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慧
(閩南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福建 漳州363000)
積極心理學作為20世紀末的一門新興學科,主要研究積極情緒體驗、積極人格特質和積極組織系統(tǒng)三個主題。其中,積極情緒體驗是積極心理學思想的核心和靈魂,它既是積極人格特質和積極組織系統(tǒng)的重要單元,更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兩者的水平和層次。所謂積極情緒體驗是指在實踐中形成的快樂、滿意、幸福、愉悅和享受等與主體情感追求相一致的感受體驗。從積極情緒體驗視角來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促進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提升。
積極情緒能拓寬注意范圍,提高行動效能,促進高效率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對人的社會行為有積極作用,如改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等[1](P415)。積極情緒能夠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積極的作用。情緒的適應功能表明人通過情緒來了解自身或他人的處境,適應社會的需求,更好的生存和發(fā)展;情緒的動機功能表明適度的情緒興奮,使人的身心處于活動的最佳狀態(tài),成為驅使人的行為的強大動力;情緒的組織功能表明積極的情緒具有協調作用,能夠提高認知活動的效果,使人易于注意事物的美好方面,愿意接納外界的事物;情緒的社會功能表明情緒在人際間具有傳遞信息、溝通思想的功能。所以,在工作中強調積極情緒體驗的投入對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來說都非常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主體是思政教師,實施對象是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既是雙方有效溝通的橋梁,又是切實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在積極心理學理論中,通過對個體積極情緒體驗的研究,幫助個體正確認識自我,充分發(fā)現自身潛能,獲得積極正向的個體改變。對于高校思政教師來說,可以大膽借鑒積極心理學的方法,在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過程中,仔細觀察,充分挖掘其積極的心理品質,通過合理引導,促進大學生積極、正向改變,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當代大學生對待生活的滿足感和幸福感不容樂觀,很多大學生感到不快樂。有調查顯示:快樂的人和不快樂的人,在認知、判斷等多個方面都存在自動化差異,尤其是對社會性比較信息,快樂的人反應略微遲鈍。在實際生活中,有些大學生面臨著學習、就業(yè)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陷入深深的迷茫和恐慌;有些大學生前途渺茫,對未來產生焦慮和恐懼心理;有些大學生給自己貼上“消極的標簽”,通過自我暗示和潛在意識,把自己向消極自我方向塑造……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淺嘗輒止,根本無法觸及大學生心靈深處。積極教育并不僅僅只是為了糾正學生的錯誤和改進不足,更主要的是尋找并發(fā)現學生的各種積極品質,并在實踐中實現這些積極品質與學生自身生活良好結合[2]。
樂觀是一種重要的積極情緒體驗。有些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偏離主流,悲觀厭世、精神萎靡、缺乏動力等現象時有出現。“心病終須心藥醫(yī),解鈴還須系鈴人”。積極心理學從強調個體的積極情感體驗,以促進大學生個體和諧發(fā)展為根本目的,使大學生通過發(fā)揮個體功能獲得“主觀幸福感”[3]。消極、悲觀情緒的克服,積極、樂觀精神的養(yǎng)成,就要注重增強大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
倫理學和心理學是教育學的基礎性學科,赫爾巴特也正是將自己的教育學建立在這兩個學科基礎上,才使得科學的教育學得以誕生。因此,心理學一直影響著教育學的發(fā)展。積極心理學從關注個體的積極層面和預防消極心理的產生為出發(fā)點,注重培養(yǎng)人們發(fā)現自己內在資源并加以利用,提高個人的素質和生活品質,促進自我全面發(fā)展,其興起、研究以及廣泛推廣,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和工作思路,是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切入點之一。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作為個體主觀層面的積極情緒體驗研究,是為個體層面和群體層面的相關研究奠定基礎的。從積極情緒體驗出發(fā),分析有關積極情緒體驗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將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
積極情緒體驗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帶來的新契機主要表現在:其一,由僅僅關注問題學生向關注全體學生轉變,使得全部教育對象都受到重視;其二,由僅僅關注消極層面問題的解決轉向全面關注學生的發(fā)展,使得問題解決“打補丁”式教育向提升免疫能力和個人素質全面性教育轉變,教育目標發(fā)生了根本轉型;其三,由灌輸、強制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模式向全面以人為本、注重積極情緒體驗的教育模式轉變;其四,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向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轉移而變化。
