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對影片原語言的字幕進行翻譯,主要目的是讓不同國家的觀眾都可以像觀看本國電影一樣通過字幕理解劇情,欣賞影片。通俗又地道的表達可以讓觀眾在有限的時間和字幕空間內(nèi)獲得更好的觀影體驗。同時,字幕也是文化的承載,準確又貼切的翻譯可以更好地進行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本文旨在通過總結(jié)影片《珍珠港》中地道的翻譯,來分析字幕翻譯策略。同時,注重對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的探討。
關(guān)鍵詞:字幕翻譯策略,語義翻譯,交際翻譯,《珍珠港》
一、字幕翻譯的特點
任何翻譯都離不開遵循一定的翻譯技巧,才能將原始信息準確的表達出來。影視字幕翻譯和其他翻譯的不同之處,在于影視字幕翻譯受技術(shù)和情景語境等因素的制約,字幕翻譯的要領(lǐng)就是濃縮,既要在有限的字幕空間內(nèi)把完整的意思表述出來,又要在幾秒鐘之內(nèi)讓觀眾領(lǐng)會意思[1]。 在進行字幕翻譯時,不能一味的強調(diào)完全與原語一樣的順序或字對字、詞對詞的翻譯,而應(yīng)該學(xué)會變通,并通過譯員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加以潤色,使之不僅符合字幕的特點,還能普遍地為觀眾所接受,這樣,我們才能實現(xiàn)字幕的功能,達到促進文化交流的目的。在進行字幕翻譯時,還要注重與時俱進,畢竟影視是大眾娛樂項目,體現(xiàn)出其娛樂性和時髦性也是字幕翻譯的一個重點之一。
影片中的語言以對白為主,影片中的對話跟日常會話非常接近,對翻譯來說,還原生活的真實感就成為字幕翻譯的一個目標[2]。通俗來說,就是讓中國人看到中文字幕中說的是地道的漢語,讓外國人看到英文字幕中說的是地道的英語。
二、字幕翻譯的常見策略
在翻譯之前,我們要知道我們翻譯的目的是什么,這也對應(yīng)了德國功能翻譯學(xué)派的觀點,其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諾德曾提出功能翻譯的重要理論:翻譯目的決定翻譯策略。目的論重視翻譯的目的性,共包含了三個原則:目的原則、連貫性原則和忠實原則[3]。為了實現(xiàn)這三個原則,并明確該通過哪一種策略進行字幕翻譯,首先就得知道兩種語言各自的特征和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尤其是中西方的思維差異,進行對比研究之后,我們才能更好地將原語用目的語生動地表達出來,這要求譯者熟練地掌握兩種語言。
紐馬克在他的《翻譯方法》一書中提出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的觀點。他認為,語義翻譯就是在不受目的語句法和語法限制的情況下,盡可能的重現(xiàn)原文的情景和意思;交際翻譯就是讓目的語的讀者或觀眾感受到與原語讀者或觀眾相同的效果。任何一種翻譯策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情況往往是各種翻譯策略相互支撐,才能譯出地道的語言。在同一篇作品中,有的部分須采取語義翻譯,有的部分須采用交際翻譯,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因此,對一個文本的翻譯,沒有純粹的語義翻譯或絕對的交際翻譯,只有幾種翻譯方法的相互重疊[4]。字幕翻譯也遵循這樣的規(guī)律。在進行字幕翻譯時,若要進行語義翻譯,我們常采用異化譯法,若要進行交際翻譯,我們常采用歸化譯法、增減譯法等,接下來,我們將對《珍珠港》中典型的翻譯策略進行介紹。
1.異化譯法
所謂“異化譯法”,就是要求譯者向原文作者靠攏,采取原文作者使用的表達方式傳達原文的內(nèi)容[5]。
例1:Theyre gonna take my wings away
他們會折斷我的翅膀
在這個例子中,情景是女主人公Evelyn在為男主人公Rafe測試視力的時候,Rafe求情讓Evelyn幫他過了這一項檢測,因為他怕因為這一項體檢不合格而中斷他當飛行員的夢想,這句話沒有譯成“那樣我就當不了飛行員了”而是選擇采用異化譯法“他們會折斷我的翅膀”在這里用此方法的好處是表現(xiàn)出在Rafe心中自己與飛機是融為一體的,飛行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或者說是最為重要的事情,突出強調(diào)了Rafe對飛行的熱愛。
2.歸化譯法
所謂“歸化譯法”,就是要求譯者向譯文讀者靠攏,采取譯文讀者習(xí)慣的譯語表達方式傳達原文的內(nèi)容[5]
例2:Those are some smooth aces
他們真是王牌飛行員
例3:I mean, I'm...I am a great flier
我的意思是,我是一名王牌飛行員
例4:There you go. A real live ace
真正的王牌飛行員
