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 北京 100029
對于《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三陰三陽說,注家有各種說法,到今天都沒有統(tǒng)一起來,最終歸結(jié)為不同門派之說,認(rèn)為《黃帝內(nèi)經(jīng)》是一部論文集。這個結(jié)論欠妥當(dāng)。筆者將在下文從發(fā)生學(xué)角度探討《黃帝內(nèi)經(jīng)》三陰三陽的來源有三個方面:一是從光照度論三陰三陽,二是從“移光定位”論三陰三陽,三是從四時四象發(fā)展為三陰三陽。三者乃黃帝師徒一派之作。
首先,研究《黃帝內(nèi)經(jīng)》三陰三陽說的基本條件,是其觀察坐標(biāo)以北半球面南為基礎(chǔ)。
其次,要確定陰陽的定義。孔子在《系辭傳》中對陰陽的定義是“陰陽之義配日月”[1],出土帛書說“陰陽之義合日月”[2]。陰陽即日月,就是晝夜,故《系辭傳》說此為“晝夜之象也”“《易》與天地準(zhǔn),故能彌綸天地之道……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饵S帝內(nèi)經(jīng)》對陰陽的定義與此一致,《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第九》和《靈樞·陰陽系日月第四十一》都說“日為陽,月為陰”。所謂“陰陽系日月”,“系”訓(xùn)“是”,即陰陽是日月。《說文解字》對陰陽的定義是:陽,山南水北。陰,山之北,水之南也。這是對陰陽的狹義定義,以太陽光照為基準(zhǔn)。于此可知,《黃帝內(nèi)經(jīng)》認(rèn)為,狹義定義的陰陽只是日月地相互運動規(guī)律的反映。主流教材用哲學(xué)方法論闡述對陰陽的認(rèn)識,那是經(jīng)過升華提煉的,不是初始的陰陽定義。古人對陰陽的初始定義,是以日月地天體為物質(zhì)基礎(chǔ)的天體相互運動規(guī)律的反映,屬自然科學(xué)范疇,直觀、有象、看得見。狹義陰陽定義以“象”為主,如《素問·五運行大論第六十七》說:“天地陰陽者,不以數(shù)推,以象之謂也?!币驗椤皯蚁笾髂笥谌赵隆保ā断缔o傳》),所以研究陰陽不能離開日月地三天體的相互運動規(guī)律,研究三陰三陽當(dāng)以此為基準(zhǔn)。天文歷法即以日月地相互運動為本源,是中醫(yī)之大本。
所以陰陽的狹義定義是:向太陽陽光為陽,背太陽陽光為陰。這也是《黃帝內(nèi)經(jīng)》對陰陽的基本定義,這說明陰陽是以太陽為基準(zhǔn)來定的?!鹅`樞·刺節(jié)真邪》說:“陰陽者,寒暑也。”寒暑源于太陽,也是以太陽為基準(zhǔn)。見圖1。
然通過取類比象,就有了陰陽的廣義定義?!鹅`樞·陰陽系日月》說:“此天地之陰陽也,非四時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陰陽者,有名而無形,故數(shù)之可十,離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萬,此之謂也?!薄端貑枴り庩栯x合論第六》說:“陰陽者,數(shù)之可十,推之可百;數(shù)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shù),然其要一也?!币驗橄蜿柟鉃殛?,背陽光為陰,所以陰陽“有名而無形”。廣義陰陽雖然有百千萬,都是比類取象,其狹義定義只有一個,故云“其要一也”。
圖1 狹義陰陽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Yin and Yang in narrow sense
《黃帝內(nèi)經(jīng)》論陰陽有天、地、人之分,不可不知道,因為天、地、人之陰陽的各自作用不同。
2.1 天地之陰陽 《素問·天元紀(jì)大論》說:“寒暑燥濕風(fēng)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yīng)之。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故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所以欲知天地之陰陽者,應(yīng)天之氣,動而不息,故五歲而右遷。應(yīng)地之氣,靜而守位,故六期而環(huán)會。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天以六為節(jié),地以五為制。周天氣者,六期為一備;終地紀(jì)者,五歲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jì),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不及太過,斯皆見矣?!薄端貑枴の暹\行大論》說:“天地陰陽者,不以數(shù)推,以象之謂也?!?/p>
“天之陰陽”是“寒暑燥濕風(fēng)火”,表示太陽周年視運動的陰陽消長變化所引起的氣候差異。對北半球來說,太陽從南回歸線往北回歸線運行為上半年,北半球陽氣上升而陰氣漸少,主陽謂“天”,其作用是“陽生陰長”;太陽從北回歸線往南回歸線運行為下半年,北半球陽氣漸衰而陰氣漸增,主陰謂“地”,其作用是“陽殺陰藏”。
“地之陰陽”是“木火土金水火”,表示地上萬物的形質(zhì)性質(zhì)不同,但都能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生長化收藏”,所謂萬物生長靠太陽。
總之,天地之陰陽是以太陽為主導(dǎo),日地相互作用,屬于狹義陰陽范疇,以觀太陽和萬物之象為主。
