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君,張瀚文
(西安理工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54)
絲綢之路是指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乃至歐洲地區(qū)的陸上通道。因為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制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1]1。
和田地區(qū)地處新疆最南部,南屏昆侖山脈,北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總面積約24.7萬平方公里,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5個地區(qū)之一,屬典型的內陸干旱區(qū),境內有大小河流36條,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和田以盛產和田玉聞名于世,是著名的玉石之鄉(xiāng)、絲綢之鄉(xiāng)、地毯之都和瓜果之鄉(xiāng)?,F(xiàn)今的和田縣、墨玉縣、洛浦縣一帶是兩漢時期于闐古國的中心,絲路南道的重鎮(zhèn)[2]72。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和田地區(qū)在其特有的自然環(huán)境及人文歷史條件下形成了獨特的具有鮮明民族特點和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
阿以旺民居是新疆和田地區(qū)一種常見的土木結構住宅,主要以阿以旺為基本構成要素。“阿以旺”,源自阿拉伯語,在維語中意為“明亮的住所”,是戶外活動場所與室內活動空間相結合的一種建筑形式。其特點是在和田民居原本敞開的庭院上先提升高度,然后加蓋屋頂,并在四周加側窗圍護而成,這一建筑形式既滿足了采光通風的需要,又起到了防風沙的作用。從建筑角度看,阿以旺是封閉的室內空間,但其功能仍是戶外活動場所。和田民居大都以阿以旺為中心來展開設計,各個功能的房間圍繞阿以旺布置,當?shù)鼐用竦娜粘I钜泊蠖紘@“阿以旺”廳展開,這里即是日常休息納涼、待客就餐的空間,也是佳節(jié)喜慶時歡聚彈唱、載歌載舞的空間。
阿以旺民居是維吾爾族人民在和田地區(qū)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中不斷發(fā)展起來的。和田地區(qū)干旱少雨且多風沙侵襲,為適應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形成了具有當?shù)靥厣拿窬咏ㄖ问健⒁酝窬印Ec氣候相應,除了室內空間外,室外也是重要的活動場所,人們平時的家務勞作等活動,多在室外進行。舊時甚至每年人們有半年的時間夜宿室外[3]193。這都說明了阿以旺民居建筑的形成包含了自然環(huán)境因素和歷史人文因素兩個方面。
(1)自然環(huán)境因素。新疆和田位于亞歐大陸腹地,遠離海洋,受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的阻擋,降雨極少,所以和田地區(qū)降雨極少。氣候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氣溫較高,水量蒸發(fā)大,沙塵暴等惡劣天氣多發(fā)。在其特定的氣候條件下,和田地區(qū)的民居建筑發(fā)展出許多特有的形式來適應當?shù)貝毫拥淖匀画h(huán)境。風沙天氣是和田地區(qū)最常見的天氣,整個民居建筑從最初的布局開始就在考慮如何應對多見的風沙天氣。建造時首先考慮避開風沙的走向,所以其建筑并不固定統(tǒng)一的方位。由于和田地區(qū)降水少,夏季天氣炎熱,冬季天氣寒冷,所以民居內的冬夏室區(qū)分非常明顯,在長達半年的時間中,和田當?shù)鼐用竦闹饕顒訄鏊际窃谙氖一蛘呤彝猓ピ夯蚴前⒁酝鷱d內都會設置土炕來用于日?;顒?。
