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繁金
摘要: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建立起較強的學習動機,在學科的學習中更加專注投入,讓每一分每一秒都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充分地沉浸在信息技術的學習中,感受學習的快樂。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只有充分關注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落實到行動中,才能更加有效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從信息技術課堂中得到更多的獲得感。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學生興趣;信息技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9-0080
信息技術課程相對于其他主要科目來說,學生和教師都容易不夠重視。由于學生基礎水平的不同。他們對于這門學科的興趣高低也存在差別,而教師的教學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開展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課堂與其他傳統(tǒng)科目一樣,也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讓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地學習系統(tǒng)的信息技術知識。否則,信息技術課堂將會是學生我行我素的無序課堂,進而成為無效課堂。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的教學活動給我們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狀態(tài)以及興趣缺乏動力不足的原因,才能在興趣激發(fā)調(diào)動方面開展一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策略。那么,如何才能讓信息技術課堂興趣盎然呢?以下是幾點有效的嘗試。
一、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上靈活創(chuàng)新教學的形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讓學生積極靈活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收獲更好的學習效果。這進一步提升了教師的信心,有效地增強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因此,這是一個師生之間相互產(chǎn)生影響的過程。所以,教師要注意在教學方式方法方面的創(chuàng)新整合。因為對于學生來說,如果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會讓他們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尤其很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采用千篇一律的課堂,教師將理論講的頭頭是道,但是學生聽起來卻云里霧里,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難以持續(xù)集中注意力。因此,我們必須要進行改革,必須要在形式上創(chuàng)新,讓學生精神為之一振,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效果。教學的形式實際上是考慮到學生學習的特點,是尊重學生的體現(xiàn),因此形式是為內(nèi)容服務的,是為實現(xiàn)目標服務的。近些年來,廣為提倡的任務教學法、問題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都可以得到廣泛的實踐。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立足學生的實際努力改革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進一步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動力,讓為數(shù)不多的信息技術學習時間真正發(fā)揮有效的作用。
二、通過開展趣味化的計算機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興趣的提高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有趣的教學內(nèi)容,他們?nèi)匀皇欠浅8信d趣的。正所謂,每個人都有一顆童心,有趣的事物總是討人喜歡,引起人的注意。那么,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為什么不著力地從課程教學的趣味方面開展工作呢?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給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后進生因基礎差,常常會失去信心。在上機實踐課中,教師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兼顧到每一個學生,這時可以開展一些興趣活動,給學生呈現(xiàn)出一些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創(chuàng)新成果。例如一些程序能夠解決一些人們的實際問題,并且可以展現(xiàn)出創(chuàng)新的效果。這些都讓學生耳目一新,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另外,相對于普通的基礎知識學習的學生,對于游戲的內(nèi)容更加感興趣,所以,教師也可以借助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一邊玩一邊掌握相關的操作方法,這些都能夠提高他們內(nèi)在的價值感,增強自尊心,同時也讓他們對這門學科的興趣進一步提升。教師開展趣味化的教學活動,最重要的還是尊重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得到一定的滿足,這樣可以讓他們在某一個層次的需要方面進一步擴大。對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來說,如果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進行分析,學生在自尊感以及自我實現(xiàn)感等方面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滿足和提升。所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要了解人性的特點,了解人的基本需求和內(nèi)在的動力,這樣設計出來的教學內(nèi)容才更加有趣,才更能夠符合學生學習的需要。
三、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有設計層次分明的目標體系
教學活動要在目標的指引之下來完成目標的設定,不僅要具體明確,而且要具有可操作性,所以,既要有認知的目標,又要有行為的目標,同時,還要融合情感的目標。教師要善于理解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特殊性,正確看待對學生“雙基”的傳授。當前,我國不少地區(qū)的高中計算機課程都著重講授程序設計語言,這實際上是把培養(yǎng)和掌握計算機的程序設計能力作為高中計算機課程的主要教育目標,所以這一目標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這樣,教師能夠根據(jù)目標的指導進行分層目標的設定,讓學生可以掌握必備的計算機軟件的使用方法,能夠讓計算機為他們的學習成長和發(fā)展服務。所以,在教師準備整個課程的過程中,目標非常清晰。在學生的頭腦中也有非常清晰的目標層次體系,具有明確的學習框架,這也能夠讓學生有一種清晰感,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要主動推動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讓學生的興趣高低成為教師主動進行改革調(diào)整的重要原動力,要提高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讓學生能夠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得到教師更多的鼓勵和支持,提高信息技術的綜合水平。
總之,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讓每一位高中信息技術學習者都能夠體會到內(nèi)在的成就感,讓他們高效地利用課堂學習時間,主動進行問題的探索、整合和建構,讓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從信息技術中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更多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屹.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問題情境的構建分析[J].計算機產(chǎn)品與流通,2019(6):187.
(作者單位:江西省廣昌縣第一中學34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