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因果的反事實理論再思考

2019-11-26 04:08吳小安
外國哲學 2019年3期
關鍵詞:劉易斯相似性情形

吳小安

內(nèi)容提要:本文詳盡地闡述了劉易斯因果的反事實理論,在其休謨式隨附性綱領中的位置,它的理論貢獻,它對于因果律則性理論的三個困難的解決,它自身的理論直覺以及為了貫徹這樣的理論直覺所付出的理論努力。但劉易斯因果理論自有其問題,本文還詳細討論了他的反事實的可能世界語義理論,反事實依賴的不對稱,反事實含糊性的標準解決中的困難。筆者意在站在一個更高的視角來重新審視劉易斯的因果理論的長處和缺點,以及對于之后的因果理論的發(fā)展的巨大開創(chuàng)性作用。

一、導論

縱觀中國歷史,任何一個宣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要為改朝換代的合理性做辯護的檄文都必須具備如下要素:

1.聲稱舊有的制度已經(jīng)腐爛不堪,漏船難補。

2.強調(diào)應勢而起的新制度順天應時,眾望所歸,在道統(tǒng)或法統(tǒng)上有其合理性。

3.展望在這個將要到來的新朝代,“謀閉不興,盜竊亂賊不作”,天下大同。

在劉易斯的這篇開創(chuàng)性的、視因果的律則性理論如寇仇的論文(“Causation”)中,他的斗爭策略與上述的“打天下,坐第一把交椅”的政治宣言若合符契,具體策略如下:

4.指出律則性理論所不能解決的三個問題。

5.反事實因果理論的合法性。

a.這個理論祖溯律則性理論的鼻祖休謨,所以根正苗紅,并沒有大逆不道,數(shù)典忘祖;

b.這個理論有其直覺的合理性;

c.已經(jīng)給出了一個堅實的反事實條件句的真值理論,為進一步把因果還原為反事實奠定了基礎。

d.給出一個以反事實依賴基礎上的因果定義。

6.反事實因果定義的實踐有效性:能夠完美地解決律則性理論所不能解決的三個問題。

在開始闡述劉易斯的“反革命”工作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劉易斯的理論界限、理論方法和發(fā)展脈絡。

首先,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劉易斯討論的是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事件c是事件e的原因),舉一個日常生活的例子,比如“擦火柴是火燃燒的原因”,在這個例子中,“擦火柴”和“火燃燒”是事件,它們之間有因果關系。直覺上似乎沒有什么異常之處,但是作為理論的探討,我們就需要一個事件的“形而上學”。在“Events”一文中,劉易斯把事件理解為“可能時空域的類”(classes of possible spatiotemporal regions)。但是事實上,哪怕是非常不同的事件概念都和下面給出的因果依賴的定義是相容的。甚至,我們可以通過事實(facts)而不是事件來構建這個定義①David H.Mellor,“For Facts as Causes and Effects”,in Causation and Counterfactuals,edited by Ned Hall,L.A.Paul,and John Collins,Cambridge: Mass.: Mit Press,2004,pp.309-323;The Facts of Causation,Routledge,2002.。比如我們說“你是我人生如此坎坷的原因”,“花匠沒有給花澆水是花枯萎而死的原因”,顯然“你”,“花匠沒有給花澆水”并不符合上述事件的定義。

其次,這篇文章所討論的是實際因果(actual causality 或者 token causation)的問題,而不是類型因果的問題。“吸煙導致肺癌”就屬于后一類問題,而今如火如荼地從大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因果關系所試圖解決的就是后一類問題。①Judea Pearl,Causality: Models,Reasoning,and Inference,Second Edition,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Guido W.Imbens and Donald B.Rubin,Causal Inference in Statistics,Social,and Biomedical Scienc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實際因果討論的則是具體情形中的因果關系,比如“在這場車禍中剎車失靈是導致這場車禍的原因”,實際因果與法律和道德中的責任歸屬,與特定事件的解釋密切相關,這是法學家也密切關注實際因果理論發(fā)展的原因。②Micheal S.Moore,Caus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An Essay in Law,Morals,and Metaphys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 Demand,2009.

