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奎
(慶陽市環(huán)縣思源實驗學校,甘肅環(huán)縣 745700)
在初中的語文課堂進行情境式的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講課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教師在了解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通過多媒體、角色扮演等教學方式將課程呈現(xiàn)出來,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情境式教學在初中的語文教學課堂中運用越來越廣泛,深受教師和學生們的喜愛,為了讓情境式教學的效果更加的突出,教師應在教學中堅持以下原則:(1)堅持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任何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而展開的,因此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應當堅持學生的主體原則,在情境的設計上要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認知水平,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到情景教學中去,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感悟;(2)兼顧差異性的原則,學校作為一個大的集體活動場所,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和運用能力會有很大的差別,教師應當綜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創(chuàng)設適合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的情境,在情境式的教學中,多引導能力較差的學生,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在娛樂的同時學習書本上的知識;(3)與教學目標[1]相結合的原則,學校教學的每一堂課都會有相應的教學任務,教師在情境教學的課堂設計上,不能只注重參與性與娛樂性,最重要的是要從課堂上學到知識,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課程的安排上要結合課本的教學任務,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情境式的教學更好的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1]。
傳統(tǒng)模式的語文教學,教師更多的是把課本上的字詞、古詩詞、文言文的背誦做教學的重點,很多學生更是感覺只要花點時間背誦不聽課也能考好語文,因而語文的課堂教學越來越不被重視,直接降低了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和質量,情境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教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圈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課堂上教師根據(jù)學生不懂的地方進行重點講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2]。
例如,在對《陳太丘與友期》進行講解時,教師在課前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翻譯理解,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字詞句進行圈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你們被放鴿子了會怎樣想、怎樣做”來引導學生討論,再點名叫學生每人翻譯一句的形式展開教學,在翻譯的而過程中遇到學生翻譯不了或者翻譯錯誤的地方,教師要進行重點講解,并要求學生做好的相應的筆記,通過這樣提問式和針對式的教學,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的集中,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時代,學校的教師習慣于運用word和ppt的形式進行授課,這種教學模式看似運用了先進的技術,但實際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這樣直觀的對知識進行展現(xiàn)其實是說教的另一種形式,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同樣不高。正確的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小視頻和音頻等形式,將課堂教學動態(tài)化[2],這樣能讓學生更直觀的感悟知識,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從多角度對知識進行感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鄭振鐸的文章《貓》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形式展現(xiàn)各種形態(tài)的貓,播放各種貓的叫聲,讓沒有養(yǎng)過貓的學生被這種可愛的動物吸引,然后通過小視頻的形式更直觀的將貓的生活習性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觀察貓的外貌及性格特點,然后在結合課本上鄭振鐸對貓的描述展開討論,看鄭振鐸筆下的貓和我們剛剛觀察到的貓是不是一樣的,也為學生后期的動物寫作打基礎。
角色扮演是學生們喜歡的教學模式之一,它通常運用于小說故事類的課文講解中,通過角色的扮演,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3],能夠更加清楚的了解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活動,對課文的主旨有進一步的感悟,從而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情感,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自主的進行人員的分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在課下小組成員抽時間進行排練演講,可以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團隊意識,在演練的過程中,為達到更好的效果,學生會不斷的對人物的情感進行分析,更好的通過肢體和語言的形式表達人物的情感,最終學生會對整個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的形象把握的更加的精準,在調動參與性的同時展現(xiàn)學生的表演天賦。
教學來源于生活,最終要回歸到生活中,目前的課堂教學很多適合實際的生活分開的,初中學生的學習任務較為繁重,在學習中更多的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自己對于知識的感悟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并沒有跟上,教學的效果不能很好的展現(xiàn)出來。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生活的知識進行教學,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自行的感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好奇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3]。
例如,在講授綜合性學習《地球,人類的家園》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附近的郊區(qū)進行一次郊游,讓學生親自感受人的生活與大自然的關系,在觀察的過程中運用相應的問題加以引導:在看到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和漂滿垃圾的小溪時有怎樣不同的感受,在看到光禿禿的山丘和郁郁蔥蔥的樹林后又是怎樣不同的感受,在看到城市灰蒙蒙的天空和郊外藍天白云后有怎樣的想法,看到遍布垃圾的街道和干凈整潔的馬路我們的心情是否會一樣等等,通過這樣直觀的感受,學生更能夠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的重要性,在實際的生活中會從我做起,主動的在生活中做到節(jié)能環(huán)保,讓所學的知識更好的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
