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舜
(廣西民族大學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6)
泱泱恢宏的漢民族,以其偉岸的身驅、悠久的歷史、多樣的文化、高度的認同屹立在世界的東方。1938年鄒韜奮在《萍蹤憶語·弁言》[1]中說:“世界上有三個泱泱大國:一個是美國,一個是蘇聯(lián),一個是中國?!倍澜缟系你筱蟠笞鍎t只有一個,那就是漢民族。
在世界民族的汪洋大海中,從人數(shù)、歷史、環(huán)境上看,如果把民族比喻成海洋,那么,有的民族是“?!保械拿褡鍎t是“洋”,漢民族無疑是一個“洋”,是一個“民族洋”。
在國際人類學的族群視野中,有“族群島”的存在,即著名人類學家巴斯所說:“我們被引導去設想每一個群體都是在相對隔絕的情況下發(fā)展的文化和社會形式,主要與當?shù)氐纳鷳B(tài)因素相對應,并通過借助發(fā)明和有選擇地借用來完成的歷史適應。這個歷史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一個多民族的世界。每一個民族擁有自己的文化并組成一個社會,這個社會可以十分合理地分離出來,作為一個孤島而被加以描述?!盵2]我在《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中將巴斯所說的“孤島”稱之為“族群島”[3](P50)。而如果說族群島一般來說都是一些小社會,它們一般處于比它們更大的異族群之中,成為當?shù)氐纳贁?shù)群體[4]。那么,漢民族就是一個人數(shù)浩大的族群,他有龐大的社會,正如世人所言: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漢民族,有太陽的地方就有漢民族。
為此,與“族群島”相應,漢民族又是一個“族群?!薄K^“族群?!?,就是一個人口數(shù)量巨大、歷史特別悠久、文化豐富多樣,又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族群。從這個概念來考量,稱漢民族為“族群?!笔茄圆贿^其實,當之無愧的。
我們以九卷本500多萬字的篇幅,來呈現(xiàn)漢民族的歷史,想向人們傳遞什么信息呢?是炫耀還是反思?
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曾說:“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歷史可以從兩方面來考察,可以把它劃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5](P66)那么,我們研究和撰寫《漢民族史記》的目的是什么呢?其意義和價值又是什么呢?
一般來說,歷史價值是指對歷史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或者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意義。眾所周知,中國學術界素有重視中國歷史研究的傳統(tǒng),二十五史的史學傳統(tǒng),用信史記錄了中國國家起源、形成和發(fā)展的經(jīng)歷和底細之功已為世人知曉。近現(xiàn)代以來,在現(xiàn)代史學理論觀照下,著述蜂起,著名的有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郭沫若的《中國史稿》、翦伯贊的《中國史綱要》、白壽彝的《中國通史》等等。對于中國歷史研究的意義和價值,也如歷史學家王毓銓為《中國通史》的完成所寫的賀詩云:“積一代之智慧,備百世之長編?!逼渌嘘P中國歷史的專門史、斷代史則已成洋洋大觀,舉不勝舉了。
然而,中國學術界對漢民族研究的關注,與對中國歷史研究的重視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語了。近百年來,在現(xiàn)代民族理論的引進和影響下,面對“中國人西來說”,尤其是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中華民族意識被激醒,中國學術界方對漢民族研究開始關注,才有了梁啟超的《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以及王桐齡的《中國民族史》 上冊、呂思勉的《中國民族史》、林惠祥的《中國民族史》、呂振羽的《中國民族簡史》等一批有關民族研究的專門史。而關于漢民族研究,到21世紀2000年代則僅有吳主惠的《漢民族的研究》、徐杰舜的《漢民族歷史和文化新探》 《漢民族發(fā)展史》《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 《漢民族風俗史綱》 《漢族風俗史》(五卷本)、李龍海的《漢民族形成之研究》等。
盡管如此,漢民族研究的堅冰已經(jīng)打破,漢民族研究的道路已經(jīng)打通。在2010年代的世界風云中,漢民族研究最重要、最根本的意義和價值,在于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和振興提供歷史的經(jīng)驗。司馬遷曾說:“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卑褮v史作為今人明事曉理的捷徑。事實上,歷史對一個民族的真正價值在于:它能作為一種無形的紐帶,把某個國家,某個民族的人們聯(lián)系起來,以維系社會的認同感;它還可以凝聚和塑造某個民族或族群的人文性格;它還告訴如何研究和反思歷史上人為災難發(fā)生的過程和原因,以確保其不再重演。正如呂思勉所說:歷史是“前車之鑒”,以為“不知來,視諸往”;歷史是“據(jù)事直書”,使人知所“歆懼”[6]。所以,當今世界,很多歷史遠不如中國悠久的國家,都在竭盡全力、想盡一切辦法地保存、挖掘、維護自己的歷史。而漢民族是最早擁有史書的民族,這不僅體現(xiàn)了漢民族很早就覺悟到了歷史對于人類的重要性,也反映了漢民族善于反省,善于總結,致使?jié)h民族一直非常重視歷史的傳承和延續(xù)。所有這一切,對于中華民族的復興和振興來說,都是無價之寶。所以,費孝通在晚年總結自己的學術感悟時,提出“要重視和加強對漢民族的人類學研究”[7]。
有人不禁會問,在中華民族的復興和振興之時,研究和撰寫《漢民族史記》想向人們傳達什么樣的信息,傳達什么樣的價值觀呢?