劉易斯分析因果的方法論是那種傳統(tǒng)的柏拉圖式的概念分析模式。首先給出一個因果的定義,然后通過一系列假定的情形來檢驗定義的正確性:如果定義所得出的結論和我們常識或者直覺得出的結論相符合,那么萬事大吉,如果不符合,就要重新審視這個定義本身的合法性。文獻中最常舉的例子就是Suzy 和Billy 扔石頭。比如Suzy 和Billy 同時扔石頭砸遠處的瓶子,但是Suzy 的石頭比Billy 的石頭快,先把瓶子砸碎了。常識會認為Suzy 扔石頭是瓶子破碎的原因,Billy 扔石頭不是。一個因果的定義就應該得出和我們的直覺相符合的結論。劉易斯在很多文章中都強調(diào)定義的結論和常識的符合③當然劉易斯并不是在所有的問題上都強調(diào)直覺的不可動搖性。在有的方面,為了滿足理論上的需要,他也會認可一些反直覺的結論。比如模態(tài)實在論,即對于替代的可能世界的現(xiàn)實性的一種信念。比如劉易斯構想了一種關于事件的理論和可能世界之間相似性的標準,他做這些都不是為了滿足常識判斷,而是為了滿足因果理論的需要。:

如果一個事件是另一個事件的冗余原因,那么它絕對是一個原因嗎?似乎,有的時候是,似乎,有的時候又不是,有的時候不管怎么樣,就是不清楚。但是對于并不是太不著邊際的情形(not-too-farfetched case),當常識得出一個堅實而沒有爭議的答案。如果因果的分析并沒有得出常識的答案,這就是一個麻煩。①David Lewis,“Postscripts to ‘Causation’”,Philosophical Papers,Vol.II,edited by David Lewi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p.194.

當我們的判斷是清晰的時候,一個因果的分析也能得出同樣的結論是一種責任。②David Lewis,“Causation as Influence.Expanded Version”,in Causation and Counterfactuals,Cambridge,MA: MIT Press,2004,p.80.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樣一種因果直覺至上的立場,把關于事件的直覺看成是一種絕對不容推翻的“數(shù)據(jù)”(a kind of nonnegotiable data),劉易斯的弟子內(nèi)德·霍爾(Ned Hall)就認為不應該賦予關于事件的直覺這么高的地位,認為一種更為合理的形而上學立場是把因果的直覺看成是可廢止的指引(defeasible guides):

相反,以發(fā)展在理論上更為有用的“原因”觀念(有用,也是對形而上學家,或者對科學家而言)為目標則需要把因果直覺看成是對于我們的因果概念或者因果關系的潛在、有趣且重要的特征的一個可廢止的指導。當他們發(fā)現(xiàn)信靠這種直覺會導向無趣之處,他們隨時準備拋棄在事件中的這些直覺。③Laurie Ann Paul,and Ned Hall,Causation: A User’s Guid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p.2.

對于因果直覺的兩種態(tài)度對應著兩種不同的原因觀念,后一種立場代表著一種更富建構性的原因觀念,是我們后面對于因果進一步深化理解的基礎。

大體上我們可以把劉易斯的理論分為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代表性的文章與之對應。第一階段自然就是1973 年在Journal of Philosophy上發(fā)表的《因果》,這篇文章在劉易斯 1986 年出版的文集 《哲學文集》(Philosophical Papers)的第二卷中被重印,并添加一篇長附錄(postscripts)。這篇附錄在很多方面擴張和修改了初始的理論,可以認為是劉易斯因果理論的第二階段。在1999 年,劉易斯在哈佛大學的懷特海講座上又提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因果反事實理論。它的一個刪節(jié)版本以“因果作為影響”(Causation as Influence)為題發(fā)表在Journal of Philosophy上,而這篇文章的加長版則在劉易斯死后2004 年出版,這可以算作是其因果理論的第三階段。本文并不試圖梳理所有階段的因果理論,而是主要關注前期因果反事實理論所取得的一些成果,指出反事實的可能世界語義理論和用反事實解釋因果的一些爭議。

二、劉易斯的破壞與建設

律則性理論不能解決的三個問題。

在劉易斯看來,一個典型的因果律則性理論是:如果c是e的原因,那么給定自然律和某些實際的情形,c屬于e的聯(lián)合充分條件的極小集。而這個理論有如下不能解決的問題:

7.不能區(qū)分真正的原因和結果。

假定c是e的一個原因,且屬于這樣一種特殊的情形,給定自然律和某些實際的情形,e除非被c導致否則不會發(fā)生,即給定自然律和某些實際的情形,如果e不發(fā)生,那么c不發(fā)生。于是,e屬于c的聯(lián)合充分條件的極小集,所以e是c的原因,矛盾。

8.副現(xiàn)象(epiphenomena),見圖1。

圖1 c 是e 的因果歷史的一個副現(xiàn)象

a.前提1:f是c的原因而且屬于這樣一種特殊情況:給定自然律和某些實際的情形,c除非被f導致否則不會發(fā)生。

b.前提2:f是e的原因。

c.根據(jù)前提2,給定自然律和某些實際的情形,如果c不發(fā)生,那么f不發(fā)生。

d.根據(jù)前提2,給定自然律和某些實際的情形,如果f不發(fā)生,那么e不發(fā)生。

e.根據(jù)(c)和(d),給定自然律和某些實際的情形,如果c不發(fā)生,那么e不發(fā)生。所以,給定自然律和某些實際的情形,c屬于e的聯(lián)合充分條件的極小集,所以c是e的原因。

