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個學生的化學基礎都是參差不齊的,存在著各種差異。過去“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本文在研究中職學生化學分層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分析了分層教學方法在化學教學中的可行性,旨在為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論指導,來更有效和可行的方法來提高所有學生的能力,而不僅僅是一部分學生的能力。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 ? 中職 ? 化學課程
分層教學是指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在的發(fā)展趨勢,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層次的群體,并對其進行區(qū)別對待。學生在教師采用的適當分層策略上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和提高。然而,在大學中相關的研究相對較少,尤其是顯式分層研究。學生的化學水平并沒有老師所期望的那么好,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化學水平是完全不同的。在這種情況下,明確分層教學模式是必要和必須的。
一、分層教學法在中職教育中的價值
(一)分層教學法的定義
中職學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旨在為學生奠定一個好的基礎,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做好中職學生預科教育是新世紀高等教育快速發(fā)展的迫切需要。面對占高校絕大部分的科學技術專業(yè),培養(yǎng)預科生的科學基礎尤為重要。因此,教育部中職學生司把提高化學、物理、化學成績作為預科教學的首要任務。為了進一步提高預科學生的化學成績,作者結(jié)合中職學生的特點,采用分層教學方法在教化學的過程中,形成理論體系,總結(jié)教學實踐的經(jīng)驗,希望在未來發(fā)揮指導作用。
(二)分層教學原則
1.自主性:教學設計的目的是使學習者以最高的效率和最佳的效果建構(gòu)知識和獲得技能。學習者是學習活動和教學模式的主體。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不僅要使學生更聰明、更有活力,而且要使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來。自主學習實際上是學習者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知識、能力等缺陷。根據(jù)學習能力、學習動機等要求,積極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學生不僅僅是自主學習者,他們還可以決定學習哪一種語言,以及自己想要達到的水平。他們的決定會成為自主學習的先決條件。
2.多元化:每個學生在生理、心理、智力、社會文化等方面存在差異。學生的智力和心理特征受社會教育和社會生活的影響,是在不斷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形成和發(fā)展的。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對人們傳統(tǒng)的智能思維提出了挑戰(zhàn)。這八種智力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優(yōu)缺點。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根據(jù)智力測試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當學生被分為不同的層次時,需要考慮各種因素,如學習習慣、語言水平和能力。我們應該從多個維度來衡量,也就是說,我們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標準[2]。
3.動態(tài)性:分層不固定,它應該是動態(tài)的。動態(tài)分層尊重學生的興趣,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深刻認識到個體差異的客觀性,實行不同的對待,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每個學生得到最好的發(fā)展。分層不能一勞永逸地完成。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和對技能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不同的班級進行學習。動態(tài)流可以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動態(tài)分層是必要的。
二、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教育中遇到的問題
學期初,我們對這部分學生進行了分班測試。為了滿足教學的需要,我們根據(jù)成績劃分了班級,每個班級大約有60人。班級的學生的分數(shù)超過80被定義為A類,60 - 80被定義為B類,和分數(shù)低于60被定義為類C。在未來,我們應該考慮如何明確分層。C級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自主性差,自我約束能力差,沒有較好的學習氛圍。C級學生是分層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C級學生的老師應該有很大的耐心和精力。他們應該不斷地督促、提醒和鼓勵學生,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但是,自主性差、自律性差的學生仍然很少。他們忽視老師的教學,仍然我行我用,極大地挫傷了老師的積極性,影響了課堂的學習氛圍。所以這部分學生的教學比較困難。分層教學是由若干個行政班級組成的一個教學班級。因此,分層班級的集體協(xié)作性也較差,使得分層班級的教學管理更加困難,阻礙了分層教學。
