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中的小學音樂高效課堂中“高效”重點是讓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更為熱愛生活、堅強勇敢,并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讓他們用真情實感去演唱歌曲。與此同時,本文分別從多媒體教學、互動教學、合作教學以及生活教學的方式,構建音樂知識與學生認知之間的連接,讓學生不僅掌握相關的音樂知識,而且還能提升他們的音樂學習能力,更讓學生形成優(yōu)良品格,從而充分發(fā)揮小學音樂教學的綜合效益。
關鍵詞: 小學音樂;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音樂教師往往從教學內(nèi)容著力,進行流程式的音樂教學,并不注重結合小學生的音樂學習狀況,更不注重和學生進行音樂學習體驗的交流,讓他們的音樂學習積極性被嚴重消磨,從而導致小學音樂學習效果黯然失色。針對這種教學現(xiàn)狀,教師應轉變原有的錯誤的教學理念,真正地從學生的認知,學生的生活的角度出發(fā)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活動,在提升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基礎上,讓他們獲得音樂學習能力的增強,并從中汲取精神養(yǎng)料,獲得思想的成長,增強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一、 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
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構建更為形象性和具體性的學習背景,從而降低學生的音樂學習坡度,提升他們對音樂學習的認知度。與此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生活,從而加深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他們熱愛生活的優(yōu)良品質(zhì)。本段主要從多媒體教學的角度,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例如,在講授《幸?;▋洪_心上》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這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這首歌曲是在新中國成立后,柯爾克孜族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編制的,其主要表現(xiàn)的是對黨領導的贊美和對現(xiàn)在幸福生活的熱愛之情。與此同時,為了提升學生對這部分內(nèi)容的掌握能力,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羊群、草原、太陽、葡萄、酥油,讓學生在享受美麗景色的同時,了解柯爾克孜族人民的幸福生活。與此同時,教師詢問學生:“觀看視頻后,你們有何感想?”小嬋積極地舉手說:“我感受到柯爾克孜族人民生活的幸福,還有這種生活的來之不易!”教師適時地啟發(fā)學生說:“誰可以分享自己對于過去生活的知識或是場景,并表達自己的看法?”小冉說:“我聽奶奶說,以前人們生活用馬車和驢車,現(xiàn)在人們用上轎車和貨車了,因而生活更加便捷。我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給人們帶來的益處?!苯處熯m時地說:“我們也應想柯爾克孜族人民一樣,感謝黨的正確領導,并在此基礎上,更加積極地熱愛生活,擁抱生活!”教師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的生活,從而對音樂背景有了更深的理解,并適時地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使他們懂得熱愛生活,享受生活。
二、 運用互動教學法,讓學生更為勇敢堅毅
互動教學法的優(yōu)勢不僅在于調(diào)動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而且可以通過溝通的方式,及時消除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不良情緒,讓學生全身性地投入到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提升整體的音樂教學質(zhì)量。更為重要的是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格,充分發(fā)揮音樂教學的積極效用。
例如,在講授《小松樹》這首歌曲時,教師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互動,不僅可以針對學生的所思所想,采取相應的策略,而且還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情緒,讓他們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樹立勇敢、堅毅的品格,提升小學音樂教學質(zhì)量。具體教師從以下幾點開展音樂教學。第一點,以境激情。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一張雪壓松樹,松樹樹枝下垂的畫面,并寫出如下的詩句:“雪壓竹頭低,低頭欲沾泥。一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與此同時,教師展示一張雪化后,松樹傲然挺立的畫面。在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松樹為什么可以頂住大雪的壓力,并重新傲然挺立?可以結合古詩進行分析,這能體現(xiàn)出人的何種品格?”小陳積極地舉手說:“雖然雪將松樹壓彎,但是并沒有將松樹壓垮。松樹憑著堅韌的性格,抵御這些挫折,并堅持到了太陽升起的時刻,從而重新挺直腰桿,傲然屹立在大地之上。我可以感受出松樹堅韌的性格!”小宇說:“這可以體現(xiàn)出松樹勇于面對困難的勇敢性格。”教師微笑說:“大家說得都對,我們可以運用勇敢和堅韌的情緒,唱出這首歌曲?!钡诙c,以品教學。因為本首歌曲的重點和難點集中在第二和第四句中間的后八分引入,以及后面歌詞的變化,所以教師引導性地對學生說:“在下面的歌曲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我們要向小松樹那樣,勇于面臨著學習的挑戰(zhàn),大家一定要認真聽,仔細模仿!”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一遍遍地重復音樂知識的學習,并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歌曲演唱能力得到增強。通過運用互動教學,教師不僅讓學生獲得了勇敢、堅毅的品格,而且運用這些品格,引導學生向音樂學習中的困難發(fā)起挑戰(zhàn),從而迎難克難,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優(yōu)良的品格,獲得良好的音樂教學效果。