(2)歷史人文因素。受當?shù)鼐用竦纳鐣睦砗兔褡迕耧L的影響,和田地區(qū)的居住習俗有其獨特的傳承和發(fā)展,現(xiàn)在亦是如此。維吾爾族人民性格開朗、非常好客,舉行活動也喜愛在戶外,所以和田民居建筑布局上都設有阿以旺、客廳等招待客人的場所。作為瓜果之鄉(xiāng),新疆地區(qū)水果品種繁多并且香甜可口,維吾爾族人民非常喜歡吃水果,招待客人時水果也是重要的組成,所以在家中的外院內通常都會設有果園(巴克),在整個民居建筑空間規(guī)劃中,以果園為中心的空間布局設計占有很大的比例。新疆面積廣闊,所以不同地域的維吾爾族在大的文化背景下依然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也是和田地區(qū)民居區(qū)別于其他地區(qū)民居的文化特性。
新疆幅員遼闊,各個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環(huán)境差異較大,這些因素對阿以旺民居的分布產生著巨大的影響。阿以旺民居主要分布于新疆南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綠洲地帶。和田、喀什以及阿克蘇等地區(qū)均有分布,其中和田地區(qū)是阿以旺民居最集中也是最典型的地區(qū)。
和田民居建筑主要建筑形式就是阿以旺廳空間,因各部構造方式不同,又可細分為阿克賽乃(無蓋的內部空間)、阿以旺(有蓋的內部空間)、辟希阿以旺(外廊)、開攀斯阿以旺(屋蓋面積過小的阿以旺)等幾種形式。在阿以旺民居平面布置中,幾種形式往往混合使用,產生一種形式為主(指整個空間的主要活動中心,如民居規(guī)模較大,則設置兩個或多個活動中心),其他形式為輔的組合形式。表1闡述其形式與關系。
表1 阿以旺基本形制
和田作為新疆一個重要城市,民居建筑也有其鮮明的特征,以下從空間布局特征、建筑單體組合及
布置、民居構造與建造技術特征、建筑配件四個方面來闡述和分析和田地區(qū)阿以旺民居建筑的特征。
和田地區(qū)的民居建筑多是獨門獨院,主要由住房和庭院組成,大部分都是當?shù)厝俗约涸O計和建造。干熱氣候、少雨氣候、戶外活動的要求,使居住建筑圍繞“戶外活動”特點而安排,就產生了以戶外活動場所為中心的布置方式[4]81。在營造院落空間時,首先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應對當?shù)貝毫拥淖匀画h(huán)境。為了應對強烈的風沙天氣,和田地區(qū)的民居院落布局多采用全封閉的手法圍合嚴實,只留一門(或兩門)出入,故此院落或畜圈均在住宅一側,各房間不能直通庭院。
和田民居整個院落空間內按功能主要分為居住空間、庭院空間、養(yǎng)殖空間與種植空間,各個功能空間在做平面布置時圍繞戶外活動中心布置,這個中心不是外形或者面積的中心,而是家庭活動中心。按照戶外主要活動場所的不同可分為以庭院為中心布置、以果園為中心布置、以阿以旺為中心布置、以外廊為中心布置與混合布置方式,下面將通過圖表的形式做具體分析(表2)。
表2 和田民居空間布局分析
(1)居住空間。居住空間通常是一組結構、層次不相同的房屋群,整個房屋群便是整個和田民居的中心。阿以旺民居一般都是單層建筑,但因為各個“阿以旺”廳的空間尺度包括突出高度與面積的差異,所以在建筑外觀上往往具有高低錯落的視覺效果。從民居整體形態(tài)來看,其院落空間可分為內外兩個部分。居住空間便是主要的內部空間,主要是供人們居住休息的私密性場所(圖1)。
圖1 居住空間
(2)庭院空間。庭院也被稱作哈以拉,它分為外部式和內部式。外部式設在主要建筑的前面或者側面,有時庭院與果園相連,中間以木欄桿作為隔斷,使果園景色與庭院貫通[4]82。內部式庭院四周被建筑包圍,城鎮(zhèn)中應用較多(圖2)。部分和田民居在進門后有一個露天空間(庭院空間),庭院中布置了門廳、藤架、過道、檐廊等一些基本設施,在地面上有些鋪裝,庭院連接著柱廊。這種庭院與天井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具有外廊外,往往還筑有土炕,如果沒有廊尤其是沒有炕,庭院的作息功能就難以發(fā)揮。