由上述可知,天地陰陽講的是“神”。如《素問·天元紀(jì)大論》說:“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jì),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圣。夫變化之為用也,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fēng),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p>
“神”在天為風(fēng)熱濕燥寒,即“寒暑燥濕風(fēng)”,在地為木火土金水。《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說:“在地為化,化生五味?!奔茨净鹜两鹚逍谢逦?,木“在味為酸”、火“在味為苦”、土“在味為甘”、金“在味為辛”、水“在味為咸”。《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說天地氣味能生“神”,謂:“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腸胃,味有所藏,以養(yǎng)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惫试啤瓣庩柌粶y謂之神”。因為“神”本源于天地氣味,所以有“四氣調(diào)神大論”。
2.2 人之陰陽 《素問·陰陽離合論》說:“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后曰太沖……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外者為陽,內(nèi)者為陰。”此言人之陰陽也要以太陽為基準(zhǔn),故云“面南而立”“負(fù)陰而抱陽”。
《素問·五運行大論》說:“夫數(shù)之可數(shù)者,人中之陰陽也,然所合,數(shù)之可得者也?!贝搜匀酥庩柺怯邢抻袛?shù)的,不像天地之陰陽數(shù)不清。
《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nèi)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之臟腑中陰陽,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里、內(nèi)外、雌雄相輸應(yīng)也,故以應(yīng)天之陰陽也?!?/p>
《靈樞·陰陽系日月》說:“足之陽者,陰中之少陽也;足之陰者,陰中之太陰也;手之陽者,陽中之太陽也;手之陰者,陽中之少陰也。腰以上者為陽,腰以下者為陰。其于五臟也,心為陽中之太陽,肺為陽中之少陰,肝為陰中之少陽,脾為陰中之至陰,腎為陰中之太陰?!?/p>
經(jīng)言人體“外為陽,內(nèi)為陰”,故四肢“外為陽,內(nèi)為陰”。面北則“背為陽,腹為陰”,背陽心肺主表病在陽,腹陰肝脾腎主里病在陰。言人身臟腑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橫膈膜前在劍突上、后在腰上,所以《靈樞·陰陽系日月》所謂“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故天為陽,地為陰……腰以上者為陽,腰以下者為陰”,實指橫膈膜上下分天地陰陽,故橫膈膜之上的心肺為陽,橫膈膜之下的肝脾腎為陰。五臟“應(yīng)天之陰陽”則肝應(yīng)東方春氣,心應(yīng)南方夏氣,脾應(yīng)中央土濕,肺應(yīng)西方秋氣,腎應(yīng)北方冬氣。
由上述可知,人之陰陽乃屬于取類比象廣義陰陽范疇,人之陰陽是在講人的“形器”,臟腑乃“化生”之器也。
《黃帝內(nèi)經(jīng)》三陰三陽說首見于《素問·陰陽離合論第六》,謂“帝曰:愿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后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于至陰,結(jié)于命門,名曰陰中之陽。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于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于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jīng)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帝曰:愿聞三陰。岐伯曰:外者為陽,內(nèi)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沖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于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后,名曰少陰。少陰根起于涌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于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jīng)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依文作示意圖2如下。
面南則胸腹為陽、背后為陰,即老子“負(fù)陰抱陽”之說[3]。廣明,指向陽處。太沖,指背陰處。這是人體陰陽的基本定義:向太陽為陽,背太陽為陰。然“數(shù)之可十,推之可百,數(shù)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shù),然其要一也”(《素問·陰陽離合論第六》)。狹義陰陽的“基本定義”只有一個,以太陽光為基準(zhǔn),故云“其要一”。
