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銀
摘要:在家庭教育中,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品行,家長應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意識,注重勞動觀念形成并轉(zhuǎn)化成家務勞動的責任感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必修課。在家中給予孩子力所能及的固定的勞動崗位,給予勞動指導與檢查。同時,肯定孩子的勞動成果,正確處理孩子做家務與學習的關(guān)系。相信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孩子能夠形成正確勞動的觀念和較強的責任感。
關(guān)鍵詞:勞動教育;家庭教育;勞動觀念
馬克思說過:“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勞動是人們改變物質(zhì)對象,使之適合自身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動,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最基本條件。中華民族是熱愛勞動的民族,正是勞動創(chuàng)造了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歷史文化,創(chuàng)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目前,有些家長不愿意讓孩子干活,使得孩子缺乏勞動的責任感,并讓孩子錯誤地認為勞動是為家長做的。據(jù)此,家長必須讓孩子意識到他是家庭中的一分子,給予孩子力所能及的固定的勞動崗位,對孩子加強家庭勞動教育。
一、讓孩子從小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
家庭勞動給孩子帶來的不僅是動手能力,孩子的思想品質(zhì)也會得到一定的磨煉與提高,能正確樹立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觀。
勞動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在營養(yǎng)良好的情況下,勞動能促進大肌肉、小肌肉的發(fā)育。勞動在培養(yǎng)完美體魄上所起的作用,同運動一樣重要。許多勞動能顯示體力與技能技巧多種多樣的結(jié)合。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勞動不僅使人‘心地正直,而且能使人‘身強力壯。”
因此,家長應該抓住孩子好奇心強的特點,孩子喜愛嘗試,也會模仿家長進行勞動。這時,家長要給予孩子嘗試的機會,不要阻止,加以適當引導。如:家長在掃地時,孩子也拿著掃把學著做,這時家長應該耐心地講解,一步步地慢慢教,接著和孩子一起完成打掃任務。孩子能夠參與打掃,他們會產(chǎn)生很大的成就感。當下次掃地的時候,孩子會更樂于參與勞動,而且越做越好。家長慢慢地放手,把這份光榮的打掃任務交給孩子,也把這份勞動責任交給了孩子。
二、家長給予孩子固定的勞動任務,并給予指導與檢查
孩子漸漸長大了,父母更應該讓孩子成為家里的勞動小幫手。家務勞動對孩子的勞動要求更高一些,對孩子的勞動指導和檢查工作要做得更細。勞動的指導是對孩子的新勞動程序一步一步地講解與示范,再由孩子動手操作的同時給予具體的指引。指導得越細,孩子的成功性越大,就越能激發(fā)孩子的勞動熱情。接著要進行檢查,對孩子的勞動要及時給予評價,讓孩子懂得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也讓孩子知道存在的不足,讓自己做得更好。如:上小學時,可以讓孩子洗碗筷、洗鍋等,父母教孩子一步一步地做,孩子學著做,家長可以提出注意事項。等孩子洗完后,父母及時檢查,做得好的及時表揚,做得不足的提出建議。
三、要善待孩子的勞動成果
勞動會帶來成功感與喜悅感,當孩子看到勞動成果時,家長和孩子一起分享勞動的成果,是促使孩子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習慣、激勵其繼續(xù)勞動的良好辦法。
勞動還要持續(xù),肯定孩子的成果不等于讓孩子守著已有的成果停止不前,珍惜其成果,肯定其勞動的目的,激發(fā)其更強的勞動欲望。因此,肯定孩子的勞動成果時要誠懇與客觀,先贊揚其優(yōu)點,然后用鼓勵的語氣指導、啟發(fā)孩子改正不足之處,如“昨天你能自覺掃地和拖地,為爸爸媽媽分擔家務,我們很高興,如果能把掃把和拖把洗干凈,不是更好嗎?”
四、正確處理孩子做家務與學習的關(guān)系
一部分家長看到孩子課業(yè)負擔重,便自然地免去孩子的勞動任務。一位高年級學生的家長說,自己小時候吃了不少苦,現(xiàn)在條件好了,不能再讓孩子吃苦。只要孩子學習好,將來有出息,家務隨時學都行。再說,現(xiàn)在課業(yè)時間很緊,競爭壓力大,孩子周末都在上各種補習班,沒有時間做家務,有時間還不如讓孩子多睡覺。筆者認為,與做家務相比,學生上學時以學習為主,但是家長不能照顧孩子一輩子。在家里,勞動是孩子成長的第一需要,加強家庭勞動教育對孩子的學習和將來的工作,是非常有益的,特別是小學生,知識增長較快,經(jīng)驗日漸增多,身為家長,更應該以先進的科學方法,教育引導孩子勞動、學習、生活。
可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的父母更為重視孩子的學習,并給予優(yōu)先考慮,甚至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集中精力學習,不讓孩子做家務活。那么,這種學習優(yōu)先的觀點能否對孩子的將來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呢?家長又該如何擺正孩子做家務與學習的關(guān)系呢?
事實上,不少孩子不愿做家務時,就以學習為借口,其實若孩子真有學習的欲望,即使讓他適當做一些家務,也不會影響學習,反而還會帶來益處。首先,勞動是一種休息,孩子在學校上了一天學,大腦也該適當休息,做家務的同時也就得到調(diào)劑;其次,勞動對智力發(fā)展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再者,人在做某件事情,當一切準備工作都就緒時,反而不想行動。即生活條件過于優(yōu)越,反而造就懶惰,而逆境往往使人奮發(fā)。因而,家長應每天讓孩子適當做些家務,不能讓孩子以學習為借口而不愿做家務,不能讓孩子感到做家務會占用學習時間。因而當孩子必須利用剩余時間學習時,反而會珍惜時間專心致志地學習。凱斯德那的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家長可以從中得到啟發(fā),處理好孩子做家務與學習的關(guān)系。
孩子的家庭勞動要從基礎(chǔ)開始,要從點滴做起。培養(yǎng)勞動觀念和形成家務勞動的責任感是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必修課。養(yǎng)成勤奮、積極的態(tài)度,使學生能夠自信地立足于社會。
參考文獻:
[1]睿雪.好孩子不是管出來的2:自由的孩子更自覺[M].南京:江蘇鳳凰美術(shù)出版社,2017.
[2]樊登.讀懂孩子的心[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