在傳統(tǒng)觀念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主要集中在處理學生出現的問題上,這種教育是針對“問題”學生的問題行為的教育,教育受益范圍窄,得不償失。處理問題行為產生消極情緒體驗為主,缺乏對積極情緒體驗的關注[4]。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態(tài)是動態(tài)變化的,其消極方面與積極方面可以相互轉化。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落腳點是問題學生,忽視了廣大普通學生以及正在由普通學生向問題學生轉變的群體。這就可能導致原有的問題學生尚未治療好,新的問題學生又接踵而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演變成了問題學生治療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應該是治防結合,而傳統(tǒng)的對象定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僅僅放置在治療上,忽視了更為重要的預防工作。
這種教育方式對學生個體積極力量的挖掘和積極品質的培養(yǎng)相對匱乏,壓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這直接導致了許多大學生對思政教育者的教育逐漸產生抵制、排斥心理,使課堂的氣氛不協調、師生關系緊張[5]。這種被動地處理“問題”的教育,缺乏教育的主動性和前瞻性,對以“問題”為導向的教育對象的重視,就會導致因疲于應對“問題”而缺乏對學生內在情緒世界的關注,缺乏對積極情緒體驗的教育。
受消極心理學的影響,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注重說教式理論灌輸,輕視內在積極情緒體驗的培養(yǎng)?!岸?zhàn)”以來的心理學將重心放在社會問題和人的問題上,忽視了人主動發(fā)展并獲得幸福的功能,被積極心理學稱之為消極心理學。在消極心理學理論的影響下,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模式上,強調理論觀點的灌輸,這是外在、片面、形式化的,無法調動學生自主獲得知識并進行信息加工的積極性;注重對問題學生錯誤的尋找、糾正以及對學生消極行為的批評與引導,忽視了對學生積極情緒體驗的培養(yǎng)。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腳點應該在培養(yǎng)積極人格特質和筑牢思想政治防御機制上。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發(fā)現并解決大學生的問題為主,忽視了對學生積極人格特質的培養(yǎng)。由于問題具有多樣性和多重性,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陷入“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疲于奔命、自顧不暇的狀態(tài)。說教式教育是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模式,完全忽略了教育對象的情緒體驗,學生在學校和老師的說教式教育之下,迫于壓力,會暫時表現出接受教育、積極改正,一旦脫離了壓力的束縛,就會產生更加嚴重的后果。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從理性層面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提升教育效果。教育過程的性質對教育效果經常具有“投射性”。積極人格特質不可能通過灌輸、強制等消極的教育過程獲得。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大學生是否產生積極情緒體驗,將直接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積極樂觀的情緒體驗,能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反之,將削弱教育效果。
理性包括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價值理性是指將注意力集中在特定行為本身所固有的價值上,不管后果如何。工具理性是指為實現預期目的而采用的手段,不顧及情感與價值。傳統(tǒng)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通過分數和指標的形式關注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和思想政治問題克服。任何教育的主要關注點不是教育本身,而是教育本身之外的其它目的時,這種教育必然會扭曲教育規(guī)律。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的角度來看,積極人格特質和積極情緒體驗最多只能成為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手段和工具。而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理性的角度來看,又不包括積極人格特質和積極情緒體驗,這就導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不完善、效果不理想。
高校思政工作的教育對象由關注“問題”學生轉變?yōu)殛P注全體學生,要將關注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作為重要教育目標。積極心理學認為,個體的發(fā)展具有主體性,決定個體發(fā)展主要因素的是個體自身。在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克服問題解決或錯誤矯正的工作方式,工作重心在人自身潛力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上。應從“問題”導向視角轉變?yōu)殛P注積極情緒的培養(yǎng)的角度,變被動地處理問題為主動地預防問題發(fā)生,要向關注全面內容和全體學生的方向轉變。積極心理學提出了六大美德、二十四種積極品質以及幸福感、滿足感等積極情緒體驗的組成部分,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制定、課程編制、過程實施和評價鑒定等都應該將積極情緒體驗的組成部分作為重要目標和內容。
積極心理學將人格和風格劃分為樂觀型解釋型和悲觀型解釋型。兩種人格和風格的人,對于同一個事物的認識迥然不同。對待困境,前者歸因于外部,認為是暫時的,對事物的發(fā)展變化積極樂觀;后者則歸因于內部,認為是永久的,對事物的發(fā)展變化消極悲觀。認知人格和風格的不同,極大影響了積極情緒體驗的獲得,樂觀型的人更容易獲得積極情緒體驗。因此,引導學生獲得積極體驗的根本在于引導學生人格和風格由悲觀解釋型向樂觀解釋型轉變。需要說明的是,以樂觀的態(tài)度看待事物,并不是降低對事物客觀性的認識,而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客觀事物,增加客觀事物對人的積極情緒體驗。積極認知是影響樂觀型解釋風格和獲得積極情緒體驗的首要前提。積極的認知就是用限制性的方式,外在的、不穩(wěn)定的、特定的,即積極樂觀的歸因方式解釋壞事情的發(fā)生原因[6](P4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過各種途徑,促進大學生對于事物的認知向積極、樂觀的方面歸因與解釋。
