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洪
內(nèi)容提要:《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出身傳以很大篇幅描寫了這一少年英雄弒父報仇的過程,并給予了深切的同情。這樣一個非常獨特的文學形象緣起于佛教典籍,而其最核心的部分——悖逆?zhèn)惓#瑓s是在通俗文學中蛻變而生的。
明清兩代的通俗小說,大多與下層文人有關(guān),因而方方面面與“廟堂文化”皆有程度不同的疏離。《水滸傳》被稱為“誨盜”,《金瓶梅》更是直被接宣判為“淫書”,實在有其自身的原因在。但是,對于封建倫常的“大原則”,這些作品還都是認同的——至少在文字表面上。
只有《封神演義》在這個重大問題上頗有“出格”的地方。換言之,書中的人物、情節(jié)體現(xiàn)出的倫常態(tài)度,迥非那個時代的“常態(tài)”:如靈珠子哪吒,大義凜然地“弒父”復仇;如處于父母血仇中間的殷郊,從《武王伐紂平話》形象的大轉(zhuǎn)變;如姜子牙在歷史中的“武成王”封號的被轉(zhuǎn)移——黃飛虎命運的復雜意味,等等。
這些都可以從思想文化視角做深入的討論,或許能夠產(chǎn)生一些有多方面價值的認識。尤其哪吒一例,追蹤躡跡,考察這個極為獨特的文學形象是如何從佛教經(jīng)典中蛻變出來,是一個頗有興味的話題。哪吒出自佛教,哪吒及托塔天王與佛教密宗有關(guān),這都已有文章論及,但其中的起承轉(zhuǎn)合、脈絡演變的梳理似還有進一步細化的空間。
中國“神魔”小說中,若論影響最大的藝術(shù)形象,孫悟空、豬八戒之外,哪吒應屬無可爭議者。他與猴子、胖豬一樣,都是家喻戶曉,都經(jīng)過各種藝術(shù)形式不計其數(shù)的改編。不過,他又有幾點是和孫悟空、豬八戒迥然不同的。
首先,他是“來歷分明”的人物。檢索《大藏經(jīng)》,“那吒”可得近九百條。其次,他的所作所為,頗有與“禮教中國”大相鑿枘者,以兩千年間的倫常衡量,直可稱作“大逆不道”——這樣的文學形象獨一無二。再次,哪吒在《封神演義》中的形象可稱之為“少年英雄”,透過神異、宗教的表象,典型地表現(xiàn)了成長的夢想與煩惱,這正是其藝術(shù)生命的根本所在。
這些都值得做專題性研究。我們在這里只是討論前兩個方面。
先來看看他的來歷——既是確然分明,又不乏復雜與模糊。而這都與《封神演義》的描寫不無關(guān)系。
《封神演義》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四百余名,重要而“有故事的”也有數(shù)十名,但只有哪吒的“出身傳”足足寫了三回書,篇幅甚至超過了姜子牙??梢哉f,全書最精彩的部分就是這三回。書中寫哪吒為靈珠子轉(zhuǎn)世,一出生就不同凡響。七歲時,已“身長六尺”,然后因嬉戲鬧海,打死了龍王手下的巡海夜叉,又打死了三太子,還抽了龍筋,在師父的縱容下,上天宮揭龍鱗,又射死石磯弟子,闖下了一連串的滅門大禍。接下來,出現(xiàn)了三個極為特異的情節(jié)。第一個是剔骨還父、析肉還母:
哪吒厲聲叫曰:“一人行事一人當,我打死敖丙、李良,我當償命,豈有子連累父母之罪?……我今日剖腹剔腸,剜骨肉還于父母,不累雙親,你們意下如何?”……哪吒便右手提劍,先去一臂,后自剖其腹,刳腸剔骨,散了三魂七魄,一命歸泉……魂無所依,魄無所倚,飄飄蕩蕩,隨風而至,徑到乾元山而來。