圖2 庭院空間
(3)種植空間。和田農村幾乎家家都有果園(巴克),面積較大的果園通常設置在建筑外側,里面種植果樹或是一些農作物,有時在內庭院的邊側也會留有一塊面積不大的土地種菜或是種花,作為主要活動區(qū)內綠地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美化作用(圖3)。在住房與果園的中間,維吾爾族人民喜歡以葡萄架作為過渡的區(qū)間,其下形成陰涼空間,也是夏天活動的重要場所。
(4)養(yǎng)殖空間。除了蔬菜瓜果之外,牛羊等牲畜也是維吾爾族重要的食物來源,所以當?shù)鼐用裢ǔR矔桂B(yǎng)一些家禽家畜,這也是當?shù)鼐用裰匾慕洕鷣碓?。牲畜圈通常設置在建筑外的側院,除了具有寬敞的空間外,良好的通風也能降低牲畜產生的異味。大部分的養(yǎng)殖空間采用院墻圍合或是柵欄圍護,當?shù)厝损B(yǎng)殖的牲畜種類多樣,所以側院內又劃分面積不同的區(qū)域用于養(yǎng)殖不同牲畜,主要養(yǎng)殖有牛、羊和雞,在當?shù)匮虻酿B(yǎng)殖量最大,所以一般羊圈的面積最大,雞一般散養(yǎng)在側院內(圖4)。維族爾族人民喜歡養(yǎng)鴿子,多將鴿舍設置在建筑屋頂,能夠更好地利用空間,同時更便于鴿子放飛,也有將鴿舍設置在庭院內,甚至將其設置在建筑內的。
圖3 種植空間
圖4 養(yǎng)殖空間
和田民居的建筑組合類型主要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同時它還受到空間意識的影響。如果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綜合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和田地區(qū)維吾爾族住房的建筑類型首先與和田地區(qū)所處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及其經濟文化類型密切關聯(lián)[5]164。
(1)建筑組合。和田傳統(tǒng)民居墻面(尤其是外墻)少窗,在布置時也沒有數(shù)量或朝向的具體要求,布局相對自由。在同一建筑中,阿以旺的設置往往不止一種或一個,通常數(shù)量不定,也會出現(xiàn)多種形式。在建造時大多按照地形以及外部道路狀況自由布置,院門的設置也以對外交通方便為原則,所以,阿以旺民居通常都是主人自己根據(jù)具體地理位置及條件結合自己的想法與生活習慣設計和建造的。
和田民居建筑組合方式主要分內圍繞式和排列式(圖5、圖6)。圍繞式是最具特色的布局方式,通常將起居室、廚房、儲藏室等功能空間圍合在以內廊相連的封閉空間內,大多四面圍合,也有三面的圍合,但另一面也用墻體密封,只留一個門出入,這種布局的好處在于可以很好地避免風沙的侵蝕。一般民居內所圍合的空間不是很大,圍合成一個阿以旺廳,以四邊形居多,圍合的阿以旺廳內既可以做日常起居又可以做會客的場所[6]35。排列式組合的特點是阿以旺為中心,起居室、廚房等房屋在左右兩邊排列,形成 U 形或者 L 形的布局方式。在和田地區(qū)現(xiàn)代民居中排列式組合更為常見,并在此基礎上繼承發(fā)展各具特色的類型。
圖5 圍繞式
圖6 排列式
(2)室內布置。和田民居建筑內部各個房間功能區(qū)分十分明確,有客室、夏居室、冬居室、前室、廚房、雜用房、過道以及凈洗間等。由于一般不設側窗,平面布置十分靈活,通常沒有明確的中軸線也不要求對稱,各個房間圍繞活動中心布置。房間組合常以套間的形式出現(xiàn),多間房屋相互連接,在大房間中開設小房間,彼此之間有過道相連,各個居室入口通常為前室。居室分為夏室和冬室,大部分時間的生產活動都在室外,只有在冬季天氣寒冷時才轉向室內。在夏季,當?shù)厝送ǔT谑彝膺M行炊事活動,一來室外的空氣流動更有利于散油煙,同時亦能保持室內環(huán)境衛(wèi)生,室外的廊架下也更加涼快。夏居室較為開敞,冬居室則處理的很封閉,有時從入口要穿越三四個套間才能進入。
