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古為今用
——論美國革命中羅馬史的發(fā)掘和利用

2020-03-03 13:25:18
歷史教學(xué)問題 2020年3期
關(guān)鍵詞:母國殖民地建國

趙 辛 陽

英屬北美殖民地建立后,古典教育日益興盛,美國的建國者得以熟諳古典典籍。他們在革命中時常引用羅馬歷史,觀看歷史戲劇,甚至穿上羅馬服飾。種種行為證明羅馬歷史的發(fā)掘在美國革命的意識形態(tài)建構(gòu)中占有一席之地,此現(xiàn)象值得深入研究。

學(xué)者們早期的研究基本上都肯定古典傳統(tǒng)對于建國者的影響,①Trevor H. Colbourn,“Thomas Jefferson’s Use of the Past”,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3d ser.)15(1958),56—70;Dorothy M. Robathan,“John Adams and the Classics”,The New England Quarterly,Vol. 19,No. 1 (Mar.,1946):pp.91—98;Charles F. Mullett,“Classical Influence o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Classical Journal 35 (Novermber 1939),pp.92—104;Richard M. Gummere,The American Colonial Mind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Gilbert Chinard,“Thomas Jefferson as a Classical Scholar”,The American Scholar,Vol. 1,No. 2(March 1932),pp. 132—143;Wright,Louis B. “Thomas Jefferson and the Classics”,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Vol. 87,No. 3,Bicentennial of Thomas Jefferson (Jul. 14,1943),pp.223—233;Gordon S. Wood,The Creation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1776—1787,Chape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8.貝林等少數(shù)學(xué)者則持否定意見。②Bernard Bailyn,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vard University Press,2017,pp.25—28;Clinton Rossiter,Seedtime of the Republic: The Origin of the American Tradition of Liberty,New York: Harcourt ,1953,pp.356—357.以理查德為代表的學(xué)者則批評貝林的觀點過于武斷,闡釋古代歷史如何為革命貢獻了話語和觀念。③Carl Richardson,The Founders and the Classics: Greece,Rome,and the American Enlightenment,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Meyer Reinhold,Classica Americana: The Greek and Roman Heritage in the United States,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4. Botein,Stephen,“Cicero as Role Model for Early American Lawyers: A Case Study in Classical Influence”,The Classical Journal,Vol. 73,No. 4 (Apr. — May,1978),pp.313—321;Eadie,John W.ed.,Classical Traditions in Early America,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6.近年來,有學(xué)者從時間意識角度來闡明建國者對羅馬歷史的認(rèn)知。④Eran Shalev,Rome Reborn on Western Shores: Historical Imagination and Creation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Charlottesvil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2009.筆者將研究建國者如何使用羅馬歷史來解釋時局,并建構(gòu)英國與自身的形象,來影響革命時代民眾的情感和認(rèn)知,為日后國族的構(gòu)建提供共同的心理與文化基礎(chǔ),進而為理解美國革命中政治文化的演變提供一種觀察的視角。

一、循環(huán)史觀與羅馬歷史的現(xiàn)實意義

濫觴于前蘇格拉底時代的循環(huán)史觀對美國建國者的歷史觀念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循環(huán)史觀的預(yù)設(shè)中,宇宙中萬事萬物處在循環(huán)狀態(tài),一切都會重復(fù)上演,而文明興衰交替不斷,文明強盛的頂峰往往就預(yù)示著衰敗的開始,從而迎接下一世代的更新。所以,建國者對于盛世的喜悅有所保留,甚至?xí)^地認(rèn)為盛世預(yù)示著衰敗的開始。例如在1767 年,《古今對比》全文充斥著悲觀的論調(diào),聲稱“日益衰落是寰宇之真理”,古代現(xiàn)代皆是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①“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esent Age and Former Age”,Virginia Gazette (Williamsburg,Virginia)·December 3,1767,引自數(shù)據(jù)庫America's Historical Newpaper,https://infoweb-newsbank-com.2019-04-10.所以循環(huán)史觀不但警告著建國者歷史總會重復(fù)上演,而且它能提供一種現(xiàn)實的理證,即英國的腐敗衰落順理成章,因為它剛剛獲得了七年戰(zhàn)爭這場決定性戰(zhàn)爭的勝利。

建國者認(rèn)為盛衰循環(huán)的歷史認(rèn)知與古典共和主義的世界觀相互兼容。《古今對比》的作者認(rèn)為,世界始終處于“美德”與“邪惡”的二元對立中,而人性總是屈從于欲望,致使美德遭受腐蝕,文明由盛轉(zhuǎn)衰。所以文明的盛衰循環(huán)在美德和腐敗的交替中完成。美德和腐敗是古典共和主義中的基本概念,美德意味著個人具有多種優(yōu)秀的品質(zhì),能夠?qū)⒐餐w福祉置于自我利益之上;腐敗則是人欲望橫流的表現(xiàn),與美德精神相對立。18 世紀(jì)的哲學(xué)家們往往將這兩種概念歸入人性的范疇。在此語境下,人性會被視為是左右文明興衰的動因?!豆沤駥Ρ取返淖髡哒J(rèn)為,“邪惡總會存于世間,并且還會繼續(xù)存在,只要世上還有人”。②“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esent Age and Former Age”,Virginia Gazette (Williamsburg,Virginia)·December 3,1767 取自數(shù)據(jù)庫America's Historical Newpaper,https://infoweb-newsbank-com,2019-04-10.即任何時代的人性都是一致的,人性必然有走向惡的趨勢,而這一不變法則導(dǎo)致文明盛衰循環(huán)不斷。這位不具名作者的意見反映了18 世紀(jì)盛行的主流觀念,即人性一致論。③彼得·蓋伊:《啟蒙時代(下):自由的科學(xué)》,王皖強譯,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56—200 頁。

人性一致論賦予了18 世紀(jì)歷史學(xué)重大的實用意義。在人性一致論預(yù)設(shè)中,18 世紀(jì)的人相信歷史學(xué)能夠發(fā)揮自然科學(xué)一般的作用。歷史學(xué)家科爾伯恩認(rèn)為,對于18 世紀(jì)的人來說,“就像牛頓發(fā)現(xiàn)了物理的萬有法則一樣,一定會有歷史的萬有法則,人性在任何地方都必然相同,相同的原因產(chǎn)生相同結(jié)果,歷史會重復(fù)上演”。當(dāng)歷史學(xué)能夠像自然科學(xué)一樣探究規(guī)律時,對過去因果關(guān)系的研究可適用于當(dāng)下,讓現(xiàn)代人從歷史的經(jīng)驗中判斷未來的走向,從而趨吉避兇。因此建國者篤信“過去能夠教導(dǎo)當(dāng)下,從而規(guī)避未來可能發(fā)生的錯誤”。④Trevor Colbourn,The Lamp of Experience: Whig History and the Intellectual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1998,p.5.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認(rèn)識中,約翰·迪金森將一句拉丁格言當(dāng)成座右銘:“幸福之人通過他人之不幸而日益明智?!雹蒉D(zhuǎn)引自Richard Gummere,“John Dickinson,Classical Penman of the Revolution”,Classical Journal,November 1956(52),p.82.因此,研究歷史的實用意義在人性一致論的預(yù)設(shè)中放大,關(guān)心現(xiàn)實的人會積極地研究歷史,找到社會腐敗的因素,以指引當(dāng)下。

