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明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物理的學習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提倡的是讓我們學生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享受物理,然而很大一部分同學在面對這部分的時候往往表現(xiàn)出無從下手,望而生畏,在物理這塊的花費時間長,但效果也不理想,得分低,本文主要是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結合自身學習經驗,探討學生如何進行高效學習。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習;高效
物理知識不僅是高考中的重點,也是難點,物理題在高考理綜試題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學生要想在考場中取得優(yōu)異的高考成績,必須得把物理這門學科學好。一些物理公式、定理以及概念也體現(xiàn)了較強的抽象性。那么怎么學習才能使學習更高效呢?
一、借助網絡滲透物理觀念
以往,教師習慣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講解文化知識,學生不僅會陷入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還會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形成機械化的記憶模式,這就會致使他們無法形成物理觀念,從而在解題過程中出現(xiàn)無從下手的現(xiàn)象。但是,隨著互聯(lián)網的大力普及,數(shù)字化信息逐漸取代了紙質媒介傳播方式,學生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不僅可以通過線上的方式與教師溝通、交流,還能借助網絡資源搜尋各種各樣的講課視頻、學習資料、文獻教輔等資源,這就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了扎實基礎,從中慢慢地形成了基本的物理觀念。在教學“重力勢能”的概念時,不能形象化地讓學生感知其具體內容,對于重力做功的過程無法生動性地讓學生理解和想象,而重力勢能又是和機械能守恒定律有直接關系的基礎知識點,如果學生沒有清楚地掌握重力勢能,那么必然會在高考中丟失一大部分分值。我便利用學習應用軟件、搜索引擎功能、學習討論天地等途徑針對學生仍然存有疑惑的概念和原理上網尋找答案,我先找到了其他名校教師講解重力勢能的微課視頻,然后利用在線做題模板鞏固相關知識點,最后借用客戶端程序建立重力勢能的思維邏輯導圖,從而進一步地內化所學知識,以此使學生建立起物理觀念。
二、課堂認真聽講
上課認真聽講,就是要求學生要緊跟教師的思路,學習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課堂聽課,如果要想提升高中物理課堂的學習效率,就必須要努力聽好每一節(jié)課,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是有一定的思路的,我們要向課堂的45分鐘要效率,如果課堂學習的時候沒有認真聽講,那么,課下做再多的功夫也無法彌補,因為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在特定的氛圍內,學生的思維是相當活躍的,當教師講重點的問題時,一定會有特殊的提示語,這時候我們一定要認真聽講。同時要做好課堂筆記。筆記作為一種永久性的記錄,對于復習所學過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聽課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做好筆記,因為有了之前的預習,筆記肯定有了一部分內容,這時候我們就要以教師所教的內容為補充內容,來豐富我們的筆記,記筆記要做到簡單,快捷準確,不能什么都記,也不能什么都不記,做筆記的目的是為了課下的復習,如果因為記筆記而分心或者沒有跟上教師的思路這就得不償失了,課后還要對課堂筆記進行整理,在整理的過程當中可以發(fā)現(xiàn),當前所學知識與以往所學知識之間的關系,更有助于知識間聯(lián)系的建立。
三、注重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討問題,不僅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還能在討論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實驗探究能力,從而發(fā)現(xiàn)物理的樂趣和魅力。部分學生由于性格較為內向,在小組合作時不敢表達自身觀點,有時甚至一個人獨自完成實驗,這樣既不能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會失去良好的學習機會。所以,學生在小組合作時不但要敢講話,而且要多講話,從而將小組合作的功效發(fā)揮到極致。在探究”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時,我與其他兩名學生組成了3人學習小組,然后我們自行劃分好各自職責,一個人負責記錄、一個人負責打點、一個人則負責監(jiān)督。當?shù)贸鲎罱K的數(shù)據(jù)之后,我們三個人利用相關數(shù)據(jù)分別進行計算,并將所得的最終結論進行比對,通過討論的方式概括小車的速度和加速度。最后,我們重新更換紙帶,重復性地又操作了兩次實驗,以此驗證所得結論的嚴謹性和準確性。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我不僅與其他兩名學生的關系較之前更加親密了,而且還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知識,可謂是兩全其美。
四、及時鞏固練習
復習和鞏固是對課堂學習的延伸,如果課堂學習的時候聽的再好,在課下不去復習,不去做練習,這種記憶也就只能停留,一個星期的時間,在鞏固復習時,要保證練習的多樣化,要盡可能選擇那些常規(guī)性題目來鞏固基礎知識,通過開放型題目的練習來提升自己的能力,要做到隨講隨練不拖欠,練習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首先我們要培養(yǎng)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自己不能解決,則可以謀求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切不可為了一個提浪費時間。
總之,養(yǎng)成良好的高效學習模式并非一日之功,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為了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教育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能夠自主參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達到學習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夢瑤,閆曉宇,張雪然.新課程背景下物理學習方式的探索[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s04):162-163.
[2]陳志朋,任雨航,宋慶月.高中物理研究性學習的選題探討[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中小學教師教研版),2017,(z1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