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蘭
(重慶市云陽縣雙江人民醫(yī)院 重慶 404500)
產后出血是臨床產科中常見的現象,也是產婦分娩過程中一種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類型[1]。產后出血的產生原因主要包括了軟產道損傷嚴重、宮內感染、胎盤前置和粘連、子宮收縮乏力以及產婦自身的凝血功能障礙等[2]。 對于產后出血產婦,目前臨床中以注射縮宮素和進行子宮按摩為主要治療方式,雖然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也容易造成產婦惡心嘔吐、發(fā)熱、腹瀉腹痛、血壓異常等大量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近年來,有研究表明,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對治療產后出血產婦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具有操作簡單、止血效果好的優(yōu)點,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應用[3]。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4 例產后出血產婦為研究對象,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方式的基礎上,采用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治療后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成果,現具體報道如下。
選擇2017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我院產科接收的產后出血產婦共64 例,按住院號奇偶數法分為兩組,各32 例。所有產婦均符合產后出血產婦的診斷標準。實驗組產后出血產婦的年齡22 ~35 歲,平均年齡(28.56±0.15)歲,孕周34 ~41周,平均(38.02±1.02)周,其中自然分娩12 例,剖宮產20 例;對照組產后出血產婦的年齡23~36歲,平均年齡(29.58±1.21)歲,孕周34 ~41 周,平均(38.22±1.11)周,其中自然分娩14 例,剖宮產18 例。兩組產后出血產婦的一般資料行統(tǒng)計學分析后,差異不顯著(P >0.05),可進行對比。
納入標準:(1)經臨床診斷符合產后出血標準;(2)無認知障礙,意識清楚,具備交流能力;(3)無嚴重精神障礙;(4)無凝血功能異常;(5)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自愿參加本次研究且依從性好。
排除標準:(1)合并惡性腫瘤患者;(2)嚴重肝、腎器官功能障礙者;(3)對研究中藥物有過敏史或不耐受者;(4)嚴重軟產道損傷。
對照組產后出血產婦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具體操作為:給予產婦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同時給予注射縮宮素。陰道分娩的產婦肌內注射催產素,剖宮產的產婦子宮注射催產素,注射量均為20U。對于剖宮產的產婦,再增加5%葡萄糖的靜脈滴注治療。
實驗組產后出血產婦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結合使用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治療,具體操作為:給予產婦肌內注射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肌內注射0.25mg。可采用多次注射的方式,以增加治療效果。需注意的是,每次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的注射間隔時間為20min,注射的總劑量不超過2mg。
為保障較好的治療效果,對兩組產婦均進行子宮按摩,以促進產婦的宮縮。密切觀察產婦的心理變化和情緒表現,適時給予產婦心理疏導,緩解其不良情緒。
1.3.1 觀察和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產后出血產婦的產后2h 和24h 的出血量和血紅蛋白量。
1.3.2 觀察和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產后出血產婦的止血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
1.3.3 觀察和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產后出血產婦的不良反應情況。不良反應的類型主要包括了惡心嘔吐、發(fā)熱、腹瀉腹痛、血壓異常、頭痛等。
應用SPSS22.0 軟件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產后出血產婦的產后2h 和24h 的出血量、血紅蛋白量、止血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以及不良反應情況,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產后出血產婦的產后2h 和24h 的出血量顯著低于對照組,血紅蛋白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后出血產婦的產后2h 和24h 的出血量和血紅蛋白量對比(±s)
表1 兩組產后出血產婦的產后2h 和24h 的出血量和血紅蛋白量對比(±s)
組別 例數 產后2h 出血量(mL) 產后24h 出血量(mL) 血紅蛋白(g/L)實驗組 32 63.86±10.42 142.49±25.76 98.96±8.24對照組 32 71.11±7.75 157.20±11.12 89.75±15.52 t 3.618 3.398 3.397 P 0.001 0.001 0.001
實驗組產后出血產婦的止血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后出血產婦的止血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s)
表2 兩組產后出血產婦的止血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s)
組別 例數 止血時間(min) 下床活動時間(h) 住院時間(d)實驗組 32 28.84±10.13 29.58±6.87 7.43±2.04對照組 32 36.04±8.19 34.11±4.59 8.62±1.02 t 3.582 3.553 3.381 P 0.001 0.001 0.001
實驗組產后出血產婦中共發(fā)生1 例惡心嘔吐、1 例發(fā)熱、0 例腹瀉腹痛、0 例血壓異常、0 例頭痛,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76%,對照組產后出血產婦中共發(fā)生2 例惡心嘔吐、3 例發(fā)熱、1 例腹瀉腹痛、1 例血壓異常、1 例頭痛,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9.05%,實驗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后出血產婦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n(%)]
產后出血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對產婦的生命安全具有極大的威脅,是造成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觀念的提高,對產婦產后出血的治療要求也不斷提升。如何減少產婦產后出血風險的發(fā)生,也成為了醫(yī)學研究者和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產婦一旦發(fā)生產后出血,需要對其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案,以挽救產婦的生命安全,促進產婦預后改善,避免醫(yī)患糾紛的發(fā)生??ㄇ傲邢偎匕倍∪贾幸蕴烊磺傲邢貾GF2α 甲基衍生物為主要成分,該藥物半衰期較長、藥效作用時間持久、生物活性強,可有效促進產婦子宮平滑肌和胎盤剝離部位肌肉的收縮,從而減少產婦的產后出血量,增加血紅蛋白含量[5]。通過對產婦進行肌內注射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發(fā)揮藥效,達到促進產婦子宮收縮的效果,從而有效降低了產婦產后出血的風險,同時可減少惡心嘔吐、發(fā)熱、腹瀉等相關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與常規(guī)宮縮藥物相比,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對治療產婦產后出血具有更好的臨床效果,值得廣泛采用。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產后出血產婦的產后2h 和24h 的出血量顯著低于對照組,血紅蛋白量顯著高于對照組,產后出血產婦的止血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在產后出血產婦的治療中采取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能夠顯著減少產婦的產后出血量,提升產后出血產婦的血紅蛋白水平,縮短產婦的止血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風險,對改善產后出血產婦預后和促進產后出血產婦的健康,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