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建霞
(黃岡師范學院 文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
部編語文教材是以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為依據(jù),力求以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中心,創(chuàng)新語文教科書編寫理念,建設符合語文教育規(guī)律和時代特點的高質量、有特色、讓廣大師生滿意的新的教材體系[1]。如何有效利用好部編教材,使核心素養(yǎng)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地,需要我們充分研究好教材,尤其是經典傳統(tǒng)篇目教材的比較研究,能使我們更清醒的認識到部編教材的匠心之處。
練習系統(tǒng)是體現(xiàn)編者主要意圖之一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訓練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內容之一,對教材練習系統(tǒng)進行研究有利于師生更好地把握課文教材,提高學習效果。本文以傳統(tǒng)經典篇目《蘇州園林》為例,比較人教版與部編版教材在課后習題編寫設計上的異同,以求探討部編教材在習題編寫設計上如何凸顯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一編寫理念,從而指導一線師生用好教材。
比較兩版教材課后習題,筆者認為,部編教材在訓練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方面,較之人教版,更趨優(yōu)化。
人教版練習就設計視閾看,只有一個層面——研討與練習。人教版練習注重課文本身的知識能力、思想內容、人文情感等,圍繞課文設計題目,體現(xiàn)三維目標的理念?!短K州園林》課后練習共四道大題,第一題關于蘇州園林的特點,第二題關于蘇州園林語言的用詞造句的準確性,第三題關于蘇州園林的說明方法。這三道題直接關乎文章的理解即文章的章法知識。第四題兩題選做一題,一是“從課文中領會到哪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一是“寫一篇文章,介紹你游玩過的一座園林,200 字左右”。這道題貌似拓展,本質上仍然是考察文章的理解運用(從課文中領會到哪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及知識能力(寫一篇文章,介紹你游玩過的一座園林,200 字左右)。
部編教材的練習編寫視閾則有兩個層次——“思考探究”與“積累拓展”,“思考探究”部分也是聚焦課內,“積累拓展”重在由課內指向課外?!短K州園林》一文的“積累拓展”題:
四 借鑒本文先總說再分別說明的寫法,寫一段文字,介紹你曾經游覽過的一座公園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點,有條理地進行說明。不少于300字。
五 從下面兩項活動中任選其一,獨立或小組合作完成。
1.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被認為“是一個南北名園的綜合” (陳從周語)。讀一讀《紅樓夢》的第十七回,注意其中描寫樓臺軒榭、假山池沼和花草樹木的內容,看看大觀園有哪些特點,與課文所寫的蘇州園林有什么異同?
2.園林在人類歷史中出現(xiàn)得很早,經過長期的發(fā)展,形成了不同的園林體系。他們風格各異,“表現(xiàn)著美感的民族特點”(宗白華語)。查找資料,了解并比較中國、西亞和歐洲古典園林的主要特點,用表格或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你的認識。
同是寫作題,部編教材重在由知識能力轉化為素養(yǎng),指向明確:“借鑒本文先總說再分別說明的寫法”“注意抓住其主要特點,有條理地進行說明”,這正是蘇州園林寫法構思最值得初中生借鑒之處。練習第一個層面有兩道題直接與此題相關:“課文中哪一句話最能說明蘇州園林的整體特征?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展開說明的”“課文多數(shù)段的首句是對本段內容的概括,說說這種寫法的好處”。這樣由淺入深,學生反復閱讀體味理解這一寫法及其寫法的特點和好處,在此基礎上借鑒學習其寫法。由淺入深,由學習到探究進而練習寫作,知識內化到表達運用,積累運用,重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語言的建構與運用。
第五題,直接將課內引向課外。語文學習需要積極建構語言,積極建構不僅是一個語言量的積累的問題,還在于有意義地閱讀積累建構,有意義閱讀直接指向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與已有的閱讀知識建立聯(lián)系,促使學生閱讀能力提升轉化為內在的素養(yǎng)。
部編教材在整體布局上是采用了知識、能力、素養(yǎng)三位一體的方式,在練習設計上細化這一理念,在題目設計上力爭由課內轉向課外,從單元整體到單篇都力求由課內學習指向課外學習,學習內容力求建立起與學生的生活及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的聯(lián)系,這樣的學習形成一種結構化的知識,內化為能力,形成素養(yǎng)。