每個人的思想都存在差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主動的學習書本知識,還需要更好的理解知識的內容,情境教學模式中的辯論式教學就能很好的解決學生理解上存在的差異,通過和教師、同學間的知識辯論,學生的應變能力和思辨能力都會得到更好的開發(fā),在辯論的過程中更深層的挖掘知識的內涵,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講授魯迅的《藤野先生》時,教師可以將辯證的思想帶入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出國留學的思想進行辯證,將學生分為甲乙兩方,針對甲方“出國留學的優(yōu)勢”,乙方“出國留學的劣勢”展開討論,討論前可以借助圖書和網(wǎng)絡搜集相關的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于留學生好的一面加強學習,對于不好的一面進行批判,從而給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培養(yǎng)思辨能力的同時更好地指引以后的學習生活。
不論是語言還是任何形式的文學都是歷史的產(chǎn)物,與當時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小說被稱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就是一個例證。語文教學相對比較抽象、枯燥,但如果教師在授課中適當補充相關的史學知識,把文學作品置于歷史的大背景下去學習,則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比如唐詩里有大量涉及到科舉制的描述,“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說明科舉制對一個讀書人的重要價值及競爭激烈程度,學生就很自然的感受到作者的激動喜悅之情?!拔逅摹币詠淼男挛膶W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包括魯迅、郭沫若、巴金、茅盾等近代大師的作品。以魯迅的小說為例,他一生致力于國民劣根性的批判。但在中學階段的學習中,學生可能只覺得幾個主人公很可憐,很可笑,很難深刻的領會魯迅的思想,這就需要教師站在歷史的角度進行適當?shù)慕庾x。魯迅在《阿Q正傳》中以生動的畫筆描繪了一個典型的中國人,這個人身上帶有傳統(tǒng)文化不能避免的落后性,即所謂的“奴性”[4]:當有人欺負他的時候,他會心安理得地忍受,不過當他有能力欺負人的時候,毫不客氣。在《阿Q正傳》中,“阿Q一想到革命,就把村里的女人們想一個遍”。阿Q參加革命的目的不是為了民主、自由,而是所謂的“平等”,他對革命的期望就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然后搖身一變成為趙老太爺?shù)纳矸荨>拖癞敃r有人問過黃包車苦力的夢想,回答是坐黃包車被人拉著。魯迅精準的捕捉到中國社會缺乏近代所必須的一些基因,這也是他從日本社會中觀察到的中國的缺失。
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有一些比較難于理解的重難知識點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來幫助學生有效消化這些知識。情境教學法是借助生動形象的情景把文章變得生動而立體,為學生營造出一種特定的情境,有著比較強的代入感,很容易讓學生在情境當中深入地進行思考,讓學生進行有益的聯(lián)想,從而對文章能夠產(chǎn)生深刻的體驗。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有效應用情境教學能夠達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隨著對情境教學的深入探究,情境的創(chuàng)設越來越真切、有深度,能激發(fā)學生更多共鳴,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感悟文章的內涵和情感,從而促使情境教學的價值得到更充分的發(fā)揮。
這樣的情境能夠使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具魅力和感染力,從而產(chǎn)生比較好的效果,這也是情境教學和其他教學方式相比比較獨特的地方。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使教學內容更豐富,使學習的渠道更寬闊,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更好地體驗,更好地感悟,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得到豐富,促進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情境教學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知識學習的方式,知識的學習通過一定的情境,再加上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去主動思考、探索從而獲得知識。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進行,使得情境更加的多元化,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合理運用情境教學,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情感,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在初中語文課堂當中應用情境教學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讓課堂變的更加的開發(fā)、活躍,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更加的活躍,并且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去探究知識[5]。在運用情境教學時,教師需要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教材的內容、學生的學習情況等來創(chuàng)設情境,這就需要情境的形式要豐富多樣,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通過問題來創(chuàng)設情境等,合理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讓課堂變得生機盎然,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當中主動吸收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在初中語文學習當中,興趣非常重要,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最先考慮的就是學生的興趣,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了解的欲望;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能夠讓學生積極地思考;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能夠讓學生更主動地探究知識。創(chuàng)設情境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讓學生主動地去感受語文知識,為學好語文打下基礎。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可以把學生引入到五彩斑斕的生活當中,從熟悉的生活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情趣,讓學生在濃厚興趣下變成樂學者。
在語文教學當中怎樣提高教學效率一直都是語文教師研究的課題,應用情境教學實踐表明,在生機盎然的情與境課堂當中,學生的情緒容易點燃,興趣容易激發(fā),思緒容易激活,這使得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得到提高。沉浸在良好的情境當中能讓學生在原有知識上,更容易消化吸收新的知識,讓學生更能自主習得知識,這樣會使知識的學習更深刻,使得課堂的效率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當中,學生能夠深入地思考知識、探究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情境教學當中教師會給學生更多的空間,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悟和體驗,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增長學生的智慧,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美,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從而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能夠得到提升[6]。
初中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上都有一定的基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目標,設計相關的情境教學模式,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將教學更好的融入到現(xiàn)實的生活學習中,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