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葉平
(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修辭學在西方學術發(fā)展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從古希臘時代以來,西方的翻譯理論一直非常重視對修辭理論的借鑒和運用,著名翻譯理論家Nida[1]39和Newmark[2]42都曾發(fā)表過關于翻譯與修辭的論述。我國的翻譯學界也非常重視修辭與翻譯的結合,余立三[3]、楊莉黎[4]、陳小慰[5]、劉亞猛[6]等學者先后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而有益的論述。
由于審美傳達障礙太多[7],古漢詩英譯一直是漢譯英研究中的重點和難點,又鑒于古漢詩是一種集成了大量修辭手法的文體,立足于修辭視角的古漢詩英譯研究,便也成為了當前的一個研究熱點。曹山[8]較早地研究了古漢詩英譯中與數字有關的修辭手法,李貽蔭[9]、鄭延國[10]和蔡華[11]等人著重研究了疊字修辭的英譯策略,顧正陽先后論述了古漢詩英譯中的借代[12]和雙關[13]辭格,葉定國[14]研究了對偶辭格的英譯技巧,胡德清[15]對許淵沖譯《毛澤東詩詞選》的修辭美進行了研究,酈青[16]對《一剪梅》的幾個英譯本中的互文修辭進行了對比解讀,劉華文[17]、李氣糾[18]、楊文瀅[19]和何杰[20]從認知修辭學、隱喻的角度研究了漢詩英譯中的修辭現(xiàn)象。
從時間角度來看,早期立足于修辭視角的古漢詩英譯研究,主要集中于對修辭手法的研究與論述,而最新的研究熱點,則是基于認知修辭學的古漢詩英譯中修辭現(xiàn)象的研究。從研究對象來看,上述文獻多數都是對于某一種或較少的某幾種修辭格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們多數都未考慮對研究成果進行更大范圍的推廣應用。劉華文[17]提出的詩歌翻譯中原文和譯文的同一性梯度和審美性梯度相比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具有較強的可推廣性,但是該分析與評價體系比較抽象,仍然較難實現(xiàn)對古漢詩英譯工作的指導與評價。
基于認知修辭學的古漢詩英譯研究已經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認知修辭學本身的發(fā)展也日新月異,復旦大學中文系的劉大為教授[21-22]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認知性辭格理論,該理論不僅具有成體系的辭格分析公式系統(tǒng),還具有較為完備的辭格評價體系。認知性辭格理論無疑是漢語修辭學研究中的一個里程碑,將這一理論引入到古漢詩英譯的研究中,應當可以為相關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參考,從而對古漢詩英譯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本文采用的認知性辭格理論,主要源于劉大為教授的著作《比喻、近喻與自喻——辭格的認知性研究》[22]。在這一著作中,劉大為教授將比喻、比擬、借代、移就、夸張、象征、通感等改變人們對事物的認知關系的修辭格定義為認知性辭格,并提出了這一定義的語義學基礎?;谡Z義分析特征法,在可能性這一角度,詞的語義特征可以分為必有特征、可能特征和不可能特征。認知性辭格的本質,就是使本體詞接納其不可能特征,以強制性共現(xiàn)的方式滿足語義學框架下的共現(xiàn)要求。
對于認知性辭格接納不可能特征的方式,劉大為教授提出了五種區(qū)分方式,包括有介/無介、有距/無距、隱含/顯現(xiàn)、正向/負向和性質/程度。在解釋性層面,基于認知的原發(fā)過程,劉大為教授根據相似關系、接近關系和自變關系分析了比喻、近喻和自喻的認知結構,提出了比喻的同一性梯度和近喻的同一性梯度,從而形成了認知性辭格的完整體系。在這一體系中,比喻被分為明喻、暗喻、比擬、借喻、比喻性象征,近喻被分為明喻性近喻、暗喻性近喻、移就、借代、近喻性象征,自喻包括夸張性自喻和通感性自喻,自喻向比喻、近喻的延伸則包括夸張性比喻、夸張性近喻、通感性比喻和通感性近喻。
在上述理論背景下,劉大為教授提出了認知性辭格的語言結構體系,并建立了相應的辭格分析公式系統(tǒng)。其中最為重要的基礎公式表達如下[22]120:
Wa+Ta
(1)
式中,Wa為本體詞,Ta為本體詞的不可能特征。
式(1)是所有認知性辭格的出發(fā)點,它反應了認知性辭格與失控的原發(fā)認知過程(夢境等)之間的區(qū)別,即在認知性辭格中,本體詞是現(xiàn)實中的真正對象,而在失控的原發(fā)認知過程中,本體詞可能會完全消失。依據接納不可能特征的方式和認知結構等方面的區(qū)別,在不同的認知性辭格中式(1)具有不同的變體??紤]到古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的不同,本文也希望對式(1)進行一些針對古漢詩英譯的適應性增補。