《蘇州園林》一文是葉圣陶為畫集寫的一篇序文,這本畫集是對蘇州園林的總體面貌的總展現(xiàn),學完此文,同學們只是對江南園林文化有所感悟。在此基礎上,第五題設置兩個園林方面的課外讀物,一個是文學名著《紅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介紹;一個是自己查找資料,了解并比較中國、西亞和歐洲古典園林的主要特點。兩個當中自選一個,顯然,此題將課內學生獲得的園林的認知引向更高更理性的層面,通過閱讀討論比較分析,形成自己的獨立思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探究的習慣。獨立思考,終身學習的能力恰恰是核心素養(yǎng)的共同要求。
部編教材課后練習的“思考探究”與“積累拓展”兩個層次,體現(xiàn)思維的漸進性以及課內到課外的延伸、從理解把握文本到積累語言素材再進一步拓展研讀語言材料從而內化為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核心。初中說明文的學習,不僅需要學會閱讀說明文,還需學會寫作簡單的說明文。《蘇州園林》是一篇說明文學習的典范的傳統(tǒng)篇目。蘇州園林譽滿世界,究竟有多少處園林尚無準確統(tǒng)計,現(xiàn)存園林近兩百處,這些園林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點。要介紹眾多的風格各異的名園,絕非易事。《蘇州園林》作者巧妙地從游覽者的角度,從觀賞者感受著手,概括出蘇州園林的總特征,再從各方面分別加以說明,條分縷析地作了全面而又深刻地介紹。歷來教材的編寫都把這一要點作為此篇文章的重點教學內容。人教版與部編教材同樣將這一內容作為重點 ,兩版教材的第一題均是這一內容,即關于蘇州園林的總特征及總分的說明順序。不同的是,人教版明確與此相關的僅此一題,而部編教材有三題,這三道題層層深入,形成結構性認知,利于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這三道題分別是:
一 課文中哪一句話最能說明蘇州園林的整體特征?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展開說明的?
二 課文多數(shù)段的首句是對本段內容的概括,說說這種寫法的好處。
四 借鑒本文先總說再分別說明的寫法,寫一段文字,介紹你曾經游覽過的一座公園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點,有條理地進行說明。不少于 300 字。
第一題明確課文的內容及總分的寫作結構特點說明順序,提煉文本的信息內容;第二題探究中心句的高度概括及準確提煉,總分結構條分縷析地層次分明的特點,探究文本表達的妙處,梳理整合分辨所提取的語言信息,第四題是建立在前兩題的基礎上的學以致用,吸收知識,內化知識,進而外化表達,形成素養(yǎng)。
部編版三道題層層遞進,由語言的理解到文本整體語言鑒賞上升到創(chuàng)新運用;聚焦于文本的核心價值,即事物說明文怎樣抓住特征條縷分明地表達。正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所言:“語言建構與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guī)律,形成自己的言語體驗,發(fā)展在具體語言情境中正確有效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2]4
課后練習直接涉及解題方式與解題思維?!短K州園林》,部編教材及人教版教材將其編在說明文單元,一直以來都是作為典范的說明文來學習的。事物說明文重在清晰地闡釋事物的特征,其主要思維方式應是實證與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運用。部編教材與人教版教材課后“練習一”都是關于說明文的順序及說明的特征的提煉闡釋,如總分的結構,中心句的提煉及對中心句的詮釋。顯然這里解題的方式及思維都是通過實證與推理等邏輯思維而完成。與人教版有別的是,部編版更突出的是如何強化這一思維的訓練,課后練習設計加了一道題——課文多數(shù)段的首句是對本段內容的概括,說說這種寫法的好處。這樣處理,力圖將對這種思維的初步感知,上升到一種理性的思考,力求讓學生自覺地學習這樣的一種演繹的邏輯思維。
兩版教材都有一道語言辨析題:“標本”“圖案畫”與“美術畫”“藝術”和“技術”“隔而未隔,界而未界”。這幾處語言的辨析顯然是對本文涉及的關鍵性概念的辨析,直接關系到對文本的理解,對蘇州園林的總特征的把握。部編教材相對于人教版更注重這一特點。
部編教材增加了一小題——“圖案畫”與“美術畫”的辨析。圖案畫更類似數(shù)學中的“幾何圖形”,看上去工工整整,大部分是對稱的,比較刻板。而美術畫是藝術創(chuàng)造,更注重個性,不講究對稱,有自然之趣和藝術之美。這兩個概念的辨析,恰恰是準確地理解蘇州園林特征的關鍵,啟發(fā)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蘇州園林的特點,它體現(xiàn)了“美術畫”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無論游覽者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的審美效應。通過對比辨析,學生在全文的學習中能加深體悟蘇州園林的特點,對文本的內容能從深層上思考,這樣的深度學習,才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從而使思維品質得到提升。
