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商業(yè)道德角度看功利主義對明代士風的影響

2020-01-17 01:59:16蔣志琴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20年5期
關鍵詞:商業(yè)道德國子監(jiān)

蔣志琴

(中國傳媒大學 藝術研究院, 北京 100024)

一、明代士人眼中的商業(yè)道德:“智”“信”

本文所謂的“士”,泛指中國古代的讀書人、知識階層,與現(xiàn)在的“知識分子”概念相近。士居于四民(士、農(nóng)、工、商)之首,是以學為業(yè),并以學問服務于社會、國家而自存。從史籍編撰中《儒林》與《文苑》的區(qū)分,可以看出儒士與文人的分野。這種區(qū)分在明代(尤其是晚明)特別明顯,明代儒士身份強調(diào)對儒家仁義道德的堅守和踐履,而狹義的文人則主要指知識階層中專門從事雕蟲篆刻的辭章家。

明代通過科舉取士制度,產(chǎn)生了一批官宦新貴階層。因為科舉考試以文字內(nèi)容鑒別人才,所取之士本質(zhì)上是文人,他們不一定具有儒士的道德踐履追求。隨著人文主義思潮中對個人私欲的肯定、追求個性自由的倡導等,使科舉所取之士受到了貨殖思想、自由主義思想等的影響,從而導致了士習之壞。因此,清人認為,明代士習之壞,始于貨殖思想對道德的侵蝕,即所謂:“貨殖盛,而儒林衰。”[1]639

貨殖何以能盛?在商人看來,關鍵在或多或少地去除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觀念,因為它們有悖于經(jīng)商致富目標。有貧人向富人求致富經(jīng)驗,富人用一句話總結說,去仁、義、禮、智、信。明人顧大韶解釋說:

此(去仁、義、禮、智、信)亦憤世之言耳。若五物盡去,則必喪家亡身矣,何能富哉!故為富不仁,為仁不富,誠可去也。義則多廉潔,多慷慨,有礙于富,誠可去也。禮則多辭讓,多仗義,有礙于富,誠可去也。惟智與信則不可去。征賤征貴,知取知予,至于趨利避害,偎炎附熱,非智其何以知之?凡富家,必有任用之監(jiān)奴,凡巨賈必有行財之小商,非信其何以御之?故前三者,實富之賊;而后二者,乃富之翼也。求富者去其三賊,存其二翼可也①。

顧大韶認為,去五常則無法與人交,而去三常(仁、義、禮)則可。因為若為富,須趨利避害、偎炎附熱,若缺乏智慧則無法作出正確的趨利避害的判斷;而趨利避害、偎炎附熱作為一種方針,需要可信之人去具體施行,則用人者不可經(jīng)常失信于人。因此,仁、信不可去。他假設了仁、義、禮、智、信可以獨立存在,而不是作為一個整體。實際上,仁作為儒家道德的核心,它包含義、信等其他道德。此外,無禮本身就是不智,不仁何以取信?這段言說表明,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尤其是儒商的出現(xiàn),士人開始探索商業(yè)道德并為文士以詩文、詩畫治生尋找理論依據(jù)。

二、科舉制度、商業(yè)認同與“士志于道”

隨著士人對商業(yè)道德的逐漸認同,源自孔子的“士志于道”觀念也逐漸發(fā)生了變化。明成化以后,君主專制漸趨松弛(成化十年榜示七十七部妖書名目[2]202,正德年間(1506—1521)宦官劉瑾專權等),而商品經(jīng)濟至嘉靖朝,發(fā)展更為迅速,功利之風隨之大行于世。史料顯示,正德、嘉靖以后,士子或“不溺于勢利之相高,則安于舉業(yè)之自足”[3]255,或縱情聲色,更多的是以利助舉業(yè)、以舉業(yè)圖利,所謂文人的立德、立言、立功之論被棄之腦后。明人林希元諷刺說:

今之士者,方其埋首燈窗,則志存青紫;及其脫跡韋褐,則志在身家。故窮居所學,惟務投合上好,鮮窮經(jīng)致用之實。居官所行皆經(jīng)營富貴,乏尊主庇民之功。蓋其趨向,視昔之學縱橫主新法者,又其奴仆矣[4]653。

如果士人讀書的目標只為了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后志在身家富貴,那么其志必在名利,而非志于道。這是傳統(tǒng)儒家學者所反對的。明代學者蔡清在《寄李宗一書》中,則給出了士子重商、重利的理由:

今之士者,上既未得有官者之祿,下又不得為農(nóng)工等事。老者欲安,少者欲懷,如何得全?不為一家數(shù)口計長遠,而徒坐守窮餓,朝不謀夕哉?許魯齋先生固嘗有言以教學者矣,足下且有二弟,可令事此。但要戒令勤恪不華,如清則孑然只身,卻有難者耳。近日亦頗為此費心,非是圖貨財滋植,但得免債負,能自給,斯過望矣[5]789。

他將士人的身份從純粹的讀書人轉向復雜的社會人,即他身負教育子女、扶養(yǎng)老人等社會責任。這種觀點揭示了一些下層文人的生存狀態(tài)。例如,當時的名士陳繼儒招攬、雇傭江浙一帶的窮儒老宿隱約饑寒者,使其“尋章摘句,族分部居,刺取其瑣言僻事,薈萃成書,流傳遠邇??顔⒐崖務撸瑺庂彏檎碇兄亍盵6]677。有需求就有供給。明中期以后,大批失意士子加入圖書的編撰、出版活動,即使他們擺脫了依附達官貴吏的狀態(tài),也提升了自己的經(jīng)濟和文化地位[7]12。這些士子的此類重利舉措,被黃綰譏諷為欲覓賞錢的“戲子”[8]42。他還批評說:“凡今日所謂‘豪杰’,所謂‘學者’,其實不曾脫得功名富貴窠臼?!盵9]73歸有光則認為,士人以詩文書畫治生(養(yǎng)活自己和家人),是將自己的文化資本轉化為經(jīng)濟資本。因此,他們通過自己的智慧才略經(jīng)商致富值得贊賞[10]200。

三、納銀入監(jiān)與士風之變

士風之變,也與明政府因“國用偶乏”(國庫空虛)而開“例監(jiān)”(納銀入監(jiān))等措施有關。

景泰元年(1450)正月,因邊事急需餉銀,明政府遂定輸納之例,舍人、軍民納粟、納馬者,“悉賜冠帶,以榮其身”[11]3801。景泰四年(1453),臨清縣縣學生伍銘等提出,愿納米800石賑濟災民以求入國子監(jiān)讀書②。明政府立即應允了伍銘等生員的要求,并告示全國各布政司及直隸府、州、縣學的生員,凡能運米800石(后減至500石或馬7匹)于臨清、東昌、徐州三處賑災者,均可入國子監(jiān)讀書[12]4993。從此,國子監(jiān)中多了“例監(jiān)”一途。

景泰初開“例監(jiān)”之時,僅允許官學生員納粟入監(jiān)。至成化年間,不在官學的士子(即“白身”人)可加倍輸納入國子監(jiān)。由于這些人憑借金錢(納米、納粟等)換取國子監(jiān)的生員資格,由此使國子監(jiān)這一國家最高學府也染上了銅臭味[13]265-266,給國子監(jiān)的教學管理、學風等帶來了極壞的影響。因為納銀入監(jiān)從制度上肯定了以金錢換取教育機會的投機舉措,導致“育賢之地為貿(mào)易之所”[14]299,助長了投機取巧、走捷徑的不良社會風氣。對此,萬歷十三年(1585),南京戶部主事王鏻上疏說,國家教育體系意在通過教以人倫、課以經(jīng)術為國家儲備人才,但納銀入監(jiān)制度嚴重破壞了這一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他說:

國子監(jiān)生徒,惟擇職官子弟、民間俊秀及科貢之士、蔭敘之子。而今也,納例既開,商販市井之徒皆得濫入。由是育賢之地為貿(mào)易之所矣。所以人不可教,監(jiān)規(guī)盡弛,升散惟循故事,講誦悉應虛文。及其聽選,始既以財入官,終必以官取償。國家之利無幾,而百姓受禍不少也。豈謂太學無關于賢士,而錢谷可取之學官。府、州、縣學,其為師長者,責以教訓,撫善懲惡,而今也,惟計儀贄耳矣;為提調(diào)者,責以考較,獎勤警惰,而今也,皆務因循耳矣。生徒但攻文義,咀嚼華腴,曾不聞明經(jīng)用世為何也,懷才抱道為何也,一獵科名,棄其藝如筌蹄。由是以吏為師,以律為治,罔知理道之要矣[14]299。