對于認知性辭格的評價,劉大為教授提出了三條創(chuàng)造性含量評價的原則,即語義跨度、獨創(chuàng)性和可接受性。這一評價體系可以直接用于古漢詩或其英譯本的辭格評價,但是對于翻譯過程中對認知性辭格的處理尚無評價原則。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將通過分析王昌齡的《出塞》及其不同英譯本,整理出適用于古漢詩英譯過程中認知性辭格翻譯的評價體系,以期為古漢詩英譯工作提供更多參考。
王昌齡的《出塞》是唐代邊塞詩的代表作之一,其長度雖然只有二十八個字,但其內容卻十分復雜深遠。該詩能夠實現(xiàn)這一表達效果,其中大量存在的認知性辭格功不可沒。
《出塞》原詩: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的第一句中使用了互文辭格,雖然互文辭格不被認為是認知性辭格,但是它對詩的解讀也具有影響,此處應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和“秦漢時的邊關”。對于這兩個語言結構,首先可以將本體詞定位為“明月”和“關”。詩人身處唐代,這首詩的目的也不是描述秦漢時代的邊塞,因此詩中所言的“明月”和“關”,必然不可能真正處于秦漢時代,而可能是“從秦漢時代傳承至今的”或“歷經滄桑的”。因此,此處狹義的“秦時”和“漢時”屬于本體詞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此處符合夸張性自喻的語言結構[22]174:
Wa+Ta
(2)
式中,Ta表示本體程度上不可能的特征。
在這首詩中,“明月”和“關”顯然不是單純的本體詞,它們還具有更深層的含義。樂府詩中“明月”常用于象征“人”的“離別”,結合下文中的“萬里長征人未還”,就更能確定此處是象征辭格。這個辭格中的本體詞是“人”,而本體詞和介體詞的可能特征,分別是“悲歡離合”和“陰晴圓缺”,至此可以根據相似關系推斷此處“明月”為比喻性象征。
然而,目前比喻性象征和近喻性象征語言結構的定義是[22]147:
Wb+Tb{Wa+Ta}/Tb
(3)
式中,Wb為介體詞,Ta為本體詞的可能特征,{}表示成分隱含,Tb為介體詞的可能特征,同時為本體詞的不可能特征,/Tb為無對應性的、上下文中的介體詞的可能特征,同時為本體詞的不可能特征。
詩句中介體詞的可能特征在象征結構中并未出現(xiàn),僅體現(xiàn)在了下一句的“萬里長征人未還”中,所以此時語言現(xiàn)象與結構公式無法很好地匹配。而在古漢詩中,“月圓缺”象征“人聚散”的情況卻十分常見,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等。由此可知在古漢詩中,一些象征性辭格是與文化語境相關的。因此在研究古漢詩時,無法套用現(xiàn)代漢語的語言結構,需要對認知性辭格理論進行一些補充。
因此在研究古漢詩的辭格時,可以將式(3)修改為:
Wb+(Tb){Wa+Ta}/Tb
(4)
式中,()表示成分可選,即其中的成分可能出現(xiàn),也可能不出現(xiàn)。
Wb{Wa}/Ta
(5)
式中,/Ta為無對應性的本體詞可能特征。
對于“秦漢”,結合下文的“龍城飛將”,也可以理解為一個近喻性象征辭格?!扒貪h”作為介體詞,“龍城飛將”是其在上下文中的一個必有特征,對應的本體詞則是“強盛的時代”,本體詞的可能特征即“強大的軍事力量”,語言結構符合式(4)。
詩的第二句中,“長征”是一個本體詞。而在古代,“萬里”對于“長征”是一個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因此此處是一個夸張性自喻辭格,其語言結構符合式(2)。詩中的“人未還”意象又是一個多重辭格,“人”在此處顯然并不是指代個體,因此此處的本體詞應該是“人”的一部分,即“征人”或者“將士”,這是一個借代辭格,以整體代部分,其語言結構符合式(5)?!罢魅恕钡纫庀?,又是“戰(zhàn)爭”的部分,這里又可以理解為一個近喻性象征,以“征人未還”象征“戰(zhàn)爭漫長”和“戰(zhàn)況慘烈”,語言結構符合(3)和(4)。
第三句中“龍城飛將”是一個典故,指的是鎮(zhèn)守邊境的飛將軍李廣。如果以“龍城飛將”為本體詞,李廣顯然不可能“在”唐朝,此處“龍城飛將”指代的是“有才能的將領”,語言結構符合式(5)。而結合下文,“不教胡馬度陰山”無法由某個將領或某些將領自身實現(xiàn),而可以由“強大的軍事力量”實現(xiàn)。因此又是一重指代,其語言結構符合式(5)。這個假設句式也反襯出了詩人可能對當前的無能將領有些不滿,但反襯辭格并未改變人們的認知關系,不屬于認知性辭格,因此此處不再討論。
第四句中的“胡馬”是一個很明顯的借代,“胡馬”是“胡騎”的一部分,而“胡馬”基本不會自動“度陰山”,所以此處為部分代整體,語言結構符合式(5)。此外基于上下文,單獨的或少量的“胡騎”即使越過了邊境,也不會導致“萬里長征人未還”,所以此處應該是近喻性象征,“胡騎”越過邊境,象征“敵軍”入侵國土,語言結構符合式(3)和(4)。詩中的“陰山”應該屬于象征?!瓣幧健弊鳛橐蛔?,本身與戰(zhàn)爭無關。而在古漢詩中,“陰山”通常是“邊境”的一部分,這一近喻性象征辭格的語言結構符合式(4)。
