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紹振
竇娥形象的諍性不僅在于其內(nèi)涵,而且在于其語言的詩性。《竇娥冤》形式系元雜劇,屬于歌劇,也就是詩劇。主角成套的唱腔都是詩,不過不用唐詩宋詞,而是與之并列在語言的諍性上另辟蹊徑的元曲。元曲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亞形式,其詩學原則有別于近體詩和詞。
竇娥所唱的套曲,充滿了平民草根性,不像唐詩宋詞用文言,而多為世俗的口語,如糊突、命短(不是壽夭)等。王驥德在《曲律-論曲禁》中說到其有“太文語,太晦語,學究語,書生語,堆積學問”等禁忌,說明這種詩藝的基礎(chǔ)并不是有別于文言的口語。耳熟能詳?shù)目谡Z并不能直接變成詩,而是要經(jīng)過轉(zhuǎn)化的。這種轉(zhuǎn)化還不能完全是唐詩宋詞式的,要按照曲律演化出來。如“怕硬欺軟”“順水推船”,直接寫出來是不能成為詩的,但是依照嚴格的曲律規(guī)范就神奇地轉(zhuǎn)化了。用曲律家王驥德的話來說,就是“妙語天成”。天成,就是天然,自然,大白話,沒有斧鑿痕跡?,F(xiàn)成的口語是俗的,但到了曲里,就變得俗中有雅。當然有時也自然融入精英文化的典故和現(xiàn)成的語句,如竇娥唱詞“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王驥德在《曲律-論用事》中說到用“古人成語”,或者是帶點文言風格的詞語在對句,“只許單用一句”“方不堆砌,方不蹈襲”。如,前句有了不分好歹,下旬就可用“錯勘賢愚”;對句有了“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起句就不能再用,只能用“只合把清濁分辨”。但實際上,若系口頭成語,則兩句皆可,如“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怕硬欺軟”和“順水推船”都是口語。
這些口語為主的諍陛,不大用近體詩歌追求的工對(工整的對仗),而是用不太工整的對稱(語詞并不一定對仗,只是句法對稱),所以比較寬松。如“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雖然句法結(jié)構(gòu)有點像對仗,但前后兩句中的兩個“的”是近體詩所避免的。又如,“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quán)”,兩個“有”重復,又雜入第二人物的呼語(天地也,天也,地也),一連三個感嘆性虛詞“也”,語句參差,語氣變幻,再加上單句散語“只落得兩淚漣漣”。從激烈的呼喊,到情緒無可奈何地低落,意象疏密相間,情緒起伏跌宕,均由語句駢散兼具所致。
與詩詞更不同的是,元曲唱詞雖比詩詞格律嚴格(詩詞只講平仄,而元曲因為要合樂,連平上去都要特別講究),但是,在句法連貫性上卻比詩和詞更加緊密,詩詞中省略的表時間、空間、因果的連接性虛詞,在曲中可以比較自由地增添,這叫作“襯字”(或襯墊字)。
當然,同樣為了合樂,詞的長調(diào)(六十字以上)也有所謂“領(lǐng)字”,如柳永《雨霖鈴》“對長亭晚”中的“對”是領(lǐng)字,“念去去千里煙波”中的“念”是領(lǐng)字。其功能乃是引出后面的句子。這樣就改變了句子的結(jié)構(gòu),“對長亭晚”是四言,按詩的節(jié)奏,應(yīng)該念成“對長——亭晚”,但在這里,只能念成“對——長亭晚”。“念去去千里煙波”七個字,如果是七言詩,應(yīng)該念成“念去去千——里煙波”,但這里是詞,“念”是領(lǐng)字,只能念成“念——去去千里煙波”。