這段文字寫得極為慘烈,哪吒的命運也顯得極其悲慘。幸而他的師父太乙真人同情其遭遇,于是情節(jié)陡轉(zhuǎn),又有了神奇的蓮花化身一段:
(太乙真人)叫金霞童兒:“把五蓮池中蓮花摘二枝,荷葉摘三個來。”童子忙忙取了荷葉、蓮花,放于地下。真人將花勒下瓣兒,鋪成三才,又將荷葉梗兒折成三百骨節(jié),三個荷葉,按上、中、下,按天、地、人。真人將一粒金丹放于居中,法用先天,氣運九轉(zhuǎn),分離龍、坎虎,綽住哪吒魂魄,望荷、蓮里一推,喝聲:“哪吒不成人形,更待何時!”只聽得韾一聲,跳起一個人來,面如傅粉,唇似涂朱,眼運精光,身長一丈六尺,此乃哪吒蓮花化身,見師父拜倒在地。
死而復活,本就是具有戲劇性的情節(jié)。而復活的方式又是如此奇特。蓮花化身,既有佛教“妙法蓮華”的意味,又極具視覺沖擊力,活畫出天上地下絕無僅有的一個神祇形象——神采靈動、超逸凡塵的少年英雄。另外,這個設計又為小說后來的一系列情節(jié)打下了基礎(chǔ):因為是蓮花化身,所以好多邪魔外道的法寶在他身上都不起作用,終于成就了哪吒“肉身成圣”的功業(yè)。
接下來的第三段更加匪夷所思,就是讓哪吒演了一出轟轟烈烈的“弒父”報仇的大戲:
真人曰:“李靖毀打泥身之事,其實傷心。”哪吒曰:“師父在上,此仇決難干休!”真人曰:“你隨我桃園里來?!闭嫒藗髂倪富鸺鈽?,不一時已自精熟。哪吒就要下山報仇。真人曰:“槍法好了,賜你腳踏風火二輪,另授靈符秘訣?!闭嫒擞指侗つ?,囊中放乾坤圈、混天綾、金磚一塊:“你往陳塘關(guān)去走一遭?!蹦倪高凳祝葜x師父,上了風火輪,兩腳踏定,手提火尖槍,徑往關(guān)上來。詩曰:“兩朵蓮花現(xiàn)化身,靈珠二世出凡塵。手提紫焰蛇矛寶,腳踏金霞風火輪。豹皮囊內(nèi)安天下,紅錦綾中福世民。歷代圣人為第一,史官遺筆萬年新?!?/p>
哪吒來到陳塘關(guān),逕進關(guān)來至帥府,大呼曰:“李靖早來見我!”……李靖大怒:“有這樣事!”忙提畫戟,上了青驄,出得府來;見哪吒腳踏風火二輪,手提火尖,比前大不相同。李靖大驚問曰:“你這畜生!你生前作怪,死后還魂,又來這里纏擾!”哪吒曰:“李靖!我骨肉已交還與你,我與你無干礙的,你為何往翠屏山鞭打我的金身,火燒我的行宮?今日拿你,報一鞭之恨!”把緊一緊,劈面刺來。李靖將畫戟相迎,輪馬盤旋,戟并舉。哪吒力大無窮,三五合把李靖殺的馬仰人翻,力盡筋酥,汗流浹背:李靖只得望東南逃走。哪吒大叫曰:“李靖休走!想今番饒你,不殺你決不空回。”往前趕來,不多時看看趕上,哪吒的風火輪快,李靖馬慢,李靖心下著慌,只得下馬借土遁去了。哪吒笑曰:“五行之術(shù),道家平常,難道你土遁去了,我就饒你?”把腳一蹬,駕起風火輪,只聽風火之聲,如飛云挈電,望前追來。李靖自思:“今番趕上,被他一槍刺死,如之奈何?”……見一道童,頂著發(fā)巾,道袍大袖,麻履絲絳,原來是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徒弟木吒是也。木吒曰:“父親!孩兒在此?!崩罹缚磿r,乃是次子木吒,心下方安。哪吒架輪正趕。見李靖同一道童講話,哪吒向前趕來。木吒上前喝一聲:“慢來!你這孽障好大膽!子殺父忤逆亂倫,早早回去,饒你不死?!蹦倪冈唬骸澳闶呛稳耍诔龃笱??”木吒曰:“你連我也認不得?