羅馬歷史一直被近代西方視為研究國家盛衰的范例。在當(dāng)時主流歷史觀中,羅馬人崇尚美德,從蕞爾小邦成為統(tǒng)治地中海的大國,但是沒能逃脫腐敗的命運,從共和國典范墮落為專制帝國。18世紀(jì)的文人試圖通過羅馬盛衰原因的研究來觀察當(dāng)代,診斷時弊,或者以羅馬歷史的事例警醒世人,宣傳政見。對美國建國者影響巨大的英國輝格派尤其如此。⑥《獨立輝格黨人報》的創(chuàng)辦者約翰·特倫查德和他的助手托馬斯·戈登以羅馬共和英雄“加圖”(是小加圖而不是老加圖)為筆名,在《不列顛新聞報》和《倫敦新聞報》上發(fā)表了144 篇通信體文章,1724 年結(jié)集出版為《加圖信件集》,該書不僅僅只是托古羅馬小加圖的名號,其內(nèi)容涉及到大量羅馬由共和國轉(zhuǎn)為帝國這段時期的歷史,第18 篇、第27 篇、第30 篇等等文章都是對羅馬共和國腐敗問題的專門論述。之后托馬斯·戈登翻譯了數(shù)位古代羅馬歷史學(xué)家的作品并寫下評注,包括《塔西佗作品集》《撒路斯特作品集》以及西塞羅的《反對喀提林的四篇演說集》,這些作品同樣反映著他們在《加圖來信集》中的旨趣,關(guān)注羅馬共和國轉(zhuǎn)向帝國時期的歷史,關(guān)注腐敗問題對共同體的影響。參見約翰·特倫查德、托馬斯·戈登:《加圖來信》,賀文發(fā)譯,中國傳媒大學(xué)出版社,2017 年。愛德華·沃特利·蒙塔古這位自詡為“老輝格黨”(Old Whig)的文人寫出過《關(guān)于古代共和國興衰的反思》,這部著作致力于研究古代自由共和國衰落的主要原因,蒙塔古相信“英國和古代自由共和國奠基于相同的原則之上,他們的政策和憲法也是如此相似,而相同的原因?qū)a(chǎn)生相同的結(jié)果的原則,所以我們并非不能察覺出他們和我們風(fēng)俗(manners)上的相對應(yīng)之處”,為英國輝格派以及北美建國者的實用性歷史觀提供了認(rèn)識論的基礎(chǔ)。參見Edward Wortley Montagu,Reflections on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Antient Republicks,London: Printed for J. Rivington and Sons,MDCCLXXVIII,1759. 奧利佛·戈德史密斯,這位劇作家也對羅馬歷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寫出過兩卷本的羅馬史。參見:Oliver Goldsmith,Roman History,2 vols,London: Printed for Strahan MDCCLXXXIV,1771. 除此以外,英國輝格派還貢獻過很多這樣的著作,在此不一一列舉。

英屬北美殖民地在文化創(chuàng)作力上遠遜于母國,但是殖民地居民對羅馬歷史的興趣并不低。在北美獨立期間,殖民地報紙、小冊子等材料上出現(xiàn)大量涉及羅馬歷史的內(nèi)容。建國者吸收了母國輝格派的歷史觀,重點關(guān)注羅馬由共和國轉(zhuǎn)向帝國時期的歷史,以及羅馬帝國時期專制與腐敗給國家?guī)淼膫?。因此在革命緊張的時刻,報紙上會出現(xiàn)《歷史趣和益》和《羅馬歷史的示例》等專題文章,①“The Effects of Simplicity and Luxury on a state,Exemplified from the Roman History”,Virginia Gazette(Purdie and Dixon),September 5,1771;“The Reading of History Pleasing and Advantageous”,Virginia Gazette,March 17,1774,引自數(shù)據(jù)庫America's Historical Newpaper,https://infoweb-newsbank-com.2019-04-20.這些文章代表著建國者對羅馬歷史實用功能的重視。

在循環(huán)史觀的基礎(chǔ)上,羅馬歷史成為建國者的參照,影響建國者對時局的判斷方向,成為建國者建構(gòu)自身和不列顛形象的資源,構(gòu)成革命意識形態(tài)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二、建國者眼中不列顛的“羅馬帝國化”

基于上述觀念,建國者探討羅馬共和國轉(zhuǎn)向帝國的歷史,發(fā)掘其中可資利用的故事和人物,尋找不列顛帝國和羅馬帝國的相似之處,從而建構(gòu)母國羅馬帝國化的形象。而18 世紀(jì)的歷史學(xué)家對國家腐敗的社會性因素的研究,為建國者對母國形象的構(gòu)建奠定了認(rèn)識論基礎(chǔ)。

在《歷史的趣和益》和《羅馬歷史的示例》兩篇文章中,羅馬的腐敗被歸咎于奢侈風(fēng)氣的彌漫。②“The Effects of Simplicity and Luxury on a state,Exemplified from the Roman History”,Virginia Gazette(Purdie and Dixon),September 5,1771;“The Reading of History Pleasing and Advantageous,”Virginia Gazette,March 17,1774,引自數(shù)據(jù)庫America's Historical Newpaper,https://infoweb-newsbank-com. 2019-04-20.在18 世紀(jì)的主流觀念中,奢侈意味著個人高品質(zhì)生活的享受,“反映并且鼓勵著個人對物質(zhì)利益毫無原則的追求,致使丑陋且墮落的人類沉溺于奢靡與放縱之中,”③Drew McCoy,The Elusive Republic: Political Economy in Jeffersonian America,New York and London: W. W.Norton& Company,1980,p.23.結(jié)果是以公共利益和精神的犧牲為代價,社會美德衰微,腐敗就此產(chǎn)生。奢侈不僅僅有腐蝕性,還具有傳染性。時人認(rèn)為奢侈品開始在羅馬富人和掌權(quán)者內(nèi)部發(fā)生作用,然后腐敗和奢侈很快地流入進普通民眾中,公民美德精神遭到腐蝕,民眾沉溺于“揮霍奢侈的生活”中,國家因此腐化墮落。④“The Effects of Simplicity and Luxury on a state,Exemplified from the Roman History”,Virginia Gazette(Purdie and Dixon),September 5,1771,引自數(shù)據(jù)庫America's Historical Newpaper,https://infoweb-newsbank-com. 2019-04-20.因此奢侈是腐敗的社會性因素。

