習的平臺,英語基礎扎實和對英語感興趣的學生選修西方文化選修課可以進一步提高英語文化知識儲備、夯實英語語言基礎、拓寬文化視野,從而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此外,西方文化選修課能讓學生在學習西方國家的社會、經濟、人文、歷史、地理等文化知識的同時,將其與自己國家的各方面相比較并進行辯證思考,更加客觀、正確地認識中國特色,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激發(fā)愛國情感。例如,學生在學習英國歷史的時候對比同時期的中國歷史能發(fā)現(xiàn)二戰(zhàn)時期的英國入侵了中國的客觀事實,也能發(fā)現(xiàn)二戰(zhàn)后期的英國和其他國家一起戰(zhàn)勝了德國;學生也能對比英國政治的歷史演變過程和中國朝代的更替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來之不易,進而激發(fā)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五、開設西方文化選修課應注意的問題
然而,開設選修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畢竟選修課只是感興趣的學生才會選修。西方文化的教學應當面向全體學生,不管是從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角度還是從培養(yǎng)學生正確世界觀的角度出發(fā),學校都應從人才培養(yǎng)計劃層面修訂英語教學標準、提升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氛圍,使跨文化交際融入常規(guī)英語課程中。另外,考慮到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在高職院校開設西方文化選修課應注意不能直接采用本科院校的西方文化教材,而應以高職學生為中心統(tǒng)一編寫適合學生學習的教材。現(xiàn)在比較受認可的西方文化教材系列有《西方文化教程》《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概況》《英美文化實用教程》《英語國家概況》等,但這些教材的受眾均為本科生或本科英語專業(yè)學生,對于高職學生來說難度太大。要在高職院校開展西方文化選修課教學,建議在參考規(guī)范的教材同時調整改編以形成學校內部教材,最好是降低閱讀難度。
六、結語
軌道交通類高職院校在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是中國不斷參與國際合作并日益融入全球化進程對人才的需求的必然趨勢。開設西方文化選修課是高職院校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一個途徑,經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和采用后,西方文化選修課將在高職校園內發(fā)揮其作為學生學習西方文化知識平臺的關鍵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學惠.跨文化交際能力及其培養(yǎng):一種建構主義的觀點[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34-36.
[2]石慧.論教育生態(tài)視閾下的西方文化選修課教學[J].中國電力教育,2013,(1):90-92.
[3]孫嫘.高職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的調查及分析[J].遼寧高職學報,2015,18(5):98-101.
[4]新華網.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2016-12-08)(2019-06-18訪問).http://www.China.com.cn/newphoto/news/2016-12/08/content_39878764.htm
[5]向陽.大學英語文化選修課回顧與展望[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5(2):56-58.
[6]楊洋.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界定與評價[D].北京: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2009.
Abstract:As China and "the Belt and Road",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deepening coope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cultivate multi skilled talents wit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western culture elective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track and traffic can not only enhance students' knowledge of English culture, but also enhanc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promot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and correct world outlook.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western culture;elective course;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