在和田民居中由阿以旺廳進入民居內,通常中間房屋為客室(亦即主臥室),客室的開間大于進深,客室前半部分留有走道空間,可以通向其他房間,在客室內有套間里面設“束蓋”炕,以木欞花格落地隔斷[6]31。臥室間有一定的間隔,可以隔聲和防止視線穿透[7]。
(1)骨架結構。中國古代,是當之無愧的“木建筑王國”[8]17,木材一般在建筑中起到支撐作用,新疆也不例外,和田民居構造的承重部分主要是木構架系統(tǒng),和田地區(qū)的民居建筑主要采用以木構架為主的骨架結構體系,木架對整個建筑起支撐作用。建造民居時首先要選擇優(yōu)質的木材,樹干要筆直、質輕等,再通過鋸、刨、刻、雕等工藝處理手法,制作阿以旺廳內柱子和橫梁上的裝飾圖案。構架傳力的部分有地梁、立柱、上梁(圈梁)和檁條[4]91。
在建造阿以旺廳時先將地基砌好,再將支撐的木柱立起來。和田民居梁柱構件的拼接,榫卯主要用于梁和柱子的拼接,而上下構件的拼接主要是搭接,再用暗哨加固即可[6]40(圖7)。
圖7 骨架結構
(2)墻體。和田地區(qū)土質疏松,含沙量大,粘性差,不易筑成堅實的土墻,所以民居建筑主要是泥抹笆子墻砌體,建造時先用粗木打樁,然后用直徑十厘米左右的木條橫架與木樁鏈接成框,構成房屋框架,再用紅柳或者灌木的枝條扎成籬笆墻,外面敷草泥構成墻面。
和田地區(qū)民居傳統(tǒng)墻壁主要有筑土墻(索合馬塔木)、編笆墻、插坯墻、木板墻和砌坯墻五種,在一座民居建筑中往往是集中墻體的混雜應用(圖8)。筑土墻(索合馬塔木)通常用建筑周圍的土和成泥巴,堆砌墻壁,不用模板也不用夯打,底寬0.8~1米,頂寬0.5米左右。干后靠室內一面鏟修成垂直狀,并在墻壁上挖出壁龕或者鏟成壁臺,再在表面抹一層草泥壓光。住宅外形生土氣息甚濃(圖9)。編笆墻也稱木骨泥墻或挑土墻。在木構架上加密支柱和水平撐擋,用樹枝條、紅柳、蘆葦束在構架上編成笆子,然后抹泥而成,適度干燥后,再鏟平修整(圖10)[9]144。插坯墻和木板墻一般都用原土夯實而不另做墻基,以木地梁分布荷載。這種墻體大部分用于牛羊馬棚、院落圍墻。砌坯墻是以土坯作為建造材料并施以泥漿砌作,在黏土資源豐富及地基干燥的地區(qū)使用當?shù)仞べ|沙土拌以水,和成稍稠的泥堆,分層濕筑而成。
圖8 墻體構造[10]92
圖9 筑土墻
圖10 編笆墻[11]144
(3)屋頂。和田地區(qū)缺乏大尺度木材,所以和田民居主要是單層的平房,又由于當?shù)貧夂蚋稍?,年降水量少,不會涉及屋面排水的問題,所以民居屋頂主要是平屋頂,一般以生土與木材結合的平屋頂為主要形式,但也并不是唯一的形式(圖11)。就建筑剖立面來說,建筑屋頂所看到的高起部分一般為小面積的鴿舍、儲物間或是阿以旺的突出部分,因為部分和田民居會在屋頂上設置一些棚架或鴿舍(圖12)。
圖11 平屋頂
圖12 屋頂鴿舍
阿以旺廳的屋頂以木框架為支撐體,以生土加干草為填充體,原因是易就地取材,能更好地營造出適應和田當?shù)貥O熱極寒的氣候[12]。
(1)門。和田民居內門與外門均有一定的規(guī)律,都為樞軸式。外門一般設立在外部主要交通道路的一側,均為雙開門,以方形為主,一般做成帶門斗式的。外門的門框和門扇用材多為楊木、沙棗木、核桃木,制作時經過1~2年脫水晾干,不易變形。門扇高度為1.6~2米,外門除了具有門框、門扇、壓條外,有時做成帶門頂?shù)氖綐?,門的整體獨立成一構架。內門高度在1.5~1.7米,寬為0.8~1.0米,少數(shù)單扇門寬度為60~80厘米[4]93。
因為經濟條件不同,門的裝飾樣式也繁簡有別。經濟實力一般的家庭門制作的通常比較簡單,經濟實力較好的家庭大門做工精致、門頭較為闊氣,裝飾與鐵件也較為講究。一般住戶內門為裝飾簡單的雙扇板門,較為高級的民居采用花欞木格扇。下面通過圖表做以分析(表3)。