綜上所述,王昌齡的《出塞》中共有十余處認知性辭格,包括自喻性夸張、比喻性象征、借代和近喻性象征等四種。這些辭格十分有效地增強了詩的表現(xiàn)能力,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對這些辭格的處理將顯著地影響譯文的質量。
《出塞》的英譯本較多,本文選取了三個較為經典的版本進行分析,包括Witter Bynner譯本[23]27、翁顯良譯本[24]和許淵沖譯本[25]15-16。
研討后,各協(xié)作小組根據學習任務采取口頭匯報或視頻匯報等多種形式,展示課堂學習成果;課余,將自己的匯報過程錄像,或教師布置課后主題任務,通過團隊合作以視頻方式,上傳至網絡平臺“活動庫”的“學習活動管理”功能模塊進行展示,加深學生語言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鍛煉語言交際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
首先分析Witter Bynner譯本:
The moon goes back to the time of Qin,the wall to the time of Han.
And the road our troops are traveling goes back three hundred miles.
Oh,for the winged General at the Dragon City,
That never a Tartar horseman might cross the Ying Mountains.
在該譯本中,“時”被譯成了“goes back”,這個短語在英文中的常用含義包括“可以追溯到……時”,因此原詩中的“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兩個自喻性夸張辭格被替換成了描述性的表達,古今交錯的意境被大幅度弱化?!懊髟隆钡淖g文“moon”有“死亡”“風暴”“毀滅”等象征意義[26],所以此處譯文中仍然是比喻性象征辭格,語言結構符合式(4)?!瓣P”的譯文“wall”具有“壁壘”“屏障”等含義,因此依舊是借代辭格。對于“秦”和“漢”的譯文“Qin”和“Han”,也可以視為近喻性象征辭格仍然存在。譯文的第二句,“萬里”被譯為“three hundred miles”,“長征”被譯為“road our troops are traveling”,“人”即其中的“our troops”?!叭f里”對應的夸張性自喻辭格仍然存在,“人”對應的借代辭格則被取消,“人未還”象征的“戰(zhàn)爭漫長”也已消失。對于“龍城飛將”,譯者將其譯為“winged General”在“Dragon City”,“飛將”對應的雙重借代辭格仍然存在,此外鑒于“Dragon”在西方文化中的含義,“Dragon City”相對原詩還多出了一重比喻性象征,象征“危險的前線”?!昂R”的譯文是“Tartar horseman”,其借代辭格消失,但保留了近喻性象征辭格?!瓣幧健钡南笳餍赞o格也被保留。
接著分析翁顯良譯本:
The moon rises over this fort on the pass,just as in the days of Qin and Han.
Through here legion after legion has gone forth to war.
Far out they must be now,hitting hard or hard hit.
For none has returned.
Had there one commander of any prowess,no Tatar marauder would have ventured into our domain.
在該譯本中,與“時”相關的兩個自喻性夸張仍然存在。“明月”被譯為“moon rises over”,其象征意義存在?!瓣P”被譯為“fort on the pass”,其意為前線上的堡壘,弱化了借代辭格,可以認為是一種描述性表達。“秦漢”的辭格也未發(fā)生變化。譯文的第二句到第四句,對應的是原詩的第二句?!叭f里長征”被具象化描述,其夸張辭格消失?!叭宋催€”也被具象化描述,意為“他們現(xiàn)在一定是離開很遠,艱苦戰(zhàn)斗或者已被重創(chuàng),因為沒有人回來。”其中的象征辭格也已消失?!褒埑秋w將”被譯為“commander of any prowess”,即“有能力的指揮官”,因此這重借代辭格已經消失,但代指“強大的軍事實力”的借代辭格仍然存在?!昂R”的譯文是“Tatar marauder”,其借代辭格消失,但保留了近喻性象征辭格?!岸汝幧健北蛔g為“ventured into our domain”,其象征性辭格消失。
再來分析許淵沖譯本:
The moon still shines on mountain passes as of yore.