從文述前、后、上、下看,當(dāng)是以人身立體姿勢觀察太陽光照射人身的陰陽,若是躺著姿勢,當(dāng)是面天面上,不是面南?!爸猩怼敝秆毑课?,據(jù)此筆者可以做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坐標(biāo)圖3。
圖2 人身前后上下定位圖Fig.2 Positioning diagram of front,back,up and down of human body
圖3 面南負(fù)陰抱陽坐標(biāo)圖Fig.3 Log-log plot of facing south,holding Yang with negative Yin
面南而立,則前為廣明,后為太沖。那么,前面上下是否都是廣明呢?不是,故又說前面“中身”而上為“廣明”,前面“中身”而下即“廣明”之下為“太陰”,所以太陰主腹部。前說“后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那么是否后面都是太沖、少陰呢?不是,太沖、少陰在“中身”而下即廣明之下“太陰”之后,即在后面“中身”之下。
從太陰、少陰、厥陰的位置來說,《素問·陰陽離合論第六》說太陰在廣明之下,少陰在太陰之后,厥陰在少陰之前,則厥陰當(dāng)在太陰和少陰之間的位置,這樣三陽的次序當(dāng)是陽明、少陽、太陽了,根據(jù)“外為陽,內(nèi)為陰”的原則,則三陽在四肢外、三陰在四肢內(nèi)的十二經(jīng)脈排列位置就定了。而且太陰、陽明在前,厥陰、少陽在中,少陰、太陽在后,這正是四肢三陰三陽六經(jīng)的排列位置。見圖4。
圖4 四肢三陰三陽位置坐標(biāo)圖Fig.4 Log-log plot of 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position of four limbs
請注意,軀干部和四肢部的六經(jīng)排列次序及位置是不一樣的,四肢部按三陽在肢外、三陰在肢內(nèi)及陽明太陰在前、少陽厥陰在中、太陽少陰在后排列,軀干部則按四時次序排列,厥陰、少陽、太陽主春夏陽儀系統(tǒng)排列在身側(cè)、身后、頭部,少陰、太陰、陽明主秋冬陰儀系統(tǒng)排列在身前胸腹部,所以四肢部和軀干部的六經(jīng)排列次序及位置不得混淆,今人多混言。
面北背陽腹陰坐標(biāo)系如下圖5,《素問·金匱真言論第四》說:“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p>
面北,背部為外,腹部為陰?!端貑枴り庩栯x合論第六》說:“外者為陽,內(nèi)者為陰?!薄端貑枴そ饏T真言論第四》說:“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nèi)為陰?!薄鹅`樞·營衛(wèi)生會第十八》說:“太陰主內(nèi),太陽主外?!倍降┤粘鰹樯訇?,陽光最強(qiáng)的太陽在背部,日入在前部陽明,按三陰太陰、少陰、厥陰次序可作如下坐標(biāo)圖6。
圖5 面北背陽腹陰坐標(biāo)圖Fig.5 Log-log plot of facing north,back Yang and abdomen Yin
這是太陽光照的強(qiáng)弱次序?!端貑枴り庩枒?yīng)象大論第五》《素問·天元紀(jì)大論第六十六》講的是天地宇宙立體圖,天地合氣生化萬物,人是萬物之一。這里陰陽離合講的是以人身為中心的前后、上下立體圖,講人身的六經(jīng)安排位置、次序是少陽、太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
圖6 面北背陽腹陰六經(jīng)坐標(biāo)圖Fig.6 Six-channel log-log plot of facing north,back Yang and abdomen Yin
《素問·生氣通天論第三》說:“天運當(dāng)以日光明……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靈樞·營衛(wèi)生會第十八》說:“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夜半為陰隴,夜半后而為陰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為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薄鹅`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yīng)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p>
這一排列順序正是《傷寒論》六經(jīng)欲解時的排列順序,這是以太陽光照度為主立論。見圖7。
其言“平旦”“日中”“日西”“夜半”是以太陽光照四特征點而言,這樣六經(jīng)就用應(yīng)天的時、位、性之別了?!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摰谌愤@種“平旦”“日中”“日西”說,則將《素問·金匱真言論第四》以橫膈膜上下背陽腹陰分天地陰陽法變?yōu)橛伤奶卣鼽c四時四象四臟說異變?yōu)闀r間段的四時四象五臟五行說。至此,肝心肺腎脾五臟就有了應(yīng)天的時、位、性之別。
《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第九》說:“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終,而天度畢矣。”《素問·八正神明論第二十六》說:“法天則地,合以天光……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是謂得時而調(diào)之,因天之序,盛衰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素問·六微旨大論第六十八》說:“蓋南面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p>