吾乃木吒是也。”哪吒方知二哥,忙叫曰:“二哥!你不知其詳?!蹦倪赴汛淦辽降氖?,細細說了一遍:“這個是李靖不是,是我不是?”木吒大喝曰:“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蹦倪赣职哑矢关谀c:“已將骨肉還他了,我與他無干,還有甚么父親之情?”木吒大怒曰:“這等逆子!”將手中劍望哪吒一劍砍來;哪吒架住曰:“木吒!我與你無仇,你站開了!待吾拿李靖報仇?!薄檬秩〗鸫u望空打來。木吒不提防,一磚正中后心,打了一交,跌在地下。哪吒登輪來取李靖,李靖抽身就跑。哪吒笑曰:“就趕到海島,也取你首級來,方泄吾恨?!崩罹竿帮w走,真似失林飛鳥,漏網(wǎng)游魚,莫知東南西北。往前又趕多時,李靖見事不好,自嘆曰:“罷!罷!罷!想我李靖前生不知作甚么孽障,致使仙道未成,又生出這等冤愆,也是合該如此;不若自己將畫戟刺死,免受此子之辱。”……太乙真人叫:“李靖過來?!崩罹傅股硐掳?。真人曰:“翠屏山之事,你也不該心量窄小,故此父子參商?!蹦倪冈谂?,只氣得面如火發(fā),恨不得吞了李靖才好。二仙早解其意,真人曰:“從今父子再不許犯顏。”吩咐李靖:“你先去罷。”李靖謝了真人,徑出來了。就把哪吒急得敢怒而不敢言,只在傍邊抓耳揉腮,長吁短嘆。真人暗笑曰:“哪吒!今你也回去罷。好生看守洞府,我與你師伯下棋,一時就來?!蹦倪嘎犚姶搜裕幕▋洪_了,哪吒曰:“弟子曉得?!泵γΤ龆矗て痫L火二輪,追趕李靖……說李靖被哪吒趕的上天無門,入地無路,正在危急之處,只見山岡上有一道人,倚松靠石而言曰:“山腳下可是李靖?”李靖頭一看,見一道人。李靖曰:“師父!末將便是李靖?!钡廊嗽唬骸盀楹位琶??”靖曰:“哪吒追趕甚急,望師父垂救?!钡廊嗽唬骸翱焐蠈鶃恚驹谖液竺?,待我救你?!薄廊颂_一傍,袖兒望上一舉,只見祥云繚繞,紫霧盤旋,一物往下落來,把哪吒罩在玲瓏塔里。道入雙手在塔上一拍,塔里火發(fā),把哪吒燒的大叫:“饒命!”道人在塔外問曰:“哪吒你可認父親?”哪吒只得連聲答應:“老爺!我認是父親了?!钡廊嗽唬骸凹日J父親,我便饒你?!钡廊嗣κ諏毸?,哪吒睜眼一看,渾身上下并沒有燒壞些兒。哪吒暗想有這等的異事,此道人真是弄鬼。道人曰:“哪吒你既認李靖為父,你與他叩頭?!蹦倪敢庥豢希廊擞忠浪?;哪吒不得已,只得忍氣吞聲,低頭下拜,尚有不平之色。道人曰:“還要你口稱父親。”哪吒不肯答應。道人曰:“哪吒!你既不叫父親,還是不服,再取金塔燒你?!蹦倪钢牛B忙高叫:“父親!孩兒知罪了?!蹦倪缚趦?nèi)雖叫,只是暗暗切齒,自思道:“李靖!你長帶著道人走?!钡廊藛纠罹冈唬骸澳闱夜蛳拢颐厥谀氵@一座金塔。如哪吒不服,你可將此塔祭起燒他?!蹦倪冈诎?,只是暗暗叫苦。道人曰:“哪吒!你父子從此和睦,久后俱是一殿之臣,輔佐明君,成其正果,再不必言其前事。哪吒!你回去罷?!蹦倪敢娛侨绱?,只得回乾元山去了。
這一段“弒父”復仇,小說洋洋灑灑寫了將近八千字,中間曲折反復,煞是好看。特別是哪吒的心理活動,一而再,再而三,直至最后也是在“金塔”的威壓之下,不得已而妥協(xié)。除此之外,全書再沒有如此搖曳多姿的筆墨。
值得提出的是,作者的立場是同情哪吒的。這不僅從太乙真人為哪吒準備復仇的法寶,傳授武藝、神通可以感覺到,而且也從描寫李靖狼狽狀況的筆墨中流露出來。特別是在哪吒出發(fā)復仇之際,作者的贊語中竟然有“歷代圣人為第一”的評價!
