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南海區(qū)獅山鎮(zhèn)獅山中心小學
“1+1+1語文閱讀”以一篇課內(nèi)閱讀帶動一篇課外閱讀,從一個單元主題延伸到整本書或者一系列書的閱讀。在國家基礎課程的語文課中,擴充和整合教材的內(nèi)容,調(diào)整教學的形式,引導學生系統(tǒng)學習閱讀策略,有效提高閱讀能力,將原來單一的片段式的課文教學延展開來,延伸學生的閱讀廣度、深度和厚度,從而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助力學生的成長。
如教學《北京的春節(jié)》,文中列舉了春節(jié)的習俗,情趣盎然,使人讀后增長見識,從而引發(fā)探究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老師在完成課內(nèi)閱讀教學之后,進行了兩篇課外閱讀拓展:梁實秋的《過年》和斯妤的《除夕》,與課文相關部分比較,切實體會同一內(nèi)容不同的人感受不同,但是都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發(fā)學生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老師向同學們推薦整本書的閱讀——《中國節(jié)日傳統(tǒng)文化讀本》,使學生從狹窄的課內(nèi)閱讀走出來,關注生活中的文化。拓展閱讀的開放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主動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僅僅在課堂上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把閱讀從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從學校向家庭延伸,從書本向生活延伸。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語文教材實際上是通向更多課外閱讀的橋梁。我校推行的“1+1+1語文閱讀”研究就是延伸性的閱讀:其一,由篇及章(一篇課內(nèi)精讀文章帶動一篇課外文章,讀好一組的文章);其二,由章及本(學完一個單元課文后,閱讀一本同主題的經(jīng)典兒童小說,讀好一本書);其三,由本及人(從閱讀文本中吸收知識和智慧,讀好一段人生)。一篇課文學完了,不能讓學生的閱讀隨著課文的結(jié)束而停止,應該開展由此及彼的延伸性、擴散性閱讀?!?+1+1語文閱讀”打破了常規(guī)下的特定閱讀空間,打破了單位時間的限制,把閱讀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校園生活成為了閱讀的樂園,家庭生活成為了閱讀的溫床,社會生活成為了閱讀的天地。
閱讀教學指向體驗、表達、思考、策略,閱讀策略是為了達到某些閱讀目標,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計劃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我們在“1+1+1語文閱讀”研究中開展策略性閱讀,首先在課內(nèi)的閱讀中讓學生習得閱讀的方法和技巧,然后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運用習得的閱讀策略,從學會閱讀,走向用閱讀學習?!?+1+1語文閱讀”研究在每個學期初就會對整冊的語文教材制訂出閱讀策略,以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材為例:
單元序號單元主題閱讀策略拓展篇目推薦閱讀整本書1走遍千山萬水1.文章構(gòu)建與寫作方法2.視覺化閱讀1.《可愛的草塘》2.《參觀人民大會堂》《海底兩萬里》2以誠待人1.預測與推論2.文章語境的理解與連貫性推理1.《信客》2.《購買上帝的孩子》《愛的教育》3大自然的啟示1.從具體事物中發(fā)現(xiàn)觀點、道理、規(guī)律。2.連接。1.《一件小事的震撼》2.《蛇與莊稼》《自然的啟示》4戰(zhàn)爭與和平1.段篇構(gòu)建2.從人物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1.《雞毛信》2.《王二小》《紅巖》5熱愛生命1.文章獨特領悟2.文章寫作意圖和表現(xiàn)手法的理解1.《假如只有三天光明》2.《蜘蛛》《當代保爾張海迪》6田園生活1.視覺化2.文章表現(xiàn)手法和語境理解3.啟動先備知識1.《鄉(xiāng)村的童年》2.《江畔獨步尋花》《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尼爾斯騎鵝旅行記》7執(zhí)著的追求1.預測與推論2.語境閱讀1.《上帝只給他一只老鼠》2.《胸有成竹》《居里夫人自傳》8故事長廊1.從具體事物中發(fā)現(xiàn)觀點、道理、規(guī)律。2.從人物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1.畫鳥的獵人2.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伊索寓言》
好的讀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保持讀書熱情,熱愛讀書;好的讀書方法來自于課堂閱讀教學,“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1+1+1語文閱讀”把知識性閱讀、理解性閱讀轉(zhuǎn)變?yōu)椴呗孕蚤喿x,注重閱讀方法與技巧的指導,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以提高。
2017年《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里提到“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并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诖?,“1+1+1語文閱讀”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構(gòu)建學習主題,有機整合各學科各領域的學習資源,為學生拓展寬廣的學習空間,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擁有更為豐富的土壤。如我校三月份的主題閱讀“青青校樹”就是一次跨學科的語文閱讀活動。
主題課內(nèi)閱讀拓展篇目整本書閱讀閱讀延伸涉及學科青青校樹《白楊》《大榕樹》《木瓜樹的選擇》《種樹的男人》《風與樹的歌》《摩奇摩奇樹》1.請你在校園里收集自己喜歡的葉子制作成書簽,寫上你最喜歡的一句話。2.每棵大樹都曾經(jīng)是一棵小樹苗,請你為你喜歡的這棵樹,畫出它的生長過程并配上文字說明,再想想你從這棵樹身上學到了什么。3.假如你碰到了一棵只有半截的被扔在墻縫里的樹,你希望它能長成什么樣子,并且你將如何去幫助它?完成“我的希望樹”閱讀卡,配圖。4.和同學、家長分享你和樹的一個故事,并談談它對你的生活發(fā)生了什么影響?填寫《我和樹的故事》表格,記錄你和樹的故事,并附上你們的合照。語文科學信息技術美術綜合實踐
綜合性閱讀活動,使原本單一乏味的語文學習,通過與其他學科的整合,讓學生獲得更深層次的藝術審美體驗,知識的生長性得到了充分的開發(fā),學生學習也更加富有意義。
教學《跨越百年的美麗》,居里夫人端莊的形象,淡泊名利,為科學獻身的精神,使學生認識到人的外表美隨著時間的流逝會不斷褪色,但人格美反過來會影響外表美,明白一個人擁有高尚的人格遠比擁有美麗的外表更重要,從而引發(fā)學生思考:什么是人生中最美麗的?接著老師拓展了《居里夫人的兩個小故事》,讓學生更進一步認識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即使在過了百年之后依然能歷經(jīng)滄桑巨變,始終散發(fā)光彩。隨后老師向?qū)W生推薦閱讀居里夫人的傳記《瑪麗亞·居里:她的一生》,以及其他一些人物傳記,如《輪椅上的天才——霍金》《喜劇大師——卓別林》等,旨在引起學生對閱讀傳記類文體的興趣,并在閱讀中思索生命的意義,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