9.被先發(fā)的潛在原因(Preempted potential causes),見圖2。

圖2 前期先發(fā)之人:c 是一個被先發(fā)的 e 的潛在原因

a.前提1:c沒有發(fā)生,所以它沒有導致e,但是如果真正導致e的原因f沒有發(fā)生,那么它將會發(fā)生并導致e的發(fā)生。

b.給定自然律和某些實際的情形,如果f不發(fā)生,c就會發(fā)生,那么e還是會發(fā)生,所以f不屬于e的聯(lián)合充分條件的極小集。

c.所以f不是e的原因。

三、反事實理論的合理性

(一)反事實理論的緣起

劉易斯指出用反事實來分析因果并不是他的孤鳴先發(fā),作為律則性理論鼻祖的休謨早就提出了這樣一個想法:

我們把原因定義為有另一個對象跟隨的對象,那么所有和前一個對象相似的對象都有和后一個對象相似的對象跟隨?;蛘邠Q句話說,如果前一個對象沒有存在,后一個對象永遠也不會存在。①David Hume,An I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Vol.3,1793.

一般認為這一段闡述的前半部分是后來和休謨聯(lián)系在一起的因果的律則性理論的發(fā)端,而第二段闡述的后半部分,被劉易斯認為是“他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設想:因果的反事實分析”②David Lewis,“Causation”,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1973,70 (17),p.557.。當然把因果和反事實聯(lián)系起來并不新奇,直覺上我們都會認為它們之間有一種緊密的聯(lián)系:

我們認為,原因是某種產(chǎn)生差異的東西,它所產(chǎn)生的差異,必然是源自“如果沒有它將會產(chǎn)生什么”(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without it)而來的差異。如果原因缺席,它的結果——至少是某些結果,通常是全部結果——也將缺席。③Ibid.,p.560.

如上所述,原因是產(chǎn)生某種差異的東西,而這樣的差異可以通過反事實依賴而得到很好地表達。首先,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因果是事件之間的關系,而反事實是命題之間的關系,而劉易斯要做的是把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還原為命題之間的反事實依賴關系。一個初始的基本想法是:如果在現(xiàn)實世界中,事件c是事件e的原因,當且僅當,如果事件c不發(fā)生,那么事件e也將不會發(fā)生。

我們用C表示事件c發(fā)生,用¬C表示事件c不發(fā)生,以此類推。事件c是否是事件e的原因問題就被還原為反事實條件句¬C ≤¬E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真值問題。

但是困難在于,給出一個因果的反事實理論之前,得對反事實本身建立堅實的理解才行。之前關于反事實的理論,比如可共同支撐性理論(Cotenability Theory),都有其理論自身難以克服的矛盾。斯托內(nèi)克爾和劉易斯認為克里普克模態(tài)邏輯的可能世界語義模型為堅實地理解反事實奠定了基礎,以此為基礎,他們提出了反事實的可能世界的語義理論。①Robert C.Stalnaker,“A Theory of Conditionals”,Ifs,Springer,1968,pp.41-55;David Lewis,Counterfactuals,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3.

(二)可能世界語義

如果我們要判定反事實條件句C ≤ E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真值:

10.一般會涉及一個現(xiàn)實世界和兩類世界,我們用w表示實際的世界,用w1表示C為真且E為真的一類世界,用w2表示C為真且E不為真的一類世界。

11.劉易斯定義 “可能世界之間總體的可比相似性”②劉易斯承認“可比相似性”概念本身就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但是通過和反事實概念的兩相倚靠,在生活中也確實現(xiàn)實可用,這個模糊性是可以忍受的?!俺悄承┐_切拿來比較的方面得到詳細說明,否則可比相似性就是一個不可救藥的不精確概念。它也許是不精確的,但這恰恰是好處之所在。反事實也是不精確的。但是兩個不精確的概念牢牢地扣住彼此,共同進退而不是各行其是,我們可以期望它們的聯(lián)系是精確的。盡管可比相似性也許是不精確的,但我們確實是能判定復雜事物,比如城市,或者人,或者哲學的可比相似性——我們能夠這么做甚至不需要預先說出確切比較的方面。根據(jù)我們所賦予的比較的各個方面的重要性和根據(jù)在各個方面的相似性程度,我們平衡各種相似性和不相似性的方面。當然談話語境(conversational context)大大地影響我們所比較方面的權重,甚至在一個確定的語境中,我們也有很大的自由度。同樣,并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行。我們有一致的相互期望,相互期望的期望,等等。通常它們確切的、準確的和穩(wěn)定到足以解決可比相似性的不精確性,以至于我們可以毫無誤解地交流。這樣的不精確性是我們可以忍受的。同樣,我也承認以可比相似性為基礎的反事實在確切科學的語言中是沒有其用武之地的?!保―avid Lewis,“Counterfactuals and Comparative Possibility”,in IFS: Conditionals,Belief,Decision,Chance and Time,edited by W.L.Harper,G.A.Pearce,and R.Stalnaker,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1980,pp.59-60),把它看成是一種初始關系(primitive relation),來給可能世界排序,這種關系是一種弱序。