三、 運用合作教學法,提升學生意境賞析力
小學音樂教師可以運用合作教學法,讓學生結合音樂教學內(nèi)容,進行充分的交流,并適時地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讓學生更為正確地欣賞音樂,提升他們的音樂鑒賞水平。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小組之間進行競賽,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的熱情,讓更多的學生加入音樂學習的賞析過程中,獲得良好的小學音樂合作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趕海的小姑娘》這首曲目時,教師運用合作教學法,讓學生欣賞多媒體營造的意境,以及海邊場景,提升學生對整首曲目的賞析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更富情感地演唱此首歌曲,提升整體的音樂教學質(zhì)量。具體教師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點,科學分組。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遵循“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并充分結合學生音樂學習水平以及主觀意愿,增強小組合作的高效性。第二點,創(chuàng)設問題。在開課后,教師對學生說:“在欣賞這首曲子的過程中,你們可以聯(lián)想到海邊的哪些場景?本小組成員可以運用表演的形式,展現(xiàn)趕海的小姑娘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你們小組之間可以展開討論,并認真分析,我會獎勵表現(xiàn)最好的小組,每人一個漂亮的小熊!”第三點,適時引導。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紀律性以及學生討論的高效性,教師適時關注學生的音樂學習動態(tài),并針對有問題的學習小組,進行針對性的指引,從而解決學生在音樂討論中的卡殼現(xiàn)象。第四點,展示成果。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冉小組的表現(xiàn)。小冉說:“通過欣賞這首歌曲,我們仿佛看到了天邊一抹粉紅色的晚霞,海岸上一片金黃色松軟的沙灘,還有活潑的小姑娘踩著金黃色的沙;看到了她在蹦蹦跳跳地撿拾貝殼、撿對蝦的場景。聯(lián)想到她在沙灘上愉快玩耍的場景,我們都想去玩一會兒。下面有請小燦表演撿貝殼。”小燦戴著歪歪的帽子,蹦蹦跳跳地在講臺上撿拾他們小組制作的“紙質(zhì)小貝殼”。通過運用小組合作法,開展音樂情境賞析的授課,教師不僅打開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讓他們更為全面地了解音樂意境,獲得良好的音樂合作教學效果。
四、 運用生活化教學,增強歌曲的演唱情感
藝術從生活中來,還應回到生活中去。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開展小學音樂教學,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品味歌詞中蘊含的情感,使他們的音樂演唱更為飽滿,促進小學音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例如,在講授《賣報歌》這首曲目時。第一點,整體感受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賣報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即聶耳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一位因為饑餓撞到鐵桿而暈倒的女孩。聶耳扶起女孩,并買完了她手里所用的報紙。在回家的途中,他想幫幫這位女孩,并讓人們了解這位兒童的生活疾苦。因而打算為這位女孩創(chuàng)造一首屬于她的歌曲。小女孩因這首歌,報紙在數(shù)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第二點,演唱歌曲。在大部分的學生掌握此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后,教師對學生說:“我們可以將自己想象成小女孩,并運用自己的情感體驗,演唱這首歌曲。”在講授第一段內(nèi)容時,教師對學生說:“你們可以從哪一句看出賣報的小女孩是一個生活艱辛,卻又積極樂觀、性格活潑的孩子?”曉云說:“‘啦啦啦體現(xiàn)出小女孩的樂觀、開朗?!坏忍烀魅ヅ蓤笳f明小女孩的生活艱辛?!苯處焼柕溃骸耙且雇磉€沒有把報賣完,你會是如何的心情?”小星說:“我的心情非常焦急!而且會特別著急!”教師適時地說:“你們可以帶著這種心情,演唱本首歌曲!”通過教師的引導,大部分的學生能夠動情地演唱這首歌曲。在歌曲演唱結束后,教師詢問學生:“在學完這首歌曲后,你有何感想?”小冉積極地舉手說:“我特別喜歡小女孩能夠微笑面對生活中的疾苦,并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行改變,還對未來充滿希望?!苯處熯m時地說:“不僅賣報的小女孩面臨困難,我們的人生之路,也會遇到更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當遇到這些事情時,我們應回過頭,想象賣報小女孩在面臨困難過程中的樂觀,以及應對困難的勇氣,從而讓這種優(yōu)秀的精神品質(zhì),融入我們的思想中,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上?!苯處熯\用生活化的教學法,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語言引導,讓他們運用個人的生活體驗,感知歌詞文本,體會歌詞中的意境。
總而言之,在構建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應立足學生的認知,開展小學音樂的授課,讓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音樂知識,并對音樂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從而獲得音樂之外的精神品質(zhì),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增強。
參考文獻:
[1]楊小康.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價值以及構建策略[J].學周刊,2016(30).
[2]陶丹紅.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黃河之聲,2017(5).
作者簡介:
李征,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qū)第一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