How many guardsmen of Great Wall come back no more!
If the Flying General were still there in command,
No hostile steeds would have dared to invade our land.
在該譯本中,“秦”“漢”和“時”被譯為“of yore”,即“很久以前”,其中的自喻性夸張辭格和近喻性象征都被消除?!懊髟隆北蛔g為“The moon still shines”,可以視為其比喻性象征辭格仍然存在?!瓣P”被譯為“mountain passes”,在西方文化中,可以指代“戰(zhàn)場”或“分離”,因此其雙重借代辭格仍然存在?!叭f里長征”已經被刪除,其夸張辭格自然也已消失?!叭恕北蛔g為“guardsmen of Great Wall”,借代辭格消失,但象征辭格保留。同時“人未還”的近喻性象征也還存在,但是象征意義從“戰(zhàn)爭漫長”和“戰(zhàn)況慘烈”轉變?yōu)閮H有“戰(zhàn)況慘烈”?!褒埑秋w將”譯為“Flying General”,其兩重借代辭格依舊存在。最后一句中“胡馬”譯為“hostile steeds”,其借代辭格和近喻性象征辭格都被保留,但“陰山”的近喻性象征辭格被刪除。
對于譯法,可以參考認知性辭格評價體系[22]185從相對原詩的語義跨度變化、相對原詩的獨創(chuàng)性和譯文的可接受性等三個方面進行評價。從語義跨度的角度而言,翁顯良譯本的語義跨度削弱最多,Witter Bynner譯本在“時”“人”“人未還”和“胡馬”等處存在語義跨度削弱,但在“Dragon City”處存在增強,而許淵沖譯本削弱了“秦”“漢”“人”“陰山”等處的語義跨度。從獨創(chuàng)性來看,翁顯良基本沒有相對的原詩獨創(chuàng)辭格,Witter Bynner的“Dragon City”是一處獨創(chuàng)辭格,許淵沖則在“mountain passes”處存在較高的獨創(chuàng)性。對于譯文的可接受性,翁顯良的譯文平鋪直敘,可接受性較強;Witter Bynner譯本中則保留了大量中文中常見的認知性辭格,對有著西方文化背景的讀者來說可接受性較差;而許淵沖將“秦”“漢”“陰山”等西方人不易接受的辭格進行了修改,提高了譯文的可接受性。綜上可知獨創(chuàng)性對認知性辭格的翻譯影響較小,而原文的語義跨度變化和譯文的可接受性則是評價認知性辭格翻譯的重要指標。
詩詞翻譯中譯文的可接受性雖然重要,但是通過大量削弱語義跨度去提高可接受性似乎有些得不償失,翁顯良譯本即存在這方面不足。Witter Bynner的譯本較為忠于原文,語義跨度變化較少,但是不利于提高可接受性。因此從認知性辭格的角度來看,許淵沖的譯本較好,該譯本相對原文語義跨度變化較少,但較大幅度地提高了可接受性。
對于古漢詩英譯,修辭格的翻譯非常重要。但目前立足于修辭格的翻譯研究,存在研究對象分散、研究成果不易推廣等問題,為此本文將認知性辭格理論引入到古漢詩英譯的研究中,對王昌齡的《出塞》及其三個經典譯本進行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結論:首先,在古漢詩中,認知性辭格十分常見?!冻鋈啡姽灿嫸藗€字,即存在十余處認知性辭格,包括自喻性夸張、比喻性象征、借代和近喻性象征等,因此采用認知性辭格理論分析古漢詩及其譯本具有必要性。其次,對于適用于現(xiàn)代漢語的認知性辭格理論,在分析古漢語時,需要進行一些補充。本文發(fā)現(xiàn)象征辭格的語言結構中,介體詞的可能特征有幾率不會出現(xiàn)在文本之中,而是存在于文化語境中。再次,基于對《出塞》譯本的分析可知,翁顯良譯本通過大幅減少認知性辭格,即減少語義跨度,來提高譯本的可接受性;Witter Bynner譯本相對原文的語義跨度變化較少,但可接受性較低;許淵沖譯本則在語義跨度變化較少的基礎上,提高了譯本的可接受性。最后,對于認知性辭格的翻譯,可以從相對原詩的語義跨度變化和譯文的可接受性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基于這個評價體系,可以認為許淵沖的《出塞》譯本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