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蕓
進入今年9月,中國的新聞媒體就進入了國慶報道時間,紛紛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展開各種專題報道。就對外傳播來說,如何讓中國人的慶典進入海外受眾的視野,讓成就性報道不被誤讀為“中國威脅”是記者必須要思考的問題,這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在實踐中,我們努力利用主場優(yōu)勢深入挖掘生動的中國故事、探索不同的呈現形式、拓展觀察中國發(fā)展的維度,為關于70年慶典的宏大敘事尋找不同的視角,從微觀、中觀、宏觀入手,豐富報道的層次,讓宏大主題變得生動有趣。
一、微觀視角:講故事、重細節(jié)
喜歡聽故事是人類的天性。外媒往往會用講故事的方式,把一個復雜的概念和事件通過人物的經歷展現出來。想要讓宏大主題的報道貼近西方受眾,引起他們的興趣和共情,就必須講好故事。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乍看之下是對外傳播很難駕馭的一個議題,因為如果只是報道主題教育活動本身,不添加必要的背景,不做內涵闡釋,相關報道就會變成宣傳說教,信息過于空洞,外國受眾難免會覺得云里霧里,甚至產生抵觸情緒。
新華社對外部《讀懂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一文,跳脫出對于主題教育活動的一味宣傳,通過平實的語言,向外國受眾講述了三個共產黨員的小故事。95歲的戰(zhàn)爭英雄張富清60年來對自己的軍功只字未提,退伍后選擇在窮鄉(xiāng)僻壤工作奉獻一生;鄉(xiāng)村女醫(yī)生高銀水每天都要來回走上十幾公里的山路,為村民們送醫(yī)送藥;33歲的飛行試驗工程師戴維將自己置身于危險之中,測試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只為向公眾交付一架真正安全的飛機。這些平凡崗位上的人們,用他們的人生經歷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宗旨,而文章通過記錄他們的事跡,提煉故事背后共通的人類情感,很容易打動外國受眾。
為使稿件取得積極的對外傳播效果,作者在寫作時反復和外國專家溝通打磨,在外國專家的建議下,刪去了口號式的宣傳,并在行文中更多使用白描的手法和鏡頭式的語言。文字報道和相應的視頻報道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均收到了很好的反響。
外媒對于宏大主題的報道也離不開好故事。英國《衛(wèi)報》在一篇題為《新中國成立70年故事》的稿件中,將70周年劃分為幾個具體的階段,用普通人的故事講述了改革開放給人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文章中老北京胡同居民李沖(音譯)親歷了第一批民營企業(y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見證了同齡的年輕人從鄉(xiāng)村涌入城市、在各行各業(yè)奮斗打拼的歷程。作為一名自行車修理工,他從一個只有富裕人家才能買得起自行車的貧窮社會走向了一個共享單車遍地的新時代。這些親歷者的故事為讀者勾畫出了一幅時代肖像。
二、中觀視角:行業(yè)變遷展現發(fā)展成就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社會生產力顯著增強,各行各業(yè)都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樣的發(fā)展速度在世界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也給正面報道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數據支撐。
但如果只是一概而論地描述70年GDP的增長速度,就會顯得空泛。通過行業(yè)的變革來體現70年巨變,才能形象化地展現一些行業(yè)從無到有的過程,可讀性、傳播效果才會大大增強。
依托于國家統計局發(fā)布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報告,新華社對外部開辟了“新中國70年”欄目,從工業(yè)、能源、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人權等各個領域,用盡量短小精悍的語言,描繪各行各業(yè)的變遷。這些稿件從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的變化體現行業(yè)的變革,貼近生活,言之有物。
在描繪行業(yè)變革的敘事中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國發(fā)展的70年也是中國產業(yè)逐漸融入全球價值鏈、與全球工業(yè)體系深度融合的70年,對外傳播不能不提的議題是中國產業(yè)和世界的深度交融。