這樣一個獨特的哪吒,卻是地地道道的佛門出身——作者的態(tài)度與評價與此不無關(guān)系。
在早期的佛經(jīng)中,“哪吒”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咒語中,如《大方等大集經(jīng)》:“爾時,世尊即說此陀羅尼句:‘……比婆那吒、卻伽那吒、阿吒那吒、究那吒、波利究婆那吒、那茶那吒、富利迦那吒……尸利拘婆那吒?!薄洞蠓痦斎鐏矸殴庀も蚨喟汊蛄_大神力都攝一切呪王陀羅尼經(jīng)》:“召那吒鳩伐羅天王呪曰:‘ 唵那咤俱伐羅可可可可吽波多曳莎呵?!?/p>
哪吒作為人格神的形象從何時開始,很難準確考訂。在“阿含”部佛經(jīng)中有“阿吒哪吒經(jīng)”“阿吒哪吒劍”之說,但尚非人格神。明確成為護法的人格神,并與“天王”成為一家人,是在密宗的經(jīng)典中,如唐代不空所譯《北方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
爾時那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白佛言:“我是北方天王吠室羅摩那羅阇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孫,我祖父天王及我那吒同共每日三度白佛言:‘我護持佛法,欲攝縛惡人,或起不善之心。我晝夜守護國王大臣及百官僚,相與殺害打陵,如是之輩者,我等那吒以金剛杖刺其眼及其心。若為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起不善心及殺害心者,亦以金剛棒打其頭?!?/p>
類似文字出現(xiàn)于密宗多部經(jīng)典中。不過,其中的哪吒為北方天王之孫(后逐漸“升級”為子),作為護法神祇,其形象相當兇惡:“惡眼”“捧戟”“以金剛杖刺其眼及其心”。
不過,透過其他佛典,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哪吒形象還有較為豐富的內(nèi)容,如《發(fā)覺凈心經(jīng)》:“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輕躁猶如風吹草,有諸疑心不能決,彼無堅意不能定,樂于多言如是患。猶如那吒在戲場,說他猛健諸功德,彼時亦復如那吒,樂于多言如是患?!薄懊徒 迸c前面的護法惡神倒也相近,不過“輕躁”“多言”,以至“在戲場”,還是使人大出意外。
這個護法神形象傳入中土后,繼續(xù)護法,而在除惡之外多了行善功能,如《佛祖統(tǒng)紀》等書中多有類似事跡:“師初在西明寺,中夜行道,足跌前階。有圣者扶其足。師問為誰,答曰:‘北天王太子那吒奉命來衛(wèi)?!?/p>
不知何時開始,哪吒與天王的關(guān)系出現(xiàn)了戲劇性變化。北宋蘇轍的《欒城集》有《讀傳燈錄示諸子》詩,甚為有趣:
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佛知其愚難教語,寶塔令父左手舉。兒來見佛頭輒俯,且與拜父略相似。佛如優(yōu)曇難值遇,見者聞道出生死。嗟爾何為獨如此,業(yè)果已定磨不去。佛滅到今千萬祀,只在江湖挽船處。
首先,那吒已經(jīng)明確成為“天王太子”,而不是復雜的“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孫”了。蘇轍所讀的《傳燈錄》,似指宋真宗時編就的《景德傳燈錄》。然今本《景德傳燈錄》只有哪吒“析肉還母,析骨還父”之說,卻不見“拜佛不拜父”。無論如何,蘇子由此詩說明前述哪吒“弒父”的某些故事因素已經(jīng)開始流行于僧俗兩界。細玩該詩,至少有三個相關(guān)要素已經(jīng)存在了:一個是哪吒乃“狂子”而非孝子;一個是哪吒堅持不肯“拜父”;一個是出現(xiàn)了“塔”,只不過是佛以之為自己的替身,以“如朕親臨”般的詐術(shù)來解決父子間的矛盾。但是,無論是《傳燈錄》本身,還是蘇轍的轉(zhuǎn)述、評論,都沒有“弒父”的嚴重沖突,也沒有從倫理角度譴責哪吒,也沒有對“不拜”做出明確的評價,而是以佛教常談——“業(yè)果已定”來搪塞了一下。