(2)窗。和田地區(qū)多風沙侵襲,所以當?shù)亟ㄖ鈧染辉O窗戶。和田民居窗可分為屋頂小天窗、墻面高位窗、屋頂豎向天窗(阿以旺上部)、朝內院的側面窗以及窗、門、隔斷三者間的大面積落地扇等。窗扇分為固定式和開啟式,裝飾樣式主要由邊和欞的不同組合的欞格來體現(xiàn),窗欞裝飾在和田民間建筑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和田地區(qū)民居的窗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木拼花格窗,一般用刨好的楊木細條進行卯嵌拼接,最后將其安置在不同形式的窗戶上;另外一種是鏤空花窗(表4)。
表3 和田民居門及裝飾
表4 和田民居窗戶裝飾
(3)壁龕(坦克欺)。壁龕是維吾爾民居建筑重要的組成部分,幾乎每個房間和活動場所都有(圖13)。壁龕是一種墻面留洞,用來做儲物和裝飾的空間。尺寸一般寬40~60厘米,高60~80厘米,深度約20~40厘米,居室內壁龕底離炕面60~80厘米。壁龕上部通常為拱形,能更好受力同時也更加美觀。有時會組成裝飾講究的壁龕群,其中小龕放置瓷器、花束、書籍作為裝飾,大龕放置衣被。壁龕不占用建筑面積,使用起來較為方便,也更加美觀。
圖13 壁龕
(4)馕坑(托納)。和新疆大部分地區(qū)一樣,和田地區(qū)幾乎每家都有馕坑,大多筑在庭院內,內部造型似一個倒扣的水缸,肚大口小,上口與坑面平(圖14)。馕坑的大小一般是根據(jù)人口來定,有不同的尺寸。最常見的囊坑上口直徑約30~40厘米,坑底直徑約60~80厘米,深1米左右,底部留有進風孔。馕坑一般被用來烤馕,有時也會用來烤羊肉或羊腿。
圖14 馕坑
圖15 炕柜
(5)土炕(束蓋)。不論是庭院內的廊下還是室內的居室,束蓋炕都是主要的活動場所,在當?shù)鼐用竦娜粘I钪?,炕既是睡眠、休息的地方,又是可以吃飯的地方,還可以在炕上進行各種活動。和田地區(qū)民居建筑室內的家俱不是很多,一般在炕上設置炕柜,也會放置炕頭箱或木塌,如果家里有小孩,還會在炕上放置搖床??簧箱佋O具有維吾爾族裝飾特色的毛毯、被子、枕頭等,床上用品通常被放置在炕柜內,使得室內空間整齊簡潔(圖15)。
和田作為古絲綢之路南道的歷史重鎮(zhèn),其傳統(tǒng)民居建筑具有非常強烈的地域性特征,是非常寶貴的文化研究資料和觀賞對象。和田地區(qū)的民居建筑不論是簡陋或是豪華,都存在一定的建筑原則,這是維吾爾族人民在和田當?shù)厥謵毫拥淖匀画h(huán)境中不斷發(fā)展起來的。受和田地區(qū)特定的氣候條件與當?shù)鼐用竦纳鐣睦砗兔袼酌耧L的影響,形成了以阿以旺廳為代表的和田民居建筑空間特征。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這些空間特征被不斷發(fā)展和應用,又使得和田民居建筑形式更加千姿百態(tài),異彩紛呈。
通過對和田地區(qū)民居建筑的實地考察,結合相關資料進行了綜合分析,得出以下:其一,和田民居布局靈活,不要求對稱,受風沙環(huán)境的影響,多采用封閉的手法圍合,在整個院落空間中,包含了居住空間、庭院空間、種植空間與養(yǎng)殖空間四種主要空間類型。其二,和田民居建筑在建造時大多按照地形以及外部道路狀況自由布置,建筑組合方式主要分內圍繞式和排列式,但阿以旺都是民居建筑中的重點與特色。室內空間中各個房間功能區(qū)分明確,大都圍繞活動中心布置,當?shù)厝说拇蟛糠稚a活動都是在室外進行。其三,和田地區(qū)的民居建筑主要采用以木構架為主的骨架結構體系,墻體以土木結合為主,屋頂主要為平屋頂,上面作儲物空間。其四,和田民居建筑構件具有當?shù)靥厣?,壁龕除了具有美觀性之外還極具實用性,馕坑與土炕也都在當?shù)鼐用裆钪邪缪葜匾慕巧T窗的裝飾豐富多樣,都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
通過分析總結和田阿以旺民居在空間布局、建筑單體組合及室內布置、民居構造及建造技術特征、建筑構件四個方面的建筑特征,對于研究和田地區(qū)民居建筑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同時也便于更好地研究“絲綢之路”新疆段民居建筑藝術,讓地域性建筑在中國民居建筑的土壤上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