光指太陽光,表指立桿測日影的立桿,中指日午,“表正于中”“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指用立桿在日午時測日影。立桿——表,現(xiàn)存有多種歷代文物,見圖8、圖9。
《素問·天元紀(jì)大論第六十六》說:“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笨芍幦柺前础瓣庩栔畾舛嗌佟迸帕械模@種陰陽氣多少的量變,是由“移光定位”得來的?!端貑枴ぐ苏衩髡摰诙氛f:“因天之序,盛虛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蓖醣ⅲ骸昂蛉者w移,定氣所在,南面而立,待氣至而調(diào)之也?!薄端貑枴ち⒅即笳摰诹恕氛f:“南面而待也……因天之序,盛衰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边@是面南立桿測日影確定的,或面南望月?!端貑枴ぐ苏衩髡摰诙氛f:“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是故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wèi)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wèi)氣沉。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wèi)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jīng)絡(luò)虛,衛(wèi)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diào)血氣也。是以天寒無刺,天溫?zé)o疑。月生無瀉,月滿無補(bǔ),月廓空無治,是謂得時而調(diào)之。因天之序,盛虛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瀉,是謂臟虛;月滿而補(bǔ),血氣揚溢,絡(luò)有留血,命曰重實;月廓空而治,是謂亂經(jīng)。陰陽相錯,真邪不別,沉以留止,外虛內(nèi)亂,淫邪乃起。帝曰:星辰八正何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風(fēng)之虛邪以時至者也。四時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氣所在,以時調(diào)之也……先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以候氣之浮沉,而調(diào)之于身,觀其立有驗也。”
圖7 六經(jīng)欲解時Fig.7 When the six channels diseases being cured
圖8 測日影文物(前一圖是儀征漢墓出土銅圭)Fig.8 Cultural relic of measuring the sun shadow(the previous picture shows the bronze GUIs unearthed from the Yizheng Han Tomb)
圖9 測日影示意圖Fig.9 Schematic diagram of measuring sun shadow
《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說:“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shù)者,所以紀(jì)化生之用也。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jì),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余而盈閏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終,而天度畢矣?!?/p>
立桿測日影的直接成果是得到了太極圖,見圖10、圖 11。
《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第二》說“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這是將一年四時分為陰陽兩儀,春夏主陽為陽儀,秋冬主陰為陰儀。《素問·厥論第四十五》說:“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薄鹅`樞·根結(jié)第五》說:“陰陽之道,孰少孰多……發(fā)于春夏,陰氣少而陽氣多……發(fā)于秋冬,陽氣少而陰氣多?!?/p>
再看月亮的陰陽消長情況。見圖12~圖14。
從“三陰三陽量變太極圖”(見圖15、圖16)可以看出,一陽少陽對應(yīng)一陰厥陰為“風(fēng)火相值”,二陽陽明對應(yīng)二陰少陰為“燥熱相臨”,三陽太陽對應(yīng)三陰太陰為“寒濕相遘”(《素問·六微旨大論》云:“寒濕相遘,燥熱相臨,風(fēng)火相值?!保俏暹\六氣理論三對互為司天在泉的關(guān)系。
圖10 立桿測日影示意圖Fig.10 Schematic diagram of pole measuring sun shadow
圖11 三陰三陽量變太極圖Fig.11 Taiji diagram of quantitative change of 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通過“移光定位”得來三陰三陽,以夏至為始點則其正常順序是:厥陰(夏至一陰生)、少陰(二陰)、太陰(三陰)、少陽(冬至一陽生)、陽明(二陽)、太陽(三陽),發(fā)病則為《傷寒論》的六經(jīng)次序: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這種次序是立桿測日影得到陽氣消長陰陽量變的次序,與《素問·生氣通天論第三》以日照溫度變化論陰陽不同,所以叫《陰陽別論》《陰陽類論》。
