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發(fā)展,語文這一課程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而語文課程也把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放在了首位,特別是對于1-3年級的學生,教師為提高他們的文學情操素養(yǎng)做出了很多努力,讓學生在對經典誦讀的過程中領會知識文化的魅力,并且在其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由此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文章中對于如何通過經典誦讀來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這一方面提出了幾條建議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誦讀經典;小學語文;語文素養(yǎng); 實踐價值
前言: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典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心理,提高他們自身的文化知識水平,提升學生的語文文化素養(yǎng)水平。通過對古代經典文章的誦讀,很大程度上會讓學生對經典著作產生興趣,通過語言文字的描述,讓學生能夠真實地體會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為學生掌握語文方面的知識提供了方便,有助于提升學生對文章和文字的理解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1]。
一、重視經典誦讀的影響
國學經典囊括了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的優(yōu)秀文化思想,還有從漢朝起,歷經各朝各代無數名家創(chuàng)作的各類優(yōu)秀的文章,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和層次展現(xiàn)了中國文化。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各種經典的誦讀,開闊學生的視野,深入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有利于加強學生的精神力量,體會到中國文化的豐富多彩、源遠流長。通過經典誦讀,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國學經典中所表達出來的濃厚文化底蘊,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利于學生將古代贊揚的優(yōu)秀品格精神與自身的發(fā)展結合起來,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2]。
二、如何通過經典誦讀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
1.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
國學經典內容廣泛多樣,而小學的語文教程中有許多的經典文章,在課前三分鐘進行經典誦讀,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小學生的關注,還有利于小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對經典文章的印象,有利于對文章的理解,進行知識方面的積累[3]。通過對課文的反復誦讀,熟悉文章內容,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感情思想,有利于學生提高對課文的理解能力,提升語文語言的表達水平和運用能力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重視課外閱讀
從各類的經典文章中能讓學生學習到先輩們做人、學習的道理,經典著作不僅代表了我國的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還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給每一代的中國人給予了強大的精神力量。而對于學生知識的學習不能僅限于課本,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課外擴展,豐富學生的知識,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學生要先將課程內容掌握,遇到不懂的地方積極向老師或者家長提問,老師再進行相對應的課外擴展,豐富學生的知識點。不定時組織課外閱讀活動,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學習國學中的經典文章,讓學生表達對文章的理解和他們自身領會到的思想感情;鼓勵學生對知識難點進行相關的資料查找,閱讀相關文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還可以進行誦讀比賽,提高學生對誦讀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積極的誦讀意識[4]。
3.營造良好的經典文章的誦讀環(huán)境
可以從小學生的特性出發(fā),借助多媒體,將經典文章以音樂、動畫、電影等方式呈現(xiàn)在小學生的眼前,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小學生對經典著作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小學生進行書法比賽,摘抄經典文章,再將學生各自的作品粘貼在教室后面,形成學習的良好氛圍?;蛘咴谡n堂上進行成語故事的表演,不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國學經典的理解,還有助于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的提高,讓學生真實感受中華文化,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文化素養(yǎng)。在學習詩歌的時候,可以進行詩歌朗誦比賽,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經典的學習,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古代文化的理解能力,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4.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將經典作品聯(lián)系生活
利用小學生想象力豐富這一特點,讓他們在學習經典詩歌時,依照色彩鮮明、敘述生動的文字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去體會句子當中的意境。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描寫了夏日荷塘的美景,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夏日荷塘的美景,用自己的語言對詩歌美景進行再創(chuàng)造,不僅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詩歌的記憶,提高自身記憶力,提高學生對大腦的運用,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語文語言的學習和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三、經典誦讀的實踐價值
小學生可以通過誦讀經典了解學習到很多的做人道理和與他人相處的道理,能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為以后的寫作積累素材,提高寫作水平。比如《論語》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笨梢宰寣W生明白與他人相處要心胸寬廣;《三字經》中“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笨梢宰寣W生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等等。讓學生能通過誦讀經典從小就培養(yǎng)起正確的觀念,體現(xiàn)了國學經典的現(xiàn)實意義,讓我們明白誦讀經典對培育新一代人才有著重大價值和意義。
總結:在小學時期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經典誦讀習慣,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累豐富的學習知識,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讓小學生誦讀經典,不僅能讓他們從小就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還有利于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提高新一代的文化自覺和自信,樹立正確的三觀。
參考文獻
[1]李嚴娥.如何通過誦讀經典,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J].讀與寫,2020,17(23):56.
[2]李學銘.國學經典誦讀助力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J].語文課內外,2020,(12):263.
[3]劉靜.經典誦讀對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研究[J].家長(中、下旬刊),2020,(10):81,83.
[4]王影.如何通過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提升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J].速讀(上旬),2020,(3):203.
楊柳 昆明市盤龍區(qū)青少年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