12.當比較兩個世界之間的相似性時,我們要考慮的那些方面,比如要考慮“特定事實的情形”(matters of particular fact),比如兩個世界,如果一個世界比另一個世界在更大的時空域和現(xiàn)實世界的特定事實完美一致,那么這個世界就比后一個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更為相似;也要考慮“自然律”(natural of laws),比如兩個世界,如果一個世界比另一個世界有更少的奇跡和對自然律的違反,那么前一個世界就比后一個世界與現(xiàn)實的世界更為相似。在一個決定論的世界中,上述的兩個規(guī)則是會有沖突的,劉易斯在“Counterfactual Dependence and Time’s Arrow”中提出了一個權衡的系統(tǒng)。按照這些系統(tǒng),我們加權平均世界那些的方面,最后我們再按照它們和現(xiàn)實世界的親疏遠近把它們排成一個弱序。

a.這意味著任意兩個世界都是可比的,且是允許有節(jié)點(ties)的(即兩個以上世界同樣接近于現(xiàn)實世界)。

b.現(xiàn)實的世界是離現(xiàn)實性最近的世界。

13.有了上述的準備,我們就可以判定反事實條件句C ≤E的真值了。C ≤E在世界w中為真要么沒有可能的C-世界存在(在這個情形中,C ≤E空真),要么存在某個E成立的C-世界比任何E不成立的C-世界離 世界w更近。

劉易斯指出,他所提出的反事實的可能世界語義理論“只是一個骨架,它必須要有一個恰當?shù)膶ο嗨菩躁P系的解釋來使其血肉充實,而這個解釋會隨著情境的不同而不同”①David Lewis,“Counterfactual Dependence and Time’s Arrow”,No?s,1979,p.465.。隨后為了應對尼克松按按鈕的反例,他給出了一個判定相似性的加權系統(tǒng)。

(三)劉易斯因果定義

假定劉易斯給出的反事實的真值條件理論是令人信服的,那么他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從命題之間的反事實依賴過渡到事件之間的因果依賴,并在因果依賴的基礎之上給出因果的定義。劉易斯希望他關于因果的定義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這意味他的因果定義之路要麻煩很多。限于篇幅,我不打算把他的定義一個個羅列出來,我將在宏觀上概述他的徑路,并指出他的定義需要特別注意的微妙之處。

他定義的大體順序如下:給出命題族之間的反事實依賴對應事件族之間的因果依賴(如果兩個命題族是反事實依賴的,那么與之所對應的兩個事件族就是因果依賴的)單個事件之間的因果依賴實際事件之間的因果依賴因果鏈的定義因果的定義(反事實依賴的傳遞閉包)。

需要注意的是,在命題族之間的反事實依賴中,比如Ei對于Ci之間的反事實依賴,有的時候可以得出對應事件之間的因果依賴,比如氣壓計的讀數(shù)反事實依賴于氣壓,我們有氣壓計的讀數(shù)因果依賴于氣壓。但并不總是可以這樣,順利地轉換需要滿足如下兩個約束:

14.單個命題族中的任意兩個命題是“不可共存的”(compossible),即如果事件Ei成立,那么事件Ej(i≠j)就不成立。我們在這里還體會不到為什么要強調(diào)兩個命題之間是不可共存的,但是在后面證明法則性依賴的可逆性時,如果沒有這個不可共存的假定,是得不出法則性依賴的可逆性的。①David Lewis,“Causation”,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1973,70 (17),p.564.

15.兩個事件之間的因果依賴要是“不同的”(distinct)特定事件之間的依賴,這種不同性意味著因果依賴的兩個事件不是同一的,誰也不是誰的一部分,誰也并不蘊涵誰。這個不同性的限制是重要的,因為它排除了很多虛假的 非——因果的依賴。比如,萬有引力反事實依賴于萬有引力常量,但是我們不會認為萬有引力和萬有引力常量之間有因果依賴關系。