圖12 觀月圖Fig.12 Diagram of observing the moon
《素問·生氣通天論第三》日照溫度高低變化的次序,是太陽視運動得到的:少陽(平旦)、太陽(日中)、陽明(日西),故少陽陽微為一陽,太陽陽氣最盛為三陽,陽明陽消為二陽。以上兩種陰陽排序是不同的,不得混淆,不在一個層次,不必要爭論。
《傷寒論》三陰三陽模式有兩套體系[4],一是以《素問·生氣通天論第三》平旦、日中、日入的太陽日照強(qiáng)弱為模式的六經(jīng)欲解時,二是以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為六經(jīng)次序的司天在泉發(fā)病模式。
圖13 觀月納甲圖Fig.13 NAC chart of observing the moon
圖14 月相陰陽消長對應(yīng)六卦圖Fig.14 The six trigrams corresponding to the rise and fall of Yin and Yang in the moon phase
圖16 三陰三陽應(yīng)卦圖Fig.16 Hexagram diagram of 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傷寒論》論病首分上下半年為陽儀的中風(fēng)、傷寒、溫病和陰儀的濕痹、痙病、中暍。其次是以橫膈膜分上下天地陰陽論“病發(fā)于陽”在表、“病發(fā)于陰”在里,治在表用“開鬼門”法,治在里用“潔凈腑”法。
四時四象首見于《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謂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四時四象發(fā)展為三陰三陽見載于《素問·至真要大論第七十四》篇,謂“帝曰:愿聞陰陽之三也,何謂?岐伯曰:氣有多少,異用也。帝曰:陽明何謂也?岐伯曰:兩陽合明也。帝曰:厥陰何也?岐伯曰:兩陰交盡也……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兩陰交盡故曰幽,兩陽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異也”。
《靈樞·陰陽系日月第四十一》說:“寅者,正月之生陽也,主左足之少陽;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陽;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陽;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陽;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陽明,此兩陽合于前,故曰陽明。申者,七月之生陰也,主右足之少陰;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陰;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陰;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陰;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陰;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陰,此兩陰交盡,故曰厥陰。甲主左手之少陽,己主右手之少陽,乙主左手之太陽,戊主右手之太陽,丙主左手之陽明,丁主右手之陽明,此兩火并合,故為陽明。庚主右手之少陰,癸主左手之少陰,辛主右手之太陰,壬主左手之太陰?!币姳?。
少陽為三焦相火,太陽為心火,故云“此兩火并合,故為陽明”“此兩陽合于前,故曰陽明”。《素問·陰陽離合論第六》說:“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必赎帪殛幹兄?,陰轉(zhuǎn)陽,故云“兩陰交盡”。
按10月至3月份排列六經(jīng)順序是厥陰、太陰、少陰、少陽、太陽、陽明;按4月至9月份排列六經(jīng)順序是陽明、太陽、少陽、少陰、太陰、厥陰。這正是互為司天在泉的三對關(guān)系。
另外論四時陰陽出現(xiàn)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的還有多種。如《素問·金匱真言論第四》說:“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里、內(nèi)外、雌雄相輸應(yīng)也,故以應(yīng)天之陰陽也?!薄鹅`樞·九針十二原第一》說:“陽中之少陰,肺也……陽中之太陽,心也……陰中之少陽,肝也……陰中之至陰,脾也……陰中之太陰,腎也?!贝艘匀梭w解剖部位橫膈膜上下分天地陰陽。
表1 四時四象Tab.1 Four images in four seasons
手足分法也屬于橫膈膜上下分法?!鹅`樞·陰陽系日月》說:“足之陽者,陰中之少陽也;足之陰者,陰中之太陰也;手之陽者,陽中之太陽也;手之陰者,陽中之少陰也……心為陽中之太陽,肺為陽中之少陰,肝為陰中之少陽,脾為陰中之至陰,腎為陰中之太陰?!?/p>
此以四時上下半年分陰陽,春夏為陽,秋冬為陰。這種四時分太、少也是日地相互運動的關(guān)系,以太陽光為主。見圖17。
