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永,李青宗
(貴州財經(jīng)大學 商務學院,貴州 惠水 550600)
藏族格言詩興于13世紀[1],是民族典籍中的一顆璀璨的珍寶。藏族格言詩蘊藏著深邃的哲理,漾溢著生活的激情,散發(fā)著凝練的文采,飛濺著詩意的火花[2]。吸收了民歌的精華,藏族格言詩在結構構思、文采修辭、韻律特征、意象創(chuàng)作、措辭等方面都獨樹一幟。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李鐘霖教授就對藏族格言詩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研究,即“藏族格言詩的面面觀”——“幸福觀”、“從政觀”、“智愚觀”、“審美觀”、“治學觀”、“倫理觀”、“宗教觀”、“文化審視”、“辯證法思想”、“哲理性藝術魅力”等等;其中,對藏族格言詩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研究得頗為深入,而且李教授采用的語料絕大部分都是漢藏對照,治學嚴謹,有理有據(jù)。有關藏族格言詩的漢譯本,《格丹格言》和《水樹格言》只有一個漢譯本,那就是耿予方教授1986年所譯;《薩迦格言》的版本比較多,前后有次旦多吉等人版本(1980)、仁增才讓和才公太版本(2009)、班典頓玉和楊曙光版本(2010)、王堯新舊兩個版本(1958,2012)。有關藏族格言詩的英譯本,《格丹格言》和《水樹格言》目前只有李正栓等(2013)的譯本;《薩迦格言》主要有3種英譯本,塔爾庫英譯本(1997)、達爾頗特英譯本(2000,2009)、李正栓等(2013)的英譯本。那么,本文集中于對李正栓等(2013)的英譯本(后文簡稱“李譯本”)進行研究,初步探討該譯本中的文本特征、藝術特征以及影響此次翻譯的內(nèi)外因素等情況,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對民族典籍外譯事業(yè)作出有益探索。
李正栓等(2012-2013)對藏族格言詩中的《薩迦格言》、《格丹格言》和《水樹格言》進行了英譯,因為這三種格言詩流傳最廣,最具影響力。國內(nèi)專家學者如趙長江(2013)、王治國(2013)、北塔(2014)、耿利娟和胡新(2015)、閆曼茹和王密卿(2016)、李蕾和舒靜(2018)等等積極地對李譯本進行了評介和一定的研究。與他們不同,筆者經(jīng)過自己研讀,認為李譯本的英譯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4個方面:
每首藏族格言詩分為四行,可看作上下兩聯(lián),上聯(lián)表達作者的本意或正題,下聯(lián)是比喻或例證,這是一種比興式的藝術構造。比興式,除剛才提到的“先主后喻結構”,還有“先喻后主結構”和“一主一喻結構”[2],但以第一種情況居多。下文以《水的格言》的第六首為例(出于譯者的個人喜好,李正栓等譯者把《水樹格言》分為了《水的格言》和《樹的格言》)(由于格言詩的原語是藏文,所以下面的例子一律標明“漢譯”以區(qū)分于“原語”):
例1:
漢譯:正直誠實聰明之人,
總是吸取別人學問;
草原上的徐徐流水,
低聲輕吟把花兒尋。
英譯:The one who is square,honest and wise
Always learns knowledge from others.
The gently-flowing water in the grasslands
Chants in low voices and seeks flowers.