三、使用分層教學法解決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教育中遇到的問題
我們使用分層教學的對象是2017級化學專業(yè)學生。根據(jù)這門課第一學期的期中、期末考試成績,以及平時的課堂表現(xiàn)和學習態(tài)度,按照1:2:1的比例分為A、B、C三個等級。A水平是最優(yōu)秀的學生,也就是說,他們有堅實的化學基礎和掌握教學的內(nèi)容并完成練習和作業(yè)的能力,并還可以幫助B和C水平的學生來解決這個問題。B級是中等水平的學生。他們有良好的化學基礎,能夠掌握大部分的教學內(nèi)容,完成中等難度的練習和作業(yè)。在學習中,他們可以向A級學生提問,幫助C級學生解決簡單的問題。他們的化學基礎比較薄弱,經(jīng)常要在老師的指導和A、B級學生的幫助下做練習和作業(yè)。在劃分等級后,三個不同等級的學生被分配座位,每組四人。每組設1個A級、2個B級、1個C級,以方便解決中職化學課程中苯乙烯聚合反應生成聚苯乙烯的問題。苯乙烯的聚合反應中的難點為反應中的催化劑的添加量以及反映所需的溫度[3]。在普通教學中B以及C級學生可能難以理解這些溫度以及催化劑添加量對反應的劇烈影響。在2017級化學班共有54名學生,他們被分成13組。其中,每組4人 (A級1人,B級2人,C級1人),每組5人共2組(A級1人,B級3人,C級1人)。每組A級的學生作為每組管理的領導者。組長負責小組成員之間的學習和家庭作業(yè)。教師應定期對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和各小組成績的進展情況進行比較和評估,培養(yǎng)各小組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分層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每組的學生都有優(yōu)等生。經(jīng)過多年的學習,他們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有了較好的學習觀念。因此,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能遵守學校的規(guī)定,很少有遲到早退的現(xiàn)象。同時,在課堂上,他們可以嚴格要求自己,認真聽講,記筆記,與老師互動。當然,也有一些學生遲到早退。這些非常獨立的學生在這樣一個班級里非常不協(xié)調(diào)。然而,正是這種不協(xié)調(diào),使這些學生在老師的正確訓誡下,逐漸被廣大優(yōu)秀學生所同化,也逐漸開始遵守紀律,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講授基本的課堂知識,還要講解一些典型的例子和問題從淺層到深層的變化。對于這些例子,無論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出乎意料的,還是很容易忽略細節(jié),這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和好奇心[4]。當他們掌握了這些方法和技巧后,就會有成就感。他們將不再覺得這門課程簡單,不具有挑戰(zhàn)性。讓學生體驗“跳著摘桃子”的感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熱情。B班學生在解決基本問題后,可以輕松地解決中等難度的問題,使思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容易激活,有利于思維的發(fā)展。B班的學生有一定的基礎。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們有機會達到A級,這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同時,他們也可能因為自己的懈怠而被調(diào)到C級。這也是一種壓力。壓力和動力的驅(qū)動使大多數(shù)B級學生學習更加努力。C級的學生基礎比較薄弱。然而,隨著教學時間的增加和基礎知識的充實,這些學生也逐漸建立起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一些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達到了B級,獲得了成就感,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了解了乙烯聚合反應中的難點,了解了所需溫度以及添加量的重要性[5]。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 在運用了項目教學法后,中職化學課程中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較難的環(huán)節(jié),在結(jié)合了分層教學之后,使得這個繁瑣的知識點易理解,易記憶。 與此同時, 還能激發(fā)基礎好的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使得基礎差的學生從基礎好的學生那里學習大量的知識。因此,分層教學法在中專生物化學課程教中的應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李沖,張云峰.分層教學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8,(10):72-72. [2]李朝霞.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7,(04).
[3]石元昌,郝京誠.微乳液中苯乙烯聚合反應的研究[J].化學學報,1998,(09):880-885.
[4]劉欣.基于翻轉(zhuǎn)課堂的高職分層教學實證研究 ——以《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例[J].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03):131-136.
[5]張晶.藝術院校大學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04).
(作者簡介:徐雙兵,本科學歷,單位:那曲市職業(yè)技術學校,研究方向: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