第一,漢民族上下6500多年起源、形成和發(fā)展的連綿不斷歷史,向人們傳達了漢民族歷盡艱辛的苦難歷程,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這對中華民族的復興和振興無疑是一個精神支柱。
第二,漢民族從多元走向一體的歷史過程,向人們傳達了漢民族是歷史上多民族“混血”融合而形成的歷史事實,漢民族是中華民族從多元走向一體歷史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階段性成果。這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以及認同的過程無疑是一個示范樣本。
第三,漢民族是一個“安土重遷”的移動民族,幾千年來,它經(jīng)歷了一個又一個大移民時代,從黃河走向長江北岸,又過長江進入江南大地,再從江南大地走向海邊,最后走向海洋,走向世界各地,向人們傳達了漢民族在波浪式的大移民中,不僅開發(fā)了中國,也開發(fā)了世界的軌跡。這對華人為什么會走向世界做了有意義而又有說服力的探討。
第四,漢民族幾千年延綿沉淀下來的文化,不僅豐富多彩,且獨樹一幟,自成體系,是世界文化的寶庫,向人們傳達了漢民族軟實力的能量。這在當今世界力量的博弈中無疑是中國力量的一種良性顯示。
第五,漢民族幾千年凝聚而成的人文性格,向人們傳達了漢民族復興的巨大潛力。這對中華民族的振興無疑是無窮的榜樣。
凡此等等,我想應該是漢民族及全球華人都會認同的一種感悟、一種反思、一種表達。所以,本書敬獻給全球華人。
筆者積50年漢民族研究之力,有幸成為漢民族歷史的建構者,才有可能完成《漢民族史記》之大成。九卷本的《漢民族史記》,是筆者從1962年開始進入漢民族研究,1979年底開始撰寫《漢民族發(fā)展史》,1985年出版《漢民族歷史和文化新探》,1992 年出版《漢民族發(fā)展史》,1996年建立廣西民族學院(現(xiàn)為廣西民族大學)漢民族研究中心,與學術團隊通力合作,盡力吸收了20多年有關漢民族研究的學術成果而完成的。
如何呈現(xiàn)泱泱漢民族的歷史?是按近代以來在“西學東漸”中,中國史學界所形成的通史范式來呈現(xiàn)?還是按太史公司馬遷所開創(chuàng)的漢民族史學傳統(tǒng)結構模式來呈現(xiàn)?我們反復斟酌,反復實踐,反復比較,在歷時近5年的研究和撰寫過程中,越來越感到近代通史范式的刻板性、束縛性和淺薄性,越來越體會到傳統(tǒng)結構模式的生動性、開放性和深刻性。
實際情況是,編撰國家史,近代通史范式是大有作為的,使中國史著作蜂起而蔚為大觀,成就了一批中國史專家。但近代通史范式弊端不少,其往往以歷代王朝為坐標,刻板地把歷史按朝代分為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三大塊,一般重政治輕文化,往往寫成了朝代更迭史,束縛了歷史學家的手腳和思想,從而使歷史淺薄地蛻變成了帝王將相史。作為反叛,近十幾二十年來專門史紛紛崛起,這不能說不是一個重要原因。反思民族史的研究,由于“解放以來,中國民族史的研究受中國通史研究方法論的影響甚深。在各種版本的中國通史中,一般都列專章、專節(jié)敘述某朝代的民族及民族關系。因此,除有一部分學者認為中國通史已包括了中國民族史,沒有必要再贅述,而忽視或輕視中國民族史的研究外,更重要的是無視民族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把民族史的內(nèi)容套在中國通史歷史王朝的框架中,使民族史成了中國通史的附庸”[8](P4)。故少有學者用這種方法編撰民族史能有成就者。
而傳統(tǒng)結構模式?jīng)]有歷代王朝框架的束縛,眾所周知, 《史記》 所開創(chuàng)的本紀、年表、書、世家、列傳的專題結構,就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從而使歷史的編撰靈活機動,收放自如,不僅可使歷史生動起來,更可使歷史的敘述深刻起來。所以徐杰舜早于1989年,在《中國民族史新編》的《自序》中就提出:“中國民族史的編寫必須突破歷史王朝的框架,按民族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去編寫?!盵8]4
為此,我們這次編撰《漢民族史記》,按照民族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繼承漢民族的史學傳統(tǒng),運用傳統(tǒng)結構模式,將漢民族歷史的呈現(xiàn)分為歷史、區(qū)域史、族群史、文化史、風俗史和海外移民史6個專題。
漢民族雖已歷經(jīng)5000余年成為世界的“族群海”,在世界歷史上已留下了長長的、深深的腳印。歷史已無數(shù)次地證明:沒有哪個民族或族群能夠超越歷史,也沒有什么力量能將一個民族或族群歷史的足跡擦去。漢民族的歷史已經(jīng)寫成而不可改變,但歷史并沒有結束,漢民族將在起伏中繼續(xù)前進。
漢民族將走向何方呢?
深深的海洋,泱泱的漢民族,繼續(xù)書寫自己的歷史時,與中國各民族一起,在從多元走向一體的歷史長河中,將走向中華民族的高度認同和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