殖民地的激進派受到蘇格蘭學(xué)派思想家的影響,認(rèn)為英國同樣受到了奢侈的侵蝕。蘇格蘭學(xué)派按照經(jīng)濟形態(tài)將人類歷史進程分成狩獵、畜牧、農(nóng)耕和商業(yè)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由簡單到復(fù)雜,由粗野到文明。在第四階段商業(yè)社會中,人們享受商業(yè)帶來的物質(zhì)生活和高雅娛樂,但是人們也不再滿足于基本的需求,開始追求精致的奢侈品,所以商業(yè)社會被部分18 世紀(jì)的人視為腐敗和邪惡的溫床。第四階段商業(yè)社會的代表是近代歐洲文明。⑤Drew McCoy,The Elusive Republic: Political Economy in Jeffersonian America,New York and London: W. W.Norton& Company,1980,pp. 18—23; 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Basil: Printed by J. J.Tournesis MDCCLXXXIX,1767,p.369.英國是歐洲文明國家中的佼佼者,人口膨脹并且商業(yè)發(fā)達,貿(mào)易遍及全球。所以在很多人看來,英國商業(yè)社會的狀態(tài)和形象讓其本身就帶著奢侈與腐敗的原罪。同時,人們認(rèn)為羅馬奢侈風(fēng)氣的養(yǎng)成始于東方亞洲奢侈品的流入,⑥“The Reading of History Pleasing and Advantageous”,Virginia Gazette,March 17,1774;William Henry Drayton,A Charge,On the Rise of the American Empire,Delivered by the Hon. William-Henry Drayton,Esq,Charleston: Printed by David Bruce in Church-Street,MDCCLXXVI,1776,p.3. 引自數(shù)據(jù)庫 Early American Imprints,Series 1,no. 14741,https://infoweb.newsbank.com,2019-04-20.而作為全球貿(mào)易領(lǐng)軍者,英國從亞洲引入奢侈品的能力絕對在古代羅馬之上。在這樣的認(rèn)識論基礎(chǔ)上,關(guān)于英國政府掌權(quán)者奢侈腐化的消息大量涌入殖民地,⑦參見Bernard Bailyn,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Cambridge and Lond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7,pp.34—54.1720 年南海泡沫危機⑧與英國政府密切相關(guān)的南海公司促使政府在1720 年通過《泡沫法令》,但是南海公司在該年股價大跌,股票持有者蒙受巨大損失,引起英國巨大的經(jīng)濟混亂,影響深遠,泡沫經(jīng)濟一詞即來源于此。后經(jīng)調(diào)查證明南海公司與政府要員之間存在大量的暗箱交易,《加圖信札》就是對南海泡沫危機的直接回應(yīng),參見Bernard Bailyn,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Cambridge and Lond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7,p.36.反復(fù)被引證為新興商業(yè)階層腐蝕政府的例證。①參見Drew McCoy,The Elusive Republic: Political Economy in Jeffersonian America,New York and London: W.W. Norton& Company,1980,p.42.理論認(rèn)知和現(xiàn)實細節(jié)的觀察讓殖民地的激進派相信母國受到奢侈生活的腐蝕,腐敗不斷滋生,開始重蹈古代羅馬由盛而衰的歷史軌跡。南卡羅萊納法官德雷頓宣稱:“就像羅馬帝國一樣,大不列顛的政體中含有致使它衰敗的毒素……毒素受到了東方的奢侈品和財富的刺激,帶來了毀滅性的舉動?!雹赪illiam Henry Drayton,A Charge,On the Rise of the American Empire,Delivered by the Hon. William-Henry Drayton,Esq,Charleston: 1776,p.3. 引自數(shù)據(jù)庫Early American Imprints,Series 1,no. 14741, https://infoweb.newsbank.com,2019-04-30.

所以,在北美殖民地激進派的歷史認(rèn)知中,曾經(jīng)破壞了羅馬人美德的奢侈腐敗之風(fēng),如今出現(xiàn)在了英國社會中,那么在歷史循環(huán)的作用下,英國有可能墮落為下一個羅馬帝國,落入由盛轉(zhuǎn)衰的節(jié)點?,F(xiàn)實中英國一系列政策的頒行則加深了激進派的猜疑,被認(rèn)為是英國正在踏入與羅馬帝國相同命運軌跡的證明,而作為英國臣民的殖民者則會受到腐敗與專制的荼毒。

在殖民地激進派看來,1765 年頒布《印花稅法》就是一場陰謀,旨在毀掉殖民者作為英國人應(yīng)享之權(quán)利。不過比起陰謀,殖民地激進派更加恐懼陰謀的制造者,這讓他們聯(lián)想到古代羅馬的暴君。1765年9 月6 日,《康涅狄格報》上轉(zhuǎn)載了一篇文章,認(rèn)為頒布《印花稅法》的首相格倫維爾等人是謀害祖國之人,是陰謀家喀提林、尼祿、卡里古拉之流。③Connecticut Gazette,September 6,1765,引自數(shù)據(jù)庫 America's Historical Newpaper,http://infoweb.newsbank.com 2019-05-02.激進派領(lǐng)導(dǎo)者塞繆爾·亞當(dāng)斯也聲稱:“《印花稅法》就像尼祿用來割下羅馬人民頭顱的劍?!雹蹾arry Alonzo Cushing,ed.,The Writings of Samuel Adams,Vol.1,New York and London: The Rnicherbocher Press,1904,p.109.在塞繆爾·亞當(dāng)斯筆下,《印花稅法》是斬向殖民地人民的“利器”,而使用《印花稅法》的人是那些殘酷的尼祿們。

在殖民地的抵制下,《印花稅法》被取消。英國考慮到殖民地人民竟然對內(nèi)部稅如此敏感,所以決定征收外部稅,頒行《湯森稅法》,再次激起北美殖民地的抗議風(fēng)潮。⑤參見Pauline Maier,F(xiàn)rom Resistance to Revolution: Colonial Radica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Opposition to Britain,1765—1776,New York and London: W. W. Norton& Company,1991,pp.113—169.各殖民地的報紙紛紛轉(zhuǎn)載約翰·迪金森的《一個賓夕法尼亞農(nóng)場主的信札》,《信札》力陳作為外部稅的關(guān)稅對殖民地人民權(quán)利仍然具有威脅。當(dāng)他在解釋政府向進口海外貨物的商家征收貨稅時,他援引“明智的歷史學(xué)家”塔西佗作品,回憶“怪物”尼祿為了贏取人心減少奴隸購買稅,但是塔西佗認(rèn)為這項政策并沒有減輕購買者的負(fù)擔(dān),因為稅收落在了賣者一方,因此賣者將會提高奴隸的價格以彌補損失。以相同的邏輯推演,當(dāng)向商人等外部稅承擔(dān)者增加稅收時,這些商人為了利益會自覺地將新增的賦稅加之于商品,那么作為買者的殖民地居民就間接承擔(dān)了賦稅。正是基于外部稅所產(chǎn)生的可能性,所以《湯森稅法》仍然是“專制和壓迫政府”的惡政。⑥John Dickinson,The Political Writings of John Dickinson,Wilminton: Printed and sold by Bonsal and Niles,1801,p.208.在這段歷史引用中,迪金森將母國的法令解讀為尼祿使用其權(quán)力的方式。同時尼祿的歷史為迪金森的論述提供了理據(jù),用以解釋英國稅收政策的實質(zhì)和可能存在的危險。迪金森對塔西佗的引用反映了激進派看待母國稅收政策的視角,即政策的可能性問題。

