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芳,段文慧,張 敏
(山西省長治市人民醫(yī)院 護理部,山西 長治,046000)
新型冠狀病毒屬于β屬的冠狀病毒,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患者在進行隔離醫(yī)學觀察期間,醫(yī)院應統(tǒng)籌管理,保證相關工作順利開展。本文總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醫(yī)院開展隔離醫(yī)學觀察的管理體會,現(xiàn)報告如下。
本院2020年1月30日—2月21日共收治需要隔離醫(yī)學觀察的患者31例,其中男13(41.94%)例,女(58.06%)18例;年齡3~73歲,平均(34.38±6.23)歲;均具有流行病學接觸史;體溫38.5~40℃者18(58.06%)例,體溫37.3~38.4 ℃者8(25.80%)例,體溫36.0~37.2℃者5(16.12%)例; SpO295%~100%者26(83.87%)例,90%~<95%者5(16.12%)例。治療方案:31例患者均臥床休息,加強支持治療,保證充分熱量,監(jiān)測水電解質,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定,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指氧飽和度等。31例患者進行隔離醫(yī)學觀察3 d后體溫均回歸正常,SpO295%~100%,均未合并其他臟器損傷,無病情加重者。
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護理預備隊,隊內成員由203名骨干護士組成,其中副主任護師10名,主管護師41名,護師71名,護士81名。根據本院隔離醫(yī)學觀察區(qū)病床數分為3組預備護理人員。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護理預備隊隊員的選拔主要以呼吸科、急診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癥醫(yī)學科專業(yè)為主,同時隊員需要具備動脈采血技術、高流量吸氧治療、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有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各種吸氧技術、咽拭子采集技術、血液凈化技術等操作技能。
根據隔離醫(yī)學觀察區(qū)實際收治的患者數量調整人力資源,既要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還要保證護理安全。護理部遵循為以收治患者實際情況為基礎,結合護理人員的工作背景、培訓經歷,按照不同職稱人員比例搭配為原則進行調配,以保障一線護理單元的工作有序開展。
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極強的傳染性,人群普遍易感。護理人員必須要保持良好的防護意識,在嚴格落實標準預防的基礎上,強化接觸傳播、飛沫傳播和空氣傳播的感染防控措施。疫情期間,為避免人員聚集,管理人員在開展理論及技能知識培訓時,采用“分批次、人人參與、人人考核”的形式實施培訓,每批10~20人,座位間距1.5 m以上,人人佩戴口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護理預備隊人員必須經過至少三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理論及技能考試,考核合格者方能進入隔離醫(yī)學觀察區(qū)。
患者入院后填寫患者基本情況登記表(包括姓名、年齡、性別、學歷、工作單位、家庭情況、發(fā)病過程、目前癥狀),確保填寫信息真實、完整。接診護士與患者溝通后,指導其填寫新型冠狀病毒知識了解情況表(項目包括新冠肺炎病理生理、傳播途徑、臨床表現(xiàn)、防護措施、診斷標準、出院標準)并給予評分,做好登記。評分后分次將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并給患者發(fā)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宣教手冊及戴口罩、手衛(wèi)生相關知識。住院3日后管床護士在與患者溝通后填寫患者心理健康評價表(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住院周期內3~5 d評價1次。建立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護理病歷(包括以上所有內容),在住院期間根據具體變化及時更新,及時分析總結。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作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已被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乙類傳染病,并按甲類傳染病管理[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防控及篩查工作是重要內容,隔離醫(yī)學觀察可有效解決患者就診問題,同時還能降低傳染風險。本次疫情期間隔離醫(yī)學觀察管理主要從以下3方面著手:①積極進行人力資源優(yōu)化配置,充足的人力資源是疫情防控的基礎,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是防控工作可持續(xù)開展的保障[3-5]。做好人力資源的充分準備,確定不同專科人員調配比例,能有效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②開展防護相關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培訓,確保護理人員能夠更好地在工作中做好自我防護,降低感染風險[6];③應用個性化的護理方案,根據不同患者的特點、病情變化以及患者要求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在做好護理工作的同時提升患者滿意度。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