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帥,董曉媛,管桂玲
(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第六師奇臺醫(yī)院,新疆 昌吉 831800)
2型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nèi)分泌代謝性疾病,隨著病情發(fā)展會逐漸危害眼睛、腎臟、心臟等器官。其中腎臟是最易受損器官,糖尿病腎病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發(fā)病率較高且逐年上升,若不能及時治療,可能發(fā)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并引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1]。因此,對2型糖尿病引發(fā)的早期腎損害做出早期診斷并采取有效治療措施以控制病情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300例患者和150例健康人群為例,探討胱抑素C與尿微量白蛋白在檢測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中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
選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根據(jù)其糖化血紅蛋白的高低分為控制良好組(150例)和控制不良組(150例),并選取健康人群(150例)作為正常組進行對照。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②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異?;虬橛衅渌麌乐丶膊?;②臨床資料不全或缺失;③有嚴重精神疾病。控制良好組患者年齡為50~75歲,平均年齡(64.57±8.62)歲;男74例,女76例;控制不良組年齡為51~75歲,平均年齡(65.19±9.02)歲,男72例,女78例;正常組年齡為50~75歲,平均年齡(65.23±8.25)歲,男76例,女74例。三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研究。本研究均受到患者及患者家屬的許可,所涉及患者皆無其他影響研究結(jié)果的疾病。
取三組研究對象次日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清晨尿樣10 mL,均進行3000 r/min離心10 min,分別收集血清樣本、上清液,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
記錄并比較三組研究對象胱抑素C與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結(jié)果。
應(yīng)用SPSS20.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涉及到計量資料t檢驗均以(±s)編導,P<0.05提示檢驗結(jié)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控制不良組胱抑素C為(1.96±0.89)mg/L,尿微量白蛋白為(95.76±20.61)mg/L,控制良好組胱抑素為C(1.96±0.89)mg/L,尿微量白蛋白為(95.76±20.61)mg/L,由此可得,2型糖尿病患者胱抑素C與尿微量白蛋白值均顯著高于正常組(P<0.05),控制不良組顯著高于控制良好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各組胱抑素C與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值(±s)
表1 比較各組胱抑素C與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值(±s)
注:*表示與正常組相比P<0.05;#表示與控制良好組相比P<0.05
組別 n 胱抑素C(mg/L)尿微量白蛋白(mg/L)控制不良組 n=150 1.96±0.89*# 95.76±20.61*#控制良好組 n=150 1.35±0.70* 27.12±9.87*正常組 n=150 0.93±0.21 15.53±5.43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糖尿病逐漸發(fā)展成為常見病,每10人中就有1人為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逐漸攀升,嚴重威脅患者健康[2]。糖尿病腎病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fā)癥,目前,常通過血肌酐、血尿素判斷腎功能損傷程度,但診斷結(jié)果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尿微量白蛋白是一種由肝臟分泌的蛋白質(zhì),由于其分子量較小不能透過濾過膜,在健康人尿中幾乎檢測不到,早期腎損患者由于腎小球濾過膜受損,尿微量白蛋白可透過濾過膜并在尿液中被檢測到。此外,有研究表明胱抑素C能不受性別、炎癥狀態(tài)等因素影響,以恒定速度產(chǎn)生,可反映腎小球過濾功能[3]。本次研究以患病的患者和健康人群作對比,探討胱抑素C與尿微量白蛋白在檢測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中的臨床應(yīng)用。結(jié)果顯示,控制不良組胱抑素C為(1.96±0.89)mg/L,尿微量白蛋白為(95.76±20.61)mg/L,控制良好組胱抑素為C(1.96±0.89)mg/L,尿微量白蛋白為(95.76±20.61)mg/L,由此可得,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顯著高于正常組(P<0.05),控制不良組顯著高于控制良好組(P<0.05),表明微量白蛋白和胱抑素C可作為患者早期腎損的臨床指標,且兩者值的高低可反映腎功能受損程度。
綜上所述,胱抑素C與尿微量白蛋白可作為診斷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的臨床指標,并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對早期腎損的篩查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