詞中的領(lǐng)字往往是一兩個字。而在元曲里,襯字往往多達三字,乃至十幾字以上。王驥德在《曲律-論襯字》中舉【綿纏道】為例:“講什么晉陶潛認作阮郎”,本來是七字句(晉陶潛認作阮郎),其中的“講什么”就是襯字。竇娥的唱詞“豈不聞飛霜六月因鄒衍?若果有一腔怨氣噴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滾似綿,免著我尸骸現(xiàn)。要什么素車白馬,斷送出古陌荒阡!遮掩了竇娥尸首”,其中的“豈不聞”“若果有”“定要感的“免著我”“要什么”“斷送出”“遮掩了”,都是襯字。
《竇娥冤》唱的《滾繡球》中的“可怎生”“做得個”“卻原來”也都是襯字,大凡元曲中“我為你”“望當今”“這其問”都是襯字。元雜劇唱詞憑借這樣的襯字,使得句問的邏輯關(guān)系更顯豁,以一種大白話的姿態(tài)顯示出純樸、活潑、天真、原生的心態(tài)。黃圖璐《看山閣閑筆-文學部-詞曲》曰:“宋尚以詞,元尚以曲。春蘭、秋菊各茂一時。其有所不同者,曲貴乎口頭言語,化俗為雅?!彼^“化俗為雅”,也就是臧晉叔《元曲選-序》所說的“不工之工”?!安还ぁ笔窍鄬τ谠娫~而言的,而“工”則是對于口語的彈性規(guī)范。但這不等于說,曲不講究文采,只是文采的準則不同。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曲文之詞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何也?詩文之詞采貴典雅而賤粗俗,宜蘊藏而忌分明,詞曲則不然,話則本之街談巷議,事則取其直說明言……以其深而出之以淺,非借淺以文其不深也。”
這種俗中之雅的諍性是早期元曲獨具的,后來的文人則漸漸趨向于雅,詩詞雅言逐漸占了上風。(清)李調(diào)元就稱贊:“《西廂》工于駢驪,美不勝收。如‘雪浪拍長空,天際秋云卷,竹索纜浮橋,水上蒼龍偃。又‘法鼓金鐃,十月春雷響殿角;鐘聲佛號,半天風雨灑松梢。又‘系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钡牵@樣追求詞彩的華美,也引起了憂慮。李漁認為湯顯祖《牡丹亭》中的名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遍青山啼紅了杜鵑”等語,“字字皆費經(jīng)營,字字皆欠明爽。此等妙語,止可作文字觀,不得作傳奇觀”,遠不如其末編口語化的“似蟲兒般蠢動把隋煽”,《尋夢曲》中的“明放著白日青天,猛教人抓不到夢魂前”。
李漁的話不無道理,《西廂記》《牡丹亭》演出時,即使知識分子也很難直接聽懂。但是,作為一種特殊的詩,則很經(jīng)得起玩味。從根本上說,《竇娥冤》并不是詩,而是戲。元雜劇之所以成為與唐詩宋詞并列的偉大藝術(shù),就在于它有人物、動作。戲的生命在于人物之問的錯位,構(gòu)成出人意外的傳奇情節(jié),而這是套曲的抒情性獨唱難以完成的。戲劇性情節(jié)則由科白來推動發(fā)展,“科”就是動作,“白”包括“定場白”和“對白”。就人物對白而言,僅從語言上說,雜劇的對話是比較粗糙的,對話藝術(shù)在宋元話本和長篇小說中得到高度發(fā)展?!度龂萘x》《水滸傳》幾乎全是動作和對話,人物性格生動鮮明,而一些穿插其問的詩賦都陷于靜態(tài)鋪陳,去唐詩宋詞,乃至去元曲水平遠甚。不同文體,同一時代,在敘事和抒情方面的水準形成了令人晾異的反差,有些詩賦簡直成為作品的累贅,金圣嘆在改定《水滸傳》時將其刪節(jié)了大半,人物和情節(jié)反而明晰了不少。這種不平衡,直到曹雪芹寫出了《紅樓夢》才有所改善,曹雪芹將小說的敘事與詩詞曲的抒情高度地統(tǒng)一起來。不過應(yīng)該承認,以曹雪芹的天才,也不能不說是詩不如詞,詞不如曲。
