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短視頻景觀的成因透視與文化反思

2020-02-20 08:13:28聶艷梅吳晨玥
云南社會科學 2020年5期
關鍵詞:媒介景觀受眾

聶艷梅 吳晨玥

近年來中國短視頻行業(yè)發(fā)展迅猛,隨著用戶數(shù)量的激增,短視頻對社會的影響也不斷加大,逐漸形成“景觀”態(tài)勢。人們的日常生活被短視頻加工和重構,形成媒介“景觀”,受眾通過“短視頻景觀”審視和判斷現(xiàn)實世界。在短視頻“景觀化”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擬像化、符號化和泛娛樂化等問題,短視頻占據了人們的閑暇時間,提供了關于快樂、夢想、自我實現(xiàn)、日常行為模式和社會價值觀的視聽影像。這些視聽影像借助媒介技術,將看似平淡、無趣的日常生活用各種視覺特效包裝后,呈現(xiàn)出精彩紛呈和極具沖擊力的視覺產品,它們攜帶著強大的娛樂因子,帶給受眾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然而,突增的短視頻信息也讓人們陷入混亂,受眾的注意力經常被流于表象的視聽形式所吸引,他們在淺層次的感官刺激下,沉浸在媒介打造的娛樂幻象中,并沒有充分看清短視頻背后強烈的消費文化意味,最終導致思考能力被弱化,甚至消解,逐漸走向盲目、混亂、破碎,從而跳進媒介所營造的幻象陷阱。因此,如何透過這種紛繁熱鬧的短視頻表象來分析短視頻景觀產生的背景、原因以及生成邏輯,就更具現(xiàn)實意義了。

為了深入地剖析上述問題,首先需要厘清景觀的內涵?!熬坝^”(Spectacle)一詞源自拉丁文,最早用于地理學和生態(tài)學領域。20世紀60年代之后,隨著消費社會的崛起,商品的極大豐富和傳媒的迅猛發(fā)展聯(lián)合打造出視覺化的媒介景象,這賦予了“景觀”以強大的消費意味①張一兵:《景觀拜物教:商品完全成功的殖民化——德波〈景觀社會〉的文本學解讀》,《江海學刊》2005 年第6 期。。這一時期,法國思想家居伊·德波關注到消費社會的特征,最早用“景觀”來描述和評價媒介化社會,1976年德波在他的專著《景觀社會》(The Society of Spectacle)中正式提出“景觀社會”理論②[法]居伊·德波:《景觀社會》,王昭鳳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第3 頁。。德波認為景觀是指一種被展現(xiàn)出來的可視景象,是一種帶有主體性、有意識的表演。他分析了1940年以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費“景觀”和“異化”,提出圖景性是當代社會的主要特征之一,這種圖景雖然是日常生活的反映,卻不再是“真實社會”。然而,受眾卻沒有看清這個事實,他們的日常生活被各種具有娛樂性和刺激性的影像填充,被各種消費和狂歡符號所包圍,被絢麗奪目的媒介景觀所吸引,生活中的細節(jié)被媒介“異化”,形成“景觀社會”①毛子昂:《“景觀社會”研究述評》,《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 年第5 期。。在現(xiàn)代生產無所不在的當今,生活本身就是景觀的龐大堆聚,通過大眾傳媒和各類文化設施所建構的“虛擬景觀世界”已經全面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國外對景觀社會的研究領域不斷擴寬,從最初專注于情境主義以及景觀社會理論與社會實踐的關系,重視思考媒體社會中人的社會行為,發(fā)展到關注社會形態(tài)變化和景觀社會的關系。景觀社會理論的研究者還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探討現(xiàn)實消費與傳媒表象之間的關系②[美]斯蒂芬·貝斯特、道格拉斯·凱爾納:《后現(xiàn)代轉向》,陳剛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年,第122 頁。。在西方社會,資本借助景觀促進消費,可以說“景觀就是資本”③[美]尼古拉斯·米爾佐夫:《視覺文化導論》,倪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1 頁。。隨著技術的更新迭代,信息井噴式發(fā)展,大眾傳媒上的景觀呈現(xiàn)出新特征,景觀有了多重表達方式,不再只局限于靜止畫面④[美]道格拉斯·凱爾納:《媒體奇觀——當代美國社會文化透視》,史安斌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年,第2 頁。。數(shù)字媒體景觀對現(xiàn)實社會的影響也越來越深入,不僅滲透到大眾的日常生活,還對社會文化體系的構建和發(fā)展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⑤[斯洛文尼亞]阿萊斯·艾爾雅維獲茨:《圖像時代》,胡菊蘭等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167 頁。。

