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鈺
“點撥”是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最重要的手段。如何讓“點撥”發(fā)揮其最大作用呢?筆者以《掌聲》教學為例,談談對“點撥”的看法。
一、夸贊之中,暗含點撥
小學生喜歡被教師表揚、夸贊,于是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不停地夸贊學生,諸如“你真棒!”“答得真好!”之類。其實,夸贊不僅僅是為了表揚,更要在夸贊中暗含“點撥”——“點撥”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理解文意。
在小組交流《掌聲》的主要內容時,有一名學生用到了檢查生字詞環(huán)節(jié)中剛學會的詞語“默默”“殘疾”。筆者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撥時機,巧妙夸贊:“你用上了我們剛剛學會的兩個詞語來概括主要內容,真了不起!這種方法叫抓關鍵詞語概括課文內容。誰還能用這種方法再說說課文講了什么故事?”立即有學生從文中找到其他最能表現(xiàn)作者寫作意圖的關鍵詞,如“猶豫”“熱烈”“鎮(zhèn)定”“憂郁”“歧視”“鼓勵”等。
英子的來信是解讀文本的關鍵,如何讓學生理解英子來信的含義呢?筆者沒有按過去的教法教學——教師由淺入深地提問、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地作答。只是稍做點撥:讀一讀英子的來信,哪個詞語與“啟示”有關?畫一畫,哪個詞語最能說明同學們的態(tài)度?哪些詞語強調了掌聲的作用?這幾個問題很簡單,學生也能很快作答。但筆者的教學意圖并不在此,而是要借助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學會如何緊扣關鍵詞來理解文本。所以,筆者在夸贊學生回答的同時,也相機拋出暗示性的問題:“這幾位同學回答得很好——‘明白與啟示有關,‘沒有歧視表明了同學們的態(tài)度,‘鼓勵‘鼓起勇氣和‘微笑強調了掌聲的作用。原因在于他們能先找出相關詞語,把這些重要詞語聯(lián)系起來理解,就能夠理解英子來信的含義了,也能從中挖掘本文的中心思想了。如果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們也應該借助這種方法?!痹谝院蟮膶W習中,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從關鍵詞語入手去解決相關問題了。
這樣的夸贊中隱含著暗示性點撥,能激發(fā)其他學生潛移默化地掌握抓重點詞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二、捕捉契機,相機點撥
教學契機是轉瞬即逝的,教師要善于捕捉教學契機,適時點撥,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學生交流描寫英子動作的句子——“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起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時。一名發(fā)言的男生聲音很小,緊張得連這句話都沒有讀完整。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契機,筆者適時點撥:“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表現(xiàn)英子此時自卑、緊張的心情?”男生回答“立刻”。筆者又追問:“我看見你回答完問題就立刻低下了頭,這樣上課,你有點兒緊張、害怕,對嗎?”他點點頭。筆者隨后點撥:“上臺講故事,英子和你一樣,緊張又害怕。你仿佛就是從書中走出來的英子。你能帶著這種心情再讀讀這句話嗎?”這樣的適時點撥,既舒緩了這名男生的緊張情緒,又讓他對英子的害怕感同身受了。該男生再讀這個句子,就讀得入情入境,完整清晰而富有感情了。
三、借助情景,推導點撥
情景教學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方式之一。對于一些不易理解的內容,教師如果能夠營造一種氛圍或情景,借助情景點撥,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課文第1自然段時,筆者安排學生分組交流“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英子”。不少學生說到了英子的“憂郁、自卑”,一名男生說“我讀出了‘文靜”?!拔撵o”顯然是個與文意偏差很大的答案,怎樣點撥學生?怎樣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呢?筆者不慌不忙地和他對話:“哦,她看起來是文靜的。下課后,當同學們都蹦蹦跳跳地去玩耍時,她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當同學們三五成群地開心聊天時——”說到這里,筆者有意停頓,其他學生立即補充“她也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筆者又說,“當同學們歡聲笑語,去參加室外文體活動的時候——”其他學生又補充“她還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此時,筆者回歸正題——“是呀,你再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英子?”筆者這樣營造情景,通過舉隅推導式的點撥,那個男生很快感悟到英子表面文靜,其實內心是痛苦、自卑的。
四、角色置換,換位點撥
角色轉換能夠讓學生換位思考,直觀地感受文本人物的心理和感受。
在分析英子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起來,眼圈紅紅的”時,學生很難從中體會英子的難堪和自卑,筆者便指名甲生進行角色置換,巧妙點撥:“就這樣1秒、2秒、3秒,她的腳剛抬起,又慌慌張張地收了回去,每一秒對她來說都是一種煎熬,此時你就是那個左右為難的小英子,請你來讀一讀‘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起來,眼圈紅紅的?!奔咨x完之后,筆者指名乙生進行角色轉換,并點撥:“此時你就是那個萬般無奈的小英子,你如何讀‘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起來,眼圈紅紅的?”乙生讀完之后,筆者指名丙生進行角色置換,相機點撥:“此時你就是那個備受煎熬的小英子,你如何讀‘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起來,眼圈紅紅的?”經過這樣復沓回環(huán)的朗讀和再造想象式的點撥,學生真正體會到這些動作描寫的作用:英子不習慣走上講臺,這一次不得不上去,她左右為難、備受煎熬的心情多么復雜?。〗巧D換,讓學生真正走進了英子的內心。
五、造階搭梯,層層點撥
學生在理解文本的時候,教師為他們造階搭梯,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把握文意。
在分析第3段中“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時,筆者一邊一搖一晃地走上講臺,一邊引導學生反復咀嚼這句話,感受英子挪動著殘疾的雙腿一搖一晃、含著淚走上講臺的痛苦與自卑。而就在她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筆者話鋒一轉,適時點撥:“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用掌聲告訴她什么?”筆者的情景表演和反復引讀,為學生理解第一次掌聲的含義造了階,搭了梯,他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一些鼓勵英子的話語,第一次掌聲的含義自然呈現(xiàn)出來。
當學生交流了第二次稱贊的掌聲給英子帶來的勇氣和力量后,筆者又抓住“英子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引導學生說出英子的心里話:“謝謝同學們,是你們鼓勵了我,給了我信心;謝謝同學們對我的信任,我會永遠記住這一刻;感謝同學們沒有歧視我……”筆者趁勢追問:“同學們送給英子的僅僅是掌聲嗎?”學生脫口而出:“是關愛!”
就這樣,筆者步步造階搭梯,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感悟到:掌聲,飽含同學們對英子的鼓勵、信任和贊美,更飽含著同學們對英子的尊重和關愛。
(作者單位:襄陽市??悼h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吳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