與蘇轍同時的惠洪所撰《禪林僧寶傳》也有哪吒的事跡:
天臺國師名徳韶……問:“那吒太子析肉還母,析骨還父,然后化生于蓮花之上,為父母說法。未審如何是太子身?”曰:“大家見上座?!?/p>
這里出現(xiàn)了兩個有關(guān)的情節(jié):一個是“析肉還母,析骨還父”,但沒有說明為什么。若從前后文看,似乎沒有涉及恩怨情仇。另一個是出現(xiàn)了“蓮花”,不過不是由蓮花化生,而是“化生于蓮花之上”。這一“之上”就出現(xiàn)了問題:究竟是什么化生到“之上”呢?于是有了“如何是”與“大家見”的機鋒問答。今天一般讀者來看這段問答,一定是如同看其他禪門機鋒一樣如墜五里霧中。如果我們強作解人的話,這個公案似應指向“真空妙有”“照見五蘊皆空”之類意旨,但是又不能說破。所以,此后,“哪吒”的骨肉與真身關(guān)系成為了禪宗十分常見的“話頭”。茲再舉二例,以見其余。如《古尊宿語錄》卷二十八《舒州龍門佛眼和尚語錄》:
昔日那吒太子,析肉還母,析骨還父,然后現(xiàn)本身,運大神通。大眾!肉既還母,骨既還父,用什么為身?學道人到這里若見得去,可謂廓清五蘊,吞盡十方。聽取一頌:“骨還父,肉還母,何者是身?分明聽取,山河國土現(xiàn)全軀,十方世界在里許。萬劫千生絕去來,山僧此說非言語!”下座。
佛眼這段話的大意是,肉身本為虛幻,自性即為佛性,而佛性無所不在。《禪宗頌古聯(lián)珠通集》更有意思,若干大德就此一事各抒己見。其贊頌的古則為前述佛眼遠禪師那一段:“那吒太子析肉還母,析骨還父,然后現(xiàn)本身運大神力,為父母說法。肉既還母,骨既還父,用甚么為身?學人到這里若見得去,廓清五蘊,吞盡十方。乃頌曰云云……”下面臚列一系列相關(guān)頌詞:
骨肉都還父母了,未知那個是那吒。一毛頭上翻身轉(zhuǎn),一一毛頭渾不差。(徑山杲)
那吒太子本來身,卓卓無依不受塵。云散水流天地靜,籬間黃菊正爭春。(自得暉)
析骨還父肉還母,不知那個是那吒。夜深失腳千峰外,萬古長風片月斜。(少室睦)
骨還父肉還母,日西沉水東注?!季茫┞叮。ū睗竞啠?/p>
雨散云收后,崔嵬數(shù)十峰。王維雖敏手,難落筆頭蹤。(無準范)
如同各種禪門公案一樣,這些都有些莫名其妙的味道。但可知的是:第一,哪吒析還父母骨肉的事跡在宋代已經(jīng)流傳甚廣,特別是在禪門中;第二,其基本含義是摒棄、超越物像而顯現(xiàn)內(nèi)在精神。至于這一事跡從何而來,當時的人們已經(jīng)深感困惑了,以致有“叢林有‘析骨還父,析肉還母’之說,然于乘教無文,不知依何而為此言”的質(zhì)疑。但如此驚心動魄的神異事跡,已經(jīng)廣為傳播,得到采信,些許質(zhì)疑已不起作用了。此時,不僅禪門熱衷討論,甚至談文論藝者也引經(jīng)據(jù)典證明己說,如嚴滄浪的《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
仆之《詩辯》,乃斷千百年公案,誠驚世絕俗之談、至當歸一之論。其間說江西詩病,真取心肝劊子手。以禪喻詩,莫此親切。……嘗謁李友山,論古今人詩,見仆辨析毫芒,每相激賞。因謂之曰:“吾論詩,若那吒太子析骨還父,析肉還母?!庇焉缴钜詾槿?。
可見其影響之廣泛。