正如李劍鳴教授所言,殖民地對于母國實行奴役、暴政、專制的指責(zé)往往都是基于可能性的分析。⑦李劍鳴:《英國的殖民地政策與北美獨立運動的興起》,《歷史研究》2002 年第1 期,第172 頁。顛覆北美自由和美德的陰謀會不會發(fā)生?尚在未知中。但是殖民地激進派擔(dān)心母國的新殖民地政策中隱藏著腐敗的征兆。這種擔(dān)心一方面來自于他們對現(xiàn)實的觀察,另一方面也源于他們從歷史中汲取的經(jīng)驗和教訓(xùn)。歷史本身就是托什所說的“有關(guān)各種可能性的清單”,⑧約翰·托什:《史學(xué)導(dǎo)論:現(xiàn)代歷史學(xué)的目標(biāo)、方法和新方向》,吳英譯,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7 年,第27 頁。在這份“清單”中人們可以理解事物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和種種可能性的趨向。18 世紀(jì),人們對歷史中因果聯(lián)系認(rèn)識的功利效果有著更高期待。建國者因此篤信,類似的陰謀總會帶來相同的惡果。正如約翰·亞當(dāng)斯所言,“相同的詭計,取得了相同的成功,在所有國家和時代一直上演著”。①John Adams,Novanglus,in Charles Adams ed.,The Works of John Adams,Vol 4, Boston: Charles C. Little and James Brown,1851,p.14.在這樣的歷史認(rèn)識論中,古代羅馬的陰謀史對于殖民地的激進派而言是“經(jīng)驗之燈”,影響著激進派對于現(xiàn)實可能性的判斷和認(rèn)知,讓他們評估現(xiàn)實中相同陰謀發(fā)生的可能性。

而歷史這份“可能性清單”往往會帶來焦慮的情緒。歷史認(rèn)知中的慘痛先例會讓建國者懷疑未來會不會面臨相同的厄運,從而擔(dān)憂自己的境況,這在建國者亞瑟·李的論述中尤為明顯。在敘述過一段羅馬由共和國轉(zhuǎn)入帝國的歷史后,李提醒殖民地的居民要謹(jǐn)防羅馬的專制和腐敗在北美殖民地重現(xiàn):“我們難道不該萬分小心謹(jǐn)慎,繃緊每根神經(jīng),在它萌芽時即開始抵制,或是躲避他隱秘的攻擊?難道我們不應(yīng)該把我們的自由當(dāng)成我們靈魂的寶石那樣來保護嗎?”②The Farmer's and Monitor's letters,to the inhabitants of the British Colonies. Williamsburg,Va.: Printed by William Rind,MDCLXIX,1769,p.67,引自數(shù)據(jù)庫Early American Imprints,Series 1,no. 11239, http://infoweb.newsbank.com,2019-05-05.“確定”的歷史事實認(rèn)知和現(xiàn)實可能性趨向相互交織,讓殖民地居民的焦慮情緒油然而生,擔(dān)心自己將會面臨與羅馬帝國人民相似的悲慘境況。在這種情緒氛圍中,激進派約西亞·昆西提醒殖民地居民,“不列顛對于美利堅所為而言,不就像是凱撒之于羅馬嗎?”③Josiah Quincy,Observations on the act of Parliament commonly called the Boston Port-Bill,Boston: Printed for and Sold by Edes and Gill,in Queen-Street,1774,p.59,引自數(shù)據(jù)庫Early American Imprints,Series 1,no. 13561, http://infoweb.newsbank.com,2019-05-12.

在一系列刺激殖民地居民的事件中,母國高壓政策讓殖民者不斷聯(lián)想到喪失了美德的羅馬帝國所施行的暴政,因此激進派自覺或不自覺地將建構(gòu)起母國羅馬帝國化的形象。在1771—1773 年間,這段時期母國沒有再推行改變殖民地憲法地位的重要政策,殖民地與母國的關(guān)系有所緩和,但是殖民地激進派對敵對派的羅馬帝國化卻愈演愈烈。在這期間,母國人物形象的建構(gòu)更趨向于臉譜化,成為等同于古代邪惡之人的符號。形象的建構(gòu)不再僅僅局限于政治評論的領(lǐng)域,開始以文學(xué)的方式出現(xiàn),宣傳的感染力也隨之增強。同時,國王喬治三世也開始被構(gòu)想為“尼祿”“凱撒”之流。

墨西·沃倫在1772 年創(chuàng)作了一出戲劇,以“警告公民謹(jǐn)防新上任的總督居心叵測”。因此,戲中總督拉帕蒂奧影射馬薩諸塞新總督哈欽森。④Rosemarie Zagarri,A Woman’s Dilemma: Mercy Otis Warren and American Revolution,West Sussex: Wiley Blackwell,2015,p.57.戲中拉帕蒂奧權(quán)勢熏天,野心勃勃,為宣示權(quán)力,無恥地宣稱自己將會“拋棄美德”,不惜以血腥的手段鎮(zhèn)壓反對者,將一切付之一炬,“在烈焰中像尼祿一樣吟唱”。⑤Mercy Otis Warren,The Adulateur: A Tragedy,As It Is Now Acted in the Upper Servia,Tarrytown : William Abbatt,1918,p.10,塔西佗等歷史學(xué)家曾懷疑尼祿曾經(jīng)在羅馬城縱火高歌,⑥塔西佗:《塔西佗編年史》(下),王以鑄、崔妙因譯,商務(wù)印書館,2009 年,第535—539 頁。因此這一惡劣行徑成了尼祿暴君生涯的生動寫照,廣為流傳。沃倫引入尼祿縱火的污點來豐滿拉帕蒂奧(哈欽森)的人物形象,無疑可以突出其形象的暴虐特征,從而增強這出政治宣傳劇的感染力。

在對羅馬帝國的極度厭惡和對局勢的恐慌中,激進派們著力于渲染羅馬遭受腐敗之后的惡果,暗示殖民地面臨的事態(tài)發(fā)展趨向。1770 年,波士頓慘案發(fā)生。在1771—1783 年間,為了突出波士頓慘案的政治意義,波士頓人民每年都會舉行紀(jì)念儀式。而領(lǐng)導(dǎo)者將會在儀式上演說,向民眾闡明政治現(xiàn)狀,以引導(dǎo)公眾輿情。約瑟夫·沃倫在1772 年的紀(jì)念活動中做了開幕演說。他以羅馬共和國的歷史作為整個演說的基調(diào),認(rèn)為羅馬共和的墮落在于其憲政的失序,并強調(diào)這預(yù)示著英國的走向,將母國羅馬帝國化。之后沃倫描繪了羅馬共和衰落后的歷史場景,暗示著母國羅馬帝國化后的命運。場景的描繪被壓縮為“鮮血”“放蕩”與“奴隸”這三個關(guān)鍵詞語,簡單且富有情緒上的感染力,用以渲染殖民地居民可能將會面臨的危險的局勢。⑦Orations Delivered at the Request of the Inhabitantnts of the Town of Boston to Commemorate the Evening of the Fith of MArch,1770. Boston:Printed by Peter Edes,in State- Street,1785,pp.18—19. 引自數(shù)據(jù)庫:Early American Imprints,Series 1,no. 18997,http://infoweb.newsbank.com,2019-05-04.