以上三個例子在譯文中都出現(xiàn)了“王牌飛行員”這一說法,但是對應(yīng)了不同的英文表達方式,即使在英語中贊美飛行員技術(shù)高超的替換詞有很多,但是在漢語中,我們常說的就是“王牌飛行員”這個詞,“王牌”就是對一個人最大的肯定,譯者也抓住了這一點,雖然這個詞多次出現(xiàn),但并不顯得重復(fù),反而起到強調(diào)的作用,將他是“王牌飛行員”這一印象深深烙刻在我們的腦海里。
例5:She's totally buying it
她上勾了
例6:I'm not buying it. Something, something's up
我不吃這一套 其中肯定有陰謀
“buy”一詞,原意為“買”,延伸的意思可以是我們常說的“買賬”,這兩個例子的翻譯都取了“買賬”這個意思的變體,符合漢語的表達習(xí)慣。
例:7:I believe the French even have a word for that when the men get together to honor their leaders. They call it an homage, sir
有句成語能夠形容我對您的欽佩,法國人稱之為“五體投地”。
該例子是典型的歸化譯法,“homage”的本意是“尊敬、效忠”,在漢語中表達對一個人的敬佩之情時,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對某個人佩服的五體投地,因此,為了符合漢語的表達習(xí)慣,譯者將“homage”一詞譯為了“五體投地”,相應(yīng)的,“a word”就不能譯為“有一個詞”,而應(yīng)該轉(zhuǎn)換成我們中國人常說的“成語”,這樣翻譯的話,就顯得很地道。
例8:It's been months. It's time to move on
已經(jīng)好幾個月了 你得繼續(xù)過日子
I am moving on
我很好啊
“move on” 對應(yīng)的中文意思是繼續(xù)前進,譯者將第一個”move on” 譯為“繼續(xù)過日子”是恰當?shù)?,但是第二個”move on”譯為“我很好啊”就不太恰當了,因為容易讓人產(chǎn)生誤解,這個“我很好啊”是在說“我不想繼續(xù)前進,我現(xiàn)在這個狀態(tài)就挺好的”還是在說“我已經(jīng)在繼續(xù)前進,繼續(xù)向前看了”,此概念模糊不清,因此,第二個”move on” 譯為“別擔(dān)心,我有在向前看呢”更合適一點。
3.增譯法
所謂“增譯法”,就是增加一些必要的詞使譯文語法正確,句意明了,修辭恰到,邏輯合理,文化貼切[5]
例9:The smart enemy hits you exactly where you think you're safe
聰明的敵人常常會出其不意痛擊你自以為很安全的地方
這一句話被公認為是該影片中的經(jīng)典臺詞之一,這個譯文也是相當漂亮,實質(zhì)上,這個譯文就采用了“增譯”的手法,原句子中并沒有“出其不意”這個表達,但是我們根據(jù)這句話可以想象或者解讀出“出其不意”這個意思,若不增譯該詞,“聰明的敵人常常會痛擊你自以為很安全的地方”,讀起來少了一些力道,不如加上“出其不意”與“自以為”一詞相呼應(yīng),突出由于自以為是而低估敵人所導(dǎo)致的嚴重后果。
三、結(jié)語
通過以上對《珍珠港》字幕翻譯策略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出結(jié)論,在進行字幕翻譯時,首要考慮的是受眾群體,我們的目的是讓他們能夠看懂劇情,并且獲得和原語受眾相同的感受,有一個良好的觀影體驗。盡管字幕翻譯與其他類別翻譯有不同之處,但是只要遵循一定的翻譯規(guī)律,時刻謹記中英語言以及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地道的譯文就是可以實現(xiàn)的。
參考文獻:
[1]肖維青.英漢影視翻譯實用教程[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2017.1:94-95
[2]麻爭旗.英語影視劇漢譯教程[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xué)出版社,2012.10:13
[3]李梅,李楠.目的論視角下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字幕翻譯的隱性補償[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9,21(1):96
[4]顧小穎.簡論紐馬克的翻譯二分法: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J].吉林省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08,24(7):117
[5]連淑能.英譯漢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13-14, 129
作者簡介:
劉陳(1997-),漢族,山東省高密人,天津工業(yè)大學(xué),英語專業(yè)翻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