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
【摘要】紅色文化是革命、建設等不同時期先進精神的體現(xiàn),有著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紅色文化教育具有傳承革命信念、發(fā)揚奮斗精神、培養(yǎng)時代責任的重要意義。大學思政教學中可從講述紅色故事、烘托紅色氛圍、體驗紅色精神等三個方面實施紅色文化的滲透,以培養(yǎng)具有時代精神的紅色接班人。
【關鍵詞】紅色文化? 思政教學? 滲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建設、改革、發(fā)展等各時期所積淀的紅色文化日漸受到國家重視,紅色文化越發(fā)成為時代主流文化。對于新時代的大學生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傳承紅色文化、發(fā)揚紅色精神有著重要意義,因而亟需加強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學中的滲透。
一、紅色文化的定義與內涵
紅色文化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發(fā)展進程中創(chuàng)造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先進文化理念, 紅色文化有著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如“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紅船精神;“軍民團結、艱苦奮斗”的井岡山精神;“不怕艱難險惡”的長征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北大荒精神;“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的西柏坡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勇攀科學高峰”的兩彈一星精神等等。
紅色文化具有深厚的精神內涵與現(xiàn)實價值。紅色文化與紅色精神是無數(shù)革命先輩在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的奮斗歷程中高尚情操的積淀與時代精神的折射,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深度挖掘紅色文化,并將紅色文化教育滲透到新時代大學思政教學中,使紅色文化與紅色精神得以繼承發(fā)揚,迸發(fā)出激勵時代進步與社會發(fā)展的動能,是時代賦予思政教育的神圣使命。
二、紅色文化在思政教學中的滲透
大學思政課是紅色文化教育與紅色精神傳播的前沿陣地。思政教師可以以“概論”“思修”“近代史綱要”等思政課程為主要載體,將紅色文化相關內容知識作為重要素材融入課堂,滲透傳揚紅色文化與紅色精神。在教學實踐中思政課教師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生動講述紅色故事
從當代大學生學習心理與對思政課的接受程度上看,他們對于歷史故事、時事問題有著較高的關注度,因而在講授思政理論的同時,可選取不同時期相關紅色故事,以案例教學法、對比教學法等方式,將紅色故事生動呈現(xiàn),從而使學生可以從有趣的故事中得到啟發(fā),也更容易接受理論內容。如,在“概論”課講授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章節(jié)過程中,可以根據(jù)不同理論知識內容所存在的歷史背景,選取毛澤東在遵義、井岡山、延安等革命根據(jù)地領導革命過程中發(fā)生的一些紅色故事,使學生能更形象地理解人物及其思想內容。在此過程中,紅色故事背后蘊藏的紅色文化與紅色精神則被自然學生輕易接受并深度認同。
(二)大力烘托紅色氛圍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家國的精魂。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紀念英雄的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的今天愈加盛行,紅色氛圍日漸成為時代主色調。大學校園中可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紅色文化的傳播,烘托紅色文化。在固定的具有重要意義的時間點(如“五四”青年節(jié)),在教室、餐廳、圖書館等學生主要活動場所,打造以各種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紅色教育場景,烘托紅色文化氛圍,滲透紅色文化。思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通過組織學生集體唱紅歌、紅色劇情再現(xiàn)等形式烘托課堂的紅色文化氣氛,從而使紅色文化教育入心入腦。
(三)切身體驗紅色精神
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指出,“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用科學理論培養(yǎng)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思政教學既可傳揚紅色理念與精神,又可達成引導學生克服弱點,樹立鴻鵠之志的教學目標。具體教學實踐中,思政教師可因地制宜,結合本地區(qū)的紅色基因與紅色文化組織團隊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使其實地感受、調研紅色文化內容與內涵,親身體驗紅色文化的理論深度、精神高度,從而產生更直觀、更深刻的感悟。
三、結語
紅色文化具有深厚的精神內涵與現(xiàn)實價值。紅色文化與紅色精神是無數(shù)革命先輩在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的奮斗進歷程中最高尚情操的體現(xiàn)與最有價值的時代精神的折射,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深度挖掘我國紅色文化,并將紅色文化教育滲透到新時代大學思政教學中具有豐富的時代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紅色文化教育使革命信念代代傳承、使艱苦奮斗精神發(fā)揚光大、使當代青年明確其使命與擔當。
思政教學中滲透傳揚紅色文化與紅色精神,可從生動講述紅色故事、大力烘托紅色氛圍、切身體驗紅色精神等三個方面展開。紅色故事背后蘊藏的紅色精神可加強青年學生的革命信念,大力烘托紅色氛圍可激勵青年學生的奮斗精神,切身體驗紅色精神使青年學生更明確其時代使命與責任擔當。
參考文獻:
[1]魏法匯.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獨特作用[J].人民論壇,2017.10:138-139.
[2]新華網(wǎng).習近平在頒發(fā)“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的講話[EB/OL].新華網(wǎng),2015-09-02.
[3]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
基金項目: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改項目“基于國際理解素養(yǎng)提升的思政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索”(YBJG20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