在殖民地反對母國的浪潮中,殖民地激進派對英國君主喬治三世的不滿情緒日趨高漲,后者也成為激進派筆下的羅馬帝國暴君。抵制母國之初,殖民地繼續(xù)維持著對喬治三世尊敬和效忠,并且希望通過向國王請愿的方式守護自己的權(quán)利,如《康涅狄格決議》雖然強烈地譴責(zé)《印花稅法》,但是仍對英王致以敬意和恭順。①Edmund S. Morgan,ed.,Prologue to Revolution: Sources and Documents on the Stamp Act Crisis,1764—1766,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59,p.54.隨著母國與殖民地之間的矛盾日趨激烈,英王逐漸被殖民地激進派認(rèn)為與他的大臣是一丘之貉,就如同古羅馬帝國的“凱撒、尼祿”。1772 年12 月,牧師約翰·艾倫在布道中用激進的言語暗示喬治三世是尼祿那種類型的暴君:“陛下難道有兩套法律體系嗎?一套用來治理英格蘭,一套用來治理北美……那個人比暴君尼祿更為邪惡的人?!雹贘ohn Allan,An Oration upon the Beauties of Liberty or the Essential Rights of the Americans,Boston: Printedand Sold by D. Kneeland,and N. Davis in Queen-street,1773,引自數(shù)據(jù)庫Early American Imprints,Series 1,no. 13018,http://infoweb.newsbank.com,2019-06-10.

喬治三世被構(gòu)想成尼祿式的暴君意義十分重大。在美國建國以前,君主制是西方文明中的主流和普遍存在的政體,君主制的意識形態(tài)在大洋兩岸都有著牢固的力量,臣民對國王宣誓效忠,背棄誓言被認(rèn)為是可恥的行為。在影響深遠的《政府論》中,洛克引用過著名的絕對君主制支持者巴爾克萊的觀點“誰反抗國王就是反抗上帝的命令”,但是尼祿那樣的君主顛覆國家,人民理應(yīng)反抗如斯暴君。③約翰·洛克:《政府論》(下篇),葉啟芳、瞿菊農(nóng)譯,商務(wù)印書館,2009 年,第152—154 頁。所以,當(dāng)喬治三世被構(gòu)想為尼祿式的暴君時,激進派是在宣判英王喬治三世統(tǒng)治的合法性不成立,殖民地人民無需尊奉效忠喬治三世的誓約。

在18 世紀(jì)歷史認(rèn)識論中,奢侈讓曾經(jīng)的羅馬共和國腐敗墮落,令羅馬人失去了自由和美德。如今,殖民地激進派憑著對歷史的聯(lián)想和現(xiàn)實可能性的推斷,懷疑母國出現(xiàn)了相同的征兆,母國有可能淪為與羅馬帝國相同的命運。文化精英將這種焦慮投入進政治宣傳中,以古代羅馬共和國墮落為羅馬帝國的歷史來比喻英國的歷史的進程。在宣傳過程中,羅馬歷史的敘述變得支離破碎,出現(xiàn)扁平化乃至符號化的趨勢,但是這種符號化的歷史闡釋釋放出情緒感染力。這樣的感染力對于普通大眾來說尤甚,因為他們大多數(shù)對古代歷史一知半解,更容易受到符號化和臉譜化的歷史闡釋影響。情感上的渲染則會深化參與者的政治信念,乃至政治信仰。④法國學(xué)者勒龐曾經(jīng)表示,“政治革命的產(chǎn)生可能是由深植在人們頭腦中的信仰所導(dǎo)致的”,而政治信仰借助更多的是非理性力量,而非理性力量,參見古斯塔夫·勒龐:《革命心理學(xué)》,佟德志、劉訓(xùn)練譯,吉林出版社,2011 年,第7 頁。為了不成為歷史上那些飽受腐敗和專制之害的羅馬人民,抵制乃至獨立成為殖民者可行的選擇。正如建國者梅森在1778 年所說:“真相是我們被迫投入‘革命’中,這是唯一自保的辦法,以讓我們的國家和后代免受那最邪惡事物的毒害,上一個地獄般的政府(如果它配得上政府的名稱的話),還要追溯至羅馬共和國的晚期,其統(tǒng)轄下的行省備受欺壓。”⑤Mason to Unidentified Correspondent,Oct. 2,1778,in Robert A.,Rutland ed.,The Papers of George Mason,1725—1792,Vol.1,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70,p.435.

三、建國者眼中美利堅的古羅馬共和化

當(dāng)英國被構(gòu)想為羅馬帝國時,殖民地的激進派則被想象成是羅馬共和英雄的化身,美利堅尋求獨立的事業(yè)是在追隨這些先賢的腳步,締造相同的偉業(yè),追求自由、美德以及和諧的共和主義社會秩序。

建國者堅信自己繼承了羅馬共和國的傳統(tǒng)、精神甚至是榮耀,這種信念以當(dāng)時大西洋兩岸主流的思想模式“治權(quán)轉(zhuǎn)移”(translatio imperii)為基礎(chǔ)。它和循環(huán)論一樣強調(diào)政治文明不斷地衰落和崛起,但非發(fā)生在同一區(qū)域,一個區(qū)域政治文明衰落了,另一個區(qū)域的政治文明將會替代它崛起,即治權(quán)轉(zhuǎn)移。轉(zhuǎn)移的軌跡有跡可循的,羅馬人依靠美德取得了偉大的成就,達到了治權(quán)的頂峰,后來國家陷入腐敗中而衰落。政治文明中心就不斷向西轉(zhuǎn)移,歐洲的各政權(quán)相繼繼承了這一榮耀。以此軌跡運行的趨勢而言,大西洋兩岸眾多文人相信“治權(quán)”終將越過大西洋來到美洲新大陸。⑥J. G. A. 波考克:《馬基雅維利時刻》,馮克利譯,譯林出版社,2013 年,第535—538 頁;Eran Shalev,Rome Reborn on the Western Shores: Historical Imagina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Charlottesvil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2009,p.31.1725 年,英國人喬治·伯克利出版《藝術(shù)和學(xué)問在美洲前景的隨想》一詩,最后一節(jié)是“帝國踏上西去的征程;前四幕已過,第五幕將是/ 今日大戲的終結(jié);最后登場的是時代的高貴子孫”。①譯文轉(zhuǎn)引自J. G. A. 波考克:《馬基雅維利時刻》,馮克利譯,譯林出版社,2013 年,第536 頁。伯克利的詩句遠漂至大洋彼岸,為尚處于青幼年階段的建國者所接受。1807 年,約翰·亞當(dāng)斯寫信給好友拉什,討論“帝國將在太陽西沉之處崛起”是否為伯克利的詩句,并且提及自他們孩提時代起人們總是會談?wù)撝螜?quán)向北美的轉(zhuǎn)移。②John Adams to Benjamin Rush,23 May,1807 https://www.founders.archives.gov/?q=empire%20had%20traveled%20westward%20Author%3A%22Adams%2C%20John%22%20Recipient%3A%22Rush%2C%20Benjamin%22&s=1111311111&r=12019-07-04.所以治權(quán)將要西移至北美大陸的想法對建國者具有相當(dāng)?shù)挠绊懥?。同時,建國者篤信北美的現(xiàn)狀與崛起之時的羅馬共和國十分相似,這點更加強了他們的信念。

