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
(政和縣第一中學,福建 政和 353600)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fā)展與提升、文化的傳承與理解、審美的鑒賞與創(chuàng)造這四方面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應把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放在首位。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等,都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需要。而要練就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發(fā)展、自我超越和自我升華,離不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質疑能力。
從學生方面看,學生不習慣自主質疑學習,或無自主質疑學習,常常無疑可生、無疑而學、學而無疑。在所有學科中,學生語文學科自主學習的時間最少。有自主學習意識的學生少,積極主動閱讀、鑒賞、練筆作文的學生更少,懂得自主質疑學習、習慣自主質疑學習的學生少之又少。學生學習情境由教師設計,學習內容由老師決定。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狀況?筆者認為這與沒有指導好學生運用自主質疑的學習方法有關。
從教師方面看,教師在為學生自主學習,總是在替學生質疑。學生自主閱讀總是有限的,思考討論的問題往往是教師精心設計好的,而不必自行發(fā)現(xiàn)、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是否真正意識到學生很需要自主質疑學習?是否在有意無意間忽視或懷疑學生自主質疑的能力?是否挪用了學生自主質疑的權力?是否以自己的講析代替學生的自主思考?是否指導學生掌握自主質疑閱讀的學習方法?教師總是煞費苦心地為學生質疑,是否想到要將質疑權交給學生?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學習任務群的目標是“發(fā)展實證、推理、批判和發(fā)現(xiàn)的能力,增強思維的邏輯性與深刻性……提高理性思維水平”。要達到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要求,得轉變學生無疑可生、無疑而學、學而無疑的閱讀現(xiàn)狀,需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學會質疑,習慣質疑,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為此,教師應當指導學生運用自主質疑方法閱讀學習,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質疑的閱讀習慣。
張文質說:“質疑的基本姿態(tài)是‘反向思維’,即對萬事萬物作‘反抗式思考’,目的在于避免思考本身陷入單向思考模式,而最終使人成為‘單向度的人’,質疑使人避免盲目與盲從,避免被馴服與奴役,質疑使課堂成為尋找真理、發(fā)現(xiàn)真理、分享真理的首要地方?!盵1]按照高考閱讀的考試要求,參照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結合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學生無自主質疑的閱讀現(xiàn)狀,筆者主張培養(yǎng)學生自主質疑能力。那么,如何指導學生運用自主質疑方法閱讀學習而培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呢?
閱讀的教與學有認知取向、實踐取向等目的,無質疑便無閱讀。面對權威、經(jīng)典要有敢于質疑的勇氣:相關的詞語、句子、段落可以質疑;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可以質疑;文中的篇章結構可以質疑;文章的中心主旨可以質疑等?!豆识嫉那铩愤@一課,筆者指導學生用自主質疑的方法進行閱讀學習。學生敢于質疑。如題目是“故都的秋”,可作者在文中寫故都的秋并未用上“故都”一詞,而是用“北國”一詞或“北方”一詞?!肮识肌迸c“北國”“北方”的詞義不同。北平曾作過元、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可謂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稱為“故都”。郁達夫從杭州重新回到北平,他寫現(xiàn)在的“秋的味道”,也是在回憶當年居住北平的時光,用“故都的秋”為題,有離開北平十年的感慨、懷念、深情,“故都”含有眷念之意,也暗含一種文化底蘊;“北國”一詞或“北方”一詞,寬泛,并不能等同于“故都”。作者這么寫是表達上的疏忽還是不嚴謹?學生的質疑有一定道理。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备矣谫|疑,活躍理性思維,培養(yǎng)質疑習慣。
孫紹振說:“要進入作品深層加以分析,就要從天衣無縫的作品中找出差異,揭示出矛盾,提出問題?!盵2]無論詞語、句子,還是意象,均有表層義與深層義(比喻義或引申義或指代義),由表及里地質疑,不讓所提問題停留在表層,往深處質疑,才能不斷提高質疑的品質、價值,從而不斷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如對賞析《沁園春·長沙》意象美的質疑:從這首詩作者選取了哪些典型意象到這些典型意象如何表達;再到為什么要選取“萬山”“層林”“百舸”“雄鷹”“游魚”等典型意象,而不是“山”“林”“舸”“鷹”“魚”,這之間有什么區(qū)別?上升到理解情和景的關系,理解意象的選取、表達、組合與立意的關系,欣賞毛澤東描繪的一幅幅壯闊的畫面、創(chuàng)造出的高遠意境和抒發(fā)的豪情壯志;不僅如此,更要思考:這豪情壯志與治國平天下有什么不一樣?毛澤東形象不只是革命青年形象,更是詩人形象和革命青年形象的完美結合。這樣的質疑層層推進、深入,籠天地于心內,挫萬物于疑端。