作為對策,王鏻強烈要求罷納監(jiān)事例。他認為,“今當重學校,選師儒以責成之,我皇上御極之首允祭酒孫應鰲奏罷納監(jiān)事例,天下皆仰望矣。奈何戶、工二部,旋復開請,是但計目前之小利,罔恤教化之大原,甚大謬也。臣乞自今宜如弘治間例,嚴塞此途,永不許開。雖國用偶乏,從長別處,仍仿前祭酒章懋奏行選貢之法?!盵14]299嘉靖四十四年(1565),為了補充財用,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又開“援例一途”[15]709??梢哉f,明代監(jiān)生資格的市場化,顯示了功利主義對教育領域的侵蝕。

四、結語

無論是明代的科舉考試制度、納銀入監(jiān)事例,還是社會對商業(yè)道德的認可,都極大地改變了明代的士風。他們或多或少地拋棄了傳統(tǒng)士人的立言、立德、立功之社會責任,而將自身的名利、欲望、享受等放在了人生的重要地位。

學術、士風、風俗三者之間,存在一種密切的聯(lián)系:學術決定人心、世道影響風俗的形成。反之,風俗之變體現(xiàn)了人心之變,而人心的形成,取決于其所受的《六經(jīng)》(即學術)教育過程中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因此,六經(jīng)不明,則人心不正;人心不正,則國家安得善治、鄉(xiāng)閭安得善俗?從這個角度上說,風俗離不開時代學術風氣。反之,為了風俗、士風之正,必先講明學術,而講明學術則在回歸儒家經(jīng)典。因為儒家經(jīng)典在塑造學習者的身心方面,意義重大,如“人身之心髓”[16]913,處于中心地位,經(jīng)典建構受教育者的知識蘊含、思維模式,其中包含先哲的道德關懷與智慧精義,幫助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給受教育者為學、為人和為事的一些基本道理[17]。

注 釋:

① (明)顧大韶.秉燭齋隨筆(孫勝宇抄本),古籍網(wǎng)(bookinlife.net)整理。

② 明初國子監(jiān)有三處:南京國子監(jiān)、中都國子監(jiān)、北京國子監(jiān)。其中,中都國子監(jiān)僅存16年。國子監(jiān)生員可分兩類:官生(品官子弟、土司子弟和海外留學生)、民生(各地文官保送)。監(jiān)生又分舉監(jiān)(會試落第舉人)、蔭監(jiān)(品官子弟)、例監(jiān)(納捐)、貢監(jiān)(生員)。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可以直接參加鄉(xiāng)試,享受免丁糧、官役和差役。國子監(jiān)在監(jiān),國家每月發(fā)給一定的廩膳費,歲時節(jié)令有布帛、衣物、賞錢等。其妻子有給養(yǎng),探親有路費。見《中國文化通史·明代卷》,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0年,第316頁。

猜你喜歡
商業(yè)道德國子監(jiān)
參觀國子監(jiān)
唐代國子監(jiān)辦學盛況實錄
王冠 國子監(jiān)里拍片
新時期教育發(fā)展視野下的明代學校德育管窺
理論觀察(2017年3期)2017-04-10 22:45:29
晉商的商業(yè)道德及其對現(xiàn)代企業(yè)誠信建設的啟示
互聯(lián)網(wǎng)新型不正當競爭案件審理中商業(yè)道德的認定規(guī)則研究
互聯(lián)網(wǎng)領域“公認的商業(yè)道德”的司法適用
道德村協(xié)會公布2016年全球最具商業(yè)道德企業(yè)獎
理光連續(xù)5年被Ethisphere評為全球最具商業(yè)道德企業(yè)
北京的國子監(jiān)——元、明、清朝的最高學府
克什克腾旗| 昭苏县| 临沭县| 阳信县| 诸城市| 云和县| 元氏县| 桂平市| 泊头市| 左云县| 宿州市| 宁阳县| 南丹县| 芦山县| 女性| 肇东市| 通许县| 兖州市| 芜湖县| 阿鲁科尔沁旗| 绿春县| 兰州市| 共和县| 广河县| 布尔津县| 蓬莱市| 四子王旗| 平凉市| 松滋市| 兴隆县| 峨眉山市| 土默特左旗| 巴林右旗| 河北省| 武宣县| 连山| 长沙县| 永昌县| 伊宁县| 施甸县|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