于時人眼中,羅馬能夠締造偉大國家的關(guān)鍵正是在于社會狀態(tài),淳樸的農(nóng)業(yè)社會能夠養(yǎng)育出羅馬人民剛毅、勇猛以及樂于為共同體奉獻的自耕農(nóng)精神,即美德。憑借著在原初社會狀態(tài)中養(yǎng)育出的美德精神,羅馬征服地中海,締造了輝煌的羅馬共和國。③“The Effects of Simplicity and Luxury on a state,Exemplified from the Roman History”,Virginia Gazette(Purdie and Dixon),September 5,1771,引自數(shù)據(jù)庫America's Historical Newpaper,https://infoweb-newsbank-com. 2019-04-20.部分殖民者認(rèn)為,北美殖民地與羅馬共和國十分相似,早期的移民來到這塊曠野之地,開拓土地,建立農(nóng)業(yè)社區(qū)。有人認(rèn)為,北美共同體之所以能夠成為下一個文明的榮耀之地,是因為它年輕而有活力,道德水準(zhǔn)不會迅速下降。為此,北美應(yīng)該“杜絕奢侈和放縱的生活”,“鼓勵勤勞和樸素的精神”,以維持美德的活力。④轉(zhuǎn)引自Eran Shalev,Rome Reborn on the Western Shores: Historical Imagina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Charlottesvil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2009,p.80.建國者相信北美擁有羅馬共和國崛起的力量基礎(chǔ)——美德。正如歷史學(xué)家波考克所言,治權(quán)的轉(zhuǎn)移“取決于德性的轉(zhuǎn)移?!雹軯. G. A. 波考克:《馬基雅維利時刻》,第537 頁。因此約翰·亞當(dāng)斯寫道:“如果有一個襁褓中的國家值得被呵護的話,它一定是美利堅;如果有一群人應(yīng)該得到榮譽和幸福的話,那么他們一定是美利堅人民。他們擁有著羅馬人的高尚情操,而且是羅馬共和國最繁榮和最有美德時代的高尚情操?!雹轏ohn Adams,the Diary of John Adams,December,1765,文獻來自公開網(wǎng)站Founders Online,網(wǎng)址為https://www.founders.archives.gov/?q=infant% 20country% 20Author% 3A% 22Adams% 2C% 20John% 22% 20Period% 3A% 22Colonial% 22&s=1111311111&sa=&r=5&sr= 2019-07-04.“治權(quán)轉(zhuǎn)移”是建國者理解世界歷史進程的思想模式之一,基于此,建國者堅信北美能夠秉承羅馬共和的精神,讓美德與自由之光榮耀新大陸。

因此在獨立時期,建國者會有意地建構(gòu)自身羅馬共和英雄化的形象,以此占據(jù)輿論的主導(dǎo)權(quán)。1775年5 月6 日,在波士頓的老南區(qū)教堂殖民地人民召開了第五次紀(jì)念波士頓慘案的紀(jì)念活動。因為距康科德和萊克星頓事件爆發(fā)后不久,所以這次紀(jì)念會議的政治意義十分突出。據(jù)《利文頓報》的報導(dǎo),演說者約瑟夫·沃倫在走進會場前先去了附近的商店,取了一件“西塞羅式的托加長袍”,穿上后走入會場進行了主題演說。⑦Extract of a Letter from Boston,March 6,1775,Rivington’s New York Gazette,March 16,1775,引自數(shù)據(jù)庫America’s Historical Newspaper,https://infoweb.newsbank.com. 2019-07-25.托加長袍是古代羅馬的特色服飾,一般為享有羅馬公民權(quán)的男性所穿。歷史學(xué)家麥克拉克蘭認(rèn)為,托加是一種“文化密碼”,⑧James McLachlan,“Classical Names,American Identities: Some Notes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s in the 1770s”,in John W. Eadie ed.,Classical Traditions in Early America,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6,p.83.傳遞著重要的政治信息,對于儀式十分重要。

那么托加這個“文化密碼”有什么含義?首先,托加無疑表達了古羅馬共和文化中常見的自由和美德元素,這點反映在《利文斯頓報》對“西塞羅式托加”的強調(diào)上。西塞羅本身的經(jīng)歷和學(xué)說讓其成為西方傳統(tǒng)中共和精神的象征,在北美殖民地一直被視為具有美德和自由精神的典范。⑨Botein,Stephen.“Cicero as Role Model for Early American Lawyers: A Case Study in Classical Influence”,The Classical Journal,Vol. 73,No. 4(Apr. - May,1978),pp.313—321.托加還含有公民凌駕于軍隊的公民人文主義理念,這點可以從另一場景中得到佐證。激進派領(lǐng)導(dǎo)人塞繆爾·亞當(dāng)斯在簽署一項決議時,曾用過筆名Cedant Armae Togae,意為“武器受到托加長袍的支配”,①Paul Lewis,The Grand Incendiary: The Biography of Samuel Adams,New York: Dial Press,1973,pp,126—128.從亞當(dāng)斯的用法來看,托加長袍寄托著著軍事力量應(yīng)該服膺于公民社會的理想,這種理想也是古典共和主義的重要內(nèi)涵,與儀式所紀(jì)念的波士頓慘案息息相關(guān)。

作為一種文化密碼,托加長袍的意義和內(nèi)涵建立在北美殖民地共享的習(xí)慣和經(jīng)驗基礎(chǔ)之上,受眾能夠接受沃倫所要傳達出的信息。北美殖民者對于古典傳統(tǒng)和古代羅馬歷史有著濃厚的情感,根植于年少的求學(xué)歲月中。在殖民地的大學(xué)里,尚處于青年階段的建國者喜愛使用古代人的姓名作為代號,仿佛自己能具有古代人或神的性格和身份。②James McLachlan,“Classical Names,American Identities: Some Notes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s in the 1770s”,in John W. Eadie ed.,Classical Traditions in Early America,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6,pp.84—88.到了革命時期,借用“古代人物”姓名的習(xí)慣仍在延續(xù),報刊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各種明顯含有政治信息的假名,例如“烏提卡的加圖”、“美利堅的梭倫”等等。③參見Eran Shalev,Rome Reborn on the Western Shores: Historical Imagina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Charlottesvil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2009,p.130.建國者在表達政治問題時熱衷于“占據(jù)”古代名人的身份,表達政見,引導(dǎo)輿論的走向乃至意識形態(tài)的構(gòu)建。扮演古人是當(dāng)時的一種風(fēng)潮,而沃倫則是將這種風(fēng)潮視覺化,變成了儀式中可視的符號。

