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艷琴
摘要:有效提問,講究的是一種教師能夠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方法和能力,有效提問包含了清晰、發(fā)展、大眾等導向。同時注重方法和手段的設計以及和學生互動思考的策略。本文便以初中數(shù)學課堂有效提問為研究內(nèi)容,分析了其提升策略,希望能夠促進數(shù)學教學的發(fā)展和進步。
關鍵詞:有效提問;教學;初中數(shù)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0-0015
高質(zhì)量的教學是激發(fā)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關鍵所在。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積極引導者,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好奇心,提升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從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課堂教學中找到邏輯性的學習方法,讓學習內(nèi)容從簡入深,層層遞進。
一、有效性提問的含義
有效性提問是一種能夠引導學生思維,開發(fā)學生智力,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于重點和難點做以區(qū)分,并結合不同的難度程度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引導學生從簡單的思考入手解決較為困難的問題,從而達到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
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有效性提問時,首先要注意它的清晰性和指向性,同時要關注它的發(fā)展性和價值性。比如,教師在講解勾股定理的過程中,首先可以先給學生講講勾股定理是如何發(fā)現(xiàn)的,引導學生從勾股定理本身入手,初步了解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然后教師針對三邊關系進行提問,讓學生思考:“除了‘3/4/5的關系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三邊關系同樣適用于勾股定理?”善于提問,讓學生勤于思考,主動探索知識。
二、有效性提問的策略分析
1. 注重問題設計的方法和手段
所謂有效性提問的方法和手段就是要求教師的提問能在最大限度內(nèi)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由淺入深,達到知識點學習的效果[1]。當然這種提問不是直接地就知識論知識,而是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例如,進行抽象題目講解時,學生可能對于概念沒有辦法很好把握,或者把握得不夠準確,這時教師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作為參照,比如將集合問題中的部分變量想象成生活必需品,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思考方式進行分類,最終引導學生完勝最后的解題。
2. 注重提問的時機
教師的課堂教學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綜合課在進行教學時往往包含了鞏固舊知識和學習新知識兩個部分。而這兩個部分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的[2]。這時,教師要注意,不能從頭到尾進行提問,仍然應當是以講解為主,遇到重難點問題,可以通過提問,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通過學生的課堂反饋進行思考要不要進一步加深提問,解決學生知識理解上的困難。這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進行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引導他們善于提問的能力,用舊問題引發(fā)新問題,讓學生在辯證思考的過程中,學會總結和積累,讓這些成為自身學習新的增長點。
3. 注重啟發(fā)式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
所謂的啟發(fā)式教學,是指教師作為課堂主導,在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的過程中,不能只是簡簡單單就問題而提問,而是應當考慮提問的科學性和長遠性,看看你所提出的問題,能不能在引導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一步幫助學生舉一反三地解決同類問題[3]。同時在提問過程中,要注意把握時間,讓學生可以充分思考問題。當然這個時間不宜過長也不宜過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表情和動作,對適當?shù)臅r間做出一些預判。當思考結束后,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仍舊對問題思考得不夠透徹的時候,可以通過積極引導,再次留給學生一些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再一次自主進行思考。
4. 給學生留下充分思考的時間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自主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將成為他們能否更好地融入學習狀態(tài),掌握新知識的關鍵所在[4]。而學生自主能力培養(yǎng)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教師在課堂上針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引導學生由淺入深進行思考。學生的思考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階梯式上升的過程,所以教師要針對學生不同的狀況,以及把握知識點的難易程度,有區(qū)分地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時間。比如,教師這節(jié)課將對三角形及其相關應用進行講解。那么最開始的時候,教師應當先就基本概念給學生一個基礎性的教授,并將概念中的重要詞語或者方式勾畫出來,讓他們在概念層面先建立起一個初步的印象,然后再在這個基礎上通過點線面的遞進講解,將知識點進行深入剖析。這個時候提問過后要給學生相對較長的時間,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對點線面的基礎概念,讓他們通過思考找到點線面的基本練習,并引導學生建立起點線面的概念。接著,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綜合題目的講解,將點線面的知識貫穿其中,讓教師的講解點和學生的思考相互契合,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應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有效性提問作為教師授課的關鍵所在,不僅需要教師把握正確的方法和掌握適當?shù)臅r間,同時還要求教師的提問要循序漸進,注意發(fā)展性和啟發(fā)性。關鍵在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 史福艷.新形勢下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6(27).
[2] 呂曉明.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策略[J].教育研究與實踐,2011(11).
[3] 王思洛.初中數(shù)學課堂有效性提問的策略分析[J].網(wǎng)友世界,2014(4).
[4] 徐 婷.初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