(四)律則性理論三個困難的解決

在所謂完美地解決律則性理論的三個困難之前,還有一個困難需要跨越:因果的方向性問題。因果是有方向性的,結果因果依賴于原因,但是原因并不會因果依賴于結果,即一般都是時間上在后的事件因果依賴于時間上在先的事件,所以因果依賴是不對稱的。但是反事實依賴是對稱的,時間上在后的命題可以反事實依賴于時間上在先的命題,比如氣壓計讀數(shù)反事實依賴于氣壓,但是時間上在先的命題可以反事實依賴于時間上在后的命題,比如我們在沙灘上看到一個腳印,我可以說“如果沙灘上沒有這個腳印,那么之前就沒有人走過這里”,這個反事實同樣為真,但顯然沙灘上有腳印并不是之前有人走過的原因。所以如果要因果關系還原為反事實依賴關系,那么就要證明反事實依賴的不對稱,即我們只能考慮非——回溯的(nonbacktracking)反事實。

如果沒有反事實依賴的不對稱,劉易斯的因果定義同樣不能解決律則性理論那三個困難。具體如下:

16.不能區(qū)分真正的原因和結果。

假定和之前一樣,我們還考慮這樣一種特殊的情形:c是e的一個原因,且屬于這樣一種特殊的情形,給定自然律和某些實際的情形,e除非被c導致,否則不會發(fā)生。于是我們可以很合理地得出這樣的反事實:如果e不發(fā)生,那么c不發(fā)生。那么根據(jù)劉易斯的因果定義,我們有:e是c的原因。

17.副現(xiàn)象。

同樣我們考慮這樣一種特殊的情形:f是c和e的原因,且屬于這樣一種特殊的情形,給定自然律和某些實際的情形,c除非被f導致,否則不會發(fā)生。同樣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反事實:如果c不發(fā)生,則f不發(fā)生,且如果f不發(fā)生,則e不發(fā)生。于是存在一個從c到e的因果鏈,根據(jù)劉易斯的因果定義,我們有:c是e的原因。

在“不能區(qū)分真正的原因和結果”情形中,用到了回溯反事實,這也是論證的錯誤之源,所以一個因果的反事實理論必須要排除這樣一類反事實才能最終得到滿意的因果理論。怎么來做呢?一種方法就是所謂斷然地拒絕這樣一類反事實,即規(guī)定原因總是在結果之前,但是劉易斯并不滿意這條路徑,在他看來,首先,它對于解決“副現(xiàn)象”沒有任何幫助;其次,它先驗地拒斥了某些合法的物理學假定,比如逆因果和共時因果的存在;再次,它貶損了那些試圖給時間方向性和因果的方向性的一致性一個理論解釋的努力。所以接下來劉易斯要證明反事實依賴的不對稱,來為他在文章“Counterfactual Dependence and Time’s Arrow”中提出的反事實模糊性的標準解決提供辯護,我們將在下面詳細地討論他的分析。一旦排除了回溯反事實,那么困擾律則性理論的三個問題在因果的反事實理論中就可以得到很好地解決了。

(五)因果依賴和法則性依賴

把反事實依賴、因果依賴和法則性依賴區(qū)分開來是非常重要的。

18.什么是法則性依賴:

19.從法則性依賴到反事實依賴:

具體的證明過程如下:

20.可逆性。

a.法則性依賴是可逆的。

反事實依賴的不可逆可以通過如下的例子得到很好的說明:

在圖3 中@表示的是現(xiàn)實的世界,黑點表示其他的世界,黑點和@在圖上的距離表示的是相似性“距離”。

圖3 說明反事實依賴不可逆的一個例子

從圖3 我們可以知道反事實A1≤C1,A2≤C2,A3≤C3在現(xiàn)實的世界中為真,所以C's反事實依賴于A's。但是我們卻得不到A's反事實依賴于AC's,因為反事實AC2≤A2,AC3≤A3在現(xiàn)實世界中為假,這里A=A1VA2VA3。

所有上述反事實是否成立的判斷都是根據(jù)劉易斯前面反事實真值條件的定義所做出來的,反事實A1≤C1之所以為真,是因為存在C1為真的A1——世界比任何C1不為真的A1——世界距離現(xiàn)實的世界@更近。而反事實AC2≤A2之所以為假,是因為存在A2不為真的AC2世界比A2為真的AC2世界距離現(xiàn)實的世界@更近。

四、可能世界語義學再思考

劉易斯可能世界語義理論是如何分析如下簡單的反事實:“如果c不發(fā)生,那么e也將不會發(fā)生”。假定在實際的世界中c和e都發(fā)生了,我們通過考慮有如下特征的可能世界來判定這個反事實的真值:直到c發(fā)生之前的極短時間,它的歷史和實際的歷史都是一致的,然后一個“奇跡”發(fā)生了——對現(xiàn)實的根本自然律的一次違反(盡管顯然并不是對在反事實世界本身中成立的自然律的違反)。在反事實世界中,奇跡發(fā)生后的歷史是完全符合現(xiàn)實自然律的。這個奇跡要盡可能的微小且不醒目,但足以偏離歷史的軌道產(chǎn)生c沒有發(fā)生這樣的情形。如果如此之下e也沒發(fā)生,那么反事實最終為真。

我們要澄清兩個問題:(1)劉易斯提供反事實的語義理論試圖要達成的目標是什么?(2)為什么他認為,為了處理在他的因果分析中的特定類型的反事實,真值條件會產(chǎn)生上述這種“小——奇跡方法”?