說到這里,哪吒與天王的關(guān)系,護法神的身份,析骨肉還于父母,都在佛教文獻——特別是中土的佛教燈錄——中找到了根源。而析骨肉還于父母的行為,與中土的文化傳統(tǒng)格格不入;在禪宗,是個帶有寓言性質(zhì)的哲理命題。由于很大程度上“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大德們都是以“籬間黃菊正爭春”“萬古長風片月斜”之類的囫圇語來闡釋,俗人們做出“狂子”的誤讀也就很自然了。但析還父母之后,他做了什么,卻找不到佛門的依據(jù)。只有惠洪講了一句“于蓮花之上,為父母說法”,但言之不詳,似乎是說佛法以報父母恩德的意味。但這就更為俗眾所不解。于是,這就給后世進一步誤讀——特別是在通俗文學中——留出了空間。
《封神演義》之外,言及哪吒弒父報仇的,只有《西游記》。其八十三回《心猿識得丹頭 姹女還歸本性》:
天王輪過刀來,望行者劈頭就砍。早有那三太子趕上前,將斬妖劍架住,叫道:“父王息怒。”天王大驚失色。噫!父見子以劍架刀,就當喝退,怎么返大驚失色?原來天王生此子時,他左手掌上有個“哪”字,右手掌上有個“吒”字,故名哪吒。這太子三朝兒就下海凈身闖禍,踏倒水晶宮,捉住蛟龍要抽筋為絳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殺之。哪吒奮怒,將刀在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還了父精母血,一點靈魂,徑到西方極樂世界告佛。佛正與眾菩薩講經(jīng),只聞得幢幡寶蓋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將碧藕為骨,荷葉為衣,念動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運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廣大,后來要殺天王,報那剔骨之仇。天王無奈,告求我佛如來。如來以和為尚,賜他一座玲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那塔上層層有佛,艷艷光明。喚哪吒以佛為父,解釋了冤仇。所以稱為托塔李天王者,此也。今日因閑在家,未曾托著那塔,恐哪吒有報仇之意,故嚇個大驚失色。卻即回手,向塔座上取了黃金寶塔,托在手間問哪吒道:“孩兒,你以劍架住我刀,有何話說?”
這段故事與《封神演義》的哪吒出身傳十分相似,包括鬧海、抽龍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蓮花復生、弒父報仇、以塔解冤的主要情節(jié)完全一樣。這就出現(xiàn)了一個大問題:兩部作品之間的關(guān)系。是《西游記》“縮寫了”《封神演義》的三回書?還是《封神演義》“擴寫”了《西游記》的這一段?亦或二者之前本有哪吒弒父的故事存在,二書所取略有差異?
可以說,三種情況皆有可能。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新的文獻材料,對這個問題很難得出確定的結(jié)論。
我們在這里只是梳理了問題的來龍去脈,并無解決上述問題的宏愿。不過,比較一下兩部作品講述同一個故事的差別,還是饒有興味的事情?!段饔斡洝分校倪笍s父復仇是個人行為,而如來并未支持;如來解決問題的方法雖然也是賜塔,但“塔”不是武器、法寶,而是“層層有佛”,因而是佛的象征,哪吒“以佛為父”“以和為尚”,于是消解了“冤仇”的因果。這里幾乎沒有倫理評價的因素出現(xiàn)——既沒有同情哪吒,也沒有譴責。
相比之下,《封神演義》弒父描寫的特異之處就凸顯出來了——特別是在倫理層面上。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是給哪吒“弒父”以更充分的理由。哪吒的析肉剔骨本出于自愿(這點與《西游記》“剔骨之仇”不同),結(jié)仇乃緣于李靖毀像燒廟的過分行為:
