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英娟
(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眼科,內(nèi)蒙古 赤峰 024000)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屬于青光眼類疾病,若未能及時治療,就會因眼壓增高異常而產(chǎn)生視神經(jīng)永久性損傷,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1-2]。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方法為手術治療法,術后若未能給予其適當?shù)淖o理干預,亦會不利于眼睛的康復。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認知行為干預與持續(xù)性護理干預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術后心理狀態(tài)及自護能力的影響。
選取我院自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0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范圍在46~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0.8±4.3)歲,其中,初中學歷14例,高中及中專學歷12例,大專以及上學歷14例;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范圍在47~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3±4.9)歲,其中,初中學歷16例,高中及中專學歷11例,大專以及上學歷1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上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首先,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并囑咐患者及其家屬術后的護理主要實現(xiàn);其次,保持病房的安靜和整潔程度;最后,給予其用藥護理和飲食護理。
給予觀察組認知行為干預和持續(xù)性護理干預。(1)認知行為干預:通過耐心溝通的方式與患者建立友好的交流關系,并向患者普及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發(fā)病癥狀、病因、手術治療措施、護理方法、注意事項等,使患者對該病癥具有正確的認知,從而提高護理的配合度[3]。(2)持續(xù)性護理干預: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持續(xù)性的護理干預:首先,對其進行心理指導,患者在術后,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疑惑不解之處或者消極心理,需要護理人員通過引導的方式,幫助其說出自身的感受和不解之處,然后為之解答;另外,通過多種心理方式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使其保持健康、輕松的心理狀態(tài)。其次:引導患者自護,即引導其樹立正確的理念,并且通過自我護理提高手術的治療效果[4],如:禁止在光線昏暗的條件下看書、學習、工作,注意維持眼部衛(wèi)生,保持眼睛具有充足的休息時間,禁食刺激性食物,定期復診等。
(1)觀察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后的不良狀態(tài)情況,其評分工具分別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越高,心理狀態(tài)越差。(2)觀察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自護能力的評分工具為自護能力量表,其指標分別為自護概念、自護理論、自護責任感、自護技能,評分范圍在0~172分之間,分數(shù)越高,自護能力越好。
本次研究使用所產(chǎn)生、相關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通過分析軟件SPSS19.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經(jīng)由t進行檢驗,并用的形式(±s)表示;計數(shù)資料經(jīng)由進行x2檢驗,采用符號%表示,若P<0.05,則資料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研究對比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在干預前的SDS評分和SAS評分與對照組相差不大,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的SDS評分和SAS評分均小于對照組,且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評分均低于干預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情況對比(±s)
組別 n SDS 評分 SAS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實驗組 40 57.33±3.42 40.69±3.02 58.67±4.17 43.58±3.26對照組 40 57.41±3.78 48.12±3.45 58.29±4.31 49.33±3.17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自護能力評分在干預前為(1 0 3.2 5±6.2 1)分,對照組在干預前為(102.89±6.81)分,兩組患者在干預前的自護能力評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實施干預后,實驗組的自護能力評分為(151.47±4.28)分,對照組的自護能力評分為(137.82±4.63)分,兩組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實驗組的評分高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臨床眼科疾病,其治療方式主要是手術治療,但是,在手術結束后,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并發(fā)癥,不利于術后眼睛的恢復,所以應當及時護理。本研究所應用的認識行為干預能夠通過溝通協(xié)調的方式進行心理指導,從而消除其消極悲觀情緒,使其保持健康心理狀態(tài),是心理學上的一種常見護理方法。第二,持續(xù)性護理干預的護理原則是人文關懷,旨在通過心理指導、自我護理等手段,達到恢復健康的效果的目的[5-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干預后的SDS評分和SAS評分均小于對照組,且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評分均低于干預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自我護理能力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認識行為干預與持續(xù)性護理干預相結合,不僅通過宣泄、心理暗示、情緒轉移等方式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反應,使其能夠通過樹立自信心,建立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從而提高其自我護理水平,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促進術后眼睛的康復。
綜上所述,應用認知行為干預與持續(xù)性護理干預進行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后護理,對提高自護能力、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具有顯著效果,可用于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