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 胡唐艷
摘 要:文章作者認為教學者應以特殊教育特殊性的理念貫穿課堂教學始終;更新教材使用理念,善于挖掘教材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評價,要求靈活運用多元的、多形式的評價方式;同時要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有效整合,這樣才能實現(xiàn)構建培智有效課堂的目標。
關鍵詞:培智學校;課堂教學;有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76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6-17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1-0100-02
一、落實特殊教育理念,貫穿課堂教學始終
特殊教育的特殊性主要表現(xiàn)在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教育方法的特殊性和對教師要求的特殊性。
(一)合理把握教學容量
教師需要合理把握教學容量,實施分層教學。由于培智學生個體差異大,認知能力水平參差不齊,課堂教學目標設計要分層明確,體現(xiàn)教學的個性化,突出全體學生參與教學的“學”的過程。同時,教學容量對課堂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容量過多,學生無法掌握,似乎是“走過場”,無法實現(xiàn)學生的個別化;容量過少,學生吃不飽,留白時間過多,教學效率低。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班級學生學情,把握教學容量,確定好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
(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在培智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為課堂的有效教學提供保障。培智教育“以生活為核心”的課程,需要教師遵循一定的培智教育教學原則與方法。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遵循培智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謹慎決定教具呈現(xiàn)的先后順序、知識例題的選擇等。教學設計以創(chuàng)設情境、直觀教學為主,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至關重要的是教師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情景體驗的過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通過操作豐富的學習材料,直接習得需要遷移的生活技能。例如,在生活適應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讓學生將襪子收入收納箱的情境,將學生收納箱凌亂的畫面與教師收納箱整齊畫面的對比展示,導入新課,貼近主題,使學生更容易進入課堂。
二、更新教材使用觀念,挖掘教材教學資源
培智教育課堂教學的核心理念是:立足智力殘疾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根據(jù)課程設置的原則,注重以生活為核心的思路,整體設計九年一貫的培智學校課程體系。
(一)材料要力求彈性化
在培智學生個性差異的前提下,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即在材料的組織內容和要求上要有一定的彈性,要體現(xiàn)不同的教學需求。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jù),要教得好,使學生受益,還要老師善于利用。”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培智學校在教材的使用上,多是借鑒他?;虻胤叫越滩模@些教材有很大的地域局限性。因此,培智教師必須更新教材使用理念,打破教材的框架,以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技能水平為基礎,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對教材進行篩選、重組和充實。在使用教材時,教師需要仔細斟酌,把握教學重、難點,讓學生通過學習,能獲得生活經(jīng)驗,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教師還可從教材的觀察認識、溫馨提示、友好支持等方面入手,對教材教學資源進行挖掘。這樣,各層次學生的需求都可以照顧得到,以此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
(二)材料要力求生活化
材料的呈現(xiàn)應力求生活化?!吧罴唇逃??!薄霸谏罾镎医逃瑸樯疃逃??!痹谂嘀墙逃?,教師的教學技能目標一定是要解決學生生活中迫切需要解決的,要通過教學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技能遷移應用到實際生活之中,逐漸形成生活技能,為學生生活服務。同時,教學素材的選擇應該貼近學生生活,源于學生熟悉的生活,學生興趣濃厚,樂于接受,才會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這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教師教學、操作體驗、比較,最終習得生活化的知識技能。
三、培智教育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多元的、多形式的
(一)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應是多元的,可由課堂延伸到課外
在培智課堂教學評價中,提倡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即評價主體可以是學校管理者、班主任、學生、授課教師等。因此,教師可以積極利用評價手段,鼓勵學生參與課堂,還可以拓寬思路,將評價方式延伸到課外,發(fā)動家長參與課堂或在課后各項評價當中,將培智教育課堂評價落實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值得注意的是,評價主體的確定要符合課堂需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在評價方式上,教師要盡力做到將評價方式延伸到課外,課后可以布置一定的家庭作業(yè),教師設計好評價內容標準,由家長根據(jù)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
(二)課堂教學評價的方法應是綜合的、多層次的、全方位的
課堂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促使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所以評價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在方法的選擇上,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所采用的方法也不相同,要從他們的需要出發(fā)選擇合適的評價方法進行評價,這也將是今后教師要努力的方向。以生活語文學科為例,A層次的學生評價的內容更側重對認知方面聽說讀寫的評價;B層次的學生評價的內容是對詞語等認讀方面的評價;而C層次的學生評價的內容是對生活操作等方面的評價。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適當把握其中的“度”進行評價。
四、在培智教育理念下,構建培智有效課堂
(一)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構建培智有效課堂
課堂教學是師生、生生互動自然生成的一個動態(tài)過程。培智教育教師只有不斷提升個人特殊教育的專業(yè)技能,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培智教育教學方法、原則,以多種方式組織課堂教學,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培智有效課堂。
(二)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有效整合,構建培智有效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有效整合,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化地展示出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培智有效課堂。同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觸控一體機輔助教學,向學生展示圖片、微視頻、聲音等內容,有效地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fā)學習興趣;使用微課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問題,使學生在充分感知信息和教師啟發(fā)下接受信息,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從而真正將信息納入自身知識結構。
好的課堂應該是讓學生課前有一種期待,課堂中有一種滿足,課后有一種留戀。永遠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永遠用寬容的心態(tài)面對學生。享受人文的課堂,享受動感的課堂,享受智慧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樸永馨,顧定倩.特殊教育辭典(第二版)[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2]劉全禮,李玉向,湯劍文,等.特殊教育的課堂教學評價概論[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3]蔣 姿.芻議“八要素”實現(xiàn)培智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J].教師,2020(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