國內學者關于景觀社會的研究是從生活中的景觀圖像入手的,探討景觀、媒體、資本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系,思考景觀對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景觀社會中,社會現(xiàn)實通過媒介以圖像的方式呈現(xiàn),并作為表象存在,影響著大眾的理性思考⑥張一兵:《景觀拜物教:商品完全成功的殖民化——德波〈景觀社會〉的文本學解讀》,《江海學刊》2005 年第6 期。。在景觀社會里,景觀經常表現(xiàn)為顛倒的日常生活和異化的社會形態(tài)⑦張一兵:《顛倒再顛倒的景觀世界——德波〈景觀社會〉的文本學解讀》,《南京大學學報》2006 年第1 期。。景觀的形成與發(fā)展對社會意識形態(tài)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⑧仰海峰:《商品社會、景觀社會、符號社會——西方社會批判理論的一種變遷》,《哲學研究》2003 年第10 期。。

綜上所述,景觀社會理論主要闡釋了被物化了的生活樣態(tài),揭示了信息化時代人們景觀式生活的本質和特征。景觀影響著人們對社會的認知,控制人與物的關系。在景觀社會中,景象刺激欲望,欲望決定消費,消費推動生產,社會大眾生活在景觀構建的幻象之中。景觀是一種強調視覺表達的媒體文化現(xiàn)象,它借助各種媒介,并通過一系列視聽符號向觀眾展示現(xiàn)實生活,比如攝影作品、影視節(jié)目和網絡視頻等。本文正是聚焦短視頻這種新型媒介形式,探討短視頻景觀的特征、成因及其文化影響。

一、短視頻“景觀化”表征分析

短視頻景觀就是以當下先進的新媒介技術為手段,將媒介內容以一種具有震撼性和吸引力的視聽影像呈現(xiàn)給受眾。景觀構建的方式多種多樣,如豐富的美顏濾鏡、炫目的特效等,在內容表達上呈現(xiàn)出戲劇性和顛覆性的特點。短視頻的創(chuàng)作者涵蓋了明星、網紅、普通人等各類群體,內容幾乎囊括了整個社會樣態(tài),比如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旅游、購物、健身、游戲、音樂等各種話題。

短視頻在素材選擇和視聽敘事上極大地區(qū)別于傳統(tǒng)視頻,通過對短視頻的內容進行考察可以發(fā)現(xiàn),短視頻在各大垂直領域已經全面展開。而技術對短視頻景觀生產的影響貫穿著內容生產實踐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媒介的藝術化生產是一種從現(xiàn)實到影像的過程,也是景觀的影像化生產過程。在強力的視覺表達和多元敘事中,短視頻景觀得以形成,在這一過程中短視頻根據自己的媒介特質改造著現(xiàn)實,并卷入到人自身的傳播以及人的社會關系的傳播活動當中。短視頻的創(chuàng)作者帶著個人感情色彩和主觀意念,來表達對內容主題的認知和看法,而對客觀真實的要求則退居次要地位。在這種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短視頻,一旦經由媒介傳播并得到廣泛的社會認同,就會發(fā)展為虛幻的景觀,而媒介的客觀真實性經常被忽略⑨楊萍:《短視頻傳播熱下的奇觀消費及其意義缺失》,《傳媒觀察》2018 年第1 期。。總結當前短視頻景觀的表征,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視覺主導,強化特效

巴赫金在他的狂歡理論中提出,狂歡節(jié)構成了整個世界的一個特殊狀態(tài),這是一種人人參與的世界再生和更新。在狂歡節(jié)上,每個人都頭戴面具身著盛裝參加到狂歡中來。短視頻就像是狂歡按鈕,一旦開啟,隱匿姓名的媒介用戶便開始狂歡表演。

短視頻平臺自帶剪輯和濾鏡功能,快速剪輯后的短視頻內容緊湊、節(jié)奏明快,再搭配以魔幻色彩的濾鏡,既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也放大了景觀的“魔幻”特點。例如在快手平臺上,一些家長里短的小事通過剪輯變成一段段搞笑的段子,這些逗趣的家庭景觀建構著人們對于家庭的認知。