21.劉易斯的目標:

a.滿足他的因果的反事實分析的需要,而且以一種可行的還原的形式來滿足這種需要,所以他提供的反事實真值條件并沒有使用任何因果的概念。

b.他認為他的反事實語義理論的真值條件是有普遍意義的,并不僅僅是和他的因果分析的那類反事實相關。所以他的真值條件是要能夠處理像“如果袋鼠沒有尾巴,那么就會跌倒”這樣的問題。

c.他認為他的真值條件是和反事實的相似性語義的(similarity semantics)一般性框架是相契合的。形如“IfAwere the case,thenBwould be the case”(A ≤B)的句子的真值條件的正確形式如下:在所有A為真的可能世界中,B在和實際世界最為接近的那個A世界中為真。而兩個世界之間的接近性依賴于它們之間總體的相似性,所以下面的工作(“Counterfactual Dependence and Time’s Arrow”)就變成了確切地闡述我們的反事實所暗含使用的具體的相似性標準。

d.劉易斯更具野心的地方在于,希望給出一個能夠解釋時間不對稱(這種不對稱和未來在反事實來依賴于過去而不是相反這樣一種思路是一致的)的反事實理論。

劉易斯想通過一個特定的相似性標準來達到這些目標。不管這個構建如何精妙,給人感覺都是相當?shù)膹碗s。具體理由如下:根據(jù)劉易斯的理論,在選擇一個最為接近的A——世界的時候:

e.第一重要的是,避免意義重大、范圍廣泛、形式多樣地違背定律;

f.第二重要的是,盡可能使完全吻合具體事實的時空區(qū)域最大化;

g.第三重要的是,避免意義較輕、范圍有限、形式簡單地違背定律;

h.重要性最小甚或不重要的是,保持個體事實的近似,即便是那些與我們非常相關的事件。

所以一個通用的真值條件如下:A ≤B為真,如果在所有這些A為真的可能世界中,根據(jù)上述的標準跟現(xiàn)實的世界最為接近的那個A世界中,B也為真。

22.我們來考察特定情形的條件句,比如“如果事件c不發(fā)生,那么事件e也將不發(fā)生”的真值條件是如何會產(chǎn)生小——奇跡——方法的??紤]如下情形:中午蘇西扔石頭,幾秒之后砸中了瓶子,使其破碎??紤]所有蘇西中午沒有扔石頭的可能世界。

a.在某些實際的自然律沒有被違反的世界。而根據(jù)劉易斯的預設,我們考察因果的這個世界是一個被律則所統(tǒng)攝的決定論的世界,而這意味著 “作為統(tǒng)攝性的律則并不存在于任意這樣兩個可能世界:這兩個可能世界直到某個時間之前是完全一樣的,但自此之后則不同,但其中又沒有任何律則的違反”①David Lewis,“Causation”,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1973,70 (17),p.559.。所以這些世界的歷史從未和實際的歷史一致,所以根據(jù)剛剛的標準,它們和現(xiàn)實太不接近了而應當不予考慮。

b.顯然任何一個不扔石頭的世界都不會和實際的歷史完美一致,因為在這些世界中,中午發(fā)生的必然與實際的情形不同。但是也許可以直到中午發(fā)生之前的極短時間,或者中午的極短時間之后,或者兩者都有,是和現(xiàn)實世界完美一致的。劉易斯令人信服地合理聲稱,只要使用一個小奇跡,就可以得到這樣的世界:蘇西腦中的神經(jīng)元不激發(fā),使得她決定不扔石頭。

劉易斯的理論所面臨三個嚴重問題:

23.劉易斯忽視了這樣一種可能性:某些蘇西并不扔石頭的世界,它與中午之前的現(xiàn)實世界不一致,但是在中午的極短時間之后以及隨后的歷史與實際的歷史完美一致。Elga 已經(jīng)信服地論證了,假定我們知道熱力學和統(tǒng)計學,那么就知道顯然有這樣的世界存在,這個論證摧毀了劉易斯所聲稱的過去和未來不對稱的基礎。②這個理論證明了未來并不依賴于過去,因為哪怕是及其不相同的過去也可能會導致完全一致的未來,即劉易斯試圖通過未來對于過去的反事實依賴來解釋時間不對稱性的努力是失敗的。(參見Adam Elg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the Asymmetry of Counterfactual Dependence”,Philosophy of Science,2001,68 (S3),S.313-324)Elga 的論證是通過一個例子來進行的:Gretta 在早上8:00 把一個雞蛋敲進一個熱的平底煎鍋,8:05 之后雞蛋熟了??紤]發(fā)生在8:00 到8:05 這個時間段的一個過程,逆著時間走:一個在平底鍋里煎熟了的雞蛋,慢慢還原成了剛剛打進平底鍋時的樣子,接著一躍而起,然后一個蛋殼又把它包裹了起來。根據(jù)熱力學定律這個過程在物理上是可能的,盡管非常罕見。熱力學定律還認為這個過程在它的初始情形中是非常敏感的:哪怕是組成這個煎熟雞蛋的分子的微小變化都會導致這個過程變成煎熟的雞蛋還安然地躺在平底鍋里一點點變冷,而不是變成原初模樣再一躍而起。但是這正是那種實現(xiàn)“收斂奇跡”的改變。考慮早上8:05 實際世界的狀態(tài),這個時間點之后的未來保持不變,對分子做一些微小的改變以實現(xiàn)上面說的那種狀態(tài),然后按照熱力學定律逆時間運行,我們幾乎可以定確定得到一個雞蛋在平底鍋里面逐漸變冷的狀態(tài),這個狀態(tài)也是Gretta 沒有敲雞蛋的狀態(tài)。這個奇跡是一個收斂的奇跡,但是并不是如劉易斯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大且多樣的奇跡。

具體論證如下:

a.w0的世界:打雞蛋進平底鍋,在平底鍋里熟了的雞蛋。

b.w1世界:沒有打雞蛋進平底鍋,沒有雞蛋熟了。

c.w2世界:沒有打雞蛋進平底鍋,在平底鍋里熟了的雞蛋。

按照劉易斯的加權系統(tǒng),根據(jù)規(guī)則一對于規(guī)則二的優(yōu)先性,w1的世界比w2的世界離w0的世界更近。Elga 指出根據(jù)熱力學定律,w2世界的實現(xiàn)只需要一個微小的奇跡(它是一個通過反熵的過程所實現(xiàn)的世界),比實現(xiàn)w1世界的奇跡要小,所以根據(jù)規(guī)則一,反而是w2的世界比w1的世界離w0的世界更近??梢酝ㄟ^如圖4 來直觀表達:

圖4 反熵的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的相似性

24.產(chǎn)生小——奇跡——方法的世界之間的相似性標準似乎過于難以理解,使人不得不認為這種標準是為服務于這個目的而設定的,是武斷的。劉易斯本人也只是提出了這樣一個標準,并沒有說明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標準,相較于其他標準它的合理性與優(yōu)越性又在哪里。

25.小——奇跡——方法幾乎必然會導致反事實世界中奇跡發(fā)生的時間和所討論的事件發(fā)生的時間之間存在一個鴻溝。

在劉易斯看來,這樣一個過渡期(transition period)是不可避免的:

直到時刻t之前,火柴頭還是不動的,而且離火柴盒上的磷面有一尺遠。倘若在時刻t火柴頭被檫著了,它不花時間就能通過那一尺的距離?不。我們應當犧牲這種緊接著的過去的獨立性,以提供從實際的過去到反事實的現(xiàn)在和未來的有序的過渡。①David Lewis,“Counterfactual Dependence and Time’s Arrow”,No?s,1979,p.463.

按照這個思路,就會存在直接的過去對于現(xiàn)在的反事實依賴。如此小奇跡——方法加上作為因果充分條件的反事實依賴一起不會產(chǎn)生逆因果嗎?劉易斯希望的答案是“沒有”。他指出過去對于現(xiàn)在的反事實依賴是充分非決定的,以至于在剛過去的任何事件e和任何當前的事件c,我們說“如果c不發(fā)生,那么e也將不發(fā)生”是不合適的,說“如果c不發(fā)生,那么e可能不發(fā)生”則要更為合理一些(這并不是一個足夠強到可以作為因果充分條件的關系)。但是,下面這個的反例(圖5)卻已經(jīng)否證了這個結論:

圖5 路易斯可能世界語義模型的一個反例②James Woodward,Making Things Happen: A Theory of Causal Explan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假定事件e是由多個它直接的前事件d1,...,dn過渡決定的,假定所有這些事件又是它的直接前事件c的聯(lián)合效應,如圖3 所示,他強調(diào)這個結構在現(xiàn)實中盡管少見,但顯然是可能的。根據(jù)劉易斯非——回溯反事實的解釋,e不發(fā)生的最緊密的世界是這樣一個世界,它既要盡可能地和截至e的時間的實際歷史要盡可能的一致,還要與一個使歷史進程偏離,小的、局部區(qū)域的,且足以使得e不發(fā)生的“奇跡”相容。現(xiàn)在一個小的奇跡是:c不發(fā)生。但是也可以確保與實際的歷史有更長時間段的完美一致,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是,n個“奇跡”的發(fā)生,即從d1到dn都不發(fā)生,根據(jù)劉易斯的方法不可避免地要訴諸奇跡的代價和完美一致的好處之間的權衡,最終必然是選擇第一個,即包含著c不發(fā)生的單個奇跡,所以在劉易斯所選來作為因果的充分條件的非回溯的意義上得到了:如果e不發(fā)生,那么c將不發(fā)生。這成了歸謬論證!