例如,“新中國70年”欄目開欄之作《從閉塞的農業(yè)社會到世界工業(yè)強國》一文回答了這樣三個問題:“世界工廠”是如何白手起家的? 中國是如何提升其產業(yè)在全球價值鏈中地位的? 中國工業(yè)將如何為世界的共享未來作出貢獻? 文章從國外受眾的視角出發(fā),以新穎的問答式結構、精當的篇幅、以小見大地講述了一個鼓舞人心的中國故事,解釋了中國經濟和世界的聯系?!吨袊洕?0年動能巨變: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格局鞏固》將各種經濟體的共同發(fā)展比喻為一場優(yōu)美和諧的大合唱,生動地闡釋了中國經濟的特色?!?0年,中國人更長壽更健康》《70年,國企從無到有,從有到強》,以及《70年,中國邁向制造業(yè)強國》對新中國70年來的成就和日新月異的變化娓娓道來,可讀性突出?!吨袊I(yè)全球競爭力持續(xù)攀升》《中國能源領域實現歷史巨變》從企業(yè)運行入手,用較小的切口展現了工業(yè)和能源領域的顯著成就?!督洺Y~戶順差大幅下降 中國經濟再平衡取得顯著進展》《中國信用評級、債券市場開放力度加大》《夜間經濟蓬勃發(fā)展 展示中國消費潛力》等稿件,結合數據發(fā)布和鮮活的經濟現象,從不同側面展示中國經濟發(fā)展的良好勢頭與巨大潛力,反映社會各界對中國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的良好預期和信心。
國內的其他外宣媒體在進行新中國成立70周年報道時,也有許多透過行業(yè)視角探討中國與外界不斷變化的關系的報道。例如,《中國日報》發(fā)表了一篇文章《留學不再是精英的專利》,從留學生的視角呈現了中國不斷對外開放給教育領域帶來的深刻變化。如今,每年都有幾十萬留學生前往世界各地求學,難以想象這個群體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只有20幾人。文章采訪了多名留學生,他們熱切歸國創(chuàng)業(yè)的心態(tài)也從一個側面展現了中國發(fā)展給個人帶來的機遇。
三、宏觀視角:挖掘成就背后的制度邏輯 對外展現“四個自信”
國慶報道很多都集中在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取得的成就上,但就對外報道來說,只講“中國能”還不能滿足海外受眾的需要,他們更關心“中國為什么能”。這就要求我們盡可能把有意思的故事放在時代的大背景下,從制度的層面和受眾進行溝通和探討,從而讓其對中國經濟運行的機制有更多了解,由經濟走進中國社會、走進中國人的生活、走進中國的文化。
近期,新華社對外部播發(fā)了一系列新媒體作品,聚焦“中國為什么能”。其中,《養(yǎng)活14億人,中國為什么能?》一稿通過數據可視化、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現中國利用“北糧南運”、發(fā)展科技促進糧食增產、官員問責機制與農業(yè)生產掛鉤等措施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在記錄成就的同時回應了全球政府的共同關切:像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如何保障糧食安全。這篇報道充分挖掘了中國糧食生產成就背后的制度因素,為世界解讀“中國經驗”。
除此之外,新華社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策劃中也注重加強對外言論報道,主動發(fā)聲重新定義一些概念。比如,評論《速度與效率 中國逐夢民族復興在路上》對“中國速度”進行了新的詮釋——“經過70年的發(fā)展,‘中國速度已經不限于簡單的GDP增速,更體現在中國加速推動創(chuàng)新、追求綠色發(fā)展、推進市場化改革等方方面面”。文章對“中國速度”的重新定義,體現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抱和貫徹新發(fā)展理念的決心,是構建中國話語體系的良好嘗試。
應該說,這些精心策劃的報道從不同角度展現了中國民眾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展現了中國民眾對未來發(fā)展的期待,展現了他們面對挑戰(zhàn)和壓力迎難而上,不屈不撓的勇氣,既有故事性,又有思辨性,內容和展現形式都比較充分多樣。相比之下,外媒對新中國成立70年慶典的報道篇幅有限,這就更加凸顯了外宣媒體圍繞重大主題做好議題設置的必要性。
在中國邁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代,國內外宣媒體更有責任去腳踏實地,不斷探索提高議題設置能力,用更廣闊的視角、更精準的表達來呈現中國發(fā)展的進程,闡釋成就的來龍去脈,向外界展現一個不斷發(fā)展的、真實的中國。這既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初心所在。