在短視頻創(chuàng)作中,擴大和加強狂歡氣氛是非常普遍的,創(chuàng)作者運用剪輯、特效、濾鏡等技術手段引導受眾沉浸到這種氛圍之中,受眾被這種氛圍感染著,不自覺地通過想象參與到短視頻所營造的氛圍中,從而實現(xiàn)與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互動??偨Y2019年風靡各大短視頻平臺的梗,內容涵蓋娛樂模仿和技能展示等多種類型,這些短視頻極具視覺沖擊力,開篇就炸是這些爆款作品的共同點,這種剪輯手法上的相似性,正是以抓取受眾注意力為共同目的。除此之外,閃爍的特效也賦予短視頻景觀以豐富的色彩,讓短視頻更具娛樂性和可看性,酷炫的場面更能充分調動受眾的熱情,吸引受眾參與到這場狂歡之中①郭雨寧:《短視頻媒體奇觀的呈現(xiàn)》,《新聞研究導刊》2019 年第8 期。。

(二)模仿跟風,內涵缺失

在短視頻創(chuàng)作中,模仿是一種常見的內容生產方式,具體表現(xiàn)為對流行歌曲的翻唱,對熱門舞蹈的學習,或對搞笑動作的模仿等。模仿創(chuàng)作讓短視頻呈現(xiàn)出病毒式文化復制生產現(xiàn)象,比如內容類型、生產方式、傳播手段上的復制。目前,中國的短視頻用戶已經達到5.08億,占國內網民總數(shù)的46%,這意味著差不多每2個網絡用戶就有1個使用短視頻平臺,盡管短視頻的用戶數(shù)量較大,但在內容創(chuàng)新方面還比較欠缺,跟風現(xiàn)象明顯。在短視頻平臺上,每搜索一個關鍵詞平均會出現(xiàn)5—10個相似視頻。比如在抖音平臺上搜索“大胃王”就會出現(xiàn)“大胃王余多多”“大胃王密子君”“大胃王朵一”等短視頻博主,這些博主發(fā)布的視頻內容也是極為相似的。再比如,有“抖音神曲”之稱的《沙漠駱駝》《學貓叫》等,這些爆紅歌曲雖然種類繁多,但也有相似之處,它們大多在旋律上朗朗上口,并對受眾進行洗腦式重復播放,所以傳唱度極高。

受眾沉迷于短視頻,實質上是沉迷在一個個相似的媒介景觀中,短視頻之所以能快速吸引用戶,在于其內容上的“新奇”“好看”、形式上的“好玩”,視覺上具有強烈的沖擊力、聽覺上又有魔性音樂的加持。在資本的推動下,這些景觀批量生產,受眾在這些相似又富有沖擊力的畫面中容易忽視對內涵價值的追求。

二、短視頻景觀的成因分析

德波認為,景觀以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在無形中影響著人們的社會關系,它從視覺入手,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購買決策,大到社會政治觀點的抉擇,人們的每一次選擇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來自媒介的影響。社會文化現(xiàn)象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景觀也不例外。景觀看上去是媒介技術成熟的產物,比如碎片化的閱讀適應了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視覺時代的到來更是加強了景觀的影響力,但是分析景觀產生的根源,則更多的是利益與欲望的相互交織,讓短視頻景觀在社會、媒介平臺和資本的作用下愈演愈烈。社會文化的轉變、媒介技術的助力、經濟利益的驅動以及大眾對娛樂的需求共同推動著短視頻景觀的進一步發(fā)展,并影響著人類的社會關系。

(一)社會文化轉變:視覺消費激發(fā)景觀生產

20世紀30年代,海德格爾就曾指出,人們現(xiàn)在正在進入一個“世界圖像時代”,“世界被把握為圖像了”②[德]馬丁·海德格爾:《林中路》,孫周興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年,第79 頁。。圖像生產涉及到現(xiàn)代社會的政治、商業(yè)、科技以及文化。媒介技術驅動著視覺影像的發(fā)展,比如攝影、繪畫、電影、電視、戲劇、時裝、廣告、形象設計等,這些虛擬影像都在建構著視覺文化符號傳播系統(tǒng)。

與文字符號相比,圖像能帶給人們更直觀的感受,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對受眾產生沖擊。在消費社會里,資本和媒介操控著視覺形象,并以視覺形象為中介去引導消費者需求,建構起消費者與商品服務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美國學者尼古拉斯·米爾佐夫在《視覺文化導論》中指出“現(xiàn)代生活就發(fā)生在熒屏上”,“在這個圖像的旋渦里,觀看遠勝于相信。圖像不僅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日常生活本身”①[美]尼古拉斯·米爾佐夫:《視覺文化導論》,倪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1 頁。。