托加這種可視化符號可以提升儀式的效果,④文化人類學(xué)學(xué)者認(rèn)為戲劇化元素符號往往能夠提升儀式,“儀式中產(chǎn)生的情感刺激也會集中與這些象征之上,并使得人們對儀式表達出的意義更加深信不疑。生動的象征可以讓人們對儀式更加難以忘懷,儀式的效果也更加持久”??蓞⒁姶笮l(wèi)·科澤:《儀式、政治與權(quán)力》,王海洲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 年,第102 頁。有利于建國者對革命事業(yè)的合理化。同時,托加符號聯(lián)結(jié)了歷史與現(xiàn)實,讓激進派領(lǐng)導(dǎo)人直接扮演古羅馬人,將“治權(quán)轉(zhuǎn)移”的思想模式與革命的觀念結(jié)合在一起,滿足建國者占據(jù)殖民地意識形態(tài)主導(dǎo)權(quán)的目的。

除了將美國革命構(gòu)建為共和主義事業(yè)以外,建國者還利用古羅馬共和文化資源來提升內(nèi)部的凝聚力,應(yīng)對革命事業(yè)中不斷出現(xiàn)的危機,構(gòu)建共同的文化和心理基礎(chǔ)。18 世紀(jì),艾迪遜創(chuàng)作了《加圖:一部悲劇》(以下簡稱《加圖》)。劇中人物加圖對抗以暴君凱撒為首的腐敗之流,誓不屈從于邪惡和強權(quán),最終以身殉國。這部戲劇謳歌了加圖的美德及其為自由奮斗的精神,升華了加圖這位共和事業(yè)殉道者的形象。《加圖》在18 世紀(jì)中期流傳入英屬北美殖民地,大受歡迎。⑤Frederick Litto,“Addison’s Cato in the Colonies”,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23(1966). pp.431—439.

1778 年5 月,華盛頓率領(lǐng)的大陸軍在福奇谷排演了《加圖》。⑥轉(zhuǎn)引自Albert Furtwangler,American Silhouettes: Rhetorical Identities of the Founders,New Haven and London: New Haven University Press,1987,p.80.誠然,如前人所言,這證明了華盛頓本人十分喜歡這出戲劇,視加圖為楷模,而加圖形象的展示自然也有利于華盛頓政治聲譽的積累。但是筆者以為此前的研究忽略了戲劇與普通將士之間的聯(lián)系。⑦Albert Furtwangler,American Silhouettes: Rhetorical Identities of the Founders,New Haven and London: New Haven University Press,1987,pp.64—84; Carl Richardson,The Founders and the Classics: Greece,Rome,and the American Enlightenment,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p. 58; Eran Shalev,Rome Reborn on Western Shores: Historical Imagination and Creation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Charlottesvil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2009,p.100.

華盛頓率軍退入福奇谷后,部隊出現(xiàn)嚴(yán)重問題,大量軍官未能獲得薪餉,軍中出現(xiàn)嘩變,很多人將個人的利益置于共同體事業(yè)之上,離軍返鄉(xiāng)。⑧Minor Meyers,Liberty without anarchy: a history of the Society of the Cincinnati,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1983,p.2.此時,華盛頓安排《加圖》這部道德劇在將士面前上演。在該戲的第三幕中,加圖的部隊同樣發(fā)生了嘩變,為此加圖發(fā)表了一段演說,以美德和自由的信念鼓勵軍士反抗凱撒的暴政,拯救共和國。⑨Joseph Addison,Cato: A Tragedy,Boston: Boston: Printed by Mein and Fleeming,1767,p.51.因此,上演《加圖》這部著名的道德劇,明顯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而這反映了獨立戰(zhàn)爭中建國精英的普遍心態(tài)。

1774 年,納撒尼爾·格林寫道:“我相信反抗最終能夠得到勝利……我的自信不是來自于我們的軍事紀(jì)律和知識,而是來自于事業(yè)的正義和美利堅的美德?!雹貼athanael Greene to Deputy Governor Nicholas Cooke,22 Jun. 175,in Richard Showman ed.,The Papers pf Nathanael Greene,vol.1,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76,pp.89—90.大陸軍的將士大都不是職業(yè)軍人,缺少嚴(yán)格軍事訓(xùn)練。如此條件下,建國精英認(rèn)為軍士們更需要貫徹美德的高尚準(zhǔn)則,來彌補軍隊軍事能力的不足。而羅馬共和美德精神要求個人為共同體奉獻和犧牲,奉行剛毅、堅韌、忠誠以及勇武等品格。無疑,羅馬共和的歷史有利于實現(xiàn)精英對軍士道德水準(zhǔn)提升的矚望,所以建國精英們發(fā)掘羅馬歷史資源,以此提升軍士的道德水準(zhǔn)和愛國精神,克服獨立過程中的危機,提升內(nèi)部的凝聚力。正是在此背景下,《加圖》在福奇谷上演。在這個建國精英主導(dǎo)的過程中,羅馬共和美德的精神為北美的精英和大眾所共享,意味著美德價值觀的民主化,為精英和大眾提供共同的心理和文化基礎(chǔ)。

在獨立過程中,羅馬歷史文化資源出現(xiàn)了本土化趨勢,被用以樹立美利堅的英雄圖騰。喬納森·塞維爾為《加圖》寫了一篇新的后記,取代了之前由英國加斯博士所寫的后記,在1778 年首次出版并上演。在新后記中塞維爾宣稱,華盛頓是美利堅的加圖,富蘭克林、本尼迪克特等等其他建國精英也是古代共和英雄的新化身,大陸會議則是古代充滿美德的元老院的再現(xiàn)。在塞維爾的筆下,建國精英們被投入《加圖》戲劇中的世界,等同于戲劇中原先的角色,獲取媲美古代共和英雄的威名。這反映出建國者致力于本土化母國古典文化資源的努力,在這種努力中建國者闡釋了美國革命的性質(zhì),定義未來美國的前進方向和美國人的屬性,為新獨立的美國創(chuàng)造創(chuàng)屬于它的英雄圖騰。

在利用古代共和英雄的形象為國族文化的構(gòu)建奠定基礎(chǔ)時,建國者也在以古典文化資源填補獨立后留下的文化真空,取代之前他們作為英國人的政治文化表達方式,北美紙幣圖樣的改變正是反映了這種政治文化上的改變。

革命之前,殖民地所發(fā)行的紙幣以英國的鎊、先令和便士作為計量單位,并且以英文標(biāo)注,同時會有國王的印璽或者母國機構(gòu)的印章,體現(xiàn)著對母國的政治與文化認(rèn)同,②少部分的紙幣上會有些拉丁警句,但基本上都是紙幣上紋章中的一部分。但是革命后紙幣上的文化符號發(fā)生了改變。1775 年,大陸會議發(fā)行新紙幣,幾乎所有的紙幣上都寫有拉丁語警句。這些警句中大都蘊含著共和主義理想,例如在45 美元面值的紙幣上寫有“sic floret res publica”,意為“如此共和國將會繁榮昌盛”,寄托了建國者對未來共和國的展望。紙幣上也有很多傳自羅馬共和國時代的文化符號圖像符號,有掛著花環(huán)的墓碑,手執(zhí)代表天平的正義女神。這些符號大都來自于古羅馬共和國時期。③④參見Eric P. Newman,The Early Paper Money of America,Racine: Whitman Publishing Company,1967,pp.50—75;234—257,pp.145—148.