圖17 上下半年分兩儀Fig.17 Yin and Yang in the first half and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此以晝夜分四時陰陽,如《素問·金貴鎮(zhèn)言論第四》說:“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边@種四時分太、少也是日地相互運動的關(guān)系,以太陽光為主。見圖18。以上的上下半年分四時陰陽法和晝夜分四時陰陽法都是日地的相互關(guān)系,人與之相應(yīng)也。《素問·陰陽離合論第六》的三陰三陽分法則是以人身前后上下為基準(zhǔn)分三陰三陽位置的,不得混淆。
《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第九》說:“心者……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肺者……為陽中之太陰,通于秋氣。腎者……為陰中之少陰,通于冬氣。肝者……為陽中之少陽,通于春氣?!贝耸且匀松肀砝锊糠治迮K應(yīng)四時分陰陽,厥陰肝主春和太陽心夏、肺秋主大表部,故均為陽,土類和冬腎主里部為陰。見圖19。
圖18 晝夜分四時陰陽Fig.18 Day and night are divided into four seasons of Yin and Yang
圖19 人身表里分部圖Fig.19 Diagram of body parts inside and outside
《靈樞·陰陽系日月第四十一》《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中心肝主春夏、肺腎脾主秋冬而主陰陽量消長的多少,《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第九》肺為“陽中之太陰”主全身之氣、心為“陽中之太陽”主全身之血,于此可知《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第九》和《靈樞·陰陽系日月第四十一》《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的分法不一樣是有道理的,不可以篡改。就像《黃帝內(nèi)經(jīng)》中的陰陽概念一樣有多層面性,不能在一個平面論之,其差異見表2。
可以作成如下的傳統(tǒng)文化坐標(biāo)圖20。
少陽太陽二火合明為陽明,故《素問·脈解第四十九》說“陽明者午也”;兩陰交盡為厥陰,故《素問·陰陽離合論第六》說“名曰陰之絕陰”。
此四時四象發(fā)展為三陰三陽也與太陽視運動有關(guān)系。
表2 《內(nèi)經(jīng)》各篇陰陽分法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the Yin-Yang division in the Internal Classic
圖20 四時四象變?nèi)幦柺疽鈭DFig.20 Schematic diagram of four seasons four images changing to 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通過以上從發(fā)生學(xué)角度論述發(fā)現(xiàn),《黃帝內(nèi)經(jīng)》對陰陽的定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而且陰陽有天地人三才之分,天地陰陽講神,人之陰陽講形器。同時發(fā)現(xiàn)《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三陰三陽說有以下3種情況:(1)《素問·陰陽離合論》以太陽光照度照射人身論三陰三陽。平旦陽弱為少陽,日中陽強(qiáng)為太陽,日西日入為陽明,與之相表里的三陰經(jīng)次序是太陰、少陰、厥陰,符合《傷寒論》六經(jīng)欲解時的生理排序。另一種情況是四肢六經(jīng)三陽在外、三陰在內(nèi)的排列次序。(2)以日地相互運動產(chǎn)生“移光定位”的三陰三陽為基準(zhǔn)的《傷寒論》發(fā)病模式。以夏至為始點立桿測日影則其正常順序是厥陰(一陰生)、少陰(二陰)、太陰(三陰)、少陽(冬至一陽生)、陽明(二陽)、太陽(三陽),發(fā)病則為《傷寒論》六經(jīng)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參見《素問·天元紀(jì)大論》《素問·熱論》),符合《傷寒論》的發(fā)病說。(3)以四時四象發(fā)展成的三陰三陽模式,有上下半年分兩儀四時陰陽說和晝夜分四時陰陽說,以及以人身大表部和里部說三種情況。除以人身大表部和里部說之外,其余之說都以太陽光為基準(zhǔn),以日月地人相互運動為說。
現(xiàn)行中醫(yī)院校教材對三陰三陽陰陽屬性是根據(jù)相應(yīng)經(jīng)絡(luò)陰陽之性來確定臟腑陰陽屬性的,如太陽寒水應(yīng)膀胱、小腸,陽明燥金應(yīng)胃、大腸,少陽相火應(yīng)膽、三焦,太陰濕土應(yīng)脾、肺,少陰君火應(yīng)心、腎,厥陰風(fēng)木應(yīng)肝、心包。以三陽應(yīng)腑、三陰應(yīng)臟,此理論永遠(yuǎn)解釋不清楚《傷寒論》。
筆者依據(jù)運氣七篇理論來決定三陰三陽的陰陽屬性為:心主太陽,肺主陽明,三焦主少陽,脾主太陰,腎主少陰,肝主厥陰,厥陰、少陽、太陽主上半年陽儀屬陽,陽明、太陰、少陰主下半年陰儀屬陰。心肺居橫膈膜之上為陽主表部,肝脾腎在橫膈膜之下為陰主里部。
從以上探討還可以知道,《黃帝內(nèi)經(jīng)》中三陰三陽的各種不同說法,不是不同學(xué)派的論述,而是同一派師徒從不同角度對三陰三陽的論述,所以《黃帝內(nèi)經(jīng)》不是古代各派醫(yī)家的論文集,而是同一派師徒集體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