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連橫的家風傳承與家國情懷

2020-02-04 08:04韓金玲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家國情懷

摘 要:連橫出身于儒商之家,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和良好教育,養(yǎng)成了濃厚的家國情懷。他先后六次回到中國大陸,終其一生,報國光復之心始終如一,至死不渝的家國情懷感天動地。他特別注意對子女的家風傳承,形成子孫后代的民族認同和家國情懷。

關鍵詞:連橫 家風傳承 家國情懷

連橫(1878—1936),祖籍福建漳州府龍溪縣,原名允斌,后改為橫,字武公,號雅堂,又號劍花。出身于福建臺灣府臺灣縣寧南坊馬兵營的儒商之家,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和良好教育。他不僅在豐富的著述中描述了中國大陸與中國臺灣血肉相連的歷史淵源,以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抒發(fā)了他炙熱的家國情懷,而且也身體力行,通過家風傳承踐行家國情懷。

連橫的祖輩從湖北應山遠祖連舜賓注重文教德化,到福建連山始祖連南夫以下形成忠義愛國重文的家風,再到臺南連興位始祖遷居臺灣以下六世又特別重視子女中華文化的教育,促使連橫不僅自己身體力行,還特別注意對子女的家風傳承,形成子孫后代的民族認同和家國情懷。

連橫十八歲時,家難國難接踵而至。甲午戰(zhàn)后,臺灣省割讓與日本,父親因故鄉(xiāng)淪亡悲憤不已,于1896年8月14日辭別人世。連橫讓出連家祖屋馬兵營為劉永??谷哲婈狇v扎地。不久臺南被日軍占領,馬兵營被日本政府強行征購,連氏家族被迫別離了已經(jīng)聚居二百余年的故宅,流散四方。連橫一家也遷到城西。面對國仇、父死、家破的悲痛, 為了不做亡國奴,不入日本籍,1896年孑然一身來到中國大陸,進上海圣約翰大學求學,把希望寄托于祖國,心懷報國光復之志。

他先后六次回到中國大陸,終其一生,報國光復之心,始終如一,至死不渝的家國情懷感天動地。

1896年是第一次離開臺灣回大陸,1897年因奉母命回臺完婚。新婚的生活不能消減他對祖國的依戀,1902年,他第二次回到大陸,先到福州,后至廈門,主編《鷺江報》,常發(fā)表一些愛國革命的文章。

1905年春夏之際,連橫因不滿清政府日俄戰(zhàn)爭前后的腐敗,攜妻帶子回到廈門,打算留居廈門,與愛國華僑黃乃棠(1905年加入同盟會)創(chuàng)辦《福建日日新聞》報,經(jīng)常發(fā)表反帝反封的文章,投身民主革命洪流。不久,因報紙言詞激進遭清廷和美國駐廈領事忌恨,被查封。正在這時,連橫忽接岳父在臺去世的訃告,不得已攜家人重返臺灣,再次無法實現(xiàn)居留中國大陸,報效國家的愿望。

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成立,希望在前,連橫決定于1912年回國觀光,尋求建設祖國的機會,以舒久居臺灣、大病初愈等抑塞憤懣之氣。“中華民國既建之年,夫子矍然起,慨然行,以家事相屬,長揖而去。遂歷禹域,入燕京,出萬里長城,徘徊塞上”a。他漫游大陸,南到浙江,北過黃河,西溯長江,東出山海關,游遍十一省,歷時三年。聽聞民國政府建清史館,他便主動自薦入北京清史館作協(xié)修,修撰華僑志,以自己的史學特長參與祖國的史料整理、編寫,就像連橫后來給好友國民黨元老林森信中所說:“如得追隨大雅,供職蘭臺,博采周詢,甄別善惡,秉片片之直筆,揚大漢之天聲,是則效命宗邦之素志也。”b不料,“將讀書東觀,以為名山絕業(yè)之計,而老母在堂、少婦在室,馳書促歸,棄之而返”c,無奈老母、少妻在臺來信催歸,所以又重回臺灣。這一次回大陸,連橫還做了一件大事,在1994年1月31日,親自向北京的國民政府呈文,請求恢復國籍。2月5日,獲得許可。連橫先生當年“聲請恢復國籍”的“愿書”“保證書”和“令福建民政長準連雅堂回復龍溪原籍”的“內務部指令”等文件,乃于2014年由福建省著名地方史專家洪卜仁先生在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發(fā)現(xiàn)。連橫就是要用這樣的實際行動堅定表明自己對祖國的認同和忠誠。

