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 揚州大學
馬克思在《提綱》第六條中首先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要了解人性,必然要先了解什么是人。在人類學上,人被定義為能夠使用語言、具有復雜的社會組織與科技發(fā)展的生物;在生物學上,人是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一種普通動物,是生物進化的結果;在教育學上,人是一種存在的可能性,具有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性、歷史性、現實性、多樣性和差異性;馬克思則認為:人的內在生命物質本體與特定的大腦意識本體構成整體的自然人。自然人通過勞動關系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關系形成系統(tǒng)的外在矛盾關系,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馬克思的一生有兩個哲學老師,一個是黑格爾,教會了他辯證法的思想,另一個就是費爾巴哈,馬克思的唯物論就來源于費爾巴哈。當黑格爾的唯心的概念辯證法使馬克思在現實中感到困難重重的時候,費爾巴哈的唯物論幫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在這里找到了辯證法的現實根源。但是費爾巴哈的唯物論是機械的,不是能動的,費爾巴哈關于人的本質只看到了人的自然性,沒有抓住人的社會實踐性的特點。于是,馬克思繼承了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汲取了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實現了兩大統(tǒng)一:一是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統(tǒng)一,形成了唯物辯證法;二是實現了自然觀和歷史觀在人類社會實踐基礎上的有機統(tǒng)一,創(chuàng)立了唯物史觀。
馬克思在撰寫《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時候對費爾巴哈的類本質理論深信不疑。他在《手稿》中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賦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辈⑶荫R克思指出:“人是社會存在物。”由于馬克思早期接受的費爾巴哈關于類的思想,認為類就是社會,但是隨著馬克思思想的不斷進步,他的水平逐漸超越了費爾巴哈的水平,這個進步的直接動力來自于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深入認識。這時馬克思認識到:“無論是生產本身內部的人的活動的交換,還是人的產品的交換,都是類的活動和類的精神,而社會活動和社會享受就是這種精神的實際的、被意識到了的、真正的存在”。在此后的短短幾個月,馬克思通過人的勞動本質的更進一步的分析,發(fā)現了生產關系的概念,發(fā)現了人與人的真正關系是社會的生產關系,歷史發(fā)展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作用的結果的時候,馬克思提出,決定歷史發(fā)展進程的是“生產力”,而不是“人性”,從而找到了真正的社會本質。
馬克思關于人的感性活動,能夠指導我們立足于實踐。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辈还苁侨说谋举|還是其他的社會性活動,都不可能脫離社會現實和社會關系而遺世獨立。理論指導實踐,理論又源于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的毛澤東思想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最好證明。
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形成了兩大歷史性飛躍,第一次形成了毛澤東思想,第二次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既把成功的實踐上升為理論,又以理論指導實踐,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才有了今天的中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實現途徑、行動指南、根本保障的內在聯(lián)系上,特就特在這三者統(tǒng)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上?!?/p>
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界定及其方法論的應用,能夠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自然觀,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人的本質以及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從而正確處理全球所面臨的生態(tài)危機。
馬克思在論述人的本質時,強調了人的本質具有被動性和主動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人的被動性不僅表現在受社會條件的制約,而且也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在闡述人和自然界之間的關系時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同動植物一樣,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人的受制約性說明: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人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與大自然和諧共生。
總而言之,隨著馬克思的不斷研究,馬克思對費爾巴哈關于人的本質進行了批判。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于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不能脫離現實而存在,人的本質并不是抽象的共同特質,人應該是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社會關系的總和,是一個社會人,而不是單純的自然人。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論斷不僅在當時具有重大意義,在當代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應辯證的理解人的本質,并力求在當代挖掘出它的更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