部編教材第五題相對于人教版是增加的一道題。這道題有兩個小題,第一小題將葉圣陶的《蘇州園林》與《紅樓夢》中的大觀園進行比較。第二小題“了解并比較中國、西亞和歐洲古典園林的主要特點,用表格或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你的認識?!贝祟}的設計注重思維的訓練,“比較”“表格”“思維導圖”等就是以特定思維方法訓練思維品質?!氨容^”能清晰地分辨事物的優(yōu)劣,看到事物的本質?!氨砀瘛薄八季S導圖”能將復雜的事物清晰明瞭化。此題作為積累拓展題,是閱讀的延伸。無論是《紅樓夢》的相關章節(jié),還是“中國、西亞及歐洲古典園林”相關資料的閱讀,相對于人教版的語文學習閱讀量的增加,直接帶來的是思考量的增加。而“比較”“表格”“思維導圖”有效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有效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形成自己的看法。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一個完整的閱讀——思考——表達的過程。教育的最終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形成判斷。著名學者鐘啟泉曾指出:“21 世紀是‘知識社會’的時代,在知識社會里,知識的習得與再現(xiàn),電子計算機也能做到,然而‘創(chuàng)造性’學力的育成卻不僅僅是知識的習得與再現(xiàn)的‘記憶型’學力,而必須是能動的‘思考型’學力?!盵3]
蘇州園林是中華園林文化的杰出代表 ,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學習《蘇州園林》一文,不僅僅要把它作為學習說明這種表達方式的語言素材來學習,同時也應學習蘇州園林的獨特的審美及文化。審美及文化也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的傳承與理解”。
部編教材的第五題積累拓展相對于人教版教材是增設的一道題,從內容上看是一道關于文化與審美的題目——“蘇州園林與大觀園”“中國、西亞和歐洲古典園林”。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指出:“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位,并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方法。”[2]5“傳承中華文化。通過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體會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人文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理解、認同、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和革命文化?!薄袄斫舛鄻游幕?。通過學習語言文字作品,懂得尊重和包容,出不動的理解和借鑒不同民族、不同區(qū)域、不同國家的優(yōu)秀文化,吸收人類文化的精華?!盵2]7
園林建造凝聚著建造者設計者的審美及文化,同時也體現(xiàn)著民族及地域文化及審美特點。此題的設計正是體現(xiàn)審美的培養(yǎng)和文化的傳承與理解的問題。學生學習蘇州園林對園林文化及審美有初步的感知,在閱讀關于園林內容的讀物時容易理解,既可以借助已有的閱讀經驗,同時又鍛煉提高這類文本的閱讀能力。在積極建構語言的同時,進一步研讀探究園林文化及園林的審美。
“中國園林如畫如詩,是集建筑、書畫、文學、園藝等藝術的精華,在世界造園藝術中獨樹一幟?!盵4]園林藝術是一項綜合藝術,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與文化價值,研讀關于園林的作品,集搜閱讀相關資料讀物,能提高學生對此類文本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的審美鑒賞能力,還能了解認同中國園林文化的智慧,增強民族自信心,提升文化的自信,又能了解世界著名的園林文化,吸收優(yōu)秀的外來文化,開闊眼界心胸。作為語文學科素養(yǎng),審美能力的提高及文化品位的提升有利于建構高品質的語言,提升語文素養(yǎng)。
部編教材的練習題編寫正如編者所言,力求以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核心,較之人教版的練習體現(xiàn)了教材編寫者的匠心獨運。但是,新時代的核心素養(yǎng)及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我們不僅要有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同時要有跨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2016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成果發(fā)布會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會上,正式發(fā)布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標準,我國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三大方面——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三大方面中蘊含的終身學習、合作溝通、責任擔當?shù)汝P鍵能力及必備品格是各個學科必須承擔的。語文學科也應有意識地在教材編寫中積極貫徹這一思想,練習環(huán)節(jié)尤其應該重視這一理念的落實。如:我們可以通過練習的學習方式來落實,拓展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當然,一篇課文的練習難以面面俱到,但是在總的編寫意圖上是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