《水的格言》當中,每行一般是八言,漢譯版本對仗十分工整,視覺美觀,全無疲勞之感。上聯(lián)擺明了原詩人意欲傳達的思想,“正直聰明的人樂于虛心地向他人學習”,英譯本雖用了一個由關系代詞who引導的定語從句,仍然句子結構簡單清晰,一定程度上順應了漢譯本的結構。下聯(lián),原詩人采用了“流水”這個隱喻,在漢文化當中,“水至柔”,而“流水”永遠保持著清新的活力,從而滋潤流經(jīng)地區(qū)的萬物;英譯本適當調(diào)整語序,把“in the grasslands”放在“the gently-flowing water”之后,又在動詞“chants”和“seeks”之間添加連詞“and”,既照顧了譯入語的形合特征,又沒違背原詩的語義呼吁需求,較為成功。雖然英譯本無法完全達到漢譯本對仗形式的完全對等,原詩比興式的結構確實百分之百地保留了下來。
藏族格言詩與民歌的形式融為一體,本身就通俗易懂,力求在廣大民眾中引起共鳴,擴大影響,傳播藏族智者的思想精髓,堅定他們的信仰。那么,通過引用《樹的格言》中的英譯文,我們可以很好地分析英譯本的選詞特征:
例2:
漢譯:如果依靠如意寶樹,
一切愿望都會滿足;
如果依靠高明大師,
修成善業(yè)得到幸福。
英譯:If one relies on good-will precious trees,
All wishes will be fulfilled with ease.
If one trusts masters wise and sane,
Goodness and happiness he can obtain.
對漢語受眾來說,由于佛教文化本身就蘊含進了我們的語言,對此篇(即《樹的格言》第3首),理解起來完全沒有問題。由這首詩歌,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宗喀巴大師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簡稱“《廣論》”),其中提到“四大具力業(yè)門”:一,“由福田門故力大者”;二,“由所依門故力大者”;三,“由事物門故力大者”;四,“由意樂門故力大者”。那么,原詩中的“如意寶樹”和“高明大師”對應的是第一種具力業(yè)門,就是說如果我們在三寶、依止師、父母等面前略造善業(yè),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報。在英譯本當中,“如意寶樹”和“高明大師”的譯文分別是“good-will precious trees”和“masters wise and sane”,是對原文“字對字”的傳譯,淺白易懂?;蛟S,西方受眾不能夠由這首藏族格言詩聯(lián)想到《廣論》這部佛家著作,至少他們沒有遇到特別生僻的專有名詞,因而沒有語言方面的理解障礙,而且既然這是藏族流傳的格言詩,受眾會自然地想到與藏族的信仰有關,盡管聯(lián)想不會那么深入。
孔子在《周易·系辭上傳》說“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即我們的思想、萬物的事理很多時候用直白的語言不能完全表達出來,這個時候就得借助意象的創(chuàng)立。意象以象表意,是構成詩歌情境的重要元素,運用何種意象決定著表達何種主題[3]。藏族格言詩中蘊含著豐富的意象,反映了青藏高原的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觀,預設了深刻的智慧哲理。下文將從《薩迦格言》中選取語料:
例3:
漢譯:賢者若將學問隱藏,
他的名聲仍在世上傳揚;
把蘭花裝在凈瓶里,
它的香氣還是飄往四方。
英譯:Even when the sage conceals his knowledge,
His fame can still be spread in the world.
Though the orchid is put into a bottle,
Its aroma can still float to all directions.
“中國蘭”指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品種,蘭花和“梅、竹、菊”合稱為“四君子”,蘭花喻含著高潔典雅的象征[4]。自古以來詠蘭的古詩詞特別多,例如“芷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開花不競節(jié),含秀委微霜”,“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結合《薩迦格言》第42首,將“蘭花”比作“賢者”,將“香氣”比作“名聲”,形象鮮明生動,意味雋永,讓人樂于吟誦這首詩歌。同樣,譯者們?nèi)匀徊捎弥弊g法,讓西方受眾借助“orchid”和“its aroma”這種意象去類比“賢者”和其“名聲”的自然遠播,讓受眾自己領悟賢者的高貴品德是靠自身實力而不是炒作等類似道理,給塵囂中心靈迷失的現(xiàn)代人抹上一縷清風和茗香。
上文當中的例1-例3,都用了隱喻的修辭手法,除此之外,原詩人還運用了夸張、渲染、詠嘆、對偶、互文、用典等藝術表現(xiàn)手法[2]。藏族格言詩與佛教文化息息相關,引用了大量的佛教專有名詞、暗含了很多佛教公案。請看《薩迦格言》的第124首:
例4:
漢譯:對賢者不用囑咐辦事也會妥善,
卑劣者再三叮嚀還是對你胡言;
誣蔑凈飯王子他還要愛護你,
恭敬閻王他還是會要你的命。
英譯:Without advice the sage can do things well.