20世紀末,消費者與物的關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消費主義逐漸成為社會的中心。社會從“物的消費”轉變?yōu)椤胺柕南M”。在視覺消費時代,人們主要通過視覺判斷來做購買決策,通過對符號價值的判斷來決定商品的價值,這種視覺為導向的消費行為正是今天視覺消費流行的表現(xiàn)形式。消費社會和消費文化的形成、視覺技術的進步、大眾傳媒的視覺化都為視覺消費的流行提供了必備條件。短視頻景觀正是產生于視覺消費流行的背景之下,“視覺”與“景觀”相輔相成,在視覺消費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媒介發(fā)展推進:網絡技術助力景觀塑造

技術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推動力,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離不開技術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明,把人類推向信息社會,并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技術打造了人類行為和社會生活的新模式。現(xiàn)如今,媒介技術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短視頻就是互聯(lián)網技術蓬勃發(fā)展的產物,利用媒介新技術塑造了一個可以暢所欲言的“短視頻互動廣場”,同時媒介技術也讓短視頻的內容推送更為精準,把短視頻行業(yè)推向成熟。

Web2.0是相對于Web1.0的新時代,是一種以用戶生成內容為主導的互聯(lián)網產品模式。在Web2.0時代,傳受之間的“雙向互動”成為可能,傳播主體向個人化、去中心化發(fā)展,受眾既能獲取信息又能創(chuàng)作和傳播信息。Web2.0幫助短視頻實現(xiàn)了自主創(chuàng)作和傳播的可能,短視頻用戶開始利用新的媒介技術發(fā)現(xiàn)生活、探索自我、盡情地表達個人觀點,抒發(fā)對社會的看法。

加拿大媒介理論學家馬歇爾·麥克盧漢認為: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技術推動著社會的變遷。短視頻是人的視覺和聽覺的延伸,視聽覺是人類認知世界的重要感官,而新媒介技術擴展了人類的感知神經,開闊了人類認識世界的新窗口。

視覺文化與視覺技術的發(fā)展把現(xiàn)實圖景切割成單獨的圖像碎片,又通過技術把這些圖像碎片整合成一面巨大的鏡子,映射出社會真實生活,形成“虛擬世界”。與傳統(tǒng)媒介的單一拍攝剪輯技術相比,短視頻結合了攝影攝像、視頻剪輯、濾鏡美化、內容精準推送等多項技術,呈現(xiàn)出更加立體和驚人的視覺效果。在短視頻的制作以及傳播中,人們可以感受到想象力的實現(xiàn),為現(xiàn)實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短視頻景觀也更符合人們的想象和期待。在未來,5G和Web3.0技術將以更快的網速、更開放的網絡環(huán)境將媒介技術推向新的高度,媒介技術愈加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經濟利益驅動:商業(yè)資本打造虛擬景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資本的發(fā)展和積累同樣影響著短視頻的生產。2016年以來,各大互聯(lián)網商業(yè)資本的大量涌入使得短視頻市場格局愈加復雜。短視頻景觀的生產不僅吸引著普通消費者,也吸引了更多的廣告投入和其他商業(yè)資本的注入。2019年短視頻行業(yè)格局已初步形成,快手、抖音兩大短視頻平臺領跑,西瓜視頻、秒拍、美拍等緊隨其后。據相關數(shù)據顯示,2019年短視頻行業(yè)總共完成了42起資本融資事件,幾乎平均每周都會有短視頻公司獲得啟動資金②數(shù)據來源:《艾媒報告|2019-2020 中國文娛行業(yè)運行監(jiān)測與頭部企業(yè)布局研究報告》。。短視頻景觀背后不單單是創(chuàng)作者個人的創(chuàng)意,更有眾多幕后團隊的策劃、生產和推廣,資本運作才是短視頻景觀產生的核心驅動力。在火爆的短視頻圈中,既有一夜?jié)q粉百萬的博主、迅速爆紅的“神曲”,也有直沖熱搜榜的話題……這背后大多是運營機構的推動,這些“看不到的手”影響著整個短視頻行業(y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鮑德里亞在《象征交換與死亡》中指出,當代社會是由大眾媒介構成的“仿真”世界,泛濫的擬像在消弭與現(xiàn)實的分界線中,消解了真與假、美與丑等價值判斷,而商業(yè)利益則是打造“仿真”世界的主導因素①[法]鮑德里亞:《象征交換與死亡》,車槿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年,第105 頁。。受眾在觀看短視頻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地被畫面吸引,在內涵缺失的視頻中消耗大量時間。而資本運作的邏輯則使景觀的影響更加深入,受眾在潛移默化之中陷入了資本編織的欲望之網。短視頻迅猛發(fā)展的背后,是巨大的經濟效益。