積極心理學認為,可以即通過“積極體驗”來發(fā)掘和塑造人類自身的積極潛力。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把學生外顯的和內在的積極力量加以啟發(fā),并聯合起來,引導學生提高身心素質,習得調整心態(tài)與應對壓力的技巧,更加幸??鞓返纳睢8咝K颊ぷ髡咭C合運用先天和后天兩方面的教育影響,促進大學生形成積極情緒體驗的創(chuàng)造與接受機制。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衡量的標準在于其需要,當需要被滿足時,會產生積極情緒體驗,反之,則會產生消極情緒體驗。當然,需要有合理與不合理之分。要充分尊重大學生的合理需要,在需要的滿足中不斷累積積極情緒體驗。對于不合理需要進行引導和轉化,要善于發(fā)現并及時化解不合理需要無法滿足導致的消極情緒體驗。
在教育方法上,學校要在做好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行為主義認為,成功的經驗是使個體繼續(xù)某種行為的主要動力。在實踐中成功運用到所學的理論知識是學生獲得積極情緒體驗的主要來源。在教師指導下的成功實踐,學生能夠體驗到成就感、愉悅感等積極情緒,獲得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技能,這樣才達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應有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思政理論課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特殊性,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組織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營造寬松、生動、溫馨、積極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廣闊、平等的舞臺上展示自我,進而肯定自我,體會到成功的愉悅,獲得積極情緒體驗。當學生能夠從積極的教育環(huán)境中汲取積極情緒所帶來的力量時,他們就能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問題”行為的錯誤關鍵所在,就能真正意義上減少甚至杜絕“問題”行為的發(fā)生。
全社會要齊心協力,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營造積極向上的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氛圍。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獲得的平臺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學校要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大力構建積極、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在校園物質文化上,要充分考慮學校的規(guī)劃設計,讓校園里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給人以美的享受。在校園精神文化上,要體現時代精神和主流價值,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同時,要建構積極的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讓大學生在文化中感受積極的正能量。要營造輕松、愉悅、和睦的家庭鄰里關系,使得家庭成為大學生充分享受生活的地方。在物質上,家長要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充足的必備物質條件,避免大學生因為物質匱乏影響其情感情緒。在精神上,家長要多與大學生溝通,及時了解精神狀況,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與大學生共同面對精神壓力。在關系上,家庭成員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營造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要營造全社會關心、愛護大學生的氛圍,使得大學生處于積極的成長成才環(huán)境之中。要弘揚社會正能量,凈化不良社會風氣,抵制消極的社會現象,筑牢社會影響大學的“過濾網”和“防火墻”,防止不良社會風氣和現象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
學校、家庭和社會構成積極心理學所主張的積極組織系統(tǒng)。學校、家庭和社會對大學生產生的影響力本身是一個矢量,三者形成合力,就會匯聚組織系統(tǒng)影響力。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相互協調,相互溝通,保障其影響力方向的一致性,性質上的同質性,力度上的協調性,形成弘揚正能量、塑造積極情緒體驗的良性循環(huán)系統(tǒng)。學校作為大學生主要的學習平臺,應該做好積極組織系統(tǒng)的組織協調與減震緩沖工作,確保積極情緒體驗有效累積。國家和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以制度的方式構建由學校、家庭和社會組成的積極組織系統(tǒng)。
積極情緒體驗能夠拓寬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讓人放松,增強自發(fā)的創(chuàng)造力。積極情緒能讓人敞開自己,鼓勵接觸新的事物,幫助更好地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诜e極情緒體驗這一全新視角來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寬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工作思路,使得思想政治實踐更為樂于接受。我們要不斷利用積極情緒體驗相關理論,將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和教學水平提升到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