當然,今天我們看到的元雜劇中的對話,都是舞臺腳本,與現(xiàn)場演出有很大的區(qū)別。在舞臺上,念白的感染力與其抑揚頓挫分不開。在這一點上元曲是很有講究的。王驥德說:“諸戲曲之工,白未必佳,其難不亞于曲。”“字句長短平仄,須調(diào)停得好,令情意宛轉(zhuǎn),音調(diào)鏗鏘,雖不是曲,卻要美聽?!标P(guān)鍵不在抒情,不在閱讀,而在現(xiàn)場念出來好聽(美聽)。今天我們閱讀元雜劇,僅僅將其當作文學作品來讀往往有不可解之處,如在一些次要人物出場時,有所謂定場詩,《竇娥冤》中賽盧醫(yī)出場時這樣說白:
行醫(yī)有斟酌,下藥依《本草》。死的醫(yī)不活,活的醫(yī)死了。
這是違背人物心理的,卻成為雜劇的一種不可忽略的要素。又如,楚州太守出場時,有這樣的定場詩:
我做官人勝別人,告狀來的要金銀。若是上司當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門。
當告狀的來了,這位太守卻對之跪下了,問為什么?答曰:
你不知道,但來告狀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這一切看來都是荒謬的,卻是劇場效果所必需的,因為這樣的荒謬構(gòu)成丑角。這種荒謬的說白,叫作插科打諢,構(gòu)成喜劇性,在正劇、悲劇演出中,引發(fā)觀眾一笑。王驥德在《曲律-論插科》中說:“大略曲冷不鬧場處,得凈、丑問插一科,可博人哄堂?!钡?,這種插科打諢并不能任意為之,是要有才氣的。王驥德在《曲律·論俳諧》中日:“俳諧之曲,東方滑稽之流也。非絕穎之姿,絕俊之筆,又運以絕圓之機,不得易許?!标P(guān)鍵是:第一,“著不得一個太文字”,也就是不能太文雅,沒有發(fā)噱;第二,“又著不得一句張打油語”,也就是又不能太不嚴肅。最佳的效果是“以俗為雅,而一語之出輒令人絕倒”?!陡]娥冤》中這種荒謬妙在其深層真實,甚至在悲劇中也會帶上喜劇性插曲。賽盧醫(yī)自稱“死的醫(yī)不活,活的醫(yī)死了”,貪官見告狀的下拜稱其為“衣食父母”,皆是荒謬的真實,由于荒謬與真實的反差強烈,引發(fā)的笑才具有喜劇性的深刻意味。故不屬打油。這在柏格森的“笑”的理論中,屬于incongruity(不一致)范疇,所顯示的乃是丑角之美。
相隔數(shù)百年,今天我們閱讀元雜劇,既要從文學的角度,又不能拘泥于文學的角度,同時要從劇場的角度去看,才可能避免隔膜。
關(guān)漢卿生活于金末元初,其時,中國戲劇藝術(shù)的天宇上人才輩出,河漢燦爛,四大巨星,光耀東亞。雜劇藝術(shù)從宋金的草創(chuàng)到元曲的成熟,其問不過一百多年,雜劇作家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征服了口頭俗語,將之詩化,與音樂、軀體動作和諧地融合為一種中國藝術(shù)史上(當然也是世界藝術(shù)史上)從未有過的歌劇藝術(shù)。要知道,就是近體詩已經(jīng)有了魏晉五七言詩的基礎(chǔ),從沈約開始講究平平仄仄,到李杜寫出盛唐氣象的成熟作品,積淀了四百年左右;而詞從李白寫出橫空出世的清平調(diào)到蘇東坡出現(xiàn),使宋詞在藝術(shù)上堪與唐詩并列為成熟的形式,歷史也積淀了四百年。這樣看來,元曲作家真是太天才了。
此時歐洲天宇上還是一片黑暗,歷史還要等待三百年,莎士比亞(1564-1616)才從遙遠的英格蘭島上發(fā)出耀眼的光華。不過莎士比亞戲劇雖為詩?。ㄆ湓姙闊o韻素詩blank verse),但還是朗誦劇;至于歌劇,同樣在三百年后才從意大利半島上出現(xiàn)可與元雜劇比美的《達芙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