(四)娛樂需求刺激:受眾需求呼喚欲望景觀

緩解來自現(xiàn)實生活的壓力和孤獨感,是受眾使用媒介的重要原因之一?;谶@個心理因素,受眾對媒介使用是抱有一定期待的,正是這種期待促成了媒介接觸。幽默輕松的短視頻段子恰好滿足了受眾釋放壓力、轉換心情、消磨時間和獵奇的需求。這些短視頻大多簡短、充滿故事感和趣味性,滿足了受眾對娛樂的需求,讓受眾在觀看中產生獲得感和愉悅感。面對不同的短視頻內容,受眾通過采用快速刷屏的方式,查找自己感興趣的作品,具有相同價值觀的受眾集聚在一起,進而找到情緒釋放的“窗口”。短視頻的創(chuàng)作者也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感和群體歸屬感,與受眾產生情感共鳴,獲得自我實現(xiàn)的成就感。比如快手平臺就一直強調用戶人人平等,它主要面向普通大眾,比如新疆的農民、東北的采參人、大涼山的百姓和全國各地的手工藝人,他們的作品通過快手得到了快速傳播,受眾在觀看中與創(chuàng)作者實現(xiàn)情感共鳴,而短視頻也正是在這種情感共鳴中得以廣泛傳播,形成一幅幅網絡個人景觀。

三、短視頻景觀的生產邏輯

馬克思認為:“科學、藝術、文化等等,都是生產的一些特殊形式,并且受生產的普遍規(guī)律支配”②[德]卡爾·馬克思:《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劉丕坤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121 頁。。因此,作為特殊商品形式的文化,具有特殊的生產規(guī)律。那么短視頻景觀作為文化形式的一種,它的生產邏輯是怎樣的呢?

德波認為景觀的生產邏輯包含分離、“篡位”和認同三個部分,首先,分離是其邏輯的起點,景觀與商品的分離、與真實生活的分離、與人的真情實感的分離,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其次,是幻象的“篡位”,生活空間、視覺空間、心理空間等抽象形態(tài)上的空間,讓景觀呈現(xiàn)出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空間異化,景觀以影像的形式填充地域空間和自然空間,以視覺象征意義進入受眾的心理空間,形成幻象的“篡位”。最后,利用形象“修辭”,讓景觀意識形態(tài)逐漸形成人的心理認同機制,以精巧、隱蔽的控制方式,深入到人的無意識心理層面,進而對受眾進行隱形鉗制。

在視覺文化時代,多媒體技術為視覺影像的創(chuàng)作和傳播提供了更新的手段,視覺景觀憑借其直觀、生動的特征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主導性景觀。從過去的電影、電視、網絡視頻等到今天的短視頻,屏幕被各類視覺景觀占領。在景觀社會里,景觀的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體育、娛樂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影像和真實的分離

德波認為“社會景觀化的根本原因是景觀以烏托邦式的幻象,將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建構了一個與現(xiàn)實世界相異的虛擬世界”③[法]居伊·德波:《景觀社會》,張新木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58 頁。。短視頻通過攝影攝像技術記錄真實的世界,從而實現(xiàn)了影像和真實的分離。分離后的影像雖然具備真實世界的某些性質,卻又不同于真實世界,它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我實現(xiàn)的希望,是一種插上了想象力翅膀后的虛擬影像世界。影像與真實的分離,也就是主體和客體、人的肉身與內心之間的分離。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影像更為普及地用于記錄日常生活,人們通過景觀來表達自己、認識世界、建構社會交往模式,通過制造幻象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以美食類短視頻為例,傳統(tǒng)美食類視頻強調的是美食的做法,而在短視頻景觀中,更多的是激發(fā)人的欲望,于是便涌現(xiàn)了千里迢迢到海上捕魚抓蟹、在野外等待一夜獲得清晨的露水、去白雪皚皚的雪山露營等一系列視覺景觀,讓身處城市的人們產生了對大自然的好奇心,滿足了現(xiàn)代都市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也激發(fā)了人們對自然食材和無污染環(huán)境的想象。美國學者丹尼爾·貝爾認為“景觀呈現(xiàn)將每一個畫面都戲劇化,在這個過程中,緊張和狂熱相互交替”①[美]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趙一凡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9 年,第66 頁。。在美食短視頻中,每一個畫面都被賦予了一定的意義,展現(xiàn)了不同的風情,充滿了戲劇性和變化性。