第五次回中國大陸是在1926年春。連橫安家西湖,居住在杭州瑪瑙寺近一年。但是1926年的杭州很不太平。秋天,北伐軍在廣州舉行北伐誓師。年底,北伐軍進駐江西,逼近浙江。眼看杭州將成為兩軍廝殺的戰(zhàn)場,1927年1月,連橫帶著家眷,又一次被迫匆匆離開大陸,返回臺灣。

雖歷經(jīng)挫折,但家國夢不變。1933年,他第六次終于舉家遷回大陸,定居上海。那時列強步步進逼,內戰(zhàn)頻繁,時局混亂不堪,雖然極為厭惡殖民地的生活,但連橫終老祖國大陸之心一直未變。杭州西湖是他極為向往的地方,“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d。兒子連震東從西安到上海探望,連橫對其說:“余自臺灣淪陷,吾家被毀,三十余年靡有定處……今余著作次第告成,一家均居國內,余心稍矣。余雖年事漸高, 此后當繼續(xù)著作,以貢獻于國家也?!眅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前一年,也就是1936年,連橫因肝病卒于上海,臨終囑咐兒子:“今寇焰逼人,中日終必一戰(zhàn),光復臺灣即其時。汝其勉之!”f

連橫一生有一子三女,都得到其親授中國文化,除次女連春苔意外夭折外。長女連夏甸,就讀臺北靜修高等女子學校時,學校推行日式教育,不準學習中文。連橫為了讓其不忘祖國的語言文化,培養(yǎng)對祖國的感情和歸屬感,就親自在家教授夏甸學習和背誦《詩經(jīng)》《昭明文選》《左傳》《史記》,時常講授中國歷史上忠義愛國之士的故事等。連夏甸因自幼受家庭熏陶,愛好古詩文,“比同儕女學生多了一層扎實的國學根底”g。在出嫁后,仍保持學習古詩文的興趣與習慣,如讀《曾國藩家書》有感后,就與父親往返書信討論心得h。連夏甸長女林文月是臺灣著名作家,其在作品中顯示的良好的文學功底顯然直接得益于母親連夏甸的良好教導,但追本溯源,還在于外祖父連橫的國文家教。三女連秋漢學習中國古典文學的情況,在連戰(zhàn)編著的《雅堂先生家書》 (以下簡稱《家書》)中有較完整的敘述。從“汝妹此期畢業(yè),不日可歸,當再教以國文”i。連橫針對從學校剛剛畢業(yè)的連秋漢,制定了規(guī)范的家教計劃,主要講授中國歷史和《昭明文選》,每天一課古文。在父親的引導下,“暇則讀書,現(xiàn)授《左傳》,且有求學之志”! 0。連秋漢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求學,可見連橫的教導作用之大。

連橫這樣嘔心瀝血地為子女傳授中華文化,一方面是傳承家風,顯示其深沉的家國情懷,更重要的一面是使子女能夠了解祖國,了解祖國文化,培養(yǎng)其民族意識和民族感情,對中國有歸屬感,為將來貢獻于國家民族做準備。

對于獨子連震東,連橫更是寄于極大希望。1926年春,連橫攜帶家人,旅居杭州西湖。同年夏,兒子連震東從留學的日本到杭州過暑假省親,父子朝夕相處,“朝夕侍先生優(yōu)游于六橋三竺間,每至一處先生必為震東說明其歷史”! 1。1929年連震東于日本慶應大學經(jīng)濟部畢業(yè)歸臺,因當時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早已禁行中國文字,甚至不許說臺灣話。連橫就常為其講授中文。! 21931年連橫為了不讓兒子做日本的“皇民”“賤奴”,指教震東:“欲求臺灣之解放,須先建設祖國。余為保存臺灣文獻,故不得不忍居山地也。汝今已畢業(yè),且諳國文,應回祖國效命。余與你母將繼汝而往?!?! 3并給友人國民黨元老張繼寫信,內容如下:

博泉先生執(zhí)事:

申江一晤,悵惘而歸,隔海迢遙 ,久缺箋候。今者南北統(tǒng)一,偃武修文,黨國前途,發(fā)揚蹈厲。屬在下風,能不欣慰。兒子震東畢業(yè)東京慶應大學,學經(jīng)濟科,現(xiàn)在臺灣從事報務。弟以宗邦建設,新政實行,命赴首都,奔投門下,如蒙大義,矜此孑遺,俾得馮依,以供使令,幬載之德,感且不朽。且弟僅此子,雅不欲其永居異域,長為化外之人,是以托諸左右。昔子胥在吳,寄子齊國;魯連蹈海,義不帝秦。況以軒黃之華胄,而為他族之賤奴,泣血椎心,其何能惄!所幸國光遠被,惠及海隅,棄地遺民,亦沾雨露。則此有生之年,擾有復旦之日也。鐘山在望,淮水長流,敢布寸衷,伏維亮鑒。順頌

任棋不備。

愚弟 連橫 頓首

四月十日

這是一封在家國危難之時,以“子胥在吳,寄子齊國;魯連蹈海,義不帝秦”作比托孤的信,其拳拳愛國之心,報國之志,義薄云天。張繼甚為感動,即留震東在中國大陸工作。

連震東在大陸工作后,連橫還一直頻繁通過家書指導他學習古文。連橫寄給連震東的六十九封家書中,有二十一封談及讀什么書、如何讀書,并為其列了閱讀書目,如《漢書》《后漢書》《資治通鑒》《陜西通志》《朔方備乘》以及九通等,并指導他“抄存”的讀書方法,“汝于國文能多讀子史,可以研究中國經(jīng)濟學,如有要旨,須為抄存,為將來著作之用,方不荒廢功夫”! 4?!叭暧芯繃模藭r須讀《漢書》,不獨文章整齊,而西漢一代之政治經(jīng)濟、地理、風俗均與今日關中大有關聯(lián),若能擇其佳者而熟讀之,裨益不少”! 5。另外連橫還要求兒子臨帖,“汝于治事讀書之暇,須臨魏碑,乃習他帖”! 6?!都視返谒氖恕⑽迨?、六十封先后對連震東的古文、練字的進步予以肯定。

就像連橫自己所說,自臺灣淪陷,家宅被毀,三十多年沒有定處,而對于子女的教育,“尤煞費苦心”。他就是要用這樣的苦心,堅定表明自己對祖國的認同和忠誠,對祖國文化的熱愛、傳承,并影響子女后代。

a 連橫:《臺灣通史·后序》,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1年版,第732頁。

b 連橫:《與林子超先生書》,《雅堂先生文集》,臺灣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127頁。

cd連橫:《連橫詩詞選注》,重慶出版社2018年版,第6頁,導言第17頁。

e 沈正一:《連戰(zhàn)家族的中華民族情懷》,《臺灣在線》2003年第4期,第51頁。

fkm《連雅堂先生家傳》,見《臺灣通史》卷三十四,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1年版,第783頁,第782頁,第783頁。

g 林文月:《青山青史——連雅堂傳》,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36頁。

hijnop連戰(zhàn)編: 《雅堂先生家書》,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社1992年版,第二十九封第29頁,第二十九封第29頁,第六十二封第66頁,第三十三封第33頁,第三十八封第38頁,第四十二封第43頁。

l 鄭喜夫編撰: 《民國連雅堂先生橫年譜》,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209頁。

作 者: 韓金玲,歷史學碩士,浙江傳媒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近現(xiàn)代史。

編 輯: 趙紅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歡
家國情懷
淺析家國情懷教育在歷史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思想,因“家國情懷”而健康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
核心素養(yǎng)與語文教學的家國情懷
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
論穆旦詩歌的家國情懷
中國現(xiàn)代通俗文學的抗戰(zhàn)敘述和家國情懷
王文杰的家國正劇
基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家國情懷教育
德保县| 玉田县| 阿坝县| 遵化市| 阿图什市| 资溪县| 高要市| 道孚县| 上蔡县| 军事| 永仁县| 壤塘县| 两当县| 龙口市| 渭南市| 桂阳县| 旅游| 昌黎县| 高雄市| 乌拉特前旗| 措勤县| 葫芦岛市| 泰和县| 社旗县| 施甸县| 石阡县| 博白县| 卫辉市| 长葛市| 玛沁县| 凤冈县| 恩平市| 浦江县| 湾仔区| 从江县| 黑河市| 洛隆县| 屯留县| 滦南县| 梅河口市| 望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