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華
(云南省中醫(yī)醫(yī)院,云南 昆明)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LA)越來越受廣大醫(yī)師的認可,其具有切口小、并發(fā)癥少、恢復快等優(yōu)點。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在腹壁切口僅為1 cm,創(chuàng)傷小,疼痛刺激反應輕。由于腹腔鏡手術用電凝法分離并切斷闌尾系膜及闌尾動脈,Trocar 切斷闌尾后不必行荷包縫合,術中創(chuàng)傷較小,因而術后疼痛程度低。隨著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普遍開展,腹腔鏡已成為優(yōu)勢,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切口小,疼痛輕微,術后疼痛一般為廣泛性的下腹痛,原因為腹膜在術中受到拉扯及灌氣后形成張力刺激所造成,加上所灌入腹腔中的二氧化碳極易與水作用,形成碳酸,加重了腹膜的刺激,所以會有廣泛性的腹痛[1],一般臨床遇到此種情形,會使用輕量的止痛劑,止痛劑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還會對人體會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反而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復。本院采取耳穴壓籽的方法對術后患者進行治療,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院2017 年8 月至2018 年12 月接受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患者60 例,男34 例,女26 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 例,男16 例,女14 例,年齡22~64 歲,平均(39.58±10.67)歲,術后2 hVAS 評分為(6.88±1.78)分;治療組30 例,男18 例,女12 例,年齡23~65 歲,平均(41.12±10.38)歲,術后2 h VAS 評分為(6.91±1.83)分。兩組年齡、性別和術后2 h 疼痛程度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及治療組均予以常規(guī)治療(均不使用任何其他止痛方法),治療組在術后2 h 開始耳穴壓籽,取患者兩耳交感、神門、皮質下,用75% 酒精棉球(由內向外,由上而下)消毒耳廓,待干后選用5 mm×5 mm 膠布將王不留行籽壓貼于穴位上,并用拇指、食指輕按穴位,手法由輕到重,以能忍耐為度,使耳朵感到酸、麻、脹、熱等感覺,并囑患者以后每2 h 以同樣手法按壓1 次,每次每個穴位按壓1~2 min。
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即用一長10 cm 的游動標尺,一端標為“0”,表示無疼痛,另一端標為“10”,表示劇痛,讓患者充分理解“VAS”的概念、用法及意義后,分別在術后2 h、12 h、24 h 記錄患者疼痛程度。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在術后2 hVAS 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術后12 h 和術后24 h 比較,治療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2 h、12 h、24 h VAS 評分比較
表1 兩組術后2 h、12 h、24 h VAS 評分比較
?
隨著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普遍開展,腹腔鏡已成為優(yōu)勢,雖然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切口小,疼痛輕微,術后疼痛一般為廣泛性的下腹痛,原因為腹膜在術中受到拉扯及灌氣后形成張力刺激所造成,加上所灌入腹腔中的二氧化碳極易與水作用,形成碳酸,加重了腹膜的刺激,所以會有廣泛性的腹痛,一般臨床遇到此種情形,會使用輕量的止痛劑,但止痛劑對人體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反而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復[2]。中醫(yī)認為補虛瀉實、理經通絡乃中醫(yī)學治療疼痛的大法。而中醫(yī)耳穴壓籽法是根據人體經絡輸穴的性能及耳與臟腑經絡的密切關系,通過刺激耳郭上的相應穴位,達到平衡陰陽、調理臟腑、疏通經絡、止痛的功效。近年來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研究,使耳穴療法在聯(lián)合鎮(zhèn)痛及減輕止痛藥物不良反應方面有了很大的發(fā)展[3]。
綜上所述,耳穴壓籽為中醫(yī)傳統(tǒng)外治療法,運用在腹腔鏡闌尾術后鎮(zhèn)痛具有顯著的療效,無副作用,安全無創(chuàng),操作簡便,費用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