(二)符號的抽象敘事

德波認為“景觀是金錢的另一面,總體上抽象地等同于一切商品”②[法]居伊·德波:《景觀社會》,張新木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49 頁。。更確切的說,景觀社會是物化的世界觀,景觀社會的本質是商品的屬性發(fā)生分離后,商品的視覺影像被編碼成符號,然后借助符號去調動人們的視覺感知。符碼化后的景觀圖像取代了社會真實存在,在人們的無意識當中激發(fā)消費欲望。對此,德波總結:當代大眾創(chuàng)造出意象來統(tǒng)治自己,消費不再只是為了消費的有用性,而是偽裝成被意象激發(fā)的消費,景觀堂而皇之地控制著人們的“偽需要”。在短視頻中,日常生活完全被符碼化,商家運用媒介制造影像,并通過符號化的景觀來展現(xiàn)預設的意義和內涵③顧澤惠、金夢玉:《短視頻視像符號的意義建構與價值傳播表現(xiàn)》,《西部廣播電視》2019 年第11 期。。以《日食記》為例,短視頻中呈現(xiàn)出來大量的符號化內容:精致的碗筷、傳統(tǒng)的桌布、花草綠植……以豐富的符碼建構起來的景觀語言,調動人們的感知能力勾畫出一幅動人的圖景,這些符號向受眾傳播了一個觀念:在都市白領的日常生活中,別致的餐具、可愛的寵物、考究的書架……都是必不可少的。

當日常生活被符號化為景觀之后,它不斷激發(fā)人們的消費欲望,引導人們購買資本生產的符號④李靜:《媒介化社會的奇觀化:抖音的日常生活的商品化》,《傳播力研究》2018 年第22 期。。人們不由自主地在景觀的引導下進行消費,景觀把具有使用價值的商品隱藏起來,而著力刻畫一種超脫于現(xiàn)實的幻象,比如以娛樂、溫馨為主題的迪士尼、樂高等主題樂園的不斷壯大,正是對受眾娛樂需求的回應和滿足。

赫伯特·馬爾庫塞認為“如果大眾傳播媒介能把藝術、政治、宗教、哲學同商業(yè)和諧乃至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的話,它們就將使這些文化領域具備一個共同特征——商品形式”⑤[美]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劉繼維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 年,第47 頁。。符號填充著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資本跟隨著人類的行動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潛移默化地塑造著人們的生活,甚至在人們還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就已經完成了消費。

(三)視覺的狂歡盛宴

米哈伊爾·巴赫金提出了狂歡理論,他認為:“在狂歡節(jié)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拋在一邊,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特殊的狂歡節(jié)式的關系,人與人之間自由自在、親切隨意的接觸?!雹蓿塾ⅲ菁s翰·斯道雷:《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楊竹山等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第131—133 頁。而大眾媒介通過視覺塑造和引導,刺激人們的視覺需求,能更好地承擔引發(fā)狂歡的功能。

短視頻以“景觀”制造幻象的方式,巧妙地迎合了受眾想要“抽離身份”和“短暫放松”的想法,以夸張的表演和有沖擊力的視覺表達,在短時間內抓住受眾的注意力,滿足受眾需求,比如快手短視頻用戶“鄉(xiāng)村五哥”創(chuàng)作的搞怪甚至缺乏美感的視頻卻引起了受眾的觀看興趣,他使用大眼大嘴的特效表情搭配狂笑的音效背景,刺激受眾參與到視覺狂歡當中。

短視頻往往運用戲劇化表達手法來呈現(xiàn)景觀,強化視聽效果,吸引受眾關注。例如李子柒的短視頻作品營造了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氛圍,仿佛生活在世外桃園的她,以極具古風古法的美食制作方法吸引著現(xiàn)代觀眾,龐大的粉絲量也讓李子柒從單純的美食博主上升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代言人,她的短視頻作品在國外網絡媒體上也得到了大規(guī)模的傳播,有助于塑造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文化形象。