The despicable are advised time and again but still make nonsense.
Even when you besmirch the son of Shuddhodana,he will still protect you.
Even when you respect the king of hell,he will take your life.
在古印度,喬達摩·悉達多是國王凈飯王的兒子,國王老年得子,不愿太子出家,然而太子出城看見生老病死無常,最終出家得道。凈飯王子就是佛陀本人,他入定的時候魔來惱害,而佛陀讓魔的刀槍化作花朵,用其慈悲降魔。這首格言詩贊揚的是佛陀的慈悲和智慧,即佛陀不會放棄癡迷的眾生,跟下句冷酷的“閻羅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譯者們把“凈飯王子”譯成“the son of Shuddhodana”有效地保留佛家文化意象,讓英譯本更加充滿了藏族文化氣息,吸引受眾去探索挖掘更多的宗教文化,找到心靈的歸宿。
翻譯的內(nèi)外因素構成了翻譯時的歷史語境,我們既要考慮傳統(tǒng)“文本中心”這樣的內(nèi)部因素,也要考慮到文本外的因素,比如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讀者的審美需求、出版社的要求等等,正是由于文本的內(nèi)外因素才構成了藏族格言詩英譯本(2013)的生成。
翻譯的內(nèi)部因素這里指的是英譯所依據(jù)的原文本。此次英譯是譯者們根據(jù)漢譯本進行的翻譯,不是直接的“藏-英”翻譯,有點“轉(zhuǎn)譯”的味道。就《薩迦格言》而言,前后有五種譯本,譯者們是根據(jù)次旦多吉的版本而譯。這里以《薩迦格言》第163首為例來比較兩種不同版本的優(yōu)劣:
例5:
李鐘霖(1990)版本:
國王要依法治理國政,
否則他就會走向衰敗。
太陽若不驅(qū)除黑暗,
一定是被羅睺星銜食。
次旦多吉版本:
國王若不依佛法保護疆土,
那是國家衰敗的象征;
太陽若不能消除黑暗,
那是出現(xiàn)日蝕的標志。
英譯本:
If a king does not defend territory with dharma,
It is a symbol that the state is to decay.
It is the mark of the sun's eclipse,
If the sun cannot drive the darkness away.
例5中,李鐘霖教授引用的譯本其節(jié)奏感明顯不如次旦多吉版本強,語言也不如后者凝練,次旦多吉版本比較起來更像詩。其次,就語言本身而言,“羅睺星銜食”不如“出現(xiàn)日蝕”那么通俗易懂,讀者讀李鐘霖版本花費的解碼時間要比次旦多吉版本的長。再次,就詩歌的內(nèi)容而言,李鐘霖版本第一行寫的是“依法治國”,過于淺白,沒有內(nèi)涵,而次旦多吉版本的措辭是“依佛法保護疆土”,更加符合藏族自治區(qū)的實際情況,除普通法律外,他們還依靠佛法增強凝聚力,佛法向善的力量有利于社會的安定。所以,李正栓教授等譯者依據(jù)次旦多吉版本而譯,內(nèi)容更加準確,并且英譯本“If...It...It...If”似乎構成了一個回環(huán)結構,第二行“decay”和第四行“away”又押韻,譯者們確實發(fā)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堪稱是比較完善的譯本。