指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認識、經(jīng)驗出發(fā),自主地比較思考,去尋求和對比不同觀點,不封閉、不定勢、不偏執(zhí)、不盲從、多求異、多突破、以求有新的收獲。
1.同課橫向比較質疑。借助歷史還原法對同一個問題的不同理解進行質疑。對“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有多種解讀:善于自解自慰的曠達灑脫;有志為國卻懷才不遇的悲哀;不滿現(xiàn)實、無可奈何的惆悵、失意和憤懣;心有不甘、無奈卻也曠達、積極、平和……怎樣解讀更切合蘇軾寫這首詞時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感情呢?孫紹振說:“不管什么樣的作品,要作出深刻的分析,光是從今天的眼光去觀察是不行的,必須放到產(chǎn)生這些作品的時代(歷史)背景中去,還原到產(chǎn)生它的那種政治的、經(jīng)濟的、文化的,藝術的氣候中去?!盵3]由此,可結合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借助歷史還原對以上多種解讀進行比較思考:作者能否真正釋懷、真正曠達與超脫?以上各種解讀是否都正確?抑或有不足?運用橫向比較質疑法分析,可以這樣解讀:作者是在希望與現(xiàn)實、理想與挫折的沖撞下面對人生短暫,雖內心深處惆悵、失意、悲哀,但不得不曠達灑脫、隨遇而安。“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作者面對理想與現(xiàn)實矛盾時的紓解。同課橫向比較質疑是引導學生學會用聯(lián)系的觀點、知人論世的方法,“在閱讀中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是帶領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思考、廣泛而深入的探索,既形成閱讀的思維策略,又養(yǎng)成實事求是、理性、開放與公正的態(tài)度”。[4]
2.同課縱向比較質疑。文章中的人和事要辯證地、動態(tài)地看待,對主客因素進行質疑。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閱讀,對林沖性格命運的縱向比較質疑:為什么八十萬禁軍教頭逆來順受、委曲求全?為什么逆來順受、委曲求全的林教頭最終風雪夜奮起反抗?造成林沖性格、命運的主客觀因素是什么?對林沖形象的各種分析評論強調更多的是封建統(tǒng)治者不斷逼迫這一客觀因素,林沖悲劇命運固然主要是客觀因素造成的,是不是也有內在原因可分析?把“逆來順受、委曲求全”當作內在原因來分析妥當嗎?“我因惡了高太尉”,表明林沖對高太尉缺乏全面的認識,因而“逆來順受、委曲求全”。“逆來順受、委曲求全”是林沖性格命運的表象與結果,而非林沖悲劇命運的內在原因;林沖沒有真正覺悟,缺少反抗意識,這應該是他逆來順受、委曲求全的原因。這種同課縱向比較質疑法有助于學生客觀地、全面地、動態(tài)地分析林沖性格、命運,可讓學生學會用辯證的、發(fā)展的眼光進行審視、評價,可提升學生探究和辨別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
3.同課橫向、縱向比較質疑。相結合《氓》一課閱讀,可縱向比較質疑:為什么女主人公從戀愛到婚后到最后的決絕表現(xiàn)出的性格、思想感情不一樣?只分析她的純潔多情、無私勤勞、剛烈,不夠?!坝卩蹬?,無與士耽”“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她敢于向不公正的命運抗爭,她是自身愿望的主宰者??蓹M向比較質疑:女主人公與氓對婚姻的態(tài)度不同,兩人不能“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為什么要說女主人公的命運是悲劇的?氓不專一于女主人公,不珍惜女主人公的純潔多情、無私勤勞;“女也不爽,士貳其行”“靜言思之,躬自悼矣”。女主人公痛苦而清醒、剛強,至始至終是追求忠貞愛情的主動者,所以悲劇的不是女主人公,而是氓。如此橫向縱向比較質疑兩相結合,有助于學生深入地分析、綜合思考而形成一個全面和合適的結論,而不是滿足于教材的解釋。
4.逆向假設質疑。這種假設質疑往往著眼于事物的反面,通過對在假設條件下可能產(chǎn)生的結果的推測,并與原文進行鮮明的對比,分析事物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結果,是一種逆向解讀。潘新和教授說:“逆向解讀是解構性、反思性的,是錯位、反向解讀、誤讀,有利于培養(yǎng)探究性、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助推言語表現(xiàn)素養(yǎng)、能力的提升?!盵5]如《項鏈》一課反向假設質疑:如果舞會上盡情歡樂的瑪?shù)贍柕聸]有丟失項鏈,那么瑪?shù)贍柕碌拿\會改變嗎?真的會如她所愿躋身上流社會嗎?如果那串項鏈找到了,瑪?shù)贍柕碌男愿駮淖儐幔咳绻饋硭冀芊蛉瞬桓嬖V瑪?shù)贍柕履菕祉楁準羌俚?,那么之后的故事情?jié)會怎樣?作者塑造瑪?shù)贍柕逻@一人物形象的價值在哪里?通過反向假設質疑,既認識她虛榮心的危害,又認可她單純、誠信、勇毅的可貴品質,如此客觀公正地分析瑪?shù)贍柕碌娜秉c和優(yōu)點,進而思考改變人物自身處境、命運的正確方式方法。反向假設質疑法可一改學生的順向思維習慣,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思維的深刻性、批判性。
用自主質疑的方式進行閱讀,即批判性閱讀“可以增強我們對合理解釋自己的觀念和信仰的能力,進而增強我們文本的歸屬感”[6]。以上自主質疑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意識、質疑習慣、質疑能力。誠然,學生質疑的每一個問題未必都是有價植的,但學生能感受并擁有自主質疑閱讀的快樂,任何的越俎代庖、吹毛求癡、急功近利都無補于教、無益于學。若能循序漸進,堅持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質疑而學習,相信其自主質疑閱讀能力會不斷增強,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