四、短視頻景觀的文化反思

鮑德里亞在分析社會商品的消費過程時指出,由人制造出來的一些物品會反過來影響人、控制人。短視頻景觀的生產和消費已經遍布信息傳播領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了,而這恰好是可以用鮑德里亞消費社會理論解讀網絡社會的特有景觀:我們觀看景觀,我們融入景觀,我們消費景觀,然后遺忘了真實。

(一)工業(yè)文化全面入侵的冷思考

在消費主義觀念的影響下,商家通過商品的符號價值或者是服務的象征意義來進行交易,利用消費完成自我表達或者是對自我身份的認同。短視頻媒介正是資本刺激消費的最新方式,媒介通過營造想象景觀、物化現(xiàn)實世界的方法來引導消費。

資本對短視頻的控制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短視頻平臺的控制,短視頻可以在控制話題熱度的同時,利用算法模型向受眾推薦話題,從而影響著受眾的媒介接觸行為。二是對視頻內容的控制,比如2017年一個用飲水機煮火鍋的女孩“辦公室小野”迅速走紅社交網絡平臺,這組短視頻的幕后策劃公司是洋蔥策劃,借助MCN聯(lián)合資金投入,搭建創(chuàng)意團隊,并在多家平臺同時推廣??梢姟稗k公室小野”短視頻景觀的建構和傳播離不開幕后團隊的精心安排。

目前,短視頻平臺的變現(xiàn)方式主要由平臺分成廣告收入和粉絲變現(xiàn)組成。視頻號通過內容創(chuàng)意吸引受眾,并逐步發(fā)展為穩(wěn)定的粉絲群,粉絲們圍繞視頻博主分享的內容進行消費,這種消費有著強大的號召力和變現(xiàn)能力,粉絲和博主之間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短視頻景觀以消費主義意識形態(tài)作為引導,刺激粉絲的購買欲望,培養(yǎng)粉絲的購買習慣,在視頻中釋放壓力,又在視頻中尋找下一個消費目標。

尼爾·波茲曼曾說過:“他(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中告訴我們,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快樂以及為什么不再思考?!雹賉美]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章艷、吳艷莛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年,第211 頁。觀看短視頻,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視覺上的享受,炫酷的視覺沖擊與幽默的搞笑段子都讓受眾獲得精神上的放松。然而,過度的沉迷也是一種對現(xiàn)實世界的“逃避”,放任自己在虛幻的影像中盡情狂歡,而失去了更高層面的精神追求。

(二)主動發(fā)揮短視頻的正向引導作用

媒體景觀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對整個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形成和發(fā)展都起著重要作用。短視頻作為大眾文化中的一種,內容通俗易懂,且具有極強的復制性,能形成規(guī)?;?、流行性的傳播。如前所述,盡管在短視頻“景觀化”的過程中,這種新的媒介形式也有負面的影響,然而在短視頻的熱潮中,人們仍能發(fā)現(xiàn)它對于大眾文化發(fā)展的推動作用,短視頻不知不覺地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讓日常生活有了更多的表現(xiàn)形式,也為日常生活重新賦予意義;同時,短視頻還充分尊重個體表達,讓每個人都擁有表達的權力,對個性化表達方式的尊重也讓短視頻更具有觀賞性和趣味性。短視頻審美文化已然成為構建大眾文化的獨特文化景觀,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在短視頻的發(fā)展過程中,還需要注重發(fā)揮正向的文化引導功能。另外,作為新興的網絡文化傳播形式,短視頻首先吸引的就是青少年用戶群體,短視頻給青少年提供了一個新鮮、有趣、開放又便捷的自我展示平臺,讓青少年可以充分展示自我、張揚個性。抖音短視頻最初的定位就是“專注于新生代的15秒音樂短視頻社區(qū)”。因此,面對正處在成長過程中的青少年群體,文化引導和價值引導更為重要。