各州發(fā)行的紙幣也凸顯著濃郁的拉丁文化色彩。佐治亞在1776 年后發(fā)行新的紙幣,使用了很多蘊含政治情感的拉丁短語,如“l(fā)ibertas carior auro”,意為“自由比黃金更貴重”;“sustine rectum”,意為“支持正確之事”;并且發(fā)行的紙幣上有著很多拉丁文化圖像,如正義女神、自由帽,神杖和豐饒角等等。馬薩諸塞一直是殖民地反對英國的先鋒和中心,“自由之子”等運動的發(fā)端地,它在1775 年發(fā)行了以自由為主題的新紙幣。紙幣圖案上是個右手持劍,左手拿著英國大憲章的男人,有一行拉丁文短語“Ense petit placidam sub Libertate Quietem”,意為“他以劍尋求自由之下的和平”。但是到了1776 年,新的紙幣將大憲章這個英國人自由的象征替換成了“獨立”(Independence)的字樣,雖然沒有用拉丁文,但這種變化證明了建國者以紙幣圖案彰顯文化認(rèn)同轉(zhuǎn)變的目的。④參 見Eric P. Newman,The Early Paper Money of America,Racine: Whitman Publishing Company,1967,pp.50—75;234—257,pp.145—148.其它殖民地的做法亦是如此,不一一列舉。古典傳統(tǒng)提供了美國國家核心的文化理念,即自由和美德,因此可用以替代殖民地的英國文化表達,從而構(gòu)建美利堅的國族文化認(rèn)同??梢哉f,羅馬歷史的文化資源是美國人建立新國家認(rèn)同的媒介之一。

長時間以來,北美繼承羅馬共和國美德與榮耀的“治權(quán)轉(zhuǎn)移”觀念在大西洋兩岸風(fēng)行。隨著革命的開始,英國被設(shè)想成腐敗墮落的羅馬帝國化身,治權(quán)轉(zhuǎn)移的思想觀念也開始變得革命化,成為革命意識形態(tài)的一部分。在革命的過程中,羅馬共和英雄的事跡不斷被講述和上演,用以提升美利堅內(nèi)部的凝聚力,提升參與革命事業(yè)之人的美德和榮譽感,克服革命路上的軍事與政治危機。同時,古典文化資源出現(xiàn)美利堅化的趨向,建國者開始用羅馬共和英雄的符號來塑造美利堅人物的英雄形象,創(chuàng)立新國族的精神圖騰。當(dāng)美利堅矢志脫離母國的政治秩序時,國族的政治文化表達出現(xiàn)了真空,古典文化資源作為一種替代填充進來,形成新的文化表達。

結(jié) 論

隨著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和發(fā)展,大西洋兩岸的文化交流愈發(fā)活躍,書籍、報刊甚至移民等信息載體不斷涌入北美殖民地,大西洋兩岸的文化交流網(wǎng)絡(luò)形成并不斷擴大。無論是循環(huán)史觀、治權(quán)轉(zhuǎn)移等思想觀念,還是《加圖》戲劇等具體的文化資源,都是歐洲文化的結(jié)晶,它們沿著大西洋的文化網(wǎng)絡(luò)傳遞給北美的建國者。除此以外,網(wǎng)絡(luò)還傳遞了歐洲傳統(tǒng)社會交往模式,即在社會急劇沖突中時人習(xí)慣引用古代歷史來解釋社會現(xiàn)狀和表達訴求,所以說文化網(wǎng)絡(luò)構(gòu)成了古為今用話語得以產(chǎn)生和傳播的場域。在文化網(wǎng)絡(luò)中,建國者將歐洲文化的成果轉(zhuǎn)化為美國革命的政治文化資源,古為今用,用以理解和闡釋北美與英國之間關(guān)系。

建國者將母國不列顛理解成腐敗墮落的羅馬帝國的再現(xiàn),構(gòu)成了與美利堅形象對立的他者。建國者則將自我理解成羅馬共和英雄的化身,追求自由與美德,承載著羅馬共和國往昔的榮光。這樣的形象認(rèn)知影響了建國者的情感、觀念乃至信仰,構(gòu)成了革命的心理動因之一。建國者進而以羅馬歷史的敘述與想象將這種二元對立的觀念宣揚出去,塑造北美與不列顛之間二元對立的形象。

在這種革命宣傳中,建國者采用了比喻手法,將歷史與現(xiàn)實的秩序聯(lián)系在一起。于是,充滿想象性的歷史敘述和現(xiàn)實認(rèn)知相互融合,構(gòu)成了政治革命話語的一部分。這種話語在18 世紀(jì)命定色彩的歷史觀中有著獨特的意義,契合了“循環(huán)”與“轉(zhuǎn)移”的“歷史潮流”。如此,革命話語本身置于一種簡單而又不失宏大的歷史哲學(xué)中,意味著美國的獨立和崛起順應(yīng)了建國者想象中的時代規(guī)律,承載著羅馬共和國榮耀復(fù)興的使命,賦予了美國革命以世界歷史的意義。

在此過程中,建國者界定了新生國族文化的特性,堅定地揭橥羅馬共和之精神,將羅馬共和主義和英雄事跡內(nèi)化為美利堅的理想和信念,促成政治文化的新陳代謝。

總而言之,古為今用的闡釋融入進美國革命政治文化中,為建國者提供了話語工具,是美國革命意識形態(tài)中不可或缺的拼圖,也是日后國族構(gòu)建的文化基礎(chǔ)之一。

猜你喜歡
母國殖民地建國
新加坡殖民地自由港政策的形成(1819—1867)
Flow separation control over an airfoil using continuous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actuator
英屬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狗邪韓國是倭人之地——兼論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你是我最牽掛的人
中國在投資仲裁中應(yīng)如何處理條約簽署國與投資者母國的雙重身份
法大研究生(2019年1期)2019-11-16 00:37:56
私營軍事安保公司人員責(zé)任追究之困境
中國市場(2017年7期)2017-04-01 08:36:49
黃建國小小說欣賞
小說月刊(2015年6期)2015-04-23 08:49:00
十二、什么是“殖民地近代化”論
ODI逆向技術(shù)溢出的母國區(qū)域吸收能力分析與評價
德州市| 武义县| 茂名市| 志丹县| 镇原县| 健康| 武平县| 静乐县| 墨竹工卡县| 大港区| 樟树市| 巴中市| 阳原县| 阜南县| 白银市| 鄂州市| 门源| 昆山市| 井冈山市| 南宫市| 紫阳县| 龙陵县| 理塘县| 娄底市| 诸城市| 万载县| 天津市| 扶绥县| 安仁县| 建阳市| 普洱| 盐亭县| 汪清县| 镇安县| 化德县| 芦溪县| 宜城市| 仁怀市| 油尖旺区| 稻城县| 双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