李靖指而罵曰:“畜生!你生前擾害父母,死后愚弄百姓!”罵罷,提六陳鞭,一鞭把哪吒金身打的粉碎。李靖怒發(fā),復一腳蹬倒鬼判。傳令:“放火,燒了廟宇?!蹦倪改且蝗粘錾?,不在行宮;及至回來,只見廟宇無存,山紅土赤,煙焰未滅,兩個鬼判,含淚來接。哪吒問曰:“怎的來?”鬼判答曰:“是陳塘關(guān)李總兵突然上山,打碎金身,燒毀行宮,不知何故?!蹦倪冈唬骸拔遗c你無干了,骨肉還于父母,你如何打我金身,燒我行宮,令我無處棲身?”……跪訴前情:“被父親將泥身打碎,燒毀行宮。弟子無所依倚,只得來見師父,望祈憐救。”真人曰:“這就是李靖的不是。他既還了父母骨肉,他在翠屏山上,與你無干;今使他不受香火,如何成得身體?!罹笟Т蚰嗌碇拢鋵崅摹!蹦倪冈唬骸皫煾冈谏?,此仇決難干休!”真人曰:“你隨我桃園里來。”真人傳哪吒火尖槍,不一時已自精熟。哪吒就要下山報仇。真人曰:“槍法好了,賜你腳踏風火二輪,另授靈符秘訣?!闭嫒擞指侗つ遥抑蟹徘と?、混天綾、金磚一塊?!澳阃愄陵P(guān)去走一遭?!?/p>
李靖無理而過分的行為給了哪吒復仇的理由。從讀者的角度,也自然會給予哪吒高度的同情。而這個李靖雖為人父,其形象卻從一開始就帶有暴虐、無情,還有幾分鄙俗的色彩。夫人難產(chǎn)分娩,他提劍闖進產(chǎn)房;哪吒鬧海,龍王找上門來,他害怕玉帝的“正神”權(quán)威,“放聲大哭”;哪吒的母親為兒子建廟,他毀像焚廟,原因竟然是怕“這條玉帶送了”——丟官。這些描寫,都為哪吒的弒父做了背書。這一點,又從太乙真人的言語、行為得到了加強。太乙真人是小說中的正面人物,他不但明確譴責了李靖:“這就是李靖的不是……其實傷心”,而且親自動手為哪吒復仇準備條件:傳授武藝,賜予法寶,并為之送行。
與之相反的,哪吒弒父途中遇到哥哥木吒,而木吒是完全站在李靖的立場——也就是通常的“三綱五?!鄙系?。作品寫木吒以倫常大道理責罵哪吒:“孽障好大膽!子殺父忤逆亂倫!”當哪吒講出李靖那些過分的行為來做解釋時,木吒毫不理會,大義凜然地斥責:“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這是很有意味的一段。“忤逆亂倫”,就把哪吒復仇的故事與倫常大道理緊密聯(lián)系了起來。而“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更是那個時代不容置疑的“天經(jīng)地義”(《四庫全書》的經(jīng)部,這句話出現(xiàn)了三十余次)。作者讓它出于木吒之口,給哪吒的行為戴了個負面的“大帽子”。可是,接下來,這個站在道德高地的木吒就被他的弟弟“一磚正中后心,打了一交,跌在地下”,成了一個可笑的失敗者。作者的立場、態(tài)度由此可見。
還有一個與《西游記》的明顯不同處,就是事情的結(jié)局?!段饔斡洝肥恰耙院蜑樯小?,雙方無是非與對錯,塔中有佛,“以佛為父”,倫常問題讓位給佛教義理。這顯然是與蘇轍詩中“兒來見佛頭輒俯,且與拜父略相似”一脈相承(不過,蘇轍詩中未有弒父情節(jié),只是“不拜”而已)?!斗馍裱萘x》則不然,結(jié)局是靈鷲山燃燈道人(約略等于“我佛如來”)以寶塔燒煉哪吒,哪吒不是敵手,“哪吒不得已,只得忍氣吞聲,低頭下拜,尚有不平之色……口內(nèi)雖叫,只是暗暗切齒”。也就是說,在這場情理與倫理的生死大戰(zhàn)中,哪吒是一個在武力脅迫下失敗的英雄形象。
打亂龍宮與天庭的秩序,哪吒與孫悟空異曲而同工。但弒父復仇,則是他在文學形象的長廊中與眾不同、特立獨行之處。如果考慮到這是一個成長中的少年形象,那么他對秩序的反叛,對長輩權(quán)威的挑戰(zhàn)——甚至到了“弒父”的地步,以及在挑戰(zhàn)、反叛過程中,生命卻得到了升華,并通過這一升華,獲得巨大的神奇力量(包括豹皮囊中的種種法寶),都具有某種文學/文化“原型”的意義。而在宋明理學盛行了幾百年的思想背景下,何以出現(xiàn)這樣的文學形象?何以其廣為傳播竟未遭到質(zhì)疑或是禁毀?這些都是值得做出更深刻的理論性研究的大問題。
當然,那已經(jīng)超出本文討論的界域,只能俟諸他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