而且有一個過渡期就允許了問題“噪音”的可能性:許多先于假定的原因或者與假定的原因同時的瘋狂的事情在這個過渡期就會發(fā)生,或者也許就會被過渡期所引發(fā)的改變所導致,而它們將會干擾我們試圖要發(fā)現(xiàn)的依賴的事實。所以為什么要有一個過渡期?相對于全方位的劉易斯式還原,為什么只對因果有還原主義意圖的我們,要認同劉易斯圖景中的所有元素呢?以為畢竟我們所希望的只是:尋求一個反事實的真值條件的解釋,這個解釋除了給我們一個有用的工具來構建因果的理論之外別無其他。

五、劉易斯的理論框架和因果遺產(chǎn)

劉易斯對于這個世界有一個總體的框架和理解,即“休謨式隨附性”(Humean Supervenience)綱領:

休謨式隨附性是以否定必然性聯(lián)系的那個偉大人物命名,這個隨附性宣稱,世界是由局部的、個別的事實所構成的一個巨大的馬賽克圖像(但是并不認為這些局部的是心靈的)。我們有幾何學:它是點之間時空距離這一外在關系的一個系統(tǒng)。這些點或許就是時空點本身,或許是點狀大小的物質(zhì),或許是以太,或許是某種場,或者幾者都有。在這些點上我們有局部屬性(local qualities):完美的自然內(nèi)在屬性,且它們不需要比點更大就可以被實現(xiàn)??傊何覀冇幸粋€屬性的排列,僅此而已。沒有屬性排列上的差異就不存在差異。所有其他一切都隨附于它。①David Lewis,Philosophical Papers,Vol.Il,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p.ix.

日常事物可以由這個馬賽克的圖像構建出來,進而事物的屬性、關系、自然律和可能性都隨附得到。于是反事實條件句也是隨附的,因為反事實是通過世界之間可比的相似性而被討論的,而相似性的比較涉及特定的事實和自然律,它們都是隨附的。所以因果性也是隨附的,因為因果是在事件之間的反事實依賴的基礎之上而得到定義。于是通過一系列的中間過程,因果關系可以還原為在現(xiàn)實世界和可能世界中的休謨式馬賽克(Humean mosaic),這是一個關于局部的特定事實(local matters of particular fact)所組成的巨大馬賽克。因果的概念是他整個理論的核心概念,也被他用來分析其他的概念,比如經(jīng)歷時間變化的持續(xù)存在、個人同一、傾向、心靈內(nèi)容、感知、解釋、理性決策、生存。

當然,他的巨大遺產(chǎn)不只是在于他提出了一個因果的反事實理論,提出了分析因果的一種方法,更在于他所提出的用以探索因果和反事實關系的概念框架②Tobias Gerstenberg,Noah D.Goodman,David A.Lagnado,and Joshua B.Tenenbaum,“From Counterfactual Simulation to Causal Judgment”,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Vol.36.2014,p.36;“How,Whether,Why: Causal Judgments as Counterfactual Contrasts”,CogSci,2015;Guido W.Imbens,and Donald B.Rubin,Causal Inference in Statistics,Social,and Biomedical Scienc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Stephen L.Morgan,and Christopher Winship,Counterfactuals and Causal Infer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以及當面對批評者的質(zhì)疑和詰難時,他所發(fā)展出來的這樣一套用來捍衛(wèi)他所提出的分析和構建新分析的概念工具。這些貢獻早已經(jīng)超越了哲學的領域,對于人工智能、統(tǒng)計學、流行病學、法學、心理學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猜你喜歡
劉易斯相似性情形
一類上三角算子矩陣的相似性與酉相似性
淺析當代中西方繪畫的相似性
避免房地產(chǎn)繼承糾紛的十二種情形
四種情形拖欠勞動報酬構成“拒不支付”犯罪
國會議員、民權偶像約翰·劉易斯逝世,享年80歲
低滲透黏土中氯離子彌散作用離心模擬相似性
出借車輛,五種情形下須擔責
劉易斯:被自大擊敗的拳王
不要輕視任何對手
擬分裂情形下仿射Weyl群Cn的胞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