短視頻平臺運用算法推薦模型,讓每一個用戶上傳的作品,都有機會被推送到目標受眾的視野,讓創(chuàng)作者能夠獲得存在感和滿足感,以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作出更具創(chuàng)意性和個性化色彩的作品。短視頻為普通大眾提供了一個虛擬舞臺,讓沒有太多表現(xiàn)機會的草根獲得了出場的機會,并最大程度地展現(xiàn)自己的特長。他們用作品來表達和釋放自己,或是積極地表現(xiàn)自己的才華,或是抒發(fā)對時事的看法,或是模仿經典作品。在這個舞臺上,他們通過分享自己的作品,被認可、被尊重、被崇拜,進而被需要,在和受眾的情感共鳴中獲得成就感。而受眾則在短視頻的觀看中,獲得身心放松,緩解孤獨感。在短視頻平臺上,每一種心理需求都得到了滿足,受眾對于自我身份的認同自此展開。

媒介賦能讓新時代的大眾有了更多的收獲感,這種收獲感更多地體現(xiàn)在精神層面上。對于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來說,短視頻為他們打開了一扇窗子,讓他們見識到了更廣闊的外部世界,豐富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日常生活中解壓的工具,生活中的不愉快也隨著娛樂化的內容逐漸消失。短視頻景觀帶來了人們最需要的簡單快樂,讓人獲得精神滿足。

巴西教育家保羅·弗雷熱認為,解讀媒體文化是為了更深入地解讀世界。對短視頻景觀的解析,就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了解景觀及其蘊含的社會意義,在媒介景觀無處不在的今天,媒介內容極大程度地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態(tài)度、觀點和看法。作為短視頻內容的創(chuàng)作者,在帶給受眾快樂的同時,還要注意傳播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引導受眾向上向善。比如前文所提到的李子柒,就通過短視頻作品展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獲得了國外觀眾的關注,在國際舞臺上推廣中國文化,增強國人的文化自信。作為獨立的受眾個體,在認清景觀異化本質的同時,要學會批判性的思考,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人格以及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抵抗景觀的異化及思想意識的被掠奪,才能從媒介幻象中走出。作為媒體,要不斷提高短視頻景觀的創(chuàng)作質量,向有利于人類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的方向前行才是關鍵所在。

結語

媒介技術的發(fā)展,推動了日常生活的圖像化和視頻化,亦經歷了與技術亦步亦趨的發(fā)展進程。作為新媒介傳播形式的短視頻,正是以記錄日常生活為主,這類內容吸引了一大批窺探私人生活的觀眾,他們在觀看中去體驗和模仿影像中的世界。人們的“身外世界”,雖然經常是一些很難觸碰到的外界環(huán)境,但是人們可以通過媒介去了解外面的世界,當然媒介提供給人們的“身外世界”,是一個擬態(tài)環(huán)境。在擬態(tài)環(huán)境里,現(xiàn)實和虛擬之間的界限斷裂,擬態(tài)環(huán)境中的行為依據不是對客觀環(huán)境的反映,而是對擬態(tài)環(huán)境的反映。

回顧短視頻的發(fā)展歷程,不難發(fā)現(xiàn):由于當時社會、文化和資本投入等要素的不同,不同階段的短視頻呈現(xiàn)出不同的媒介景觀。隨著創(chuàng)作人群的擴大,用戶數(shù)量的激增,短視頻也從最初的自由發(fā)展走向越來越專業(yè)的幕后團隊策劃,無論內容題材還是視聽效果都越來越呈現(xiàn)“景觀化”的趨勢。面對短視頻中出現(xiàn)的各種文化景觀,人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理性分析短視頻景觀背后的社會文化、商業(yè)資本和大眾娛樂等各方的較量,既能主動地發(fā)揮短視頻的媒介優(yōu)勢,也要加強文化引導,提高文化鑒別力,防止媒介的負面影響。

猜你喜歡
媒介景觀受眾
景觀別墅
火山塑造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傳媒評論(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書,最優(yōu)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用創(chuàng)新表達“連接”受眾
傳媒評論(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歡迎訂閱創(chuàng)新的媒介
用心感動受眾
新聞傳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新聞傳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電視節(jié)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新聞傳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马龙县| 安徽省| 万年县| 确山县| 芜湖市| 峨山| 荔浦县| 普洱| 德化县| 郁南县| 墨脱县| 龙井市| 礼泉县| 额敏县| 屏东市| 富川| 镇安县| 剑阁县| 无棣县| 奉化市| 万盛区| 沙坪坝区| 潞西市| 荣昌县| 衡南县| 梨树县| 柯坪县| 衡阳市| 博野县| 莱芜市| 云林县| 大冶市| 定日县| 宁波市| 邓州市| 德庆县| 桃园市| 时尚| 报价| 格尔木市| 青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