20世紀90年代末西方翻譯研究的文化轉(zhuǎn)向以及相關文化譯論被引入到我國[5],對我國譯界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翻譯研究的文化派指出,我們必須正視“語言文字轉(zhuǎn)換過程之外的諸多因素,包括譯者、接受者等翻譯主體和翻譯受體所處的歷史、社會和文化語境,以及對兩種語言文字轉(zhuǎn)換產(chǎn)生影響和制約的各種文本以外的意識形態(tài)、民族習俗、國家政治等因素”[5]。所以,當前譯界的研究熱點逐漸從文本中心主義過渡到文本外的各種因素,或者兩方面都顧及到;落實到此次英譯的特點,我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1.譯者的因素。李正栓教授組織這次英譯旨在增強“藏族同胞同國內(nèi)外各民族之間的互動、理解和交流”[6](P3-20)。在具體翻譯當中,他的原則是“以詩譯詩,能押韻時就押韻;押韻不成不強求,堅決不能因韻損意”[6](P3-20)。雖然以上五例的漢譯版本均不押韻,英譯本的情況不同:例1第二四行押韻,例2上下兩聯(lián)均押韻,例3例4整首詩歌不押韻,例5也是二四行押韻??梢钥闯?,譯者們在能押韻的地方盡全力押韻,使詩歌更加朗朗上口,便于吟唱,從而廣泛流傳。而且譯者們翻譯的態(tài)度非常嚴謹,力求不出錯,并且考慮受眾的需求,在出版前,在各種學術研討會上,有針對性地征詢國內(nèi)外專家的修改意見,以期給譯入語讀者一個滿意的交待。
2.作序人的修改意見。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哈維教授(Alheli Harvey)[6](P3-20)給李譯本的評價是,“保持了詩歌的原有形式”,“不僅僅是紙面上的重新創(chuàng)作,而且還是譯給后現(xiàn)代讀者欣賞的”,“促使讀者把它的韻律和所傳達的真理像經(jīng)文一樣印記在我們的心里”。由此看來,李譯本對當代讀者意義重大,有心靈啟迪作用。
李正栓教授[6](P3-20)在《前言》中指出,“哈維教授對用詞問題、標點問題、風格再現(xiàn)等問題提出了許多非常好的建議;尤其在翻譯風格上,她提出在翻譯過程中,保持自然和詞序上相對的對等更好,有時比強行押韻還好”。很明顯,有關押韻方面,哈維教授和李教授不謀而合。哈維教授作為譯入語讀者的代表和作為語言方面的專家,其觀點具有權威性和實用性,她并非是紙上談兵,而是閱讀完整部作品后提出了懇切的修改意見。哈維教授的觀點和美國當代著名漢學家華茲生的相似,“翻譯,尤其是詩歌翻譯,我發(fā)現(xiàn)最好的方法是盡力多讀優(yōu)秀的當代美國詩歌;我希望把當代美國英語中的習語運用到詩歌翻譯中去,我從來沒有想過把詩譯成英語古代詩歌的形式或風格”[7]。詩歌翻譯的受眾是后現(xiàn)代的美國讀者,無韻體詩(blank verse)符合當代審美需求,但華茲生等著名翻譯家認為原詩的結構必須保留,達到結構的“對等”。由此看來,雖然“奈達黃金時代”在中外譯界一去不復返,卻仍舊對現(xiàn)代翻譯持有一定的影響,或許是語言學派視角下翻譯更具操作性的緣故吧,讓我們再看一例:
例6:
漢譯:在暴虐的國王統(tǒng)治下面,
在快要倒塌的高樓下面,
在即將崩潰的山岳下面,
使你時時刻刻膽顫心驚。
英譯:You will tremble with fear all the time
When you are under the rule of a tyrant;
When you stand below a tall building apt to fall,
When you are afore a mountain apt to break.
例6選自《薩迦格言》的第164首,次旦多吉版本每行10字,上下兩聯(lián)均對仗十分齊整。李譯本將漢譯本的第四行(“使你時時刻刻膽顫心驚”)調(diào)整到了第一行(“You will tremble with fear all the time”),實現(xiàn)了詩歌重心的空間轉(zhuǎn)移,又用3個由when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這種排比的修辭手段(parallel structure)去替換漢譯本的對仗結構,達到了詩歌結構上的“功能對等”,值得肯定。奈達(Eugene A·Nida)曾說,“在譯語中,用最自然最貼切的方式再現(xiàn)原文的信息,首先是意義方面的,其次是風格方面”[7]??v觀例6的英譯本,無論是意義方面還是風格方面,譯者都自然得體地再現(xiàn)了漢譯本的行文特征。
3.主流價值觀的導向。細讀《藏族格言詩英譯》,發(fā)現(xiàn)有的格言詩并未譯出,漢譯版和英譯版均由一個“略”字代替,李教授[6](P3-20)在《出版說明》中提到“其思想不合時宜”。此書的宗旨是促進外界與藏民族的溝通,如果把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譯出勢必會引起分裂分子的挑釁,違背出書的初衷。李教授他們通過不譯,明智地繞過了一些敏感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紛爭,使得英譯本能夠順利出版。這也說明翻譯的外部因素,如贊助人、出版商、主流意識形態(tài)等,對翻譯的導向作用有多大!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譯者,就不要去挑戰(zhàn)違背主流價值觀的一些東西,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傳達好少數(shù)民族文化,講好少數(shù)民族文化中的“中國故事
以上6個例子是隨機從李譯本中抽取的,可以看出,李譯本緊貼原詩結構,不完全放棄韻律,能押韻則押韻,增強譯本的可讀性,從而吸引更多的譯入語受眾??陀^上講,李譯本作為國內(nèi)外第一個全譯本,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享有很高的文學地位和開啟佛家智慧之門的實用價值!然而,我們認為,在看到令人欣喜的成績時,還有細微的小角度有待提升。比如,《薩迦格言》的第72首,“An arrogant fool may promise everything / But would lose any power he once had / Vishnu gave in for one step / Then he lost large territories ”,該詩的行文邏輯對讀者來說不是很清楚,謙遜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為什么“退讓一步的多旦”反而會“失掉三域”?那么我們的英譯者可否找到懂藏語以及藏文化的人加以考證,然后在英譯本中添加適當?shù)哪_注?要像上上個世紀的漢學家如理雅格那樣給譯本添加獻詞、導論、后記、附錄,以及文內(nèi)隱注、括號內(nèi)加注、段后評注、尾注等等,把譯文外深度翻譯和譯文內(nèi)深度翻譯統(tǒng)統(tǒng)兼顧,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會大大降低譯本的可讀性,不利于譯入語讀者接受。但我們認為,李譯本(2013)中采用適當?shù)哪_注既不會給英譯本的篇幅增長,又讓有需求的讀者疏通他們的理解,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比如,例5中,我們可以在第45頁的腳注中寫上,“‘King’here actually refers to all levels of feudal officials.For instance,local bully and all types of tribal chiefs in ancient Tibet could all be called‘king’.[格言詩中提到的‘國王’,實際上是對各級封建官吏的泛稱——豪強、酋長、百千萬戶等部落首領均可稱‘國王’[8]”,這里主要是針對英語受眾,又避免增加排版的篇幅,漢語腳注可以省略掉,只保留英語腳注(英語腳注是筆者的試譯)。
本文歸納了藏族格言詩的英譯特征,即“緊貼原詩結構”、“選詞通俗易懂”、“意象傳達生動”和“原語修辭得以有效保留”,分析了促成此次英譯的內(nèi)外因素,外部因素是討論的焦點,包括“譯者的因素”、“作序人的修改意見”和“主流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指出了英譯本的細微不足之處,提出了小小的彌補方法,即適當?shù)亟o譯文添加腳注,以備有需要的讀者參考。我們進一步認為,翻譯的時代性和翻譯倫理對“真善美”的需求可能要求出現(xiàn)新的復譯本,李譯本作為劃時代的開創(chuàng)之作,第一次全面的翻譯了《薩迦格言》、《格丹格言》和《水樹格言》,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開啟智慧的實用性,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那么今后譯界是否可以“更上一層樓”?這就關系到翻譯人才的培養(yǎng),即怎么樣培養(yǎng)精通“漢藏英”或“漢藏n(n指任何一門其他的外國語言)”全方位人才?要譯詩,首先譯者也必須是“詩人”,譯者不僅要掌握三門或三門以上的語言,而且要精通三門或三門以上的文化,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學功底、藝人的潛質(zhì)等條件,我們期待這樣的人才在歷史的特定點出現(xiàn),來推動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傳播,落實民族典籍外譯事業(yè)的發(fā)展